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烏迪老師
-
2 # 高考第一志願
近年來許多高校實行了大類招生制度,或部分專業大類招生。這其中包括了許多名牌大學,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也有一些普通211工程大學,如華北電力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延邊大學,還有一些雙非高校也加入了大類招生的隊伍,如河北經貿大學、唐山學院、廈門理工學院等。
大類招生,是把某一學科大類或相近、相似的專業,或者同一院系的專業,招生時按同一專業進行錄取,入學後在大二或大三再按照一定的方式進行專業分流。具體方式有實驗班基地班精英班招生、按院系招生、按專業類招生等幾種方式。例如北京大學的“元培實驗班”,某大學把工商管理學院中的工商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統一按工商管理類專業招生;某大學把材料工程學院所有專業按一個專業招生等。大類招生好與不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種說法不一,下面我們把大類招生的利弊分析一下。
大類招生的好處一、降低志願填報的盲目性。許多考生與家長在填報專業時並不真正明白某個專業的學習內容與的就業方向,甚至還有的望文生義,盲目選擇專業。如資訊與計算科學,好似資訊類專業,其實是數學類專業;再如精算學不是數學類專業,而是金融類專業等。考生在高中階段一般無暇研究大學專業,理解有誤也屬正常。按大類招生可以減少望文生義的失誤,同時也給學生入學後深入瞭解專業和一個二次選擇的機會,能夠選擇到更加喜歡的專業。
二、減少專業調劑。有些招生人數不多的大學,招生少的專業在一個省只招1人,甚至10多個專業,每個專業只招1至2人。考生在報考這樣的學校時,非常容易被調劑專業。如果將專業合併同類項,則每個專業的招生會在大幅度增加,可以減少專業被調劑現象。對以專業級差方式錄取的學校,也減少了級差的層級。
三、激勵學生大一年級時的學習積極性。一般大類招生後的專業分流,是以大一年級的考試成績排名,或大一考試成績與高考成績綜合排名作為分流依據,排名靠前的學生有優先選擇專業的權力。而且每個專業都會設定名額。為了在專業分流時能夠選擇到理想的專業,很多學生在大一時就會格外努力學習。
大類招生的劣勢
一、專業選項少,熱門專業高分考生扎堆。大類招生制+專業錄取分數優先會造成熱門專業扎堆。完全大類招生的院校,學校總共投放的招生專業較少,很多學校招生專業不足6個。現在平等志願每個院校能夠填報6個專業,這種情況,考生填報所志願時,能夠把所有專業都包含進來,當然順序是從熱到冷。比如分數最高的考生都去了金融類,分數較低的考生都去了歷史學類。同一類內也有冷熱,如工商管理類分流後,高分考生都去了會計、財務管理,低分考生多數去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
二、專業分流壓力大,擔心難以分流到心儀的專業。每個專業都有名額限制,在大一時成績不高或高考成績不高的考生,很難進入熱門的專業學習。
在專業分流公平公正的情況下,我個人認為大類招生的好處更多,是利大於弊。
對大類招生,需要注意如下事項:
1.大類專業中包含的細分專業。同一名稱的專業大類,不同學校包含的細分專業千差萬別。細分專業在各校的招生計劃中都會有說明,填報志願時要認真閱讀詳細辨別。
2、入學後專業分流時間和分流方式。這個內容一般在學校的招生章程中說明,如果對細分專業有要求,要提前進行專業分流的準備。有的學校是入學後新生軍訓時就進行專業分流,假期要充分利用。
回覆列表
大類招生是指高校將相同或相近學科門類,通常是同院系的專業合併,按一個大類招生。學生入校後,經過1~2年的基礎培養,再根據興趣和雙向選擇原則進行專業分流。 如我們經常在學校招生計劃中看到的新聞傳播學類、工商管理類、公共管理類等。
不過要提醒考生的是,即使是同樣的類,各學校旗下所包含的專業也不同。
如廈門大學2019年招生計劃的“工商管理類”包括人力資源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旅遊管理、酒店管理、管理科學、電子商務7個專業;而武漢大學2019年招生計劃的“工商管理類”則包括工程管理、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7個專業。考生要看清楚具體的專業明細,一般在招生計劃或者招生章程中有說明。
這樣招生的好處呢,就是你現在不知道選擇具體什麼專業,或者說不知道自己具體適合什麼專業的話,先學一年知識後再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和對這個大學專業的瞭解,重新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缺點呢,就是等到大二大三選擇具體專業的時候,每個學校的選擇標準是不一樣的。有的學校是按大學成績排名,排名靠前的先選擇,排名靠後的後選擇。有的學校會按學生的意願選擇。前者會造成學習成績比較靠後的學生只能選擇相對冷門的專業,後者會造成部分冷門專業沒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