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時尚ML俏女郎
-
2 # 釘棺材
南宮敬叔做了孔子的學生以後,曾向魯昭公建議派他和孔子一塊到周的京都洛陽去觀光。魯昭公答應了,便給他們一輛車子,兩匹馬,還派了一個僕人,打發他們到洛陽去。好學的孔子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因為歷史悠久的京城洛陽有豐富的文化寶藏,而且大思想家老子也在那裡。老子這是擔任保管文物的工作,職位相當於現在的圖書館館長或歷史博物院院長。
老子聽說孔子來了。便套上車,到郊外去迎接。又叫他的僮僕把路打掃乾淨。孔子也依照當時的禮節,從自己車上下來,把作為見面禮的大雁捧著,送給了老子。老子比孔子年紀大得多,經驗閱歷也豐富得多,他所接觸的文物史料也遠比孔子這時所已接觸到的廣博得多。因此,這一次會見,對孔子是極其有益的。這時孔子還在壯年,在求知和修養方面,積極和熱情有餘,但是還不免有些急躁、粗枝大葉,彷彿還需要更闊大的胸襟,需要在精神內容上更加豐富一些,還需要從更高的眼界對自己所已經獲得的學識技能加一番審量。而在這些方面,老子恰是有資格對孔子有所助益的。從老子方面來說,他似乎缺乏孔子那樣的積極和熱情,好像缺少什麼朝氣似的,但是和孔子的精神湊合起來,卻就可以構成一種寶貴的東西了。老子和孔子都是中國文化史上極其傑出的人物,他們的會見是燦爛的古代文化史上饒有意義的一頁。
孔子向老子請教了很多東西。甚至就是孔子所熟悉的禮教方面,也證明老子比他懂得多。例如出喪的時候逢見日食怎麼辦,小孩子死了該葬到近處還是遠處,國家有喪事的時候不避戰爭對不對,戰爭的時候應該把已死的國王的牌位帶著還是不帶,等等,老子都根據事實和情理給孔子作了明確的解答。老子也深深器重像孔子這樣一個虛心求知的人。孔子在洛陽住了幾天,要離開了。老子依依不捨地給他送行,並且根據自己的處世態度,告訴他道:“我聽說,有錢的人給人送行的時候是送錢,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給人送行的時候是贈幾句話。我沒有錢,姑且冒充一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送你幾句話吧。第一,你所鑽研的,多半是古人的東西。可是古人已經死了,連骨頭也爛了,不過剩下那麼幾句話。你不能把這些話看得太死。第二,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生的是時候呢,固然應該出門坐坐車,闊綽一下;如果生的不是時候,只要過得去,也就算了。第三,我聽說有句老話,會做買賣的都不把東西擺在外面,有極高的道德的人都是很樸實的。你應該去掉驕傲,去掉很多的貪戀,去掉一些架子,去掉一些妄想,這對你都是沒有好處的。一切事不要太任自己的性,這樣在家庭也不合適,在朝廷也不合適。我要告訴你的,就是這些話了。”
孔子深深地玩味了老子的叮囑,懷著感激的心情離開了洛陽。孔子回到魯國,見到自己的弟子,還不住地讚美老子說:“鳥,我知道它會飛,可是會飛的還常被人射下來。魚,我知道它會游水,可是會游水的還常被人釣起來。獸,我知道它會走,可是會走的還常落了網。只有一種東西,我們不能控制它,它愛雲裡來就雲裡來,它愛風裡去就風裡去,它愛上天就上天,這就是傳說中的龍。我沒法捉摸老子這個人,老子就像龍一樣吧。”李白與杜甫
一個如炎炎烈日,其詩韻光照乾坤,一個如朗朗明月,其文意幽深沉鬱。唐玄宗天寶三年,李白與杜甫真正意義上地會面了,這是中國歷史上兩位偉大詩人不同凡響的相遇。1000多年以後,聞一多將李白與杜甫的這次相遇,比作是太陽和月亮的相會。
行路艱難
極盛時期,需要極盛的詩人。李白和杜甫在詩壇的相繼出現,讓唐詩的天空分外絢麗奪目。
