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厚何
-
2 # 叮噹127933105
如果馬來西亞現在斷水,新加坡理論上是不夠的,但也不見得!新加坡政府講現在有四個水龍頭保障供水正常:第一40%買大馬的水,第二,雨水30%,第三新生水,也就是汙水迴圈處理20%,第四海水淡化10%,第三第四都可以提高,只是目前成本會有點高!慢慢技術成熟成本會降下來!目前新加坡17個蓄水池一直是滿的,下雨都流到了海里!這麼多年大馬政府咄咄逼人,尤其是老不死的馬哈蒂爾,每次雙邊關係摩擦,都要恫言切斷水供或漲水價,但新加坡有理有據不卑不亢,第一份50年的2011年已到期,這份99年的合同到2061年到期,合約是不能停也不可隨便單方漲價的!這麼多年新加坡政府是有遠見的,未雨綢繆。全年降雨量這麼大,但國土太小,沒地儲存,就在外圍幾條河的入海口都建上攔海大壩,讓河都變成了水庫,既存淡水又美化環境!同時大力發展水事業,在全世界來說新加坡的各項技術領先,包括新生水的雙薄膜滲透技術和海水淡化!在中國的很多城市都有合作!政府承諾,到2061年,完全能自給自足,馬來西亞再賣我們也不要……這是個人瞭解,也不一定準確!
-
3 # TS禪心
做為島國的新加坡,人口密度極大,因此淡水資源奇缺,雖然在其國家教育下的國民節水意識普遍較高,其國內淡水資源主要依賴汙水回收與迴圈利用,雨水收集處理和海水淡化等三種主要方式來獲得,而且可以說在這三大方面也已經差不多做到了極致,但其總量依然遠遠滿足不了其本身的用水需求,正是因為不得已才會從它國進口。
-
4 # 澹奕
做不到,至少目前做不到。
新加坡位於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降雨量在3000毫米以上,屬於降水非常豐富的地方,然而尷尬的是,新加坡的面積實在太小,再多的降水也根本沒多少地方可以儲存,這也使得新加坡成為世界上最缺水的國家之一。
長久以來,新加坡需要大量進口的資源之中,淡水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而新加坡的淡水進口,主要就是來自隔壁的馬來西亞。
新加坡是個島嶼上的城市國家,原本的面積僅650平方公里左右,雖然經過多年的填海造陸已經上升到719平方公里,但依舊還是非常小,這樣的面積還沒上海的崇明島大。
在整個新加坡的範圍之內,並沒有發育完全的大型河流與湖泊,雖然每年的降水量相當豐富,但對於新加坡來說,再多的降水也只是留不住的過客。
不僅天時與地利之間有矛盾,更尷尬的是新加坡的“人和”也不和,作為城市國家,新加坡人口極度稠密,城市建築物密度也很高。由於當地的地質條件脆弱,整個新加坡都存在著地面沉降的問題,就算有淡水滲入,大多數新加坡的地下水也被海水侵蝕,變得又苦又鹹不能使用。
降水留不住,地下水也不能用,如此一來,新加坡的人均淡水自然擁有量僅有可憐的211立方米,只有中國的1/10,馬來西亞的1%,在全球倒數第二。
早在上世紀60年代,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就簽訂了供水協議,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緊挨著的柔佛州,每年向新加坡輸送淡水,價格為每1000加侖3分錢,而後因為新加坡又加入了馬來西亞,獲得了短時間的免費暢飲。隨著新加坡被馬來西亞踢出,其淡水資源問題再次出現,而新加坡長期以來為了淡水,也儘可能與馬來西亞保持著友好。
剛開始新加坡窮得叮噹響時,馬來西亞對新加坡的淡水供應還沒什麼問題,然而之後新加坡的經濟高速增長,使得馬來西亞越發不平衡,開始在供水問題上找麻煩。先是不斷漲價,後又是用供水,到處卡新加坡的脖子,雙方齟齬不斷,錢還是小事,但自己家的命脈長期被卡主,實在是個很大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新加坡開始大規模推進自己的淡水供應工程建設。
1998,新加坡正式建立首座海水淡化工廠,開始了大規模的海水淡化工程,之後,新加坡又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水資源收集與迴圈利用系統的建設推廣,2002年,新加坡成為世界上首個將廢棄迴圈淨化水改造成飲用水並推廣飲用的國家。
另外,新加坡多年來也在大力推廣節水,並且為了削弱馬來西亞的供水優勢,不斷強化與印尼之間的接觸,時刻準備著只要馬來西亞以此卡新加坡,那麼新加坡就掉頭轉向印尼。
經過新加坡多年的努力,目前本土的迴圈再生水供應著新加坡40%的用水,25%來自於海水淡化,來自馬來西亞的進口淡水,佔比從之前最高時的95%,銳減到如今的35%,並且還在不斷降低,新加坡的最終目標,是在2060年前後完全實現淡水資源的自給自足,徹底擺脫對馬來西亞的依賴。
-
5 # juno202
可能有人不太清楚,只有鼻屎大點的新加坡,軍事實力卻是可以吊打東南亞諸國的,是不是很意外?
