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緣來古今

    載人的飛船早就有,太空梭也上天到退役,空間在也已經建設使用退役有幾個了。

    馬斯克的龍飛船載人有什麼不一樣的?

    他是第一個有商業公司完成的載人飛船專案。也是第一個對助飛火箭實現回收的專案。

  • 2 # Jack-0-

    不是,是二十一世界華爾街星球大戰那一套繼續收割韭菜套路。

    類似龐氏騙局,馬斯克大忽悠一個罷了,是美國網際網路金融圈錢騙局第一人馬斯克,金融洗錢圈錢套路自燃自爆特斯拉。

    精明的特朗普禁運晶片,叫通用回美國,而不在乎馬斯克,因為馬斯克沒技術就是個營銷包裝軟文水軍蹭熱度網際網路金融圈錢騙局

    馬斯克是個大忽悠,馬斯克starline專案最大投資方是美國空軍,本身就是個超級偵察計劃,就不明白為什麼要掛個為全球接網的名號。不過馬斯克是個營銷天才,馬斯克是被華爾街包裝成了鋼鐵俠,實際上他只是經濟學本科輔修了物理學,並無任何工程技術背景,他也沒有任何工程技術發明,他最大的運氣就是一創業就碰到了華爾街的天使投資人,幫助他收購了paypal(美國的支付寶)的前身Confinity公司,並最終被ebay收購,依靠發的這筆橫財又入股了特斯拉公司,並踢走創始人。說穿了就是個搞網際網路金融的。無論是太空探索spaceX,還是特斯拉都是馬斯克前臺唱戲炒作,華爾街的猶太人背後運作賺錢。2008年之前是個玩世不恭的花錢點大炮仗的暴發戶,2008年之後就是被華爾街操縱炒作概念的白手套,當然,他和華爾街及美國政府都是互相利用而已,華爾街需要他炒作概念收割韭菜,美國政府需要他代表新一代的美國精神,同時也希望透過他的spacex給美國聯合發射聯盟(ULA)製造壓力,避免NASA完全被ULA裹挾控制。而馬斯克自己藉著鉅額的資本實力完成了自己發射火箭的夢想。對馬斯克而言,spacex是核心,而特斯拉只是協助華爾街圈錢的工具。

    不懂花了多少錢,請了滿網路的無下限軟文水軍吹捧大忽悠馬斯克,來進行星球大戰忽悠蘇聯的那一套。

    馬斯克不會告訴你協助他建立SpaceX的是中情局的官員,SpaceX的創始股東甚至被任命為NASA的局長,而SpaceX幾乎就是NASA的二級單位。SpaceX的火箭回收來自於80年代的麥道公司的封存技術,梅林1D火箭發動機來自於NASA……SpaceX成立至今消耗70億美金,完成了火箭回收的商業化,比較而言中國神舟系列飛船載人航天專案20年累計投入只有56億美金!所以求你不要再吹馬斯克了!

  • 3 # 玉少臨風

    意義就像很多年前,沒有民航,飛機是國家的,只有軍隊和領導、高階幹部能乘坐。後來新成立了一家航空公司,只要有錢,誰都能坐,航空業的市場一下子就擴大無數倍。

  • 4 # 光明右使8787

    很多沒看明白就亂噴一通。

    不是載人的飛船希罕,是能回收的火箭稀罕。

    為什麼說SpecX的可回收火箭揭開了人類航天史新的篇章?是因為有了火箭回收技術才使得星際航行成為可能。把航天員送到火星上,沒有火箭回收技術,得先在火星上建造火箭生產工廠,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在化學能時代,可回收火箭是星際航行的基礎。

    只有到了核能時代,航天器才不再需要火箭助推,但這起碼還要數百年時間,可控核聚變技術,現在連起步都算不上。

  • 5 # 不花錢降溫

    意義是:商業航天飛行。

    用人話就是,跟飛機一樣,買票就可以實現太空旅行。

    如果還不明白,那就沒啥好說了。

  • 6 # 來看世界呀

    載人飛船早就有了,但是美國已經10年沒有載人火箭了,自美國太空梭退役之後美國沒有了成熟的載人航天器,龍飛船的意義就是使美國重新有了載人飛船。

    美國的航天曆史比較悠久,什麼時候都不應該輕視美國的技術累積。美國曾將搞出過土星五號、太空梭等強勁的載人航天器,不過各有利弊。土星五號的好處是運力無所匹敵,是美國實現載人登月的利器,但是就其發射成本來看土星五號的模式相當不經濟,在阿波羅計劃之後,土星五號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少,想近地軌道或者其他行星發射探測器根本用不了那麼大的推力,無異於高射炮打蚊子,在阿波羅計劃之後美國逐漸退役了土星五號以及土星五號的生產線,保留了一些運載能力較小但是仍滿足美國當時航天發射需求的貨運火箭;