李白,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年)出生於中亞碎葉城,相傳祖籍隴西成紀。5歲時,隨做生意的父親定居於蜀。少年時代的李白不僅喜歡道家的仙遊生活,而且作賦的水平更不可小覷。他20歲時所作《大獵賦》,其中豪俠與浩然之氣縱橫奔突,文氣、詩意水平之高已非同尋常。公元725年秋天,25歲的李白出蜀,過起了干謁諸侯、仙遊、飲酒、寫詩的豪放生活。這期間,他去過一次長安,大詩人賀知章一邊讀他的《蜀道難》,一邊驚呼李白是“太白星謫仙人”,從此“謫仙人”成了世人對李白的稱號。李白試圖得到朝廷的賞識,但絕望後重歸江湖,寫下諸如《將進酒》這樣的名作,其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與散淡情懷,不知安慰過多少沉淪與失意者孤寂的內心。
天寶元年(742年),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終被李白的詩歌打動,向玄宗推薦了李白。這年秋季,已是42歲的李白,接到了玄宗要他去長安晉見的御旨。如日中天的才華,終究難以被浮雲遮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是李白當時絲毫不加掩飾的心情寫照。玄宗對李白的迎接,場面格外隆重,並且不經過科舉考試,直接供奉翰林,為皇帝起草詔誥。玄宗皇帝的禮遇,讓李白人生的榮耀到達了頂點。但是放浪不羈而散漫慣了的李白,當人生最為重要的機遇到來之際,他卻放縱了一下,這機遇便一滑而過。一次玄宗讓李白陪宴,李白呼喊皇帝的寵臣高力士為他脫靴。宴會一結束,玄宗指著李白對高力士說:“此人固窮相。”
還有一次,玄宗在酒宴中命李白撰寫《宮中行樂詞》十首,李白讓玄宗賜他“無畏”,意思是他可自由發揮,玄宗許可,李白揮筆立就。該詞其二:“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宮中誰第一?飛燕在昭陽。”他將貴妃楊玉環比作是居於昭陽宮的趙飛燕。從歷史軌跡來看,李白這首詩隱喻了盛唐將因後宮而起災難。可這樣的聯想怎能取悅於玄宗和貴妃?終於,玄宗賜金李白讓其還山。李白不得不離開了長安。他不禁發出對自己前途的感嘆:“……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是多麼艱難,但總有理想實現之時。即使遭遇如此困境,李白依舊精神飽滿而自負。當然這種逐離,又是另一種隱喻:才情恣肆的李白,他的熠熠星光,縱使時間也無法遮掩。
詩星聚會
李白被逐離長安,雖然是個人仕途的大失敗,但卻成就了文學史輝煌的一頁。唐玄宗天寶三年(744年)初夏,謫仙人、供奉翰林李白,從長安一路風塵來到東都洛陽。他與詩人杜甫就要會面了。杜甫雖然比李白小11歲,但時人將他們並稱,詩壇已有“李杜”的說法。1000多年後,聞一多將李白與杜甫的這次相遇,比作是太陽和月亮的相會。一個如炎炎烈日,其詩韻光照乾坤,一個如朗朗明月,其文意幽深沉鬱。此時的杜甫正在東都洛陽。杜甫,字子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生於河南鞏縣。因長在中原,其父祖皆官宦碩儒,受家學及儒家思想的影響頗大。從小就開始學習寫詩,他在晚年寫的《壯遊》一詩中追憶:“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後來杜甫在詩歌中,多次以鳳凰比喻心志。比如他48歲時所作《鳳凰臺》:“……恐有無母雛,飢寒日啾啾。我能剖心出,飲啄慰孤愁……圖以奉至尊,鳳以垂鴻猷。再光中興業,一洗蒼生憂……”鳳乃傳說中的神鳥,據說鳳凰出則預示天下大治。從杜甫的詩歌中,你能看出他那種憂國憂民的深沉情感,總是擔心無母的幼鳳無人照顧,他願意剖開自己的心血,啄喂孤愁的雛鳳,就是為了有朝一日,鳳凰展翅,讓普天下的蒼生過上無憂的生活。他對國家和民族的拳拳赤子之心,讓人無不垂淚。