新馬矛盾歷史並不太平,新加坡好幾次對馬來西亞威脅動武,你沒看錯,每次都是新加坡威脅要揍馬來西亞!其中就有供水問題引發的矛盾,馬來西亞覺得按很多年前的供水合同價格太低,沒得賺還虧本,想漲一點點,但新加坡不允許,威脅說敢漲價或者不保證夠量就動武,所以你們也看到新加坡淡水是敞開了供應。
一句話,馬來西亞不敢惹新加坡!
-
6 # xinjiapi
不能,亞洲金融危機時和馬來西亞產生矛盾,新加坡試過。吳作棟親自演示喝中水。水危機最終以新加坡政府向馬來西亞道歉而結束
-
7 # 水釆田3
馬來西亞不敢斷新加坡的水,兩國簽了合約。新加坡走的是經濟捆綁路線,新加坡是東盟地區金融中心,五常都沒膽量吞併他
-
8 # 亞洲姚哥
目前還是做不到吧……除非工業用水都停止下來。新加坡也是很拼,修建了濱海灣海水水庫,目前已經10多年了,不知道海水是不是全部轉化為淡水了?
這樣的工程很影響生態,否則舊金山灣區也會效仿。加州每年大量的從內華達買水喝。也是很缺水的情況。
-
9 # 7682849907825
不行,新加坡面積太小,相對人口5百多萬又太多。雨水充足,畜水池多隻能解決小部分生活用水,而新加坡工業商業高度發達,用水量相當驚人,有人說可用海水淡化技術,如果生活用水可以,工業用水,成本高的嚇人,一公升水的成本比一公升石油的成本高。現在任何國家都做不到。成本過高,工業品價格就高,在國際市場就沒竟爭力。所以,淡水是人類最重要的資源,跟空氣,糧食一樣重要。缺了哪一種,人類就無法在地球上生活。
-
10 # 地理沙龍
謝謝邀請,新加坡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城市國家,地處中南半島南部馬來半島的南端,主要的領土由新加坡島組成,全國總面積約為720平方千米,還沒有中國一個縣的面積大。截止2018年,新加坡的人口數量約為564萬人,人口密度高達7833人每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新加坡是一個完全城市化的國家,也就是說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是城市建成區,除了少量的公園綠地之外,很少有可供涵養水源的區域。
新加坡地處扼守馬六甲海峽的優越地理位置,有著優越的港口條件,發展外向型經濟,在20世紀後半葉,經濟發展迅速,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新加坡臨港工業發達,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由於人口眾多、經濟發達,註定了新加坡是一個需水量很大的城市,那麼新加坡的水資源能不能自給自足呢?新加坡地處赤道附近,終年受到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屬於熱帶雨林氣候,氣候特徵表現為終年高溫多雨。
熱帶雨林氣候是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大的氣候型別,所以新加坡的年降水量高達2000毫米以上,一般來說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就屬於“溼潤區”了,新加坡是一個降水極為豐富的地區。但是,我們之前說了,新加坡的面積只有720平方千米,受水面積太小,由於城市化的影響,可提供蓄水的區域很少,目前新加坡建設有17個雨水蓄水池,來收集雨水。此外在新加坡的中心位置建設有“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佔地約為三千公頃。
不過,透過收集雨水的方式只能解決新加坡的部分供水需求,為此新加坡還利用靠海的優勢,發展“海水淡化”,來淡化海水從而補充水資源,新加坡目前總共有五座海水淡化廠,其中大泉海水淡化廠是規模最大的一家,每天大約可以提供30萬立方米的淡水,目前海水淡化供水,約佔了新加坡供水總量的四分之一。此外,新加坡還致力於水資源再生迴圈利用,也就是汙水治理,補充水資源,雖然新加坡致力於淡水資源的自給自足,並往多元化方向發展,但是目前新加坡的淡水自給率大約為60%,所以如果馬來西亞斷供,新加坡還是會有較大的麻煩。
-
11 # 鬼影問道化真身
