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薯條媽媽如是說
-
2 # 裝著籠子的兔子
我覺得這是好事,說明寶寶正在逐步地成長。寶寶從出生開始不斷學習新的技能,適應新的生活環境,無論他第一次出現什麼樣的反應都是本能的。在我們大人習以為常的事情上,對寶寶而言都存在他的第一次。第一次聽到,第一次見到,第一次接觸。作為父母這個時候要正確引導就好。比如寶寶聽到炮聲會害怕,我們在擁抱他的同時告訴他,這是什麼,是做什麼用的,寶寶下次再聽到,也許還會害怕,但他懂得了這個東西產生的原因,知道爸爸媽媽會保護他。有些寶寶很調皮,有些寶寶很文靜,內向,以前沒聽到沒見過的他會表現出害怕,無措,這跟寶寶的性格有很大關係。儘量帶寶寶多接觸一些新鮮事物,見多了聽多了就不以為意了。寶寶若是在睡覺前表現的膽小不安,建議寶媽儘量給他營造一個比較安靜的環境,等他慢慢適應噪雜,慢慢接受,不必急於一時。
-
3 # 微傷貓1
首頁說明寶寶聽力慢慢開始完善了。多帶寶寶去室外,多接觸熱鬧場景,寶寶就會慢慢適應。多給寶寶聽音樂,儘量Sunny溫暖的時候帶寶寶出門。寶寶如果害怕一些聲音,請放兒歌給寶寶緩解。每天給寶寶聽兒歌,你會發現寶寶喜歡哪些歌曲,她急躁不安的時候可以給她放。
-
4 # 活蹦亂跳小松噓
孩子害怕奇怪的聲音和大的聲響是很正常的,可能是由於聽覺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在寶寶聽到這些聲音時,家長不要表現得過分緊張,如果寶寶聽到聲音有所反應,過去抱抱她,告訴她是安全的。
做法:媽媽應立即將寶寶抱離受驚嚇的環境,並做好安撫工作。
(1)透過抱抱寶寶、輕輕地拍拍寶寶、摸摸寶寶的頭等肢體接觸,讓寶寶感受到你在他(她)的身邊,給他(她)安全感。
(2)透過說話、唱歌、做遊戲,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讓寶寶忘記剛剛受到的驚嚇。
喜歡的玩具或者家有寶寶的小夥伴,還可以去看【阿哦玩具】哦。我經常在哪看各種有趣的玩具,並且她們還使用用玩具對戰、過家家、做手工,挖掘玩具的各種玩法,同時也透過玩具和孩子們做朋友,非常的贊。
回覆列表
很多人家,在寶寶出生時,就非常小心翼翼地照顧寶寶,尤其體現在寶寶睡覺時,家裡各種靜音狀態:說話很小聲、不能開電視、不能有其他嘈雜的聲音,就怕吵著孩子睡覺。
我們家寶寶剛出生那會,舅婆婆就提醒我們說——不要特地輕手輕腳的,給孩子帶點動靜,以後才好帶。因為過於安靜,寶寶會變得很敏感,以後睡覺的時候稍微有點動靜就會醒來,很難再哄睡了。
怎麼說呢,我們家帶孩子還是比較“垮”的,我壓根就沒想過家裡要安靜,電視該開的還是開著,彼此說話還是平時的嗓門。
過年的時候,外婆還擔心寶寶會被外面的鞭炮聲嚇到,沒想到就在12點全城都在“噼裡啪啦”放鞭炮的時候,寶寶睡得特別安穩,完全沒有被震醒的跡象。
可以說,我們家寶寶在1歲前聽到什麼聲音都表現得特別淡定。沒想到的是,到了快1歲的時候突然對某些聲音敏感了起來……
有天早上不知道誰家養了只大公雞,突然在天矇矇亮的時候打鳴了,很是響亮。我下意識地看了一下寶寶,只見他皺了皺眉頭,打個滾又繼續睡了。
接著公雞又開始了第二次打鳴,這一次寶寶沒忍住,“哇~”的一下哭了。我趕緊拍拍他,把他摟在懷裡安撫了一下。小傢伙的睡意完全沒了,卻也在我懷裡一動不動。
於是,這公雞“喔喔”一次,寶寶就哭一次。直到公雞停止了打鳴。
吃過午飯,我陪寶寶在床上休息。我說:“寶寶啊,早上是不是有大公雞喔喔喔的叫的呀?”寶寶竟然用手指指窗外,表示認同,意思是這可怕的聲音就是從窗子外面傳來的。
老公對著寶寶學了幾次公雞叫,一開始寶寶挺害怕爸爸發出的公雞叫聲,幾次下來,開始笑著面對爸爸了。於是老公又用手機找了個公雞打鳴的影片給寶寶看,小娃兒突然就有了興趣,還非扒著影片看了好幾次,感覺他一點也不害怕了。
寶寶害怕聲音的時候,如何消除他的害怕情緒呢?1、當寶寶對某個聲音表現害怕時,媽媽要及時安撫寶寶。
寶寶的害怕源於自身的認知不足,對未知事物表現出害怕是正常的。在寶寶情緒沒有穩定之前,媽媽不要強求寶寶去面對或接觸這個聲音的事物。比如說有的寶寶害怕電吹風的聲音,你非要他去摸電吹風,他必然是抵制的。
2、藉助心理學上"系統脫敏法"的原理來幫助寶寶慢慢適應某個聲音。
老公消除寶寶害怕公雞打鳴就是採用的逐步脫敏的方法。
(1)當寶寶害怕某個聲音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先模仿這個聲音,多逗寶寶幾次,讓寶寶覺得好玩。
(2)等寶寶適應這個聲音以後,在媽媽陪寶寶玩耍的時候,爸爸突然發出公雞的叫聲,當寶寶注意到的時候,媽媽笑著對寶寶說:“原來爸爸在學公雞叫呀~”來慢慢消除寶寶的恐懼感。
(3)寶寶對影片裡的公雞不再感到害怕,有機會可以讓他接觸真的大公雞,徹底消除內心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