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清筆記

    少年時的苦難經歷本身,不足以成為朱佑樘用一生去承擔皇帝責任的理由,多的是人經歷苦難太多,一朝得勢後耽於享樂。朱佑樘用一生去詮釋賢明、仁慈的根源在於: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們用生命教會他仁慈,教他如何做一個好人。

    吃百家飯長大的童年

    朱佑樘的生母紀氏只是一個小宮女,機緣巧合得到憲宗朱見深的臨幸並有了身孕。當時萬貴妃寵冠後宮,因為長子的早夭使得萬貴妃對懷有身孕的宮人嫉恨萬分,必定使盡手段墮掉宮人的孩子。

    紀氏有身孕後,萬貴妃派去的第一波人對紀氏心生惻隱,騙萬貴妃說紀氏只是肚子里長了瘤子,並非有有孕。紀氏分娩後,萬氏得知自己被騙憤怒萬分,派太監張敏除掉這個剛出生的孩子。

    後宮已經多年沒有孩子,張敏看到驚慌的紀氏和剛出生的孩子,當下作了一個決定——儘管他身份卑微,但是他要用他的力量護這孩子周全,即便被萬氏發現後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就這樣,張敏和他的同事們在萬貴妃的眼皮子底下,從微薄的薪水中擠出一部分來供養這個孩子,但是門監的薪水有限,張敏面臨養不活這個孩子的困境。這時候冷宮的吳皇后伸出了援手,她因為當初杖責萬氏被憲宗打入了冷宮,且不論吳皇后幫助這個孩子是不是存在報復萬氏的心理,但是吳皇后有錢,養活個孩子還是綽綽有餘的。

    年幼的朱佑樘就在吳皇后的冷宮中長大,吃著太監宮女的百家飯。越來越多的宮人知道了朱佑樘的存在,但是大家無一例外地保持了緘默,這在刀光劍影,權謀鬥爭的後宮中是非常罕見,我把它歸結於人性的善良。

    這些底層人教給年幼的朱佑樘的第一堂課,是善良與仁慈,因為仁慈,所以朱佑樘學會了如何去體悟他人的痛苦。

    用一生的責任去回報曾經的恩情

    憲宗朱見深三十多歲的時候,感嘆自己膝下無子,正在替憲宗梳頭的張敏感覺機會來了,他跪倒在憲宗面前,告訴了憲宗皇子的存在。

    “我知道我說這話以後必死無疑,但是請陛下務必替皇子做主啊!”

    在張敏以生命作保面前,憲宗相信了張敏說的話。他高興地派人去迎接他的兒子,大明帝國即將後繼有人,張敏明白他的使命終於完成,紀氏終於也明白,這將是她和兒子相處的最後時光。

    朱佑樘成為了大明帝國的繼承人,大家歡欣鼓舞的同時,只有一個人氣到顫抖——萬貴妃。所有人都欺騙了她,她要騙她的人都付出生命的代價!

    朱佑樘成為太子後的一個月,生母紀氏暴斃,死因不明,張敏隨後選擇了吞金自殺。

    可以說朱佑樘後來的帝位,是由他最親近的人的鮮血鋪就的。

    朱佑樘雖然最後取得了勝利,但是他的母親永遠也看不到兒子的榮耀了,還有哪些為自己犧牲的人,他是無法回報的。因此他決定要做個好皇帝,改正父親所有的錯誤,讓大明帝國在他的手中再一次興盛起來!要讓逝去的所有人都知道,他們的付出是有價值的。

    朱佑樘上臺後,先把他父親朝廷上那些不折不扣的垃圾官員清理了,那些一天到晚倒騰煉丹、春藥,諂媚君上的官員,朱佑樘不是讓他們蹲大牢,就是收拾包袱直接滾蛋。

    對待萬氏一黨,儘管很多大臣接連上書,要求對萬氏滿門抄斬,報仇雪恨,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朱佑樘對於萬氏革職抄家後,把嚴懲的奏摺退回了,用一句話給這件事下了結論:

    “到此為止吧。”

