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衡181112258
-
2 # 嚮往的那個地方
心靈治癒系的影片,或溫情動人,或感人肺腑,或激勵人心…你總能在這些影片中得到心靈上的洗禮和靈魂上的昇華。這些電影的存在意義,在於萬千風情的劇情下不乏深情動人,寓意深刻而不乏勵志感人。它們歷經歲月沉澱而洗盡鉛華,顯得越發醇厚經典。
一:諄諄教誨、春風化雨
《放牛班的春天》 Les choristes (2004) 影片在回憶中拉開序幕:一群頑劣成性的學生,一位充滿愛心,循循善誘的教師,再加上一個或幾個頑固不化,粗暴專制的學校領導......於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一段微妙的關係開始慢慢地發生變化。 當調皮的學生們組成合唱團,合唱著Teana般的歌曲時,一股暖流淌過我的心窩,一種莫名酸意湧上鼻尖。 當學生們唱歌的老師離去時,漫天飄揚的紙飛機,飄落在老師周圍,曾經叛逆的少年們,用最純樸而真誠的方式,傳達著對老師的不捨與深深的愛。那一刻,詮釋著真情的感動。《死亡詩社》 Dead Poets Society (1989)
Carpe diem,seize the day,make your life extrodinary.”(及時行樂,讓你的生命超脫凡俗。)影片中Mr.Keating的這句話,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靈。 固定刻板的教育體制,扼殺著每一個學生自由的思想。一位不甘束縛於傳統教學思維的教師,用自已獨有的方式開導著學生們。死亡詩社,並不意味著犧牲,而是陰翳下無盡的希望。 結局時學生紛紛站上桌子聲援老師的一幕足以令人感動掉淚。 二:心靈溝通、開敞心扉
《心靈捕手》 Good Will Hunting (1997)
無足赤,人無完人。即使是天才,也會有他的苦惱。 一個封閉的內心,必然有著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一個受傷的心靈,唯有不斷給予關懷,灌輸信念,才能走出陰霾,追逐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世上的每一個人,面對著生活的種種荊棘,心靈的城池上總會飄著陰影。就如影片中的天才威爾一般,心結解開了,生活便不再彷徨。《雨人》 Rain Man (1988)
達斯汀霍夫曼可謂是傳神地演繹出“雨人”這一智障天才的角色。也許“雨人”生活上並不如常人般自理,可他內心所傳達的濃濃的兄弟情懷讓人感動。湯姆克魯斯飾演的弟弟查理,原本只想拿回父親的遺產的他,也在與“雨人”的相處改變了自私的自我。這,應該就是影片要傳達的那種“手足情深”的兄弟情吧。 三:人狗情深、至死不渝
《忠犬八公的故事》Hachi: A Dog"s Tale (2009)
還記得剛看這部電影時的觸動,當Hachi在主人去世後,每天仍然準時守候在列車大門前的石臺上。那場景,深深地觸動著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眼淚便不自覺地奪眶而出。十年的默默守候,化作漫天飛舞的雪花,至死不渝...而我,早已哭得泣不成聲。試問世間何情能勝於此? 人與狗之間的情愫,一旦認定,便永遠相隨。不論風雨,不論逝水長流、歲月塵封,也不論生死離別。靈魂與軀體的交融,孰輕孰重?但願,真情長存… 生與死的距離,對於一條狗來說,它無法參透,它只相信,他的主人會回來。 它的生命如一注流水,一點一點在車站的青石臺上年復一年地流逝。作為一隻狗,它有它的原則,不離不棄,不論生老病死。它臥在那裡,十年,透徹成一種風景。死生契闊,與子成說。《人狗奇緣》 마음이... (2006)
狗對主人的忠誠,許多人無法參透。影片中,小男孩歷經磨難。妹妹溺水而亡,而他,也在所謂的收留人家屋簷下受盡欺凌。那隻被他拋棄的狗,卻始終對他不離不棄,翻山越水追尋他的蹤跡,即便小男孩無數次叫它滾開。 影片中最後小男孩擁抱為救他而奄奄一息的愛犬,那一幕,真情流露。比起影片中那勢利的母親,還有那些冷漠的人們,這份情感顯得那麼地真誠而感染人心。 四:天高海闊、追逐自由
《肖申克的救贖》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
《肖申克的救贖》無疑是影史上最經典的電影之一。相信自己,追逐自由,不放棄希望,不放棄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屬於自己的輝煌,這就是肖申克的救贖。 儘管通往自由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長的,Andy依舊不屈不撓,耐心地等待著那個衝破黑暗,涅盤重生的時刻。他做到了,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與光明;同時,他也改變了獄友Red的人生態度,他的鼓勵讓Red最終也奮力追尋自己的自由。《飛越瘋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
很佩服主人公麥克默菲對改變瘋人院“病人”們所做出的種種努力。記得他與一人打賭他能搬動院中那沉重的壓力水箱,奮力嘗試後以失敗而終的他說過這樣一句話:“至少我嘗試過,而你們連嘗試都沒有!” 麥克默菲的對自由的追求和最終的悲慘遭遇深深地體現了人們所受的壓抑和悲劇命運。也許,影片最後酋長逃出令人窒息的精神病院,也正象徵著人性的迴歸。 五:樂觀人生、擁抱幸福