與杜甫不同的是,長於蜀地、出身遊商的李白受道家的影響較大,求仙訪道貫穿了他的一生,在詩歌中他喜歡用莊子想象中的大鵬來形容自己的凌雲之志:“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氣勢宏大而萬里空靈,蘊含了在大自然中搏擊的無窮力量,但對人群與社會的興趣似乎很淡。李白一直對儒家思想有一種蔑視和牴觸。他在詩中說:“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論語·微子》就載有楚狂人唱著“鳳兮鳳兮”而告誡孔子的歌,李白自比那個唱著鳳歌勸諫孔子隱去的楚國狂人。杜甫對李白抱有神秘感,以前在長安城附近的長樂坡(又名飯顆山)一帶曾匆匆見過李白一面,那時的李白,是朝廷看重的詩人,玄宗身邊的詔誥起草者,動輒聲色犬馬,公子王孫相隨,止則高朋滿座,有鴻儒談笑,而杜甫在詩壇剛剛嶄露頭角,無法與李白有深入交流。此次李白來洛陽,明顯有許多失意,這種失意,卻讓略顯拘謹的杜甫有了接近李白的勇氣。
未料想李白竟然能夠記起他們曾在飯顆山前的那次見面。他們關於詩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李白追求虛無縹緲,試圖超越現實,不受任何事物的拘束,所以它的詩歌大多遊走在自然之中,想象奇特,天馬行空,很少受格律約束。杜甫則憑家學淵源,以“吾祖詩冠古”自傲,崇尚那些講究格律形式、典故叢生的詩歌。杜甫是儒家思想的踐行者,承認現實,在格律的方寸之中追求最大限度的自由,因此他的詩歌,張力很大,在日常瑣碎的描寫中沉鬱而深刻。平等的學術爭論讓他們有了相互瞭解的可能,也增加了彼此的信任。李白寫下《戲贈杜甫》:“飯顆山前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做詩苦。”李白首先回憶曾在飯顆山前與杜甫首次見面的情景,那是日當正午的時分,杜甫頭戴一頂斗笠。這次見面,卻發現杜甫消瘦多了,一定是因推敲詩句造成的。詩意中不乏對杜甫費盡心機遣詞造句情形的善意譏誚。杜甫讀完詩後淺淺一笑,一種冰冷的隔閡在寬厚的微笑中就此消融。
李白狂放豪爽和喜歡閒遊的個性,對杜甫有一種吸引力,杜甫深知自己身上最欠缺的恰恰就是這樣的品質。聽說李白不久就要去梁宋一帶尋仙訪道,他含蓄地表示自己也想去梁宋一帶,希望一起同行。李白也樂意與這樣一位友好而心地寬厚的兄弟同遊。梁,今河南開封;宋,今河南商丘,兩地相距不遠,是當時非常繁華的通都大邑。
有一天他們在商丘漫遊時與高適不期而遇。高適此時還不作詩,喜歡談論時事,這一點讓三位胸懷天下的人有了共同的話題。他們登上單父臺,朝北而望,此時玄宗為拓展疆域,喜歡在邊關動武,不僅百姓骨肉離散,死傷無數,像邊將安祿山之流乘機邀功請賞,囤積錢糧,擴充兵力,伺機作亂,“萬里風雲”不可管測。詩人的眼光是睿智和超前的,他們雖在痛飲遊樂,時局及國家安危卻讓他們難以釋懷。
快意的遊玩讓時間轉瞬即逝,冬天裡,高適與他們告別,去楚地漫遊,李白、杜甫則北渡黃河,登王屋山,後來到了齊州(濟南),深秋時又到了兗州。杜甫就住在李白的兗州家中,杜甫詩中描述:“餘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他們情同手足,“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杜甫有些惆悵,李白就領他去北城郊外尋訪一位叫範十的隱士,他是李白的故交;東魯一帶自古崇尚黃老之術,李白和杜甫還一起隨董奉先鍊師煉丹,可是空手而歸。至此,杜甫對跟隨李白尋仙訪道的生活產生了失望。杜甫自幼就有“竊比稷與契”的雄心壯志,自從24歲在東都洛陽考進士不第,10年來他稍有懈怠,現在又跟隨李白閒遊,一晃就是兩個年頭,過了一番放蕩不羈的生活後,他感到內心異常空虛,決定離開李白,再去獲取功名。
兩位偉大的詩人就要分別了,臨別的時候,杜甫又寫下一首著名的《贈李白》:“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以前與李白見面不久曾在一首《贈李白》詩中表示願意跟隨李白“方期拾瑤草”,最後在這首《贈李白》中又從“未就丹砂”開始質疑,反思他與李白的這種生活:秋天裡相互看看對方如飄轉飛蓬,至今也沒有煉得仙丹有愧道教祖師,我們整日痛飲狂歌空度時光,飛揚跋扈究竟為了什麼呢?
