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微軟、谷歌和三星等31家巨頭結成聯盟到底是牢不可破,還是最後一鬨而散、各行其是?
9
回覆列表
  • 1 # 科技吹水

    市場背景:5G整合商被廠家擠到了牆角準備毆打,軟體商在旁邊瑟瑟發抖。

    據外媒報道,這31家巨頭涵蓋了科技和電信公司,其中包括微軟、谷歌、IBM、思科、AT&T、Verizon、沃達豐、樂天、西班牙電信、英特爾、三星電子、高通等。

    這31家巨頭於本週二宣佈結成聯盟,該聯盟名為“開放無線接入網政策聯盟”(Open RAN Policy Coalition)。

    德國專利統計公司IPlytics近日釋出的一份關於“5G標準專利宣告調查”的報告顯示,5G專利申請最多的是華為(3147項),其次是三星(2795項)、中興(2561項)、LG電子(2300項)、諾基亞(2149項)和愛立信(1494項)。中國企業已經佔有了全球5G40%的專業技術所以說全球5G的發展是繞不開中國的,中國企業已經主導了5G的全球發展。

    從1G到4G,西方的發言權佔據主流,現在由中國企業掌握話語權是西方科技企業所不能接受的。

    並且每一次通訊技術的進步,都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和技術飛躍,這不僅關係到賺錢的問題,通訊行業還是科技行業的基礎之一,西方科技企業不可能把自己命脈交到中國企業手裡。於是這就有了,美國挑唆各個國家封鎖中國5G技術。其實主要手段是經濟制裁和晶片斷供。

    最近華為把一部分晶片交由中心國際代工,這就意味著,中國已掌握了通訊器材的全部主要核心部件的生產,並且由於中國有巨大的內需市場,並且這次疫情也已經證明中國的已經在全球產業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用經濟制裁等手段也不能阻止中國的科技進步。

    任何聯盟都有其成立的目的

    硬的不成就來軟的,西方的科技巨頭也不願意把華為排除在外,因為華為已經佔據了5G通訊行業的全球制高點,不僅掌握了大量的5級專利,還趁著前全球通訊裝置巨頭倒閉,諾基亞愛立信在搶奪裝置和專利的時候,迅速行動挖了大量的世界級頂尖人才,掌握了通訊裝置行業的學術制高點。

    華為的5級通訊裝置不僅價效比高,並且有學術界的支援。西方科技巨頭試圖透過一系列的圍追堵截,從政治上打壓、從經濟上封鎖、從技術上抵制、從軍事上消滅,我為首的西方國家在針對競爭對手是所使用的一系列慣用伎倆。

    目前以中國的體量已經是不可能從軍事上消滅的國家,從政治、經濟、技術都不能封鎖中國5G的崛起。所以西方科技巨頭又新生一記,從市場上打壓中國。

    但這種聯盟本身就是非常脆弱的,科技巨頭各自心懷鬼胎:軟體製造商希望運營商談判增加自己在5G發展中的話語權;運營商希望這種的透過這種聯盟降低5G通訊裝置的價格。

    軟體製造商和運營商都是5G通訊裝置的使用者和受益者,換句話說他們都是5G通訊裝置的客戶。也許和中國的經驗不一樣,消費者成立聯盟是否可以改變廠家的經營政策?這正如聯合國透過全球銷燬核武器的公約一樣,沒有無償的出席,這種公約沒有約束力,那麼一個使用者的聯盟沒有廠家的參與,他們指定的規則廠家會遵守嗎?

    競爭對手的不斷出招,正說明了對手的恐慌和緊張。不管聯盟成立時各自的目的如何。正如聯合國也沒有讓哪一個國家過分的受益一樣,所有的過程都會指向一個結果,在脆弱的協議之下,勉強維持著聯盟成立之初的目標。這種聯盟不會破滅最多隻會名存實亡,但是我認為這31家巨頭成立的公司不會完全的名存實亡。因為5G技術的統一和市場的規範,是符合科技發展的歷史趨勢的,聰明的企業只會順勢而為(消費者協會還是有存在的意義的)

  • 2 # 大國之巔

    先說結論:這個聯盟包含了31家大公司,看似很強勁,但他們有兩大弱點。第一,缺乏通訊裝置製造經驗;第二,很多公司彼此間還是競爭對手,要有很多漫長的內部協調(扯皮)。

    一、美國或允許其企業與華為合作

    美國可能會允許美企與華為的合作

    然而一年後,美國商務部發現,整個5G行業幾乎已由華為主導,而美國的公司則越來越邊緣化!