《當幸福來敲門》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2006)
You got a dream, you got to protect it. (果你有夢想,就要捍衛它。)現實生活又有多少人做到呢?許多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迷失自我,在複雜多變的社會中逐漸忘卻曾經的夢想。影片主人公克里斯·加德納做出了正確的決定,他沒有高學歷,卻憑藉著自己的堅持與毅力贏得了工作;他是個好父親,總是在困難的時候教導、鼓勵兒子。他的成功源於對生活的樂觀態度與堅持不懈的奮鬥。 當幸福來敲門時,別忘了把它緊緊抓牢。《美麗人生》 La vita è bella (1997)
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這是一部始終貫穿著樂觀態度的電影,儘管影片的後半部分被戰爭的陰霾籠罩。圭多,如此樂觀善良的猶太青年,以至於當他被德國納粹殺害時,我的心瞬間就停止跳動了。他總是面帶著和煦的笑容,他值得擁有幸福的人生。 奎多全家被送往集中營時,無論多危險,在兒子面前,他從未流露半絲苦痛。可以說,是他的樂觀使得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的心靈免遭扼殺。他樂觀而偉大,他的犧牲讓無數人落淚。 六:歲月無華、溫情濃濃
《天堂電影院》 Nuovo cinema Paradiso (1988)
《天堂電影院》會勾起許多人或久遠的回憶,它不僅僅述說著人生,還詮釋著懷舊與感動。也許,若干年後的你我,再度回憶起這部電影,又將會激起你我內心深處記憶的漣漪。一個人的歷史與一種文化的歷史緊密糾纏,人與電影朋友似地相伴成長。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人們普遍感到情感失落的今天,回望人與電影、人與人之間這種自然、淳樸的情感,確實會讓人們從心底湧出一股親切的感懷。《小鞋子》(1997) بچههای آسمان
一部觸人心扉的伊朗電影。也許,也就只有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貧窮地區的種種心酸與無奈,才能拍出這樣一部喚起人內心共鳴的好電影。影片取景伊朗底層人民生活的地區,講述一對兄妹與一雙小鞋子的故事,是獻給成人的童話,喚醒人們對童年遙遠的記憶,進而想到貧窮生活與單純、天真、善良、快樂之間的關係。結尾金魚親吻孩子雙腳的畫面正是伊朗電影質樸內斂的底板,宛如神來之筆。
-
3 # 文遠筆談
1.肖申克的救贖。
2.甜蜜蜜
3.阿甘正傳
4.孔雀
5.駭客帝國
6.無間道
7.白日焰火
8.唐山大地震
-
4 # 老尚說電影
連結給你https://m.toutiaoimg.cn/i6633067044487036941/?iid=53209881280&app=news_article×tamp=1544431703&group_id=6633067044487036941&tt_from=weixin_moments&utm_source=weixin_moments&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1&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
5 # 陌點點
比如才上映的《我不是藥神》,要抓住觀影人的心理,以及電影和現實能夠接軌的。和能夠出發個人情感的。 都會觸動靈魂。
-
6 # 柯南說電影
《色戒》裡王佳芝從戒指店裡出來之後的那段。
茫然無措。
看著櫥窗裡的衣服,轉身叫到了車。車把上的風車色彩斑斕並且一直在轉。騎車的人笑意滿滿,問王佳芝回家啊?她嗯了一聲,悲傷四散溢開,能說什麼呢?她剛剛把自己送上了絕路,也許更早。
在恰好被擋在路禁之內後,旁邊著急回家做飯的阿姨被警察開玩笑,和周圍一樣,王佳芝也笑了,這讓我心疼不已,明明不歸路已經走到了死亡的盡頭,人世淺薄而平淡的插科打諢還是會讓人不自覺地露出笑意。然而底色卻是面對死亡無盡的悲涼,有恐懼嗎?我不知道,王佳芝賭上易先生對她的愛來換取失望,以及命喪荒郊。
真正讓我觸動的便是在王佳芝似有似無逃命的過程中,旁人的世間百態。也就是魯迅的那句話,世人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李安真的太厲害了,無聲無息中便很好地闡釋了這一點。那時候的王佳芝得多孤獨啊,心疼。
-
7 # 懷舊電影放映廳
能觸動你的靈魂深處的電影 一定都是能引起你的共鳴的電影 能讓人們在看完電影后去深思的電影 像是《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 裡那種堅持不懈 不甘屈服 對抗命運的精神
還有《荒島餘生》裡 面對孤獨時 那種永不放棄的信念
《當幸福來敲門》裡面對生活的艱難時 對生活的不妥協
還有星爺電影裡 那些小人物的嬉笑怒罵 那些愛情故事 不都是能觸動我們內心深處某些情感麼
所以 觸動靈魂深處的電影 肯定是能帶給人們很大感觸 或者帶給人們對人生很多思考的電影
-
8 # YoungDeep
電影《大話西遊》
看了不下5遍。前幾遍沒有太深的體驗,只是覺得很搞笑。過了幾年,可能因為年齡漸長,經歷的人事多了,再看的時候,我沉默了。看似無厘頭的劇情,掩蓋了更深刻的含義。
就像人生,從最初的無所畏懼,無所掛懷,慢慢開始被迫做各種選擇,劇情的轉折到性格的轉變,諸多的感情,牽掛,痛苦紛湧而至,最後走向了各自的道路。成長亦是如此,在眾多的選擇中,走出唯一的出路。暮然回首,卻已不能重來!
