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塵夢醒

    傳說中周文王有100個兒子,但據有證可考的只有17個,當然,大多數不是親生的,是收的義兒,也就是養子。他親生的大兒子叫伯邑考,二兒子叫姬發。

    周武王其實姓姬,叫姬發,周不是姓是氏,族的意思,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叫法是諡號。也就是封號。

    在古代,國王的兒子應該叫做王子或太子,王公的兒子稱做世子。所以武王姬發就有了一個太子發的名稱。

  • 2 # 白水老哥說歷史

    周武王叫姬發?誰說的?

    電視裡說的?大錯特錯,誤人子弟!

    周武王是西周的第一代天王,姓姬,名發,所以現在有些影視劇裡,把他叫做姬發。實際上,這是犯了“以今證古”的毛病,當時的人是不可能這麼稱呼的。

    第一、為什麼不能叫他姬發

    當時的貴族,有姓,有氏,有名,有字,用法是不一樣的。之所以說貴族,因為普通老百姓是沒有姓和氏的,只有名。按照當時的規矩,男子只能稱氏,不稱姓。而“姬”是武王的姓,所以,肯定不能叫他姬發,而應該稱他的氏。

    第二、周武王的氏

    周武王的氏是什麼呢?清代顧炎武在《原姓》中說:“最貴者國君,國君無氏,不稱氏稱國。次則公子,公子無氏,不稱氏稱公子。最下者庶人,庶人無氏,不稱氏稱名。”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武王沒有氏。國號是周。那麼怎麼稱呼他呢?

    第三、周武王兄弟的稱呼

    我們看看歷史記錄,當時的人們是怎麼稱呼他的兄弟的。周武王一共是親兄弟10人。老大是伯邑考,考是他的名。按照“伯仲叔季”的次序,老大為伯。邑是他的官職。所以稱他為伯邑考。周武王是老二。從老三到老九,都稱為叔。老三管叔鮮,老五蔡叔度,老六曹叔振鐸。老七郕叔武,老八霍叔處,老九衛康叔。老十是最小的一個,所以就用了季,所以稱為冉季載。從上面的稱呼可以看出來,他們稱呼中的頭一個字,都是他們封國的國號,他們都是以國號為氏。男子稱氏,那麼第一個字就是他們的國名。所以對他們稱呼為:氏+排行+名。

    第四、對周武王的稱呼

    由於武王沒有氏,所以在他成年之前,應該稱“太子”或“大子”,人們叫他“太子發”或“大子發”。

    周武王繼承了王位以後,成了國君。國君稱國,西周的國號是“周”,所以可以叫他“周武王”。但是,你可能要問了,“武王”不是諡號嗎,當時也不可能用他死後的諡號啊。其實,“武王”並不是他的諡號,諡號是在西周中期才出現的 。“武王”是他生前給自己取的號。那麼,具體應該怎麼稱呼他呢?周武王沒有氏,稱國。他排行第二,為仲,所以應該叫他“仲發”、“武王仲發”或者“周武王仲發”。

    秦漢以後,姓氏合流,很多人不知道姓和氏的區別了,所以有的人就把他稱為了“姬發”。相應的,老四周公旦,也不能稱為姬旦,而應該叫他叔旦。因為他是周公,通常就稱為了周公旦。同樣,秦國是嬴姓,趙氏,所以秦始皇應該稱為趙政,也不能叫嬴政。《史記》以及更早的文獻,都稱秦始皇為趙政或是秦政,從來沒有叫“嬴政”的。

    總結一下,周武王在成年之前應該稱為“太子發”,成年後稱“仲發”。但是今天,大多數人已經習慣地把他稱為姬發了,已經約定俗成了,這麼稱呼也未嘗不可。但是,如果回放到當時的生活場景,比如在影視劇當中,再這麼稱呼就不恰當了。

  • 3 