首頁>Club>
37
回覆列表
  • 1 # 浮光掠劇

    首先說結論,不會。

    考古只做搶救性發掘。

    人家墳在那兒好好的你挖它幹嘛?這不僅是對古人的不尊重,也是對文物保護的考慮(現有技術不足以很好的儲存出土的文物)

  • 2 # 樸一吹

    有一個可怕的傳說,霍去病當年是因瘟疫而死,坊間流傳如果去挖掘,可能會把瘟疫釋放出來。這樣的瘟疫連身體強壯、年僅23歲的霍去病都扛不住,一般人肯定是無法抵禦的,所以兩千多年來沒人敢碰。

    再者,對於這樣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陵墓,政府是不會輕易允許挖掘的。50年代郭沫若主持明神宗定陵挖掘損失太過於重大(陪葬字畫全部氧化面目全非,皇帝皇后的棺材被隨意扔到山下,就連帝后的遺體也被挫骨揚灰了),給我們考古界上了一課,從那以後的考古挖掘就很謹慎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太危險了。霍去病墓建在亂石崗上,史料記載“冢象祁連山”,這些亂石很容易塌方,是墓地的天然機關,人進去之後很容易被亂石塌陷埋葬,連帶文物一起破壞掉。這樣的陵墓設計思路就是玉石俱焚,沒有挖掘意義。

    最重要的一點,可能是因為霍去病陵墓沒有什麼陪葬品,最有價值的東西都放在了墓外,也就是那些規格很高、製作精良的石人石獸。所以就連鋌而走險的盜墓賊,也對霍去病墓不感興趣。這樣一想,簡樸下葬,事實上成為保護霍去病墓最有效的“機關”。

  • 3 # 浮闔

    那就看專家咋想的了,說是打著研究歷史的名義也不是沒可能,專家嘛,挖別人祖墳時到是痛快,不知道輪到自己時有何感想。

  • 4 # 小衝說書

    霍去病是民間百姓心目中的一代戰神,可惜20多歲就英年早逝。關於這個問題,小衝特地花了兩天的時間去查了關於霍去病墓的相關資料,個人覺得,不排除霍去病墓在日後被挖掘的可能,不過可能性比較小。下面是影視劇裡的霍去病劇照。

    如今所謂的霍去病墓,也就是現在茂陵博物館所在地到底是不是真的西漢名將霍去病的真實墓地,學術界都存在很大的爭議。下面逐段分析這個問題:

    茂陵的守衛——霍去病墓

    霍去病(前140-前117)是一位立下赫赫戰功的西漢名將。他本是平陽公主的家奴,因才華出眾,深受漢武帝賞識,並受到破格重用。他18 歲因抗擊匈奴有功,官至驃騎將軍,封冠軍侯,後任大司馬。漢武帝時,霍去病曾先後六次出擊匈奴,制止了匈奴貴族對邊境的掠奪,解除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立下赫赫戰功。他病故時年僅24歲。

    為了表彰其功績,霍去病死後得以陪葬漢武帝劉徹。其墓建於漢武帝劉徹的墓地茂陵的東部1公里處,為一座仿祁連山形狀的土冢,仿祁連山是為了表明霍去病在抗擊匈奴時光復了祁連山。

    墓前陳列著大型圓雕石刻,是漢武帝為了表彰霍去病的戰功而立的墓飾。計有馬踏匈奴、臥馬、躍馬、石人、人抱熊、伏虎、臥牛、臥象、怪獸、吞羊、野豬、蛙、蟾、魚等十六件。這些石刻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是中國目前為止發現的時代最早、儲存最為完整的大型石雕作品,具有很高的美術史地位。下面圖裡是最經典的馬踏匈奴石雕及其他。

    霍去病墓,是目前茂陵幾個陪葬墓裡儲存最好的,它的幸運得益於國家的保護。

    歷經滄桑,幸運的被國家保護

    因為漢朝實行厚葬的習俗,漢武帝的茂陵裡都是金銀珠寶,是盜墓賊覬覦的目標,先是漢赤眉軍挖掘茂陵,再是董卓派呂布盜掘茂陵,之後黃巢起義幾乎挖光了長安附近的皇陵,既然連茂陵都被挖空了,旁邊的小小的霍去病陪葬陵自然不能倖免,也只留下了地上的石刻。

