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焱1024
-
2 # 吃瓜群眾雪亮的眼
迴歸前的香港娛樂圈是一塊香甜誘人的大蛋糕,娛樂大佬們為了快速的斂財瘋狂的包裝炒作造星,操控他們成為搖錢樹,當紅有才華的真正音樂人因為不受其控制被視為堵其財路而被打壓,誹謗,抹黑…在蛋糕與大棒面前,有的人選擇了前者受人驅使名利雙收,有的人堅持自我慘遭迫害,有的人選擇了黯然離去魂斷異鄉,有的人選擇了默默退讓甘做配襯。(各種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四大天王,王傑,家駒,李克勤……)為了快速造星斂財,對抗臺灣樂壇的衝擊,四大天王應時而生,娛樂公司實行“拿來主義”瘋狂抄襲翻唱日本歌曲,只要一首走紅就是代表大把的鈔票啊,於是誰還願意去寫歌?限於當時資訊閉塞,確實矇蔽了大多數人,圈粉無數影響至今,不得不說他們成功了。拔苗助長的畸形的發展模式無異於殺雞取卵,飲鴆止渴,最終香港限制了音樂人才的發展,時間證明無根浮萍終究站不住腳,隨著網路資訊時代的到來,遮羞布蕩然無存,四大天王時代隨之終結(黎郭淡出歌壇,劉天王專於影業,張“歌神”餘勢漸衰,頹勢顯現)自此香港樂壇盛極而衰很長一段時間一蹶不振,經典不再,直到新生代偶像的出現才有所起色。我並不否認四大天王的努力與貢獻,他們也是順應時代的產物, 然而這種集他人的氣運與一身的產物最終只能是美麗的泡沫。試想如果王傑嗓子不被毒啞,家駒、哥哥這樣的人健在,這些真正有才華的音樂人一定會給我們帶來更多好聽的經典,如今的華語樂壇當是另一翻景象(傳統與現代,搖滾與經典交相豔輝)。時間證明那些為利益燻心的幕後推手就是華語樂壇史的罪人,為了中飽私囊剝奪了我們聽眾的多少好聽的經典!可惡的是某些不明不白的腦殘的邪粉還在不停的抹黑,殊不知他們的才華,經典的作品豈是你們這些鍵盤俠所能抹殺的,你們這些人渣怎麼跪舔吹捧自己的主子我沒意見,黑他們這些真正有才華的音樂人就要罵你個狗血噴頭。天理昭昭 報應不爽,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積點德吧。
-
3 # 坐等王傑巡迴演唱會
香港某四大一共翻唱了日本五百首排行榜熱門歌曲,全部出自日本樂壇頂級大師之手,不完全統計所謂某神一個人就兩百首,這麼多好聽的歌放到今天,你隨便去中國好聲音找一個人唱都能紅,華人樂壇缺的是創作,不缺歌手,我希望大陸人都能夠理智看問題,不要在給別人笑話了,香港歌手大部分2000年前沒有一個看得起大陸人的,現在天天來大陸唱日本歌賺大陸錢,不覺得搞笑嗎?亞洲的音樂在日本,華人音樂在臺灣,香港害死了黃家駒,根本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
回覆列表
1992年的香港樂壇格外地不平靜。
許冠傑宣佈引退,梅豔芳告別舞臺,70年代的天王、80年代的天后紛紛交出權杖。
全港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東方日報》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冊封了四位新王: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新時代的大幕就此拉開。
92年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高掛“四大天王”牌匾
不過對於四大天王的人選,從一開始就有爭議。
有的人質疑:他憑什麼當四大天王?這種質疑主要集中在黎明與郭富城身上。
四大天王剛出來時質疑郭富城的多:這公鴨嗓毛頭小子,憑什麼與劉德華張學友平起平坐?
2000年以後質疑黎明的多:劉德華是影帝,張學友是歌神,郭富城是舞王,黎明沒個拿手的,怎麼就天王了呢?