而李白似乎對杜甫這種情緒變化和提醒並不在意,他像一個失望後整日沉醉的酒徒,有他自己狂醉的情緒邏輯。那盞酒杯,在李白那裡,一直是那樣的金光閃閃。李白送別杜甫的詩《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整首詩中,一二四聯的注意力都在飲酒上,只有第三聯,是在飲酒之餘,偶然抬起頭來瞭望自然景色。因為這其中的情義纏綿,非酒似乎不能消解。此情此景都濃縮成更深的情感和意象,沉積在杜甫的心裡,開始了漫長的發酵。
杜甫走了,李白獨自來到沙丘,因為思念不禁寫下《沙丘城下寄杜甫》:“……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思念杜甫之情,薄酒無法消解,歌曲也不能傳達,猶如浩蕩汶水。從此以後李白再沒寫過懷念杜甫的詩歌,而杜甫卻不然,時間越久,思念李白的情感越濃烈,尤其是在李白的人生走入最低谷的時候,寫過許多篇懷念李白的詩歌。這可能是道家與儒家的不同,道家偏重個體的自覺,與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而儒家卻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倡導仁愛。
莫忘江湖
745年深秋李白杜甫分手後,杜甫西返,試圖再次透過科舉求取功名,第二年因參加宰相李林甫選賢考試的騙局而無果。他曾失望地叫喊:“儒術於我何有哉?孔丘盜蹠俱塵埃。”他質問儒家思想,但是質疑歸質疑,杜甫還是沒有“歸去來”,沒有拋棄儒術,而是繼續留在長安,用近10年的時間在漫長的等待中謀求職位。他對國家的感情依然是“葵藿傾太陽,物性固難奪”。到了755年10月間,他終於獲得了一個管理門禁鎖鑰正八品下的職位。
杜甫剛任職,安祿山於755年就起兵造反。757年初夏,杜甫逃出早已淪陷的京城,來到鳳翔,衣衫襤褸,拜見新皇肅宗。肅宗封他宣議郎、行在左拾遺,任務是向皇帝提意見,同時還有舉薦賢良的責任。這是杜甫一生榮耀的頂點,雖然級別低,卻是在皇帝身邊擔當諫官的職責。他一上任,就碰上了宰相房琯被肅宗貶為太子少師一事,左拾遺杜甫認為不公,因此言辭激烈,竟上疏為房琯辯護,激怒了肅宗。杜甫被羈押,後經審訊,又透過別人說情,才被宣告無罪。長安收復後,肅宗還京,杜甫繼續做皇帝的左拾遺,但處境每況愈下,不久被貶至華州做了一個管文教的小官。
杜甫因為房琯辯護一事,隨時有被迫害的危險,到了759年秋天,他便放棄了華州的職位,來到秦州(甘肅天水)投奔親友,從此落入了顛沛流離、沒有溫飽的淒涼生活。他依靠採藥賣藥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在極度的生活困境中,他的詩歌創作卻有著極大的收穫。在秦州不到半年的時間裡,他流傳下來的詩歌約有120首。
在秦州,他最想念的朋友還是李白。
自10多年前李杜分手後,李白南下重走自己曾隱居的吳越、秦淮之地。到了755年11月,“安史之亂”發生,李白也開始了他的奔逃,最後隱居於廬山屏風疊。如果就此隱居下去,他的命運可能要平順得多,但是喜歡鋌而走險的李白禁不住永王李璘派人再三邀請,加入了在長江流域以討逆為名招兵買馬、實質上對抗肅宗王朝的永王集團。而肅宗派出討伐永王的統帥正是李白和杜甫的昔日故友高適。永王在眾叛親離的敗落中被殺,李白逃跑後又自首,後被關入潯陽獄中,於758年長流夜郎。759年春夏之交,長流中途大概到巫山時因肅宗大赦而得救。李白興奮之餘寫下“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詩句。
