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湘說地理
-
2 # 知定得安
結合我所在的城市,談談我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瞭解認識。
二、收費市場化。校外培訓機構主要以盈利為目的,由於存在廣告支出、教學人員費用支出、場地租金裝置購置支出、反饋酬金支出等專案,加之補習培訓主要限定在週末、假期,班額設定較小,所以普遍收費較高。去年暑假,本市的幾家高中銜接班,授課時長30天,上午半天課,費用3000元左右。幾年前,一個女孩去市內較有名氣的一家補習機構參加週末“一對二”的數學提分補習,一學期15000元。
三、管理商業化。多頭老闆實行分紅,僱用的授課老師按件(課時)記工。個別老師提分效果好、講課受學生歡迎、人氣旺,老闆會重金獎勵,並捧其為“當家花旦”。當然,如果老師授課水平差,教跑了學生,那也就隨之走人了。為了優秀師資,補習機構之間相互挖人,有時去學校聘請名師(現在管理限制嚴格了,基本沒戲)。有的機構發放工資福利獎金時,模仿企業,舉行聯歡酒會,老闆致辭,觀看節目,遊戲互動,高潮處,把成袋的現金搬到檯面,逐一分發,群情振奮。
四、教學補充化。培訓機構只能是正規學校教育的補充,比如,晚間輔導、週末補差補缺、假期銜接零星新授。所以,在學校不學,寄希望去培訓機構學好,是不現實的。晚間輔導,培訓機構老師幫助孩子檢查檢查作業,回答回答孩子提問。週末補習,主要是講解試卷。銜接班,複習鞏固以前所學,突出重難點,新授部分未來新知,由於進入初中或者高中還要重上,無需顧忌掌握的系統性和深入度。與家長們溝通發現,把孩子送到補習培訓機構,好多時候因為沒人陪伴、不會輔導、在家貪睡貪玩,純粹出於強化提高的只佔很小一部分。如果孩子個別科目和區域性學習不足,去資質很好的培訓機構進行強化提高,還是很有意義的。
清楚地認識瞭解校外培訓,有助於更多學生及家長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教育是相輔相成的,既然有需要也就有市場,校外培訓如果能給孩子帶來更好的接受,認知,也何嘗不可,不能一棍子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