    面對仇恨,朱佑樘選擇了寬恕,他寬恕這些曾經給他帶來傷害的人,並非因為他軟弱,而是他懂得萬貴妃永遠也不明白的道理,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之後,他還召回了為了保護他而被貶職的太監懷恩,將懷恩官復原職,把曾經養育過他的吳皇后從冷宮裡接了出來,把他當做自己的母親奉養。

    恩仇兩清後,他開始大力整頓政務,任用馬文升王恕等賢才,在他的統治下,大明帝國開始一掃憲宗時留下的陰霾,出現蒸蒸日上的景象。

    他不需要權謀和暴力來維護自己的權威,因為僅憑他的仁厚便足以征服人心。

    兢兢業業,殫精竭慮

    父親統治下那些驚心動魄,朝不保夕的日子,朱佑樘永遠也不會忘記,他不想效法自己那軟弱的父親,也不容許那暗無天日的景象繼續出現,為了建立屬於自己的盛世,他付出了全部心力。

    為了實現盛世理想,朱佑樘從早到晚不停批閱奏章,除了例行的早朝以外,他還聽從王恕的建議,設立了午朝。此外,他每天都聽大臣的各種講座(日講),隔斷時間還舉行大型的論壇會議(經筵)。

    在王恕、馬文升的舉薦下,三個人陸續進入內閣——劉健、李東陽、謝遷,正是這三個非同一般的人,支撐了大明的政局,最後成就了朱佑樘的盛世理想。

    為了不再重演母親的悲劇,他還是明朝歷史上唯一一個認真踐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在朱佑樘的不懈努力下,大明帝國君聖臣賢,百姓安居樂業,經濟繁榮昌盛,史稱弘治中興。

    長期的高強度工作使他的身體逐漸被拖垮,最終在盛年早逝。總的來說,他是個好皇帝,更是一個好人。

  • 2 # 寒牛出欄

    其實,明孝宗朱佑樘,不止是仁慈、賢明。

    他還是一個勤奮、溫和、厚道、謙遜、孝順的皇帝。

    朱佑樘,符合傳統士大夫心目賢明聖達,所以他的政府班子,基本也做到君聖臣賢。

    《明史》對朱佑樘評價很高:明朝得天下,傳十六世,除太祖、成祖以外,可稱頌的是仁宗、宣宗、孝宗。孝宗獨能謙遜,節儉有度,勤政愛民,兢兢業業於保國泰持民盈之道,使朝政太平、安定有序,民物康富。

    《明史》評價非常高了,體現在三個方面:

    1、江湖地位。整個明朝276年,朱佑樘地位排第三名,第一名開國皇帝朱元璋,第二名讓大明崛起的朱棣,連開創盛世的朱瞻基都沒有他地位高。張廷玉這樣排名,也有他的道理,因為朱瞻基比較幸運,接管的是一個蒸蒸日上的大明集團,底子很好,基礎非常結實,抓到的是一手好牌。而朱佑樘接管的是一個爛攤子,抓到一手爛牌,經過他18年的努力,終於把爛牌打成好牌,把大明重新納入正常發展軌道。

    2、個人修身。謙遜、節儉、勤政、愛民。做為帝國最高靈道,節儉的皇帝也有,譬如隋文帝楊堅;勤政的皇帝也有,譬如勞動模範朱元璋同志;愛民的皇帝也有,譬如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等。但是要做到謙遜就比較難,大部分靈道都謙遜不起來,因為天天聽那麼順耳的心情舒暢的奉承話及各種色香的馬屁,要保持謙遜的確好難。這就好比你天天住在紅燈區卻從來沒有去援助過失足小姐姐。而朱佑樘能同時做到謙遜、節儉、勤政、愛民,的確個人修養達到一定的境界。

    3、歷史政績。主要表現在天下太平,安居樂業,老百姓過上小康生活。據《明孝宗實錄》記載,朱佑樘當政期間,大明日子過得不太平,不是北方旱災,就是南方洪澇,各種自然災害就沒有停過,年年都有,每年地區都不太一年。在賑災救民方面,朱佑樘還是做得很及時,該減稅的減稅,該撥款的撥款。北方國防方面,雖有和韃靼有磕磕碰碰,但是總體沒有出什麼大亂子,互有勝負。