    太空梭雖然可以一次帶最多7人進行載人飛行,但是缺點是不夠安全,人類載人航天史上總共才21名宇航員遇難,而美國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太空梭事每次都造成7名宇航員死亡,共14人死亡,且太空梭的隔熱瓦的維護成本也比較高昂。在現代航天背景之下,美國不得不退役了太空梭,也使得美國暫時沒有了成熟的載人航天器,載人航天主要依賴俄羅斯的載人飛船,為此需要掏數千萬美元單人的往返“票”價。在近幾年美國又重新提出了重返月球等計劃,沒有自己的載人火箭和飛船是非常尷尬的事情。

    也是美國NASA和藍色起源、波音、SpaceX等私人航天公司有了經濟技術往來,希望借民間更加活躍的資本為NASA設計新的航天器和載人飛船。SpaceX的新型在載人火箭和飛船都有NASA的影子,但也是美國經濟技術實力強勁的體現。世隔十多年,美NASA和SpaceX在5月31號進行了龍飛船的首次載人發射,截至目前載人飛行較為順利,飛船達到預定軌道,並且後續會和空間站對接以及返回地球,以驗證全套的技術。這一事件標誌著美國重新擁有了一款相對較為成熟的載人火箭和飛船,同時SpaceX的火箭回收技術也比較先進,未來可能在商業載人發射中佔據較為重要的地位。

    龍飛船相較於傳統的載人飛船也有一些創新的技術,比如沒有逃逸塔等裝置,飛船自帶8個推進器,隨時可以在危機的時候啟動使飛船逃離火箭,和傳統的飛船相比還是很有優勢的。這一時間也標誌著美國重新擁有了自己的載人發射系統,可能在未來的商業航天發射中搶佔先機,靠著高科技掙錢。

  • 7 # 無名無姓的年代

    6000多人的團隊幹了美國十幾萬團隊乾的活,在其他國家幾十萬人團隊都沒他幹得好。火箭可回收可重複利用,把成本降低到讓人無路可走。可怕的是美國不止一個這樣的團隊。

  • 8 # 噔噔學習日記

    簡短的說,飛船和飛船還是不一樣滴~

    最早的飛船是一次性的,火箭也是一次性的,錢是國家出的(老要預算又不能直接產生利潤)

    後來的美國太空梭的出現,改變了回收方式(像飛機一樣降落,需要跑道),可重複使用(幾次忘了),但成本還是高的美國都接受不了,再加上出了幾次事故。

    這次的spaceX的龍飛船,解決了上面的三個問題,飛船可重複使用,火箭可重複使用,國家不用撥研發和生產製造預算了,想用的時候直接購買就行了

  • 9 # 歷史檔案館

    美國航天局計劃27日首次用載人版“龍”飛船將兩名美國宇航員送入國際空間站。這將是自2011年以來美國首次使用中國產火箭和飛船從本土將宇航員送往空間站,是美國在太空梭退役9年後恢復載人發射能力的關鍵一步。

    按計劃,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載人版“龍”飛船將於美國東部時間27日16時33分(臺北時間28日4時33分)搭乘一枚“獵鷹9”火箭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美國宇航員道格拉斯·赫爾利和羅伯特·本肯將首次乘“龍”飛船前往空間站。這次發射備受矚目,有三大看點。

    看點一:美國飛船時隔9年載人重返太空

    2011年7月8日,美國“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從肯尼迪航天中心最後一次發射升空,這次“謝幕之旅”標誌著美國30年太空梭時代的終結。

    自那以後,美國不得不“仰仗”俄羅斯飛船運送宇航員往返國際空間站。然而,俄羅斯飛船“船票”價格一路飛漲:2008年,單人票價不到2200萬美元;美國太空梭2011年退役時,票價漲至近4000萬美元;目前票價已高達約8600萬美元。

    “後太空梭時代”,如何將本國宇航員送上太空成為美國航天的一塊“心病”。為改變這一尷尬局面,美國大力發展商業載人航天,鼓勵私營企業製造出“安全、可靠、經濟”的載人飛船。

    2014年,美國航天局與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和波音公司簽署了總額68億美元的合同,目標是儘早用中國產飛船向國際空間站運送美國宇航員。

