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楓葉舞流星
-
2 # 古河洋橋
鄭和為什麼下南洋?有野史說是尋找流落南洋的建文帝,這個當然不可信。個人認為,鄭和下南洋,是宣揚大明威望和國力;明成祖朱棣順帶撈政績。我們知道,明朝和南洋的貿易比起各朝代來要繁榮的多了--在航線上撈起明朝的東西最多。有什麼意義?意義很大,拓展了華人的生存空間!如果說歐洲人發現了美洲,那我們華人發現了南洋,那裡物產豐富--中國在清朝中期人口膨脹,中國好多人紛紛下南洋討生活!
-
3 # 李洵清風
鄭和下西洋,有人說是為了尋找失蹤的建文帝。
明成祖朱棣由於透過造反推倒了自己的侄子建文帝而當了皇帝,在攻下南京後,沒有找到建文帝,這也成了明成祖朱棣的一塊心病。於是,在朱棣正式稱帝后就開始下西洋的行動,一共進行了六次。這六次下西洋的活動,雖然沒有找到建文帝,但是極大的擴大了明帝國的影響力,連線了明朝與東南亞,西亞,東非等國家的貿易往來。
-
4 # 冰風西谷
其實鄭和下西洋真是為了找尋那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在《明史·鄭和傳》中有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從這裡此處看出:朱棣讓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找尋建文帝的蹤跡,順道宣揚當時明朝的國威。在范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也明確指出鄧和下西洋海外貿易是假,找尋惠帝是真。
從後面明朝禁海鎖國,海防和沿海地區防務幾近不存在 導致倭寇大行其道,間接促成了鄭成功家族的興起等一系列事態的發展。可以看出,明朝骨子裡是反對航海的。鄭芝龍時期甚至是吊打明朝海軍的,證明了自鄭和之後明朝全面停滯了海軍的發展。從明朝的大戰略方向看,和鄭和下西洋發展航海的方向是不一致的。
另外,鄭和航海其實是另有目的,就是為了到麥加朝聖,所以他才一次次嚮明朝申請出海,直至最後消耗了大量國力。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自己也是留在了波斯灣,沒有回到明朝。至此無鄭和的堅持,加上朱棣對搜尋朱允炆失去希望,再加上天朝上國的心態作祟,封建中國從此再無人支援航海事業,直至清末民初。
-
5 # 回首又見她LP
都說鄭成功的功夫相當了得,是以一敵百的勇士,這麼看來,追殺的可能性更大,順便宣傳明朝,做點買賣,何樂不為……
-
6 # 高廣銀
永樂朝,也就是朱元璋的兒子朱棣執政的時期,出現了俗稱“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從1405年開始,此後三十年間,鄭和共七次遠征南海、印度洋,史書上記載鄭和到訪過的國家,“大小凡三十餘國,涉滄溟十萬餘里”。朱棣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歷來有多種說法,流傳最廣的一種,即尋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關於這一點,姑且拋開不談,單說它與朝貢政策的關係。朱棣令鄭和遠征的目的,“在於把以明朝為頂峰的朝貢體制擴充套件到海域世界”。就結果而論,目的達到了,在明朝陸海軍的威逼與利誘之下,南洋大小政權紛紛前來朝貢,據統計,朝貢國家和部族一度高達65個。
我們再說鄭和下西洋,關於當時的盛況,從中國出發的鄭和船隊,在規模以及許可權上就像一座行駛在海面上的帝國,甚是威風。當船隊出現在海平面上的時候,東南亞、印度洋沿岸的居民肯定能夠真切地感受到遙遠的東方有一個龐大的帝國存在。
其實這更像是一場例外或意外,縱觀明朝,大多時期,都在實行海禁。與海禁對應的一個現象,則是倭寇,也就是日本海盜。據其考證,早在元朝,倭寇的足跡便侵入中國山東半島,其隊伍當中,不乏中國的海民。這一模式,在明朝得到克隆。所以我們一定要弄清楚,倭寇不僅指日本人,其中華人並不在少數,甚至充當了領袖角色,像王直、徐海等,都是倭寇的大頭目。王直成為倭寇,極具代表性,他本是鹽商,後作海商,由於海禁,海商只能從事走私貿易,在明朝的重重圍剿之下,一些海商漸漸轉型為海盜,與日本浪人結合,則成倭寇。這則有點“逼上梁山”的意思,用王直自己的話講,叫“國家驅盜”,就是國家逼我當倭寇,而非自願當倭寇。
-
7 # 大秦鐵鷹劍士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有三:其一、追殺逃亡的建文帝及其追隨者;其二、向海外諸國展示大明皇朝的強大實力;其三、維護大明朝的藩屬體系。鄭和下西洋這件事最深刻的影響是:導致大明朝開始由對外開放轉變成閉關鎖國。因為鄭和下西洋是一件十分燒錢的事,他一路上揮金如土,各個東洋小國紛紛來華朝拜,大明國入不敷出,銀子像水一樣流向其它國家。最終明朝痛定思痛,決定閉關鎖國,拒絕跟其它國家做生意,也嚴禁他們有事沒事跑來朝拜。明朝的閉關鎖國政策導致明朝漸漸落後於世界各國,清朝延續閉關鎖國政策,最終導致中國百年屈辱。
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率領大寶船上百艘,官軍二萬八千餘,隊伍遮天蔽日,浩浩蕩蕩,一路上威懾西洋各國,調解各國紛爭,各國紛紛向大明朝進貢朝拜。中國學界一般認為,鄭和航海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即今肯亞和坦尚尼亞一帶;而有外國學者認為鄭和最遠達到過南極!鄭和下西洋雖然早於歐洲的大航海時代,但是華人不以掠奪為目的,鄭和都是一路上拋金撒銀,讓各國臣服於明朝,以德服人,以經濟支援懷柔別人。明朝車駕郎中劉大夏說說:三保下西洋,費錢幾十萬,軍民死者萬計,就算取得珍寶有什麼益處?