個人知道有一種大型的核電船,據說這樣一條船的一天的發電量能滿足四十萬人的日常使用電量。在發電的同時,每天還能生產四十萬立方米的淡水。
這種核電船原本是軍用艦船,據說俄羅斯能製造這種船,據說中國也有設計建造能力。
倘若新加坡買下幾條這樣的核電船,應該能極大的緩解水荒的問題。
至於說馬來西亞斷新加坡的水,那會引發地區爭端,馬來西亞會很慎重。
1,新加坡是美國鐵桿盟國,西方會支援新加坡。
2,中國也不會傾向馬來西亞,因此俄羅斯也不會大肆介入。
總之,馬來西亞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跟新加坡開撕,也不會去斷新加坡的水。
-
12 # tiancaiguang
新加坡的面積只有720平方千米,受水面積太小,由於城市化的影響,可提供蓄水的區域很少,目前新加坡建設有17個雨水蓄水池,來收集雨水。此外在新加坡的中心位置建設有“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佔地約為三千公頃。
不過,透過收集雨水的方式只能解決新加坡的部分供水需求,為此新加坡還利用靠海的優勢,發展“海水淡化”,來淡化海水從而補充水資源,新加坡目前總共有五座海水淡化廠,其中大泉海水淡化廠是規模最大的一家,每天大約可以提供30萬立方米的淡水,目前海水淡化供水,約佔了新加坡供水總量的四分之一。此外,新加坡還致力於水資源再生迴圈利用,也就是汙水治理,補充水資源,雖然新加坡致力於淡水資源的自給自足,並往多元化方向發展,但是目前新加坡的淡水自給率大約為60%,所以如果馬來西亞斷供,新加坡還是會有較大的麻煩。
-
13 # 御峰沉香園
新加坡經過多年的圍海造湖,抽乾海水蓄淡水,再加上水庫蓄淡水,還有多間海水淡化廠空置作戰略儲備,早在十年前就可以自給了。只是用柔佛州的供水是超低價的,經處理淨化後還可以反向馬來西亞賣高價自來水,一舉兩得,悶聲發財。只有忽悠馬來人,表面服軟。
-
14 # 千佛山車神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就在赤道邊上,屬於赤道雨林氣候,全年多雨,年降水量為2400毫米,降水已經算是非常豐沛了。做個對比,廣州的年降水量也不過1750毫米,而北京的年降水量還不到500毫米,但在華北地區已經算是降水比較多的地方了。
從對比中可以看出,新加坡的降水量非常多,這裡從來都不是缺水的地區,但今天新加坡的淡水供給卻真的不夠,必須從馬來西亞購買。
新加坡的淡水不夠用,並非是降水不夠多,而是因為人太多了。新加坡陸地面積為719.1平方公里,還不如北京通州區面積大,但人口卻有564萬之多,反觀通州區的面積有906平方公里,而常住人口只有157萬,對比之下可見新加坡人口密度之高。
因此新加坡即便是降水很豐富,但由於面積不大,沒有什麼大河大湖去儲存降水,無法供應數百萬人的需求,因此新加坡只能去馬來西亞買水。
許多人知道新加坡是一個城邦國家,但你可能不知道,新加坡還是一個島國,其國家主要坐落在新加坡島上,而在新加坡島的東部地區,正衝著馬拉西亞的柔佛河河口。於是在1961年和1962年,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簽署了兩份購水協議,從柔佛河口買水。
(柔佛河口正衝新加坡,根據雙方協議,新加坡出資在河口建壩取水,新加坡每天可從馬來西亞柔佛河取水不超過2.5億加侖,約94.6萬立方米)
根據1962年水供協定,新加坡以每千加侖3分令吉的價格從馬來西亞買水,換算成美元,一噸水連一美分都不到,十分便宜。
不過作為回報,這些淡水在新加坡進行處理後,會以每千加侖0.5令吉的價格再賣回馬來西亞,中間的淨化成本由新加坡承擔。
新馬供水協議的有效期是25年,到1987年兩國原本要協商新的水價。但不知何故,馬來西亞最終選擇不調整水價,到2011年雙方簽署的第一份供水協議到期,而二份協議的期限是2061年。
目前新加坡仍以極低地價格從馬來西亞買水,而馬方則多次要求提高水價,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也曾在電視採訪時抱怨買給新加坡的水價太低了。
不過馬來西亞要求漲價的提議遭到新加坡的拒絕,為此馬來西亞多次威脅將切斷對新加坡的淡水供給,但新加坡也是態度強硬,堅決不與馬拉西亞談判供水價格。
新加坡態度如此強硬,難不成新加坡有底氣做到淡水自足?