但關於李白的故事,眾說紛紜,有的說李白在流放途中已死。杜甫到了秦州,那裡就是李白的祖籍之地,他寫下《夢李白》二首。第一首詩其實杜甫是根據傳說以為李白已葬身江河湖海,寫與李白之魂在夢中相見的情景,但是他還是將信將疑,在夢中有所質問:“今君在羅網,何以有羽翼?”你身在羅網,魂魄如何長了羽翼,能飛來見我?在第二首詩中,他為李白的處境憤憤不平:“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到了759年的深秋,可能杜甫已聽說李白遇赦生還,但一直未接到李白的音信,他寫下著名的《天末懷李白》。後來杜甫為生計去了四川,李白的訊息開始不斷傳到杜甫的耳朵裡。此時的李白萬念俱灰,流落至安徽當塗一帶,靠裝瘋賣傻躲過肅宗王朝的迫害。杜甫的日子也是難上加難。他寫下《不見》一詩:“不見李生久,佯狂殊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可能在當時世俗社會的眼中,李白成了一個大逆不道的人。而此時的杜甫,之所以能夠如此寬容和悲憫,是因為他將功名利祿和世俗社會看得淡然多了,同時儒家仁愛思想一直是他堅持不變的內心圭臬,所以他能夠深刻地理解天才詩人李白內心的痛苦和無奈。詩聖杜甫所具有的仁愛、惻隱之心,並沒有隨著他人生的落寞而消失,相反在他晚年,於成都浣花溪邊寫下的詩歌中表現得更為具體和感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真正安如山的是詩人濟世的責任與良心,就像風雨中巍然的大山。
盛極一時的唐朝最終徹底拋棄了詩人李白和杜甫,讓李白和杜甫在迫不得已的困苦中掙扎,但恰恰是這樣大起大落的生活,又成就了李白詩歌的飄逸和杜甫詩歌的沉鬱。這可能也是國家不幸詩家幸的又一次說明。恰如韓愈的感嘆:“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
3 # 用夫子智慧看現代社會
謝謝邀請。關於老子與孔子的會面,即孔子學禮於老聃。有一些爭議,畢竟在當時這兩個人還不能引起史官的注意,並進行記錄。是不是像《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記載的那樣:孔子去向老子問禮,老子說:你所說的人,他的人和骨頭都已腐爛了,只有他的言論還在。把你那些驕氣、衝動、慾望都去掉吧,那些對你沒好處,我就能告訴你這些。然後孔子就說,我只能看到平常的動物,沒有看過龍,今天見老子,他可能就是龍吧。小編認為這很值得懷疑!
在《禮記·曾子問》中多次出現曾子問孔子祭禮的細節,比如,葬禮時遇到日蝕怎麼辦?天子死了諸侯到地個廟去哭,怎麼個哭法等等問題,孔子說我聽老聃說過應當怎麼辦,怎麼辦合於禮。也就是說孔子是真正在老子那裡學到了禮的細節,並得到了禮的真諦,老子做為老師得到了孔子的尊重。而這個老子,與寫《道德經》那個對禮制不屑一顧的李耳從思想上根本就不一樣,他們也可能根本就不是一個人。小編在莊子的文章裡只看到有尹喜、老聃的名子,也沒有看到莊子提出有《道德經》這本書。
不管怎麼樣,孔子與老子的會面崇高而可懷念的經典會面,中華文明文化的傳承多虧了有這些先聖們的堅持。老子把檔案館中的文化傳給孔子,孔子又傳更多的弟子,不管是貴族還是平民,讓祖先的思想在千秋萬代後仍然生生不息!
-
4 # 有閒者說歷史
那些我就不說了,我就說說毛澤東和傅斯年吧,傅斯年是民國的一個值得記住的大師,協議聯合政府的時候傅斯年專門去延安找過毛澤東,兩個來了個秉燭夜談,二十多年不見,雙方的地位換了一下。
-
5 # 朝文社
比起中國歷史上,各行各業各種牛人相會的經典場面。今天想說的,卻是更加有意義的一種:同一個歷史時空裡,兩位亦師亦友的大英雄的神奇會面。其碰撞出的火花,不但見證了中華英雄的浩然正氣,甚至更深遠影響了中華的國防與反侵略戰爭!
真有這種神奇的會面?就發生在明朝嘉靖三十九年的浙江台州:一位五十三歲的朝堂老文官,與一位三十二歲的青年將軍的會面。會面的方式也格外奇特:約架!
這約架,可不是簡單的對罵,而是實打實的開練。這位老文官一身戎裝打扮,抄起一杆長矛,然後青年將軍派出五個膀大腰圓的壯漢士兵,手持各種武器多打少開練,卻不料只一兩個照面,只見老文官呼嘯舞出一尺槍花,把五個士兵瞬間打翻在地!