    當年明月,對朱佑樘評價很接地氣,說他是個好人,也是一個好皇帝。

    的確如此,朱佑樘是個好老闆。在他治國期間,相對而言比較公正,在他手下打工做事的,比較受尊重。所以,明朝官員對他評價很高。尤其是對於科舉出身的公務員而言,賢臣能臣得到重用,給百官做了很好的表率,感覺受到重視,有晉升的空間。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科舉制度保證了一個上層的通道,也有奮發向上改變個人與家族命運的希望。

    從朱佑樘個人來講,我感覺他一輩子活得很累,一輩子都是在奉獻,都是在做給別人看,沒有做到真實的自己。所以,他是壓抑的,他壓力太大,他活得很辛苦,所以導致他36歲崩了,英年早逝。按理,36歲正是男人年富力強,正式發力的時候,可惜他在黃金時段就停止了生命,這是個人的遺憾,也是大明帝國的損失。或許這就是又做好人,又做好皇帝的代價。

    總之,明孝宗朱佑樘是個千古明君,但是他活得太累,值得尊敬,更值得唏噓!

  • 3 # 子云歸來

    朱佑樘,即明孝宗,也稱弘治皇帝。他在位期間,勤於政事,勵精圖治,驅逐奸佞,任用賢明,努力扭轉憲宗朝政腐敗狀況,用自己的寬容與勤奮使明王朝得到了一次中興的機會,史稱“弘治中興”。

    朱佑樘的童年非常坎坷。生母紀氏,系廣西賀縣人。成化三年,被俘至京,充入掖庭被王皇后看中命守內藏。憲宗偶至內藏臨幸紀氏。事後紀氏懷孕,不料為萬貴妃偵知,令心腹前去墮胎,侍婢不忍回報只說是病痞。十月分娩生男即孝宗皇帝朱佑樘,被門監張敏冒著生命危險秘密收養。

    成化十一年,憲宗思念亡子朱祐極,抑鬱寡歡。愁嘆道:“老將至了,尚無子嗣,何以為情?”張敏見時機已到,伏地叩首說:“萬歲已有子了。”司禮監懷恩也跪奏說張敏所言不虛。憲宗大喜,遂至安樂堂,抱置膝上,垂淚道:“是兒類我,確是我子。”賜名朱祐樘,立為皇太子。

    成化二十三年九月,皇太子朱佑樘繼位,改年號為“弘治”。

    他即位後剷除奸佞:對憲宗朝“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三閣老指萬安、劉翊、劉吉,六尚書指尹禕、殷謙、周洪謨、張鵬、張鎣、劉昭)及太監梁芳等人作了處理,罷免內閣首輔萬安,梁芳、李孜省下獄。但是孝宗沒有大開殺戒,即使對害死他母親的萬貴妃的弟弟萬喜也僅是抄家入獄,最後竟然被釋放了。六歲的朱佑樘在還沒有完全記清楚母親容貌的時候就永遠地失去了母親,還時常活得戰戰兢兢,不時擔心被毒殺的危險,萬貴妃這個名字對他來說就意味著仇恨。可是在他大權在握時,他說“到此為止吧”,選擇了寬恕。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張敏已死,他已無法報答。他召回了懷恩,親自迎候他入宮,因為他知道這個老太監曾經冒著生命危險保護了他。曾經養育過他的吳皇后(憲宗廢后),他待如親母一樣奉養,只因為他要報幼小時候的養育之恩。

    朱佑樘就是這樣一個了不起的人,他不需要用暴力維護自己的權威;他清楚自己所受的痛苦,不忍心再把痛苦施加給自己的敵人;他不用權謀,只用仁厚來征服人心。

    他任用賢能,待臣寬厚,勤謹一生,以人為本。制定了嚴格的官吏考核制度,選撥人才如劉健、李東陽、謝遷入朝。當時曾有個很貼切的評語評價三人:“李公謀、劉公斷、謝公侃”。由其是李東陽,為文壇與政壇的領袖人物。