答案是是新加坡做不到。
截止到2019年,新加坡的淡水依然達不到完全自給,如果馬來西亞斷水,新加坡就跪了。對此新加坡也是積極籌劃,在全境建了17個大型儲水池,用於儲存雨水。
(新加坡建設的蓄水池)
除此以外,新加坡還大力推動再生水和海水淡化。再生水是經過處理的生活廢水,可以達到飲用標準,而海水淡化則是向大海要淡水,現在新加坡已經建有五座海水淡化廠,其海水淡化技術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
在新加坡政府的努力下,新加坡的淡水自給率正在不斷提高,但目前來看新加坡的淡水還是要依賴馬來西亞,這種情況在短期內是不會有什麼變化的。
不過即便如此,新加坡政府在於馬來西亞打交道時仍舊處於強勢地位,因為馬來西亞在經濟上非常依賴新加坡。目前僅在新加坡工作的馬來西亞人就有10萬之多,打擊新加坡無異於也是砸自己的飯碗。因此即便是狠話不斷,但馬來西亞始終不敢給新加坡斷水。
(憑藉著發達的經濟和科技,讓彈丸之地的新加坡得以在強鄰中欣欣向榮)
-
15 # Bo哥說體育
感謝你的問題,可以直接講,如果馬來西亞現在斷供飲用水給新加坡,新加坡還不足以自給。
新加坡確實有許多蓄水池,但是要知道,這些蓄水池,包括新加坡自己的海水淨化工程的直飲水,畢竟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新加坡政府的目標是實現2040年以後飲用水自給,這足以說明在現在的階段,飲用水還是必須依賴於馬來西亞。畢竟新加坡是一個幾乎沒有任何戰略資源的國家。像勿洛蓄水池,雙溪布洛蓄水池,Pandan蓄水池等等大大小小的十多個蓄水池的水僅僅只是夠10%不到的新加坡生活使用,而且這也是作為戰略儲備水。加上海水淨化工程的水,能佔的比例還是遠遠不夠。
新加坡政府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來解決這些問題,就像電一樣,新加坡電力以前也是遠遠不夠,隨著這些年本地Singapore Power的發展,新加坡的電力已經以後供應本地使用,還可以少量出口。水的問題也是一樣,20-30年的時間,新加坡實現飲用水自給沒有問題,這是政府的戰略規劃。
-
16 # 地理縱橫
新加坡是一個小國,面積才720平方千米,還不如中國一個縣城大,雖然年降水量高達2400毫米,但本國面積小,不足以發育成一條河流,因此這個國家用水可是一件發愁的事,我們先看看新加坡的地理位置。
上圖中可以看出,新加坡北面緊鄰馬來西亞,四面環水,象一座島嶼,只有北面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望,更像一個嬰兒依偎在中南半島這塊母體大陸懷抱中,因此取水只能依靠中南半島這塊大陸。
陸地對於人類而言,它不僅為人類提供生活空間,更重要的是能為我們提供生存的淡水、土地、礦產等資源,意義非常重大。
馬來西亞這塊國土上,發育著一條對兩國非常重要的河流——柔佛河,遺憾的是這條河流也不是很大,河長才122公里,年徑流量約11.8億立方米,兩國高度依賴這條河為他們提供日常生活用水。
可是新加坡扼守在馬六甲海峽這條海洋生命線上,這些年來由於東亞經濟迅速發展,對石油的需求量連年增長,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坐收天時、地利,沿岸的城市迅速崛起,人口急劇增長,新加坡成了亞太地區最大的轉口港,也是世界最大的集裝箱港口,馬來西亞就業也因此受益。
歷史上的原因,1962年馬來西亞曾與新加坡簽署了供水協議,每天供應給新加坡2.5億加侖的用水,摺合110萬立方米,年供水4億立方米,2061年到期,當時供水價格非常低,每加倫只有3分錢(當地幣種),可是經過了60多年的發展,馬來西亞的用水也在逐年增加,而新加坡港口用水量需求也是越來越多,原來協議供水也不能滿足新加坡的需要,據推測到了2018年新加破由原來每天2.5億加侖增加到4.3億加侖,增長幅度達70%,很顯然馬來西亞這是不願意做的事情。
其次1962年的供水價格,與現今比較,相差非常大,馬來西亞認為,供應本國的水價比供給新加坡的高出很多,出現了價格倒掛,為此怨氣也很大,協議到期後(2060年)對新加坡供水可能出現一些紛爭。
問題之爭:柔佛河有沒有那麼多水可用?新加坡的找水出路在哪裡?