鄭和下西洋後,先後有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蠟、古裡、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國來華朝拜,萬國來朝的氣象宣示了大明的文治武功趨於最高。下西洋同時也促進了中國的造船技術發展,當然後來這些技術都失傳或者退化了。據記載鄭和的寶船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一十八丈,可載官兵六百餘人,船上配有大炮、羅盤等先進裝備。鄭和下西洋也促進國內手工業的發展,一些外國的新的工藝產品、原料、技術傳入中國,有力的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
鄭和下西洋以朝貢貿易為主,他"政治掛帥"而忽視經濟實利,有"厚往薄來"之說 ,從而也使得遠航難以為繼。根據歷史資料顯示,鄭和下西洋以及朱棣對這些外邦朝貢者的大量賞賜,引發了帝國的恐慌,僅僅白銀一項,每年就花費600萬兩,還不包括對兩萬官兵的嘉獎。由於船隊攜帶銅錢出國收購,致使銅錢大量外流,造成國內"錢荒",嚴重消耗了國庫儲備,引起錢幣的大規模貶值。明朝本來就是一個低行政效率的農業大國,長期向外面輸血自然導致明朝財政赤字,除了鄭和下西洋那段時間明朝財大氣粗外,其它很多時候明朝都十分窮,經常沒有戰爭軍響!
-
8 # 大學生追夢者
鄭和小名七寶,他自幼隨著他的父親追隨朱元璋一家,後來他被派給朱棣當家臣後來朱棣稱帝后派鄭和七下西洋。朱棣派遣鄭和七下西洋的原因:
國內的需求明朝在朱棣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經濟強盛。明朝成為當時世界上的第一強國,明朝的造船術,指南針的陸續發明為鄭和下西洋奠定了經濟與技術基礎,從唐宋元以來工商業的發展,沿海城市的發展讓人們很迫切的想要去發展航海業與航海貿易向海外輸出中國的茶葉和瓷器絲綢等等這些海外很喜歡的以及獲得中國很缺少的香料,國內工商業的發展急需由內銷轉到外銷當時明朝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沿海城市的繁華那些依靠航海貿易獲得財富的人,促使著那些由絲綢商人茶商這些人構成計程車大夫階級推動著朱棣代表的高層決策,當時的皇室和王公貴族等等這些貴族階級有些對西方香料珍寶的吸引力,這些都促使朱棣派使出使西洋開闢著新的貿易航線,開始與西方貿易。
威懾海內雖然當時的明朝作為世界第一強國,但是當時國內外的政治情況卻並不是那麼那麼海晏河清。當時明朝有著蒙古貴族元朝殘餘勢力以及海上的敵人(當時的倭寇以及那些海盜專門打劫中國商船的國家),在當時尤其以日本武士對中國明朝的威脅最大,他們從日本遠赴中國福建沿海地區由一開始騷擾當地的本性到最後的洗劫,百姓苦不堪言。由於明朝前期要抵禦和北伐元朝蒙古的殘餘勢力,所以一開始簡單的防禦或者不理睬這些日本倭寇。明朝經過朱元璋,朱建文和朱棣三朝的治理明朝的國力以及軍事實力已經很大的提升,已經可以擁有打敗以及威懾其他國家的能力讓他們不敢有這種想法。
尋找建文帝眾所周知明成祖朱棣是篡位得來的地位,他以清君側的名義將皇帝帝位從他的侄子建文帝的手中得到的。據史料記載明成祖朱棣攻入皇宮後,皇宮出現了一場大火。建文帝也從這場大火中離奇失蹤,也就是說朱棣並沒有從中找到建文帝的遺骸。事後有傳聞說建文帝已經出逃到海外某個國家等待時機捲土重來。朱棣害怕啊,因為他是篡位無論他是不是個勝利者,即使是不會騙人。正如孝文帝的太傅方孝孺說的:“百年以後仍逃不過一個篡字”。正因為朱棣不是正統的繼承者,所以他一天找不到孝文帝他就是一個篡位的。朱棣派鄭和七下西洋去尋找孝文帝也有震懾那些海外國家如果找到孝文帝最好將他交給明朝。