她的藝術性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用無厘頭的劇情去演繹滄桑的歲月。如同人生,再苦也要笑對。明天太陽依舊升起!
無論有多少時空要穿越,無論有多少玩笑要鋪陳,無論有多少荒謬要展現,都是一場戲。
-
9 # 每日趣看影視
講一部很久之前看的電影《失孤》,這部電影是由劉德華主演,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兩歲的孩子雷達在1998年的某一天走失,父親雷澤寬(劉德華飾)從此開始了長達十五年的尋子之路,途中歷盡艱辛,偶然遇到了四歲時被拐的修車小夥曾帥(井柏然飾),兩人一同踏上尋親之路,僅一次修車經歷讓兩人結識,在瞭解到雷澤寬的尋子歷程之後,曾帥不僅沒有收取修車費用,更與雷澤寬一起踏上尋親之旅,途中兩人建立了父子般的情誼。
說說劉德華的演技我覺得劉德華的演藝方向已經在朝有情感重量的路子發展。二十幾年前TVB的奶油小生,從演楊過開始一炮走紅,一路從老“四大天王”之一,到自己開公司賠錢、再拍電影賺錢還債、如今愈發老成持重,從偶像派到實力派的轉變,經歷和認識真實的生活,是重要的催化劑。我想,人的經歷到了一定階段以後,總是會思考去做一些生命層面的東西。
這部電影也許大多數人在看完這樣的電影以後,依然會對街頭尋親的陌生人表現的“他的生活與我無關”,但我還是相信,很多人會在下一次接到對方遞過來的單頁時,能認真地看,上兩眼,而不是隨手扔進了垃圾桶,讓那資訊如菸灰般落盡塵埃裡消失不見。
我們總是覺得世界上大多數人都在做著冷漠的事,所以少數人的熱情是沒辦法融化冰山的。但別人冷漠,不能成為自己冷漠的理由。電影最後,劉德華還是沒有找到自己的兒子,但他幫曾帥找到了自己的父母。他不懂,為什麼丟的偏偏是他的兒子。在回武夷山的路上,遇到一群僧人,他問師傅:我還能找到兒子嗎?師傅說的,不找了,緣就盡了。所謂緣盡,就是連可能性都沒有了。支撐他找了十五年的,也就是一個”有朝一日能夠緣聚”的可能性,放棄這種可能性,就連可能都沒有了。
在高高的高架橋上,-輛摩托車後面烈烈地飄著兩面尋親的旗幟,這條路,不知道還有多遠。真希望不那麼遠,真希望可能性不僅僅是可能性。
-
10 # 二寶說影視
《當幸福來敲門》人生感悟,不放棄的精神。值得一看哦!
-
11 # 素姬知惘
阿甘正傳,看完像是對靈魂的洗禮一般
-
12 # 冰影世界
“肖申克的救贖”那種不甘與現實,挑戰命運,堅持,永不放棄的精神……
-
13 # 肖申克不太冷
能觸動人的不是電影,而是你的內心!可能你不承認這話,但是同樣一部電影,有的人看了沒感覺,有的人看了會流淚!這就是基於各自的內心!它或許是你經歷過得場景,或許能勾起你的回憶,或許能引起你的共鳴!
-
14 # 紋掉的青春64
我不是藥神這個一定能觸動內心的靈魂的
-
15 # 仙女斯基西西
我最喜歡的一部片子:《金剛》第一部,真正地讓你懂得人類最大的關係和矛盾就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
16 # 三更聊個球
符合你當時心境的電影最能觸動你得靈魂深處!
-
17 # 觀影嘟嘟
沒必要具體到那一部電影,真正到符合自己心境時這就是觸及到心靈深處了,氛圍、時間到了就對了。
-
18 # 紅聽
高山下的花環,離我們很近的戰爭!!!
-
19 # WedaoStory
拉攏豪紳和百姓,豪紳的錢原路返還,咱們分百姓的錢,三七分成。 人們不願意相信一個土匪的名字叫牧之,人們更願意相信叫麻子,人們特別願意相信,他的臉上應該他媽長著麻子。
回覆列表
我記得是一部老外的電影,名字叫(絕美之城)給我的感覺是,這個世界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這個世界沒有誰為誰活,獨立一些,有愛一點,讓自己生活的溫暖一點,善待別人,同樣也要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