柔佛河年徑流量才11.8億立方米,2018年新加坡從柔佛河用水增長到每天4.3億加侖,年需求7.1億立方米,給馬來西亞剩餘了11.8-7.1=4.7億,是否滿足了馬來西亞的需要,還不好說,從上圖來看,沿柔佛海峽岸邊,馬來西亞城市也在崛起,也眼巴巴只望著柔佛河供水呢。
新加坡的快速發展,依賴於這條海洋石油生命運輸線,才導致了對水的需求猛增,否則兩國依賴柔佛河供水還是綽綽有餘,這都是東亞經濟快速發展惹的禍。
對於新加坡而言,找水沒有更多的出路,只能依靠天降水,島內年降水2400毫米,理論上計算可得到年17億立方米徑流量,目前新加坡修建了17個大蓄水池,如果把其中10%截留,才有1.7億水量可用,缺口還是很大。
當然新加坡還可以向大海要水,實施海水淡化,這要看海水的處理能力和成熟度,究竟會給新加坡提供多少淡水,還讓人存疑。
如果僅憑截留降水和海水淡化二項,還不能達到解決新加坡的用水問題。還得向馬來西亞乞討,因此如何處理好兩國外交關係,解決好用水問題,才是一件頭等大事。
新加坡就業市場廣闊,為馬來西亞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經濟發展有很強的互補性,所以兩國應坐在談判桌前,協調好柔佛河用水問題。主要從兩方面解決:
一是如何開源節流,積極從內陸地區給柔佛河的調水,上圖柔佛河北部有一座大的湖泊,是非常好的水源地,這要新加坡搞好與馬來西亞的關係,才能做好調水之事。
從長遠來看,真正解決好的兩國用水爭端問題,還是比較難的,如果處理不好,最終倒黴的還是新加坡這個國家。由此看來,資源才是一個國家立國之本,新加坡因缺水受制於人,一直是他們心頭大患啊。
-
17 # aging74755260
他有一定的經濟實力,還是有可能搞定的。大致三點。海水簡式淡化,供水分飲用,洗滌雙通道,採用模組式拼接,將城區用框架和膜隔離,變蒸發量為降雨量。
-
18 # 使用者互相應對
這種問答是設想,很象“杞人憂天”。自然科學和發展科學都在變幻,沒有規律,也沒有資料公式。百年條約,供需相互,不存在斷供乞求,何況將來共同擁有,共享萬年資源。
無法知道40年後誰在新加坡領導,也不知道馬來西亞的總統?也不知道人口數量?只要有錢,他們都會互利和成。當海平面在上漲,哪怕一年只有一毫米?天災也難不到人類飲水。
將來新加坡的科技發展引雲降水,這水星系是支援的,還是解決不了嗎?即使變成沙漠金都,那裡的法律規定,入境帶水,支援世衛!很可能開發出源頭基因水系?
-
19 # 地理有意思
如果馬來西亞自來水斷供,目前新加坡還做不到自給自足,原因無他,新加坡 不管是人口密度還是國土面積,都不以支撐其完成淡水資源的供給,畢竟其領土內基本沒有像樣的河流,且新加坡的人口密度全世界排名第二,只要馬來西亞淡水資源斷供,那新加坡淡水資源絕對受困。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將新加坡理解為一個海島,在沒有河流、湖泊有效蓄水的情況下,挖再多的蓄水坑都無濟於事,況且新加坡還沒有足夠的面積來提供挖坑。
可能很多人對新加坡不瞭解,但如果用中國的海島來類比,答案就顯而易見了。先用大一點的臺灣島來類比,臺灣島不管是面積還是降雨量,比新加坡有過之而無不及,但臺灣島也不是淡水資源充沛地區,因為臺灣島地形是南北狹長,而東西較短,恰好臺灣島的河流基本都是東西向,河流無法有效儲存水資源,即便年降雨量比較大,但基本都白白流入大海,而新加坡的存水地形還不如臺灣島,所以儲存幾乎不可能。
再一個,新加坡海拔最高處僅163米,這說明新加坡島嶼並沒有跌宕起伏,即便有河流形成,也只是那種短小、狹窄的河流,這樣的地貌蓄水並沒有天然優勢。再加上新加坡深處馬六甲海峽地段,即便依靠打井,打出來的也只是鹹水,根本不足以直接利用。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未來新加坡淡水資源想要擺脫馬來西亞,只能依靠海水淡化,但上面有說,新加坡人口密度排名世界第二,海水淡化工程也將耗資巨大。
-