    朱祐樘在位期間體恤民生,善待百姓,輕徭薄賦;大力發展農業,興修水利;力求節儉,有利得緩和了社會矛盾和社會危機。軍事上他積極防禦抗戰,維護統一,振興軍隊防務,有利地維護了和平統一。

    朱佑樘是中國歷史上一位罕見的後宮只有一位皇后的皇帝,他和皇后張氏,恩愛和諧如民間夫婦,別無其他嬪妃。這大概是孝宗皇帝幼年時的陰影,他對於嬪妃之間的爭寵吃醋以及隨之而來的宮闈鬥爭,可謂體會深切,有切膚之痛。所以,這可能是他不願有過多嬪妃的一個原因。

    他勤政愛民,善良寬厚、滿懷治國之志,卻因多難的童年身體一直不好,導致英年早猝,公元1505年,一代英主朱佑樘病逝於乾清宮,年僅36歲,是年十月葬於泰陵,廟號孝宗,諡號“建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明史》對孝宗的評價很高,主要有八字,即“恭儉有制、勤政愛民”。朱國楨也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他這一生從生下來就屢遭迫害,卻善良地選擇了寬恕;他接過來的江山千瘡百孔,朝政腐敗,國力衰退,以致他很少體會皇帝的尊榮,卻承擔了皇帝的全部責任,一手促成明王朝中期的政治軍事及經濟的發展,史稱“弘治中興”。他是一個善良寬容、正直仁慈、勤政愛民的好皇帝。

  • 4 # 遺產君

    孟子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段話用在明孝宗朱佑樘的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朱佑樘的童年是悽慘的,歷經魔亂、九死一生,他的父親朱見深獨寵比他大17歲的萬貴妃,致使她驕橫跋扈,獨霸後宮,由於年齡較大又痛失一子,就不能再生育了,嫉妒心爆棚,害怕那些妃嬪生了皇子後母憑子貴而和自己爭寵,也是千方百計報復每個懷有龍種的妃嬪,幾乎除掉了所有的皇子。

    朱佑樘出生後為躲避萬貴妃的魔掌,東躲西藏吃百家飯,在廢后吳氏的冷宮裡僥倖躲過一劫,朱佑樘父子相認後,其母親又被萬貴妃害死,他人生的前半期都是在萬貴妃的陰影下長大的。

    十八歲時朱佑樘正式即位,此時萬貴妃以死,為自己的母親已經許多被她迫害致死妃嬪、皇子報仇雪恨,將此等惡人掘墓鞭屍都不為過,但他選擇了寬容,忘掉仇恨一切向前看,雖說遭了很多罪,受過無數惡毒的傷害,朱佑樘以德報怨,不計前嫌,這就是明君的胸懷與氣度。

    朱佑樘不僅對萬貴妃既往不咎,對待他的臣子也一樣的寬厚對待,經筵講座有講官失儀,他還寬慰安撫,有些官員的奏章有錯別字他也不計較,有些地方官員在京述職夜晚返回無論職位高低一律派兵執燈傳送。這些事雖不算大,但作為一個封建帝王如此體恤臣下也確屬不易。

    朱佑樘繼位後驅逐前朝的貪官汙吏,竭盡全力扭轉憲宗時期的朝政腐敗狀況,內閣成員大換血,大量啟用正直賢能之人,除了早朝外他還加開了午朝,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機會協助皇帝處理政務,同時他又重開了經筵侍講,向群臣諮詢治國之道,他還採取輕徭薄賦的政策減輕百姓的負擔,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繁榮經濟,更正律制,廢除苛法,孝宗皇帝的勤政終於得到了回報,朝廷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出現了歷史上的“弘治中興”的局面。

    明孝宗朱佑樘在位18年吏治清明、任賢使能,抑制官吏,勤於政務,是明代歷史上少有的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和平時期,朱佑樘也是明代最勤政清明的帝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用芒果種子養成室內小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