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部電影成功在哪裡?
11
回覆列表
  • 1 # 文化亂燉

    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贖是在一堂英語課上,英語老師為我們放映的,以下觀點只代表個人見解,不喜勿噴~

    本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大銀行家被妻子背叛而又被冤枉而鋃鐺入獄,最後成功逃獄的故事。在獄中的他與別人與眾不同,當別人問他是否寂寞,他說有莫扎特在陪伴他,後來他在獄中被欺凌,可想而知在入獄之前他作為一個大銀行家飽受了多少痛苦,後來他在獄中幫助獄警報稅,併成為監獄長的御用洗錢工具,並且幫助獄友考取證書,在獄中擴大圖書館,這一切看起來都很平靜,可是後面我們會發現這是Andy在一步一步鋪設自己通往希望,通往自由的路,隱忍者方能成大事。

    Andy好比一隻羽翼已豐的鳥兒,總有一天他會衝出牢籠,尋找屬於自己的自由,即使在獄中,他也深知既然辯解無用,何不接受現實,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改變現實。這大概就是Andy與Red的不同。 所以從這部電影中,我們能感受到的是Andy在逆境中卻依然堅持真我,不屈不撓,並且透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現實而不是說大話。對於現實中的我們也是這樣,不要一味的抱怨生活的不公,世界上沒有絕對公平,既然覺得社會對你不公,你就應該透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即使這需要的時間很長,但起碼我們需要去行動。

  • 2 # 李子樹旁

    真的不知看了多少遍了,情節想必大家再熟悉不過,那就淺談一下我的看法吧,不喜勿噴。

    其實我們的人生都反應在這部片子裡,因為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會像男主,被誤解,陷害,欺凌,羞辱,甚至看不到希望一輩子翻不了身,但是,自己不能認命自甘墮落,要一直懷揣希望渴望光明。這點非常佩服男主的意志力。

    相比其他人,男主的精神品質更顯突出,他沒有被監獄內的生活同化,而是有明確的目標不遺餘力去實現他,而另一個在監獄呆了一輩子的老頭結局卻很耐人尋味,因為他已經徹底適應了監獄的生活,片中稱為被制度化了。對映現實中的我們,舊居安逸,不思進取,發現終有一天自己竟然一無是處了,只能坐吃等死。

    結局真的很美好,也給我們很大的教育意義,歎服震驚的同時我們更應該驚醒,為什麼我們的生活越發覺得無聊透頂,我們的生活有目標嗎?目標是否空洞不切實際?如果目標實際那麼有那些現實困難?怎樣解決這些困難?怎樣更好更快的到達目標?我們是在忙著活?還是忙著死?

  • 3 # 鵬哥胡扯

    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贖》,就被深深地感動了。就如同回到當初看《老男孩》時,聽著音樂,感受主人公的堅毅希望和對生活的熱情。

    看完影片,我就在想,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是誰得到了救贖?

    是安迪嗎?好像是的。

    安迪被指控殺害自己的妻子和她的情人,從而被判無期徒刑。但隨著影片的進行,我們知道,安迪是無辜的,但是誰又能說他是無罪?影片的最後,安迪逃獄前對他的好友瑞德說“是我殺了她。因為我的不善表白,害她離我而去。”人與人之間的愛,即使再偉大,也需要向對方訴說。也許,如果安迪善於向他的妻子表達他的愛的話,這一場悲劇就不會發生。這,也許就是安迪需要救贖的地方。

    安迪在監獄裡的19年,救贖的就是自己。正因為在監獄裡的所看所思,他深深地明白,愛別人就要表達出來。也是因為這樣,他才會在修葺房屋的時候,冒著生命危險,利用自己的知識,為自己的“同事”贏得了一點點的自由。

    “公差犯人,在五月的早上十點,喝著冰涼的啤酒,由肖申克監獄歷來最狠的獄官請的客。Sunny灑肩頭,彷彿自由人,像在修葺自家屋頂,我們彷彿造物之主般自在。”就在這一刻,安迪和他們的同事們得到了心靈上的救贖。那是生為人的自由,當然,還有安迪自己的那份幫助他人的愉悅,正是透過這種行為,他表達了對別人的愛。