傳播中華文化和與海外國家建立外交關係明成祖朱棣和其他派遣使者出使海外的人一樣,為了彰顯我中華國威、顯示我大中華地大物博是天朝上國。這類的出使大多會帶上很多珍奇百寶去送給海外國家的國王,促使他們前來朝貢但是這大都是送的比給的多。這壞處就是給明朝的財政帶來了極大的負擔,可能這也就是造成最後明朝覆滅的原因之一。但是這也帶來的好處也有很多就是促進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促進了物種的遷入與傳播就比如說土豆,玉米的傳入中國。這給中國和世界都帶來了極大的好處。這場下西洋的活動也讓更多人知道和了解了中國。
最後我認為鄭和七下西洋也是明成祖開拓海外疆土的第一步,去探索海外的實際情況讓鄭和積累航海經驗繪製航海地圖。當時的世界正值大航海時代,我認為明成祖作為一代大帝他應該會有一定的政治敏感的,他選擇派遣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弄清海外的國力情況以便為了進一步派遣兵力去征服海外國家。但是鄭和七次下西洋拖垮了明朝的國力並且明成祖朱棣沒有等到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回來。明成祖朱棣在大航海時代的野心他也就沒有時間去實現了。
-
9 # 淡茉莉2
鄭和為什麼下西洋,我不知道。但是我沒想到鄭和竟然是一位宦官。雖然是個宦官吧,但做出的貢獻比那些大臣更要大。
-
10 # 史骨
在古代,男人一旦失去“命根子”就會備受歧視,即使在文明開化的今天,因意外失去生殖能力的男人,也會遭受好事之人的指指點點。但有些“閹人”(此處並無貶義)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完成了供後人仰望的壯舉。漢有太史公身受腐刑,不屈不撓著成《史記》洋洋大作;明有三寶太監,不辱使命七下西洋,壯中國威。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世人一直對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眾說紛紜,個人認為正史中已經說得很直白了。
據《明史•鄭和傳》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多齎金幣。根據史料,我們可以總結出鄭和下西洋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探尋惠帝下落;二是向海外昭示大明強大的國力和軍事實力。這裡說的惠帝就是明成祖的侄子朱允炆,朱棣皇位得之不正,攻入都城後自己的侄子下落不明,生不見人死不見屍,這讓他寢食難安,擔心朱允炆東山再起,或者有人打著他的旗號造反,所以勢要將之擒拿格殺。
鄭和下西洋的深遠意義客觀地講,鄭和七次下西洋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壯舉,雖然沒有發現朱允炆的蹤跡,卻實現了揚大明國威軍威,促進文化交流的目的。
鄭和出使西洋,耗費巨大,雖然收穫了無數奇珍異寶,並依仗隨行軍隊一路打一路服,卻對大明國力增強少有裨益,更像是對國力的炫耀,而不是暢通與西洋諸國的貿易往來。所以,鄭和去世後,拜訪大明的外國使節逐漸減少,再也不復當年盛況。
無論如何,鄭和都是一位值得敬仰的英雄,在航海技術尚不發達的時代,穿越萬水千山傳播中華文化,揚我大明國威。想我泱泱中華數千年,能如鄭和者幾何?
