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ulbert的數學
-
2 # 生活離不開數學
以前我覺得“七分靠考,三分靠報”。只有考個好成績,才能報個好學校,好專業。
現在覺得“三分靠考,七分靠報”
-
3 # 獨立高考升學規劃師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學生或家長自己填報志願,需要重新學習的內容太多了,很難在短時間內研究透徹。
舉一個我最近做的高考志願填報諮詢案例:女孩子,數學好,想學一技之長,性格比較內向,家庭經濟條件不好,只對工學感興趣,那麼工學的絕大多數專業都不適合女孩子,又該如何遴選出最適合她的專業呢?匹配來匹配去,相較於其它專業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相對來說更適合她,她自己選中的職業方向是資料分析師,那麼這個專業可以定為孩子的目標專業了,基於這個目標專業未來可從事的職業又做出了一系列的拓展,還可以考慮的專業有大資料管理與應用、軟體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統計學、數學應用數學、資訊與計算科學等不下9個專業。要快速做出正確的專業選擇,需要有豐富的關於大學專業的知識儲備,學生和家長自己做將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不僅是專業選擇,還有院校選擇也有更多的講究,甚至高考志願填報方案也存在著很多的機會點與風險點,這都是相關的識與技術,需要拿出時間來提前學習,臨時抱佛腳勢必有疏漏,造成遺憾。
-
4 # 丁準高考補習
2、志願填報是一項系統工程,根據分數+今年高考政策+各地域不同政策+各高校各專業不同政策等等,想要在全國上千所大學中選擇一所適合自己的大學和專業難上加難,所以網上的資訊太片面,又不具備太多細節指導內容。
3、自己的事情、自己的未來自己做主。可以參考一下專業人士的意見,但是要綜合分析利弊。考完之後可以多去聽一下志願填報的講座。
5、這種免費的志願填報會是都可以參加的,沒有什麼壁壘,以他們多年的高考補習的經驗,肯定會比自己填的更專業,而且還能和很多要進行高考志願填報的同學進行交流!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您能有幫助,祝您生活愉快!
-
5 # 名師聊家教
學校大部分學生和家長對志願都不熟悉,可問問自己的班主任,聽聽專業人士或學校組織的志願填報的報告,結合自己高考成績,自己填報志願。在填報志願前,認真閱讀招生考試報的招生資訊和各大學前三年錄取的相關資訊兩本書,注意以下問題。
一、注意三個結合
1.結合自己高考的成績。在填報志願時,你看到招生資訊上眼花繚亂的學校,很可能把你搞糊塗,讓你無從下手。最好要結合自己的成績,選取相關學校和專業。如果自己剛好上重點線,最好看招生資訊上提前批和重點批中,前兩三年哪些學校錄取線與自己的成績接近,將這些學校作為自己選擇的重點。為了保險起見,也可將二本中一些好的學校作為參考。
2.結合自己的理想。讀大學都是為了就業,今後四年或者七年後,自己願在哪些城市就業,或者在哪些大學繼續讀研,那麼選擇的範圍又可以縮小,選擇這些城市的大學和專業。
3.結合自己的興趣和分數。在已經縮小範圍的學校和專業中,看看哪些學校和專業前三年錄取平均分和自己的分數接近,哪些學校的專業符合自己的興趣,就把它作為自己的第一志願。平行志願也要重視,要注意與第一志願拉開檔次,要有分數差距,越好的學校差距越大,如第一志願填報清華北大,平行志願只能填報一般985或211的學校,還要看這些學校前兩年取不取平行志願。一般重點相差10分到20分之間。一般本科第一志願與平行志願之間相差5到10分。平行志願之間沒有分數檔次。
二、處理五種關係
1.第一志願與平行志願的關係。在填報志願時,有句順口溜叫“第一志願要重視,平行志願莫忽視,專業調配要表示”,高考錄取,第一志願錄取率一般在60%——70%,平行志願錄取率在30%----40之間。所以,重視第一志願,但也要認真考慮平行志願。平行志願幾個學校之間沒有分差,錄取由高到低。專業之間有級差,分數一般是按照1/2/3/4 分的級差。專業調配要表態,自己所報專業沒有錄取,是否願意調配,要表態。