    自我的救贖從此開始。

    當然,監獄的生活不是那麼的美好。從第一天,洗澡和灑除蝨粉,帶他們進入到了監獄的生活。而老鳥們對菜鳥的捉弄,又給他們上了殘酷的一刻。緊接著,三姐妹對安迪的騷擾與毒打,並沒有使安迪屈服。他依舊堅持著自己的原則。每當我看到安迪被三姐妹毒打時,總是懸著一顆心。心中矛盾不已。既希望安迪不要屈服於三姐妹的淫威,又希望他少受點苦。但是,安迪的確是好樣的,他以他的行為告訴了我們什麼是堅強。

    後來,安迪開始向議會寫信,一週一信,整整寫了六年。正是由於他的堅持,終於使得監獄得到一筆錢及捐贈的圖書。欣喜若狂時,他播放了《費加羅的婚禮》。面對典獄長的發怒與威脅,他微笑著放大聲音。“有音樂才不會忘記,是石牆關不住的,在心裡,有他們管不到的,是完全屬於你的,希望。”也許,這就是安迪播放音樂的目的,他要帶給所有囚犯們———希望!

    “監獄裡的高牆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體制化。”也許,安迪害怕自己的夥伴們在這種體制化中磨滅自由的希望,他利用自己的知識,為典獄長洗錢,來為自己的夥伴們獲得更大的利益。

    他每週寫兩封信給議會和慈善團體,將監獄裡的儲蓄室改成了新英格蘭最棒的監獄圖書館。而且,還幫囚友們考取中學文憑。日子就這樣過去了。雖然安迪早就挖好了地洞,但是,他一直沒有離開監獄,因為他覺得自己應該救贖自己的囚友,同時,也救贖著自己。妻子的死深深地打擊了他,也許,他是以這種方式來贖罪。但湯米所帶來的秘密和他的慘死,促使他逃離監獄,揭發典獄長的罪行。

    於是,他從自己挖了19年的地道中爬出來,逃離了監獄。當他終於逃離時,在暴雨中,他脫下衣服,伸開雙臂,迎接著新生。我才知道,自由,一直都在他的心中。那一刻,我忍不住潸然淚下,不僅為他的重獲自由高興,更感動於他的執著。

    安迪的自我救贖,在他的努力適應環境,利用自己的知識,並透過朋友的互相幫助,既救贖了自己,又救贖了他人———心靈上的!

    當然,也救贖了我!我更懂得了救贖的含義——面對厄境,不去抱怨,努力適應它。利用自己的知識,和夥伴們互相幫助。堅守信念,永不放棄!也許,面對環境的不如人意,我會自我消沉;面對人際關係的困惑,我會黯然;面對學習的壓力,我會放棄。但是,從安迪身上,我看到了他寫信時的堅毅,挖地道時的不放棄,幫助別人時不拋棄。他,就是我心裡上的支撐點。

    從此,自我救贖,正在開始……

    這就是整部電影的魅力所在,你說值不值得看呢?

  • 4 # 江天一色SZ

    肖申克的救贖與阿甘正傳同年競爭奧斯卡金像獎,然後輸給阿甘。個人覺得肖申克與阿甘比起來,遠遠不如。為什麼肖申克在中國這麼火?我個人認為跟華人追求的完美結局情結有關,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是,我個人認為,阿甘正傳是有影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肖申克的救贖輸給它絕對不怨。

  • 5 # 葉楓1569958

    這部電影的主旨是關於“希望”與“自由”,“自由”這個詞可以說沒有人不渴望,但怎樣才算“自由”呢?這部電影就著重闡述了這一點。安迪被冤枉而莫名其妙入了獄,就如同一隻在天空中翱翔的鳥兒被關進了籠子,可是鳥兒是絕對不甘於一直呆在籠中的,就如同安迪的內心從來都不在監獄裡面一樣。安迪和監獄裡面的其他人的一個最大的不同點就是他擁有“希望”,就是這個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東西,隨時隨地都在迸發出無窮無盡的力量,它幫助安迪隱忍,幫助安迪思考,幫助安迪規劃人生,並最終化為無形的翅膀,使他在一個雷電交加的黑夜,爬過骯髒汙穢的下水道,靜靜地“飛”出了那個他不屬於的地方,最終歸於自我,在墨西哥Sunny明媚的海濱,那才是安迪的心靈之家,這隻“鳥兒”抖動著希望的翅膀,縱使是艱難險阻,縱使是挫折遍地,又怎能阻擋住它的前行?“希望”是永不過時的,生活因有了“自由”而變得更有意義,“自由”也因有了“希望”而變得別具光輝,沒有“希望”的“自由”算什麼“自由”?這或許就是這部電影最值得看的地方吧