回覆列表
你好,鄭和下西洋帶來的影響是空前的,下面從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詳細敘述其帶來的影響。1.政治
①建立政治秩序 在外交及軍事方面,鄭和下西洋頗有建樹。在總體保持和平的同時,鄭和船隊使用武力,打擊了斯里蘭卡錫蘭山國亞烈苦奈兒的統治,消滅篡奪王位的蘇門答臘君主蘇幹剌,懲治海盜陳祖義,並在東南亞扶植由施氏華僑統治的舊港宣慰司。有學者認為,鄭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東南亞全面建立起華夷政治體系;而這種政治秩序由於是基於傳統的“王者無外”、“懷遠以德”的觀念,故總體上是非侵略性的。
②拓展朝貢體系 公元1405年之後的28年間,鄭和七次奉旨率船隊遠航西洋,航線從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蠟、古裡、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最後到達西亞和非洲東岸,開闢了貫通太平洋西部與印度洋等大洋的航線。這一系列航行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早87年,比達·伽馬早92年,比麥哲倫早114年。當時明朝在航海技術,船隊規模、航程之遠、持續時間、涉及領域等均領先於同一時期的西方,創造世界航海史的奇蹟。 在這些航行中,鄭和船隊展示了明帝國的政治和軍事優勢,加之經濟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導的朝貢體系的規模大為擴充套件。 這種朝貢體系是非霸權(無論是軍事、政治、經濟還是宗教、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強國國際政治體系。 鄭和也被視為明朝的和平使者。
2.經濟 ①開拓海外貿易 鄭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來的禁海政策,開拓了海外貿易。鄭和下西洋包括朝貢貿易、官方貿易和民間貿易等形式。朝貢貿易以奢侈品(例如香料)為大宗,甚至有學者認為尋找海外香料、滿足國內需求,是促成鄭和下西洋的一個根本原因。 官方貿易是在官方主持下展開,遵循平等自願、等價交換等原則,其使用的“擊掌定價法”傳為美談;民間貿易則由私人自發展開,例如據考證鄭和船隊的官兵便可以攜帶商品在沿線國家展開貿易。 ②改進國內生產 學界有觀點認為,鄭和下西洋為中國輸入了新的工藝產品、原料、技術,從而影響了中國國內的手工業生產。例如,性堅質細的海外硬木因鄭和下西洋而進入中國,使中國匠師們對於硬木操作逐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在陶瓷生產方面,明朝工匠們使用由鄭和下西洋而進口的蘇麻離青(又稱“蘇勃泥青”)為呈色劑 ,形成了永、宣青花顏色濃重、暈散的風格;又吸收伊斯蘭文化、波斯文化的因素,產生了新器型(如扁壺、花澆)和新紋樣。一說,景泰藍的發展也與鄭和下西洋有關。 ③引發財政危機 鄭和下西洋以朝貢貿易為主,“政治掛帥”而忽視經濟實利,有“厚往薄來”之說 ,從而也使得遠航難以為繼。根據歷史資料顯示,鄭和下西洋以及朱棣對這些外邦朝貢者的大量賞賜,引發了帝國的恐慌,僅耗費銀兩一說即達600萬兩, 還不包括對兩萬官兵的嘉獎。由於船隊攜帶銅錢出國收購,致使銅錢大量外流,造成國內“錢荒”,嚴重消耗了國庫儲備,引起錢幣的大規模貶值。
3.文化 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也留下了介紹沿岸國家、地區情況的地理著作以及航海圖。 ①宗教文化 有觀點認為,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伊斯蘭教在印度尼西亞以及東南亞其他地區的傳播。 在伊斯蘭教的輸入方面,鄭和船隊的分船隊曾經到達天方國,帶回了該國大清真寺的寫真畫本, 加強了中國和伊斯蘭教文化區的聯絡。 鄭和船隊也在海外傳播佛教,《佈施錫蘭山佛寺碑》就是這方面的例證。還有推測稱,以天妃信仰為代表的道教也隨鄭和船隊在海外傳播。
②地理著述 鄭和下西洋促進了明朝對外界的瞭解。航海的參 與者中,馬歡留有《瀛涯勝覽》 ,費信有《星槎勝覽》 ,鞏珍有《西洋番國志》,介紹下西洋途徑諸國的情況。 在地理認識上,鄭和下西洋後,“西洋”一詞的含義更為擴大,有了泛指海外諸國、外國之意。 鄭和下西洋,還留下了《鄭和航海圖》。原圖呈一字形長卷,明代中晚期茅元儀將之收錄在《武備志》中,改為書本式,自右而左,有圖20頁,共40幅,最後附“過洋牽星圖”二幅。海圖中記載了530多個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個,最遠的東非海岸有16個。標出了城市、島嶼、航海標誌、灘、礁、山脈和航路等。其中明確標明南沙群島(萬生石塘嶼)、西沙群島(石塘)、中沙群島(石星石塘)。《鄭和航海圖》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 也是遠洋航行的寶貴資料。 與同時期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波特蘭海圖相比,《鄭和航海圖》製圖的範圍廣,內容豐富,雖然數學精度較其低,但實用性勝過波特蘭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