2.名校與專業的關係。在名校與專業的取捨上,如果不能兼得,是追求名校,還是追求專業。一般來說,能上985、或211,寧願到名校,在專業上表態願意服從調配。一般重點或一般本科院校,寧願選專業,在專業上表態,不服從調配。
3.專業的冷與熱的關係。有些專業高大上,但四年後,就業難,要回避。如生命科學、生物工程,財政學、市場營銷等;有些專業今天非常熱,大家都看好,必然填報的人多,比如計算機、通訊,半導體等,要分析四年之後就業的情況;有些專業現在比較冷,填報人很少,如考古學、心理學等,要引起重視。填報志願,就是填預期,要分析四年之後,乃至7年之後市場就業前景。
4.考研與就業的關係。如果自己本科之後,還要繼續深造,讀研,那就要選擇一些好的老牌大學,師資力量強,對讀研有幫助;如果本科畢業後立即就業,就要選擇一些市場緊俏的專業,特別是外企、央企、大型國企需求量大的專業,便於就業。
5.本地大學與外地大學的關係。一般來說,本省好的大學,在本地錄取的人數相對較多,但很多考生認為錄取率高,都去填報,內驅現象嚴重,反而錄取分數高;外省大學,錄取名額少,大家怕掉榜,反而沒有人敢填報,錄取分數相對要低一點。填報志願要開啟思路,放眼全國。如果要穩當,不要各志願都去追熱門的地方,西北、東北有很多有名的高校,又是211/985,專業也好,填志願時要考慮。
填報志願是對自己未來的規劃,自己要慎重考慮,任何其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僅作參考,關鍵在自己,未來的路,由自己選擇,才會無怨無悔。
-
6 # 輕風1975
最好別讓孩子自己填志願,家長能研究儘量多關注志願填報,因為孩子可能當時就憑自己個人愛好或興趣出發,想不了將來就業方向,如果能聽聽機構建議也是個方法,最好不要讓孩子自己報志願。
-
7 # Spin英語
記得20年前高考估分後,自己根據學校發的一本全國高校錄取指南去填報志願,首先選擇自己追夢的城市,然後參考了各個高校的最高以及最低錄取分數線進行填報,經過一晚上的思想鬥爭填報了北京大學,將志願表交給老班後直接要求我改填,說我估分肯定虛高,全校的學霸也不敢填報的學校你敢報?於是選填了另一所和北京對應的高校,老班竟然還是叫我不要報,幸虧聽了另一童鞋的建議沒有改,最終被錄取了,後來回憶要是當初有專業的人士指點,就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那人生就不樣了。這些年應家長的請求也幫一些孩子免費填報高考志願,畢竟有大資料的比對和計算機模擬分析,錄取率還是挺高的。當下是高考分數出來後填報志願,故志願填報的要求更高,難度更大,我推崇高考志願填報一定要由專業人士或機構指導,讓孩子不走彎路,選擇理想的大學和專業,努力鑽研,不負青春!
-
8 # 幸運高山y
座標:河南小縣城
方式:自己同家人自行填報
志願填報:首先家長找學校教師推薦幾個名單及專業,其次家長會找當前在讀大學生推薦幾個名單及專業。
回覆列表
其實,大部分學生以及家長,對大學的專業瞭解或掌握的認知非常有限!應該說基本上搞不清楚!於是就花錢請機構來幫忙解決!
我認為花錢請機構不是很好,畢竟你的命運竟然掌握在不認識的人的幾句話裡!太兒戲了!
目前,最好的辦法是與班主任一起分析自己的成績,講出自己的擇業需求,他們往往會給出非常中肯的意見或建議!
另外,班主任和大學之間都有聯絡,畢竟他每屆畢業生都在大學裡讀書吶!他隨便打個電話就知道了一切,同時目前的大學在各中學都有聯絡人,比如我就是我們學校負責內蒙古自治區招生宣傳工作的老師,全年都在解答高中生的問題,把我校的政策和錄取情況、專業設定等毫無保留的告訴給所有學校,也不是我一個人,很多高等學校、很多招生諮詢老師,幾乎內蒙古自治區每一個高中都有高校教師諮詢群,我們一年365天,都在互相交流著!所以,高中班主任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