  • 6 # 搞笑天字號

    先說說我對影片中人物的看法。一個鯊堡監獄,裡面的囚犯和官員,似乎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眾生相。

    典獄長諾頓高高在上,平時道貌岸然,對聖經倒背如流,實際上攫取利益時不擇手段,殘酷、陰險而貪婪。獄警長海利和其他警員,兇狠殘暴,充當諾頓的打手,草菅囚犯的人命。他們是不是象極了我們現實中的掌權階層?我稱之為鯊堡這個“小社會”的統治者。

    囚犯中也有不同。除了主人公安迪之外,瑞德(Morgan·Freeman)當然是關鍵人物,我認為他是整部影片的線索:其實,整部電影中對白不多,影片很多想展現的東西都是透過瑞德的獨白說出來的,其中多半都是瑞德對鯊堡生活的反思總結和他對安迪的解讀。

    瑞德是一個睿智的人,他在鯊堡混得非常好,犯人們的需求“沒有他搞不到的”。他的智慧也洞悉了鯊堡生活的本質,他對安迪說:“在鯊堡,希望是一個危險的東西”,這是智者之言。放在我所處的環境中,人們一定會說“瑞德同志非常成熟老練”云云。但是,和現實中的那些所謂“智者”一樣,儘管瑞德看清看透了鯊堡的本質,但他沒想過去抗爭,更不用說是影響和改變別人,他只是順應鯊堡的規則以求自保。直到安迪出現,改變了他,並最終引導他走向了自由彼岸。

    湯米,影片主要人物中最晚到鯊堡的,他和安迪一樣,對生活充滿希望,並在安迪的幫助下為之努力,可是他年輕幼稚不懂自保,結果在即將獲得成功的時候,因為知道了安迪被冤的真相而被諾頓和海利謀殺。

    博格斯三姐妹,瑞德說他們是“禽獸”,是鯊堡這樣一個環境中“培養”出來的雞姦狂,我們可憐的主人公安迪數次慘遭其毒手。博格斯他們雖然不是鯊堡統治者的一分子,但他們是統治者威脅其他囚犯的工具。在湯米被諾頓和海利謀殺之後,安迪拒絕為諾頓洗黑錢,諾頓就曾以此威脅。但博格斯最終也是因為欺負安迪,影響了諾頓和海利們的貪汙而被打成廢人。

    當然還有圖書管理員布魯克斯,這是最讓我震撼的一個角色。老布的一生,深刻反映了“體制化”下人的一生。在鯊堡度過了大半輩子,終於被假釋,獲得了自由,可一旦離開了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他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有了身體的自由,但其實他的靈魂早已被鯊堡扼殺,屬於他自我的世界已經被壓縮到了最小。最終他只能選擇從這個已經完全不屬於自己的世界消失。為什麼要安排老布這樣一個人物呢?我覺得導演是想告訴我們,如果沒有安迪出現,老布就是瑞德和其他絕大多數囚犯們的未來。他是不是也象我們現實生活中許許多多人的未來呢?

    而安迪(Tim·Robbins),我們的主人公,他是一個真正的人。“It takes a strong man to save himself,and a great man to save another。”瑞德可以說是一個“Strong man”,而安迪則是一個“Great man”,他救贖的不僅是自己,他也盡一切努力拯救囚犯們的靈魂。實際上整部影片關於他挖隧道逃生的情節是惜墨如金,以至於安迪逃走那一幕讓我感覺相當突兀,這說明神乎其神的逃獄並不是影片的主題。而且瑞德告訴了我們,安迪在挖好地道之後並沒有立刻逃走,他最終離開是因為湯米的死讓他看清了諾頓們的殘忍無情,看清了自己並沒有能力救贖其他的囚犯。也就是說,儘管安迪已經做好了逃獄的準備,他也沒有馬上逃走,雖然他有擁抱自由的極切渴望——在他逃出鯊堡之後站在小河裡擁抱風雨的那個俯視鏡頭相信觀者都會印象深刻——但他仍然留在鯊堡幫助那些“無希望的人”。影片主要就是在這方面進行描寫,我想這也是影片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杜佛瑞的救贖》的原因。