這可不是一老一少在鬥氣,相反多年以後,已經名滿東亞的這位將軍,在自己的回憶錄裡,深情回憶了這一次約架:沒有這次被打,就絕沒有後來我這支橫掃天下的鐵軍!更沒有我一生大小數百戰從無戰敗的逆天戰功!
這位此時狼狽捱打,然後戎馬一生從未戰敗的鐵血將軍,就是今天依然大名鼎鼎的明朝大英雄戚繼光。而這次會面裡把他打的鼻青臉腫的老文官,就是今天已經名聲寂寂,明朝時卻曾名滿天下的一代大儒:唐順之。
身為明朝聖人王陽明的徒孫,嘉靖八年的探花郎,唐順之在整個明代,卻還有另一個高山仰止的身份:軍事奇才。自幼酷愛習武的他,不但是中國傳統形意槍法的傳人,一身形意槍法冠絕天下。更是明朝中期獨具創意的軍事改革家。自明朝正統年間起一度衰敗的明朝海軍,就是在他的謀劃下逐漸復甦,終於華麗轉身為後來碾壓日本的強大艦隊。
但這樣一位絕頂聰明的人物,在認識戚繼光之前,卻正陷入無奈的惱火中:多年淡泊權位的他,在倭寇肆虐的年代裡重新出山為官,慷慨奔赴東南抗倭前線,卻不停見識了明朝官軍此時不停突破尺度的慫包表現。任你有多麼豪邁的滅倭壯志,全副武裝的明朝官軍,卻常見打兩把就撒腿跑,甩手就把百姓扔給倭寇蹂躪。對這惡劣風氣,唐順之怒過罵過,卻就像拳頭打棉花一樣,只換來一陣麻木反應。直到遇到戚繼光。
那時候的戚繼光,還只是個受盡嘲笑的小參將,別看出身世襲將門,可在一群打多了仗的老兵油子眼裡,這就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愣頭青。別人帶兵打倭寇,都是比劃兩下算完,打幾下見識不好就跑。就唯獨他傻乎乎的真血拼,好幾次都被部下扔戰場上變光桿司令,差點就把命搭上。卻依然楞呼呼的繼續玩命,竟然連原先的部隊都乾脆扔了,自己在浙江招人練新兵,十足“傻子”一枚。
但是,早把這“傻子”看在眼裡的唐順之,卻在1560年飄然而來,然後做出了震撼戚繼光一輩子的連環舉動:先親自抄傢伙,把戚繼光辛苦訓練出了士兵一頓胖揍,然後提溜著戚繼光連罵帶教,手把手教給戚繼光一種叫“鴛鴦伍”的新作戰隊形。教完又扔下一本寶典《六編》——小夥子好好學吧!
在戚繼光一生戎馬生涯,乃至大明朝的軍事史上,此時此刻,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幕:這個唐順之手把手快速傳授的“鴛鴦伍”,就是後來戚繼光的戚家軍震驚天下的戰場殺招“鴛鴦陣”,而這本《六編》,更成就了戚繼光一生的用兵藝術:戚繼光此後的排兵戰術乃至管理訓練,都好似虔誠讀書的學生一般,從這本書中悟出,然後贏得一次次血戰!
而這支曾歷盡嘲笑的戚家軍,也正是從此開始脫胎換骨,先掃平東南倭寇,再揮師橫掃薊州,打的昔日囂張的韃靼騎兵痛哭流涕求投降。他們就似一把淬火的鋼刀,殺出明朝隆萬中興的輝煌武功。而也正是在這次會面後不久,帶著隊伍華麗轉身的戚繼光,也終於明白了唐順之的苦心:此時的唐順之,健康狀況已到油盡燈枯的時候,他是強撐著最後的力氣來到台州,親手給戚繼光完成託付。三個月後,在一次追殺倭寇的戰役後,筋疲力盡的唐順之,沐浴更衣後端坐戰船船頭,含笑而逝。
這一場明朝兩代軍事家的會面,不止為了高超的謀略武功,卻更像兩位熱血的接力手,在這一刻薪火相傳,傳承中華民族慷慨報國的理想!
回覆列表
長安元年(701年),李白,字太白。其生地今一般認為是唐劍南道綿州(
巴西郡
)昌隆(後避玄宗諱改為昌明)青蓮鄉。祖籍為甘肅天水。其家世、家族皆不詳。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
)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
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
或李元吉
。簡稱為詩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