    這裡面要注意一句關鍵詞,路透社報道的原文報道是:"美國商務部允許美國公司與華為合作,參與5G標準建設",這並不是一些中文翻譯的"允許華為與美國公司合作",更不代表美國即將解除對華為的禁令。但這也凸顯了華為在5G標準制定上的重要性,任何美國公司想要參與5G建設,就繞不開華為!

    華為在5G建設上獨立自主

    據統計,華為擁有5G專利3147項,居全球5G專利相關公司中首位,並且具備端對端全套解決能力。也就是說,在5G領域,華為有完全獨立自主的能力,在5G標準上有很大的話語權,腰板很硬!如果美國不讓他們的公司與之合作,基本等同於禁止美國公司參與5G標準了!

    二、31家企業成立聯盟,要求開放5G系統

    在這則訊息釋出的同時,還有另一則與華為5G相關的訊息,也很重要。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些企業要擺脫5G製造商對技術的壟斷,打破5G的技術壁壘。

    需要指出的是,參與該項聯盟的公司雖然全都赫赫有名,但卻並不包括市場上的三大5G裝置供應商——華為、愛立信和諾基亞。換句話說,這個聯盟成立的目的,就是要在5G市場上分一杯羹,並希望上述3家企業與他們分享5G技術!

    可見,在叢林法則的競爭中,只有絕對的實力,才會有話語權和主動權。華為憑藉自己的實力,讓美國有所讓步和鬆動,中國企業,加油!

  • 3 # JN管家科技訊

    美國出現了一個新的聯盟,稱為“開放並可互操作”5G無線系統,從而消除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

    聯盟介紹

    儘管OpenRAN仍處於萌芽階段,但它無疑在電信行業的許多不同領域中聚集了動力。OpenRAN想到實質性地挑戰現有網路基礎設施生態系統還需要很多年,但是輔助性的政府政策和寬鬆的監管環境肯定會加速這一程序。

    透過促進標準化和開發開放介面的政策,可以確保不同參與者之間的互操作性和安全性,並有可能降低新創新者進入市場的障礙。作為一種技術,OpenRAN分解了電信網路的無線電,硬體和軟體元件。目的是為電信公司提供透過模組化設計構建網路,根據自己的優點選擇每個元件的機會,而不是將專有技術捆綁在一起並可能造成供應商壟斷情況的專有技術。

    從理論上講,網路應該更便宜地部署,因為供應商生態系統將具有更大的多樣性,每個細分市場中都會湧現出專家。所以,這個聯盟還是有好處的,可以推動制定更為公開的政策,以支援開放和可互操作的無線技術,為研發提供資金,降低5G部署的壁壘並利用政府採購來支援供應商的多樣性。

    美國政府希望搞點事情

    當然,美國肯定希望這個聯盟可以為他們搞點事情。為了抗議中國崛起為5G時代的強國,美國政府迅速採取了支援態度。這種選擇對美國政府有兩個目的。首先,它削弱了中國基礎設施供應商對該行業的影響,其次,它刺激了美國基礎設施公司的建立。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一項法案被提交給國會,以提供高達10億美元的聯邦資金,就是為了尋求不使用華為和中興的替代方案。美國當然知道,華為有望成為最便宜,最快,最普及的5G全球提供商,而西方公司和工人失去了市場份額和工作機會。廣泛採用5G技術有可能為網際網路連線裝置,個人資料安全和國家安全的未來帶來巨大的影響。美國就是一直以安全問題為理由一直拒絕華為,還慫恿盟國一直禁用華為等中國裝置商產品。除了美國政府的支援外,這個聯盟運動也獲得了他們運營商的支援。對於運營商來說,如果這個聯盟可以成功,他們才是最大的受益者,開放性的無線接入網技術,使用通用的晶片,開放的軟體來取代緊耦合的基站裝置,從而降低裝置採購的成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刺客列傳》與以往的網劇有所不同,它有哪些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