    如今,“龍”飛船即將攜兩名美國宇航員從9年前美國太空梭最後一次飛往太空的地方踏上新徵程。這是美國恢復載人發射能力、擺脫對俄羅斯載人飛船依賴的關鍵一步,同時也為美國航天局未來探索月球和火星的計劃打下基礎。

    看點二:商業載人飛船載人“首演”

    去年3月,載人版“龍”飛船成功進行了首次不載人試飛,載著一個假人飛往國際空間站。那次任務是此次“龍”飛船載人飛行的預演。

    “龍”飛船開啟了美國航天史上首次由私營公司建造和執行的載人飛船執行“太空計程車”任務的新篇章,將美國商業航天運輸飛行和低成本空間探索向前推進了一步。這無疑會對全球商業載人航天的發展起到鼓舞和激勵作用。

    此次載人試飛也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成立18年來首次進行載人太空任務,將全面檢驗“獵鷹9”火箭、“龍”飛船和地面系統的執行狀況,以及在軌飛行、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和返回地面等各環節的細節。

    如果此次任務順利完成,“龍”飛船將可能“鎖定”定期運送美國宇航員往返國際空間站的“大單”。

    自2002年成立以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不斷重新整理美國商業航天新紀錄。2012年10月,該公司的貨運版“龍”飛船首次將科研物資和補給送至國際空間站。近年來,貨運版“龍”飛船多次承擔國際空間站的貨物補給任務。此次發射的載人飛船就是在貨運飛船基礎上改進升級而成。

    看點三:緊急逃生裝置確保宇航員安全

    美國航天局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多次表示,載人試飛計劃不能承擔任何不必要的風險,確保宇航員的安全是重中之重。

    此次載人試飛原本定於去年7月進行,但去年4月,載人版“龍”飛船發動機在一次靜態點火測試中發生異常,計劃因此被推遲,以充分測試“龍”飛船的安全性、可靠性。

    與貨運版“龍”飛船相比,載人版“龍”飛船更大、更重,裝有生命支援系統。它配置的8臺“超級天龍座”發動機,可以為逃逸系統提供動力,在緊急狀態下使飛船脫離火箭,供宇航員逃生。

    緊急逃生測試是確保“龍”飛船能夠實現載人飛行的關鍵步驟。今年1月,載人“龍”飛船順利完成“飛行中發射中止測試”,驗證了火箭上升段出現緊急情況時宇航員的逃生能力。直播畫面顯示,發射1分30秒後,“獵鷹9”火箭第一級發動機關閉,“龍”飛船上為逃逸系統提供動力的8臺“超級天龍座”發動機點火使船箭分離;後來,飛船載人艙再入大氣層,2個引導傘和4個主降落傘相繼成功開啟,在大西洋上實現軟著陸。

    這是此次載人飛行任務前的最後一次重要測試,也是確保宇航員人身安全的關鍵環節。

  • 10 # 星空雜談

    龍飛船是首次由民營企業發射,而且火箭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這樣大大降低了發射成本。飛船採用無整流罩設計,增大了內部空間。內部是全觸控式螢幕設計,看起來極其簡約。而且全自動化,包括自動化對接國際空間站。總之更安全,成本更低,更智慧化。

  • 11 # 我把你灌醉li

    經過20年的技術積累,埃隆.馬斯克的私營航天公司SpaceX將兩名宇航員送入了預定軌道,這是人類載人航天的一個里程碑。

    這是美國十年來首次在本土送宇航員發射入軌,SpaceX是第一個可以生產出載人航天器的私人航天公司。美國對於SpaceX載人航天非常重視。因為自2011年NASA的太空梭最後一次執行,美國一直依賴俄羅斯的聯盟號,才能送宇航員進入空間站,而聯盟號上一張門票價格高達8000萬美元。

    商業乘員計劃的發起,一方面是為了擺脫美國對俄羅斯的依賴,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探索全新的業務模式。

    全球範圍內,載人航天器的設計與製造,一直是國家作為主體,與政治掛鉤。但是這樣一來,成本始終高企,而且為了保證成功率,各國政府在新技術的選擇和使用上始終偏向保守。

    因此,NASA一直希望私營企業可以參與到航天事務中。過程並不算順利,相比原計劃的2017年,SpaceX推遲了三年才最終實現了私營企業設計製造載人航天器的壯舉。

    對於SpaceX本身來說,這次飛行可能是其載人航天的開始,馬斯克為其定居火星計劃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現在白酒市場上,什麼香型的白酒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