還有人替自己心目中的人選表示不服:為什麼他沒有成為四大天王?其中提名最多的,當數在80年代末就拿到很多重磅獎項的李克勤。
李克勤本是譚詠麟接班人
這些疑問雖然不一樣,但答案卻可以歸結為同一個詞:命。
本來,唱功出色的李克勤早早就被寶麗金視為譚詠麟二號接班人,僅次於張學友。然而因為出道後太順,過早被捧,李克勤就飄了,鬧出飆車導致車禍的負面新聞,最終被Pass出候選名單。
此時的黎明卻在一度受挫之後得到貴人的推薦,簽約寶麗金順利進入歌壇。雖然出過唱歌跑調這種糗事,但他顏值高啊,憑藉電視劇《今生無悔》成了女生心裡的頭號夢中情人,唱片照樣不愁賣。
那麼黎明遇到的貴人是誰呢?——香港樂壇的教父級人物戴思聰。連本來是電子錶廠工人的張明敏,都被他點撥成走紅大陸的明星。捧紅又高又帥的黎明,對他來說挑戰性基本為0。
郭富城躋身“四大天王”的過程更為神奇。在1990年之前,他在香港只是各個電視劇裡的龍套角色,覺得難以出頭就跑到臺灣發展。結果憑藉一個帥氣拉風的電車廣告實現了“彎道超車”,迅速躥紅臺灣後釋出了第一張專輯《對你愛不完》。走紅後成功殺回香港。
這個機車廣告讓郭富城“彎道超車”一夜躥紅。
而且郭富城特別擅長跳舞,與其他三位天王候選人有明顯的差異化,很多人雖然記不住他平淡無奇的歌聲,但卻對他的舞蹈動作過目不忘。
對於急需培養新生力量填補“譚張爭霸”空白的香港樂壇來說,多一個有潛力的新人,就多一份保險。加上李克勤在關鍵時刻掉了鏈子,抓住機會的黎明、郭富城後來居上,與劉德華、張學友一起躋身“四大天王”。
人生啊,三分實力,七分命。
“登基”之後,香港流行音樂在“四大天王”的統治下邁向全盛期。
張學友的唱片在1993年的銷量超過300萬,成為世界十大暢銷歌星的唯一亞洲歌手;劉德華的白金唱片(銷量超過5萬)達到了60張;郭富城的舞技得到了日本、東南亞的承認,獲封“亞洲舞王”。
在四大天王時期,香港流行音樂面向大陸的文化輸出達到歷史巔峰,直接製造出了“第57個民族”:追星族。
不論是大城市還是小鄉鎮,商場裡貼著他們的代言海報,髮廊裡播著《忘情水》《吻別》《對你愛不完》,錄影廳裡放著《天若有情》《今生無悔》。
小青年們瘋狂地搶購他們的磁帶,房間裡帖滿偶像的海報,把他們的生日、血型、星座記得比九九乘法表還牢。就連六七歲的孩子也能熟練背誦這首打油詩:
床前劉德華
疑是張學友
舉頭望黎明
低頭郭富城
1993年春晚上人民藝術家趙麗蓉的小品《追星族》,就忠實記錄了當時小青年們的追星熱潮。
然而在“四大天王”的火熱之下,也埋下了香港樂壇由盛轉衰的諸多禍根。
這意味著整個90年代,幾乎沒有任何新人能對“四大天王”的地位造成威脅,新人們的成長空間被極度壓縮。
但在四大天王的全盛期,香港樂壇處處都是繁榮景象,唱片銷售額年年都能破紀錄,很少有人會心生危機感,聽不到任何喪鐘的聲音。在盛世幻象的麻醉之下,香港歌壇一點點失去求新求變的動力,當四大天王時代一過,未能及時解決的危機就會一下子爆發。
一方面,香港樂壇盲目自信,過分追求“獨立自主”。1995年,他們甚至自信到掀起了一場“原創歌曲運動”,抵制來自外國的改編歌曲,從而想為本地創作人開拓更大空間。可是,香港的創作人才本來就不多,面對的卻是全亞洲的市場,需求龐大,一旦供不應求又必須硬著頭皮出作品,水準就會降低。
這場運動被香港流行文化研究者視作一次拔苗助長的失敗試驗,是令香港樂壇由盛轉衰的事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