    霍去病墓附近的這些石刻原有總數已不可考,明嘉靖年間因地震有的倒置,有的被淹埋。1949年以前原置於墓前的有9件,1957年新發現7件。 1956年在霍去病墓前,當地政府設定茂陵文物保管所,把露天石雕移置在墓前新建的兩廊內,後來成為現在的茂陵博物館。1961年,霍去病墓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此之後,霍去病墓猶如獲得了黃馬褂,再也不怕別人來破壞了,也幸運地在此後在之後橫掃一切的風暴中,避免遭殃。

    所以,幸虧有了國家的保護,我們今天才有機會看到這些2000多年前的石像生。也正因為這樣,挖掘霍去病墓除非官方主張,不然幾乎不會發生。

    天嫉英才,撲朔迷離的死因

    如今的霍去病墓早已沒有了昔日的滄桑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江南園林的仿古建築,已經是當地非常著名的熱門旅遊景區了。大家可以看前後兩個對比圖:

    上面是1914年一位法華人拍的的,下面是現在拍的。

    只要是參加旅行團,必定會聽到導遊講的這樣一個霍去病之死的故事:話說,霍去病叱吒風雲,所向披靡,令匈奴人談霍色變,恨他恨得咬牙切齒。一個叫中行說的漢奸給匈奴人出主意,把病死的牛、羊屍體扔進水源,結果使得霍去病喝了被汙染的水後,不幸染上瘟疫而死,時年24歲。也因為這個說法,民間人都說,歷朝歷代的盜墓賊都不敢盜霍去病墓,因為怕染上瘟疫。這是民間關於霍去病墓的一個古老的傳說。下面是年畫裡的霍去病,他是民間老百姓喜歡的一個形象。

    這個說法的可信度並不高,因為小衝覺得,如果真的是染上瘟疫,漢武帝不太可能允許他入陪葬墓。在與霍去病同時代的司馬遷的《史記》中詳細記載了霍去病死後的葬禮,從送葬隊伍的出身來歷到衣著打扮,再到墓地的形狀,甚至連諡號的意義都做了解釋,卻隻字未提這位戰神英年早逝的原因,為何司馬遷偏偏把這麼重要的細節漏掉了呢?當時朝廷官方的說法是病死,但善用春秋筆法的司馬遷卻沒有寫,這說明,他並不太認可朝廷的說法。至於真相如何,也許有待未來的揭曉。

    霍去病墓的真假爭議

    霍去病墓的封土所在的小山丘,在當地叫做“石嶺子”,旁邊原來有個“石嶺廟”。1776年,即清朝乾隆年間,興平知縣顧聲雷在山南側立一石碑,將其定為“霍去病墓”,20世紀初,日本學者首先“發現”霍墓石刻,其後,國內外學者均以此為據撰寫了幾百篇有關霍墓石刻的論文,這些研究都承認顧知縣所認為的石嶺子為霍去病墓。

    2009年,著名學者賀西林著文對此質疑,提出此山丘可能不是霍去病墓,而是一座祭祀用的仙山。其中一個證據就是,石嶺子的位置在幾個陪葬墓的中間,如果真為霍去病墓的話,其他五座陪葬墓則應對其具有“拱衛”作用。但用地位更高的衛青墓來拱衛霍去病墓,等於長輩位卑於晚輩,這明顯不符合常理。下面是地圖裡的五個陪葬墓的位置,中間的為霍去病墓:

    另外一個證據就是,根據當地村民的說法,石嶺子上的小廟歷史非常久,為什麼古人偏偏在霍去病的墳墓之上建廟宇呢,這明顯不符合華人之習俗,建廟的前提是基於當地民眾認為石嶺子是“山”,而非墓葬,這也說明石嶺子可能並非原先的霍去病墓,也可能其他幾個陪葬墓才是。那麼,如果這裡是一個普通的山的話,根本就不具備挖掘的意義,會不會是古代的盜墓賊知道這個內情,所以也就不打這裡的主義了。

    ps:與霍去病墓現在修建得鬱鬱蔥蔥、亭臺樓閣、熱熱鬧鬧相比,不遠處的茂陵就破敗荒涼冷清的多,下面是茂陵的現狀圖,其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平時喝蜂蜜嗎,對於市面上的一些蜂蜜大家敢購買嗎?如何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