    安迪利用自己的特長為諾頓們洗錢,為囚徒們爭取著不多的權益和精神空間,比如當安迪頭一次利用理財特長為海利做事時,所要求的只是讓海利請難友們喝酒,他自己不喝,微笑著看著瑞德和赫伍他們喝,別人都不懂安迪為什麼這樣做,瑞德明白,因為那一刻安迪讓他自己和別人都享受到了自由的感覺。

    再比如建設監獄圖書館、教湯米識字和幫助他考試等等。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利用監獄廣播為眾人播放《費加羅的婚禮》那一幕,那個情節非常恰當地體現出,安迪的救贖確實對鯊堡眾囚頗有意義,而安迪也是一個真正的救贖者。特別是,當諾頓和海利們站在門外向安迪發出警告的時候,安迪卻面帶微笑地把留聲機的音量調到了最高——可怕的懲罰就在門外,但是安迪沒有退縮。這是真正的勇者!一個偉大的人!以至於我有這種感覺,安迪來到鯊堡壓根就不是作為囚犯去的,而是作為救贖者去的。

    寫到這,可以回答以下問題了:《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是什麼如此打動我?又為什麼如此打動我?

    首先,是“institutionalizing”對人性的摧殘。片中多處對此有篇幅或長或短的提示。長的如老布這個角色,短的如瑞德的隻言片語,他在假釋後,不用向誰報告請示就能WC了,但他甚至因此而不習慣,“一滴尿都擠不出來”。再有象其他犯人,對於安迪所做的事,比如讓海利甘心請犯人喝啤酒,放歌劇給犯人聽,甚至每一個和獄方對話的情景,都是其他犯人津津樂道的談資,他們覺得安迪的所作所為真是難以想像的。這樣的情節,讓人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作品

    其次,我認為這部電影主要就是在回答“面對‘institutionalizing’應該怎麼辦?”這個問題,而作者把所有我認為正確的答案集中在了安迪身上。有四點:

    首先,對人生要保有希望,永遠不棄。前面說到了,安迪在逃獄後給瑞德的信中說:“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還有一個情節我也覺得說明了這一點,再進鯊堡的前幾年,安迪遭到莫格斯三姐妹的十幾次毒打和輪姦,但是在這樣的黑暗生活下安迪並沒有沉淪,他能做到,唯一的解釋就是,安迪心中獲得救贖嚮往自由的信念在不斷的給予著他希望。(連理想和希望都沒有的人,只是一堆行屍走肉,不管他富可敵國還是貧無立錐。)

    其次,要有足夠的勇氣。安迪首次面對海利時;面對莫格斯們的侮辱時;特別是為犯人們播放歌劇時,做這些事中的每一件都面對著生死考驗,但他毫無懼色,沒有勇氣怎能做到!(有理想而無勇氣,那這理想幾乎等同於無。)

    第三,要有堅持行動的毅力。用一把可以藏在書中的小榔頭,用近20年時間鑿出一個逃向自由的隧道,沒有毅力是絕對不行的。此外,堅持六年如一日的寫信給州議會爭取拔款,為犯人們建圖書館也是片中著墨較多的反映這一點的情節。(沒有毅力和恆心的人,最高的成就只能是夢想家。) 第四,就是要有行動的智慧。這一點不必多說,相信看完全片,你會在心裡讚一聲安迪的才華和智慧。他的計劃宏大而完美,安迪之所以能完成救贖並處罰諾頓與海利們,靠的正是他的智慧。(有勇氣、有毅力,卻沒有智慧,那最終的結果往往並不是成功而是挫折和失敗。理想仍然可望不可及)

    1994年的奧斯卡太強了,《低俗小說》、《四個婚禮一個葬禮》、《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如此之多的強片。《阿甘正傳》最終成為最佳影片,但如果讓我選擇得獎者,我更鐘意《肖》片。因為,我認為《阿》片固然好,但更多是體現了美國的社會特點和美華人的價值理念,換句話說,它更像一部美國的“主旋律”影片。而《肖》片,它所反映的“體制化”(institutionalizing)問題,對於中國社會更有意義。我對影片中的那段話,“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First you hate them,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Enough time passed,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That"sinstitutionalizing。”,極有共鳴——這個可怕的過程正是我一直以來極力避免的。我不是生活在監獄中的囚犯,但我是不是其他某種形式的囚犯呢?救贖對我而言,恐怕也不能只是說說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雲說的“計劃經濟”,到底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