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的一生,都在渴望得到重用,他心中懷揣著濟世安民的美好願望,可是他卻是一個崇尚自由,瀟灑不羈的人,不願意屈居人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在唐代,這樣的一個政治白痴,假如唐玄宗真的重用他,他連政治上基本的人事關係都不想去搞,有什麼本事治理國家?這樣看來,他詩中所反映的理想和抱負,算不算吹牛皮啊?
9
回覆列表
  • 1 # 老郭觀百態

    非也!詩人只懂得寫詩,搞浪漫!寫詩的人多性格謹慎,懦弱,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承受力強的人是不會往詩歌方面花太多時間的!官場上的雷厲風行,爾虞我詐,可比不了做詩人的那份安逸!比如說曹植,當初魏王曹操遠太子時,雖曹植多才,但性格懦弱,只會寫詩,難免會華而不實。因為曹操知道,有文學才華代表不了全部,所以寧願遠憨厚的曹丕為帝。

    當然了也有魅力四射的全能型人才,比如曹操,毛澤東!他們不僅是中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也是詩人!但是他們只是閒時偶爾寫寫,可沒像李白這般天天埋在詩歌裡,一個天天把自己埋在詩歌裡的人腦子裡全是這些文人才有的東西,怎麼能做好其他事情呢?

  • 2 # 珍妮原創文學

    李白是一位1200多年前的唐朝詩人,他寫起詩來既充滿想象,又幹脆利落,文風瑰麗又豪放,這種風格在中國詩人中是少見的。他是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人中傑出的代表。

    李白後來終於進了朝廷當官,但僅當了一年多的翰林就離開了長安。李白在長安,勉強給楊貴妃寫詩。為什麼說勉強,就因為他要人磨墨和脫靴,以刁難做交換,以取得心裡上的平衡。楊貴妃也是聰明的人,懂得樹碑立傳。應該說是有了李白的開篇,給了白居易想象的天地,以後才有名詩《長恨歌》的問世。

    不過話說回來,李白是有政治抱負的,因為他沒有機會從政,所以看不到他的政績。他的飲酒求仙也可能是政治上的失意導致的。李白最後成為李璘的幕僚,應該是想實現他的政治抱負。李璘失敗後,李白被判流放,比起許多朝代對叛軍的懲罰,李白是輕判,而且很快又被大赦。所以唐朝人還是愛才的,或者說是對政治的反叛比較後些許多朝代來得寬容。如此等等歸結起來,李白是一位政治失意人士,所以他有:“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之詩。

    假如李白做了宰相,每天只知道沉醉山水、舞文弄墨、飲酒賦詩,不論政事,那也不是個好官。畢竟文學和政治雖有聯絡,但還是有區別的。

  • 3 # 今頭鐵桿粉絲姓葉名望

    當看到網友的評論,哈哈、我是不邀而來的,一個合格的宰相、是皇帝說了就算,一個成功的宰相、是得到絕大多數民眾的讚許才算,當李白還沒當過宰相之前,我不能定論,因為人生有無窮的變數,當一個人選擇了這條路,必須要放棄另一條路,關鍵是在選擇哪一條路,在一路上的注意力集中度又如何、等等方面,總之,有綜合能力還不夠,得有圓通之術在胸

  • 4 # 流浪在遠方的憂傷

    不能,詩人本來就不擅長管理,而是擅長幻想和空想,浪漫派更是詩人中的幻想狂,而李白又屬於浪漫派中的頂尖人物,如果讓他做宰相治國,恐怕天下大亂,一片混亂的難以想象。可以借鑑的是大學食堂裡面,那些浪漫派廚師大媽,她們做出來的都是充滿幻想的作品,比如西紅柿炒月餅之類的,而李白又豈是普通幻想級大媽可比,用來治國,相信出了問題,遠不是食堂的黑暗料理可比的 。古代的皇帝,從小就在皇宮中長大,看看連甄嬛那種傻白甜都可以鍛鍊為高手,何況久經考驗衝過獨木橋的皇帝?沒人傻的。