20 # 百科千尋君
不能,新加坡官方的估計是,到2061年實現淡水自給,擺脫對馬來西亞淡水的依賴。
Wiki上面的新加坡條目裡寫道:新加坡依賴四大水源,即“四大水龍頭”——從馬來西亞進口的水、收集雨水、再生水和海水淡化。新加坡宣佈,到2061年與馬來西亞簽訂的供水協議到期時,將實現淡水的自給自足。不過,根據官方預測,2010年至2060年間,新加坡的日需水量預計將翻一番,從140萬立方米增加至280萬立方米。預計增長主要來自非生活用水,2010年非生活用水佔需水量的55%,2060年非生活用水佔需水量的70%。屆時,再生水的需求量預計將達到50%,海水淡化的需求量將達到30%,而內部集水區的需求量僅為20%。
新加坡是熱帶城市國家,由新加坡島及附近63個小島組成,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3米,靠近赤道,常年高溫多雨,年均氣溫24℃-32℃,年均降水量2345毫米。
僅從這些描述看來,新加坡不會缺水。但新加坡面積狹小,陸地面積只有724.4平方公里,意味著集水面積小,河流短,降水量雖大,但降落到地表後不久就流到海里去了,很難存住。而且新加坡還不能過分開採地下水,因為是島國,很容易引起地面沉降和海水倒灌。新加坡人口有570萬,人口密度高達7894人/平方公里,僅次於摩納哥,如此稠密的人口,生活用水量巨大。加之新加坡工業發達,工業用水量也很大。種種原因,導致新加坡淡水無法自給。
2017年新加坡人均淡水資源量只有107立方米,而世界平均值是5732立方米,新加坡的人均淡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86%,屬於極度缺水的國家。
為了解決淡水問題,新加坡在1961年和1962年與馬來西亞簽訂了供水協議,一個協議在2011年到期,另一個在2061年到期,還未到期的協議規定,新加坡每天可以從馬來西亞柔佛河抽取2.5億英制加侖(約114萬立方米)的生水,一千英制加侖(約4.5立方米)的生水只需0.03林吉特,由柔佛州經新馬長堤引入新加坡。即使後來新加坡退出了馬來西亞聯邦,協議仍然有效,但馬來西亞數次威脅要切斷新加坡的水源,而且2061年協議到期後馬來西亞很可能不會再簽訂,這讓新加坡很沒安全感,所以要早做準備。
新加坡透過修建蓄水池、淡化海水和回收廢水來提高淡水自給率,以求在2061年馬來西亞斷供淡水之後能夠自給,但能否實現還是未知的。
回覆列表
1、新加坡地處偏季風性的熱帶雨林帶內,年均降水量高達2400毫米,平均溼度高達65%左右,這樣的降水量和溼度,維持一個561.2萬人口的城邦日常生活,還是勉強夠用的。
2、新加坡並非完全沒有徑流淡水。熟悉新加坡典故的朋友大多知道,小小的新加坡有12條大小河流,其中最著名的新加坡河全長3.2公里,提問主提到的蓄水池,絕大多數並非直接承接降水,而是接納河流注入,蓄水以備不時之需,如新加坡河在注入大海前,就先流入著名的濱海灣蓄水池。事實上新加坡開埠首先是從河港(新加坡河港)開始的,大多數主要歷史建築也位於新加坡河兩岸,著名的魚尾獅雕塑則矗立在河口附近。因此如果談及新加坡淡水問題,應該首先提這些小但重要的河流,因為它們本身就是各蓄水池最穩定的淡水來源,畢竟新加坡如今是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面積僅721.5平方公里,是不可能專門闢出大量空地來接雨水的。
3、儘管如此,但新加坡城市化程度太高,且這個城邦國家偏偏還在大力發展諸如重化工這樣的重工業,而不像另一些城邦國家那樣以三產服務業為主,眾所周知,這些重工業都是淡水消耗大戶。在這種情況下,新加坡儘管雨水豐沛且有徑流和蓄水池“保底”,但也仍然需要外來供水的源源補給,否則日子還能勉強過,但很多產業就要大受影響,。因此吵歸吵,新加坡政府還是努力和大馬維持相對良好的關係,以免對方怒而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