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馬增祥71352
-
2 # 大漠章魚
這種情況下你要確認,自己是否掛失過,如果有過掛失的情況,當時可能已經把這筆業務瞭解了,若干年後,又發現了當時的存單,可自己已經記不清了。
另外,確認一下自己手裡是不是正式銀行的儲蓄存單,是不是保險或者理財產品,是經熟悉的客戶經理辦的,還是自己去視窗辦理的。當時經手人是否承諾過高於銀行利率的優惠。如果是大額度的,要,又是客戶經理經手的,就要搞明白以上問題。
去銀行查一下自己的存單記錄,如果確信這個存單自己沒有支取過,要及時報警,並找到銀行,向領導反應。
-
3 # 檀紙間
我們順著“業務處理”的流程來捋一下,看看到底怎麼辦。
你手裡拿著存單去銀行取款,銀行經過初步的搜尋,發現電腦裡找不到你這筆存款,也就是說,你這筆存款目前“沒有了”(但不代表沒有記錄)。
這個時候,銀行會怎麼做呢?
1、毫無疑問,首先鑑定存單的真偽。如年代過久的存單,也許不是受理櫃員本人能夠鑑定得了,這時肯定會提交到後臺,讓其他“資格更老、工作年限更長”的員工來鑑定,真偽鑑定的依據因素很多,其中存單號與該開戶日發生的同類也許是否連續、經辦人印鑑、公章印鑑、手寫存單筆跡等,都是需要識別比對的。
如果鑑定存單為真,接下來↓
2、其次是根據存單開戶日,查詢原始憑證銀行留存聯或原始開戶記錄。這個時候有3種情況:
a、紙質留存憑證找到,真實開戶了;
這種結果是最好的,後續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銀行有幾種紙質檔案資料是“永久儲存”的,其中包含“開銷戶記錄”、“客戶掛失記錄”、“轉入長期不動戶記錄”。這種情況下,銀行會告訴你,你的存單什麼時間、什麼原因已經銷戶了,包括轉入長期不動戶;
鑑於你存單還在手裡,這種情況基本是掛失後銷戶的,銀行銷戶時忘記收回也有可能(如無掛失記錄),但機率極低。
b、存單開戶當日及次日都沒有找到任何記錄,根本沒開戶;
存單為真的情況下銀行才會去翻閱檔案,(因為現在銀行調閱檔案的程式很繁瑣,尤其是對於分支機構的人員。)
真實的存單,卻沒有開戶記錄,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毫無疑問,【內部員工作案】,“真存單假存”,在印鑑為真的前提下,可排除空白存單外流的情況。
當然了,這點從權責發生意義上來說是不需要你去分析的,你只需堅持【不能證明我的存單已經支取或者造假,就得兌付】,全面瞭解一下知識,可以更加遊刃自如地應對銀行有可能的敷衍、忽悠等,給自己增加更強的“維權力度”。
c、紙質會計憑證達檔案儲存年限後已經銷燬;
會計憑證銷燬之後,存單日當年“開銷戶記錄”不會銷燬,查詢這個記錄,後續參照步驟a~b,會得出同樣結果。
綜上所述,銀行只要真實發生的業務,都會“有記錄可查”的。根據上面的“銀行通用業務流程”分析,如果最終銀行給你的答覆是“查無記錄”,且沒有足夠理由證明你的存單“偽造”,那麼,建議你:
可向銀行闡述你的權利,要求對方承擔兌付存單本息的責任,並可在無法協商之後向法院起訴。
-
4 # A專業理財經理
這種情況我遇到過,一位客戶拿著一張以前七八十年代的存單,可是那時間沒有上系統,所以系統裡面查不到,只能在手工帳裡面查,金額也不大,就是幾十塊錢。所以是真實的,是年代久遠。
回覆列表
定期存款,如果大家是透過銀行正規的渠道去辦理,那不可能無緣無故地消失了,除非你存的不是正規的銀行存款,而是其他理財產品。
正規的銀行存款系統都會有記錄,不會無緣無故地消失。
舉例你存款5年定期,不知道你是透過什麼方式存,是卡存或者是存單,還是存摺,如果你是透過存摺或者存單存款,那你只能拿存單或者存摺去銀行櫃檯查詢,如果透過櫃檯檢視不到你這筆定期存款的記錄,那可能就有問題了。
但是如果你是透過卡存,那可能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你透過ATM進行查詢,這種情況你是查不到定期存款賬戶明細的。透過銀行卡存款銀行會在主卡的賬戶之下開設一個子賬戶,定期存款就存在這個子賬戶裡面,用於區分活期存款。
對於卡中的定期存款,透過ATM是查不到的,ATM只能查到銀行卡上的活期餘額。如果你透過ATM查詢不到,那也不要慌,你可以到銀行櫃檯或者透過銀行自助終端進行查詢,只要你當初存的是正規的銀行存款,那麼透過銀行櫃檯或者自助終端都是可以查詢到的,或者你也可以登入郵儲銀行的APP,APP上也是可以查詢到的。
如果你透過各種方式都查詢不到存款的記錄,那有可能你當初存款已經變成理財產品或者保險產品。
存款變理財或者存款變保險過去幾年是時有發生的事情,有不少使用者都遇到過類似的經歷。
至於你的存款是否變成理財產品或者是保險產品,你可以參考以下幾點判斷。
1、合同。
不管是存款還是理財或者保險,你拿到合同上面都會有相關的條款明確資金的去向,而且簽章也不同。比如你存款變保險了,那麼在合同上肯定會有保險公司的蓋章。
2、風險提示書。
正常情況下,正規的存款一般都沒有風險提示書,相關的風險都會在存款合同裡面寫清楚。而理財產品或者是保險產品都會有單獨的風險提示書,需要你當面簽字。
3、雙錄
所謂雙錄就是錄音錄影,目前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和保險都要進行雙錄,如果你在辦理業務的過程當中,銀行要求你進行相關的錄音錄影,那就有很大的可能是購買理財產品或者保險。
你可以對比一下以上3點參考,如果你在辦理存款的過程當中,有某些環節出現了以上幾種情況,說明你當初辦理的並不是存款,而是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或者保險產品。
如果銀行是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誘導你去購買理財產品或者保險產品,那你可以把銀行投訴到當地的銀監局,要求銀行對退回你的資金並賠償相應的損失。
但是如果銀行有相關的證據證明,在當初辦理這些理財產品或者保險的時候,是經過你本人同意的,比如銀行能夠提供錄影錄音,證明你是出於個人的願意,也知道購買理財或者保險這個事情,那你就只能等理財產品或者保險產品到期之後再把錢取出來了。
還有一種可能是你的存款被個別銀行工作人員私自挪走了。
雖然這種可能性比較小,但不排除確實有類似的情況發生,在現實當中,有個別銀行曾經發生過銀行個別工作人員透過內外勾結把客戶的存款挪作他用的。
比如有一些銀行工作人員利用在銀行工作的便利,私刻銀行公章以及印製銀行存單,然後透過向客戶提供假資料,並以高息作為誘餌,誘導使用者存款,這種存款一般都不會在銀行正規的櫃檯辦理,因為有影片監控。這種情況下這些銀行工作人員都會透過私下跟客戶簽訂相關的存款合同,並承諾給予高利息,如果使用者輕信個別銀行工作人員的這種高息誘餌,是很容易陷入他們的圈套的。
如果你的存款沒有留在銀行系統,而是被銀行個別工作人員挪走,那這種情況銀行一般是不會負責的,正常情況下你只能跟銀行個別工作人員自行協商拿回這個錢,如果拿不回來,你可以把他起訴到法院,透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