    詩人和宰相天生犯衝,是成反比的。那詩人做宰相的,有沒有呢?有啊,很少,成功的更少,而且沒有一個屬於李白那種幻想派詩人。比較有名的是大唐名相張九齡,宋朝的王安石。張,王兩位都屬於牛掰人物,王安石的詩更好,推動的改革卻不怎麼成功,估計也和他作為詩人,頂尖文學家有關吧,所以他做宰相不如張九齡。

    不是詩人的名相,多的是,比如隋朝的裴寂,長孫晟,這兩個人厲害的很,把曾經強大的不可一世鐵板一塊的突厥,搞得四分五裂,東西突厥互打,再也沒聯合起來了,痛苦的不要不要的,還得管楊廣叫天可汗。唐朝歷史上的房謀杜斷,姚崇,張說,長孫無忌,魏徵,李林甫 等等。漢朝的名相曹參,蕭何,陳平。而陳平這個吃貨,那麼小的時候,人家不喜歡寫詩,人家盯著怎麼分配豬肉,從制度上解決問題。

    做宰相,那是CEO,總經理啊,最需要的一個是協調上下左右,提拔有能力的人,說白了是組織管理和協調,還得懂點人力管理, 另外一個就是經濟管理,還得腹黑,要不然沒幾天就被搞下去了,還要有戰略眼光,李白在這些方面先天殘疾。

    李白做過唐肅宗身邊的幕僚和官員,一般而已。不要說張居正,房杜,就是李林甫這種被摸黑的人的才能,也遠非李白能比,李林甫在時,把安祿山管的跟小雞子是的。李白能搞得定?

    李白只能是文藝專家,文藝技術流,不是管理者。做做李世民的天策府十八學士之類的是沒問題的,哪怕是現代的報社,讓他做個詩歌主編也可以,但做社長,整天主編,恐怕就悲催了,害了他。

    不光是詩人,其實看看歷史,只要是文學派,都不擅長實幹和組織管理和經濟,不出管理人才,都擅長派系爭鬥,比如明朝的東林黨,坑的崇禎皇帝痛不欲生,雖然顧憲成那首對聯挺感人,流傳千古,但東林真心擅長是是派系爭鬥,狠鬥,可以拿天下陪葬的氣魄無人能比,就連被他們打倒的閹黨,治國能力都甩他們八條街。

    學霸們一般都不是出色的管理者,更何況還是最要命的詩人,尤其浪漫派詩人?

  • 5 # 風雨無阻128155263

    李白是一個愛國的詩人,他浪漫熱情,借酒吟詩是他的特長,同時他還有一點好色。他缺乏治理國家,定邦安民的知識和雄心,從他的詩中就能表現出來,他也入過朝,但沒有被重用,就說明他的能力。即使讓他當了宰相,他也無法勝任。

  • 6 # 何陽老師

    一代詩仙李白家喻戶曉,如孺皆知,但說起來讓李白當官是否能當得好應存疑問…作為一個詩人,李白率性純真,飄逸灑脫,這是他的強項,正是這種性格特徵才會有他那些浪漫的詩句,這也是千年以來人們喜歡他的原因,一個不恰當的比喻,生活中人們普遍喜歡孩子,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兒童的率真無假。但是這種性格特點放到官場就會有太多不便,官場是什麼?官場就是權謀,或者說就是是非之地,即便你有一腔抱負,不求名利,要作一個好官也不容易,你要迎來送往,你要協調各方面的關係,甚至要違心做事說話,總之官場需要的是智慧,文采對官場並不重要,最多隻是一種點綴罷了…以李白的性格,我認為李白做不了官場事,這也他在朝中做了半年翰林侍讀學士之後最終不得重用的原因…玄宗是什麼樣人?他自是明白這一點…但玄宗是愛惜人才的,儘管有高力士等饞在前,李白又多次在皇尊面前失儀,但他沒有為難李白,更給了李白一般人連想也不敢想的禮遇…儘管不受重用,儘管李白最終離開長安,但李白離開長安之後的幾年仍倍受社會的推崇,遊歷天下,處處歡迎,這不能不說是盛唐那個年代對文化對文人們的尊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說仰臥起坐傷身體,還讓孩子練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