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自然風吶
-
2 # 鄉知老王
“稻蝦共生”究竟是怎麼搞得呢?簡單的講,就是在稻田的四周開挖寬3米,深1.2米左右的環形溝,然後在田中開挖寬1.5米,深0.6米左右縱橫溝,與一圈的溝連線起來,形成縱橫交錯的網格田。最後在溝中注水後,將蝦苗放入溝中進行養殖。
這種模式最大的賣點就是:蝦撲食稻田的害蟲、蟲卵生長,糞便為稻田提供養分,透過養蝦能夠降低化肥、農藥的用量,蝦賣了之後又是一筆豐厚的收入。
聽起來貌似不錯,但所有的基礎建立在蝦的價格之上,如果有一天,蝦的價格暴跌了怎麼辦呢?
最可怕的是:稻蝦共養養殖的是小龍蝦,這種蝦因其雜食性、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在生態環境中形成絕對的競爭優勢。因此,在商業養殖過程中應嚴防逃逸,尤其是嚴防逃入人跡罕至的原生態水體。
而在準備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雲南紅河梯田,突然遇到了漏水、坍塌的事情,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小龍蝦。當地村民無奈的表示:“看著水稻田裡小龍蝦無法控制地生長,我們吃不完,也賣不掉,只好向政府求援,政府告訴我們的方法是放農藥消滅它們。“
龍蝦氾濫成災
這小龍蝦究竟是從何而來,已經無從查證。最靠譜的一種說法是,外地老闆從市場上買了小龍蝦給幹活的民工吃,民工抓了幾隻放在水田裡,沒想到幾年的功夫已經氾濫成災。
小龍蝦食物不足的時候甚至互相吞噬,不僅給梯田造成破壞,甚至以啃噬稻子生存,創造不了效益反而給稻子產量帶來巨大的影響。
可想而知,如果稻蝦共養髮展到了這種程度,改造稻田的費用、後期對生態的破壞,是否是得不償失呢?
關於這一方面的可以去cctv7頻道上學習哦!
我是自然風,愛多肉的自然風~
慣例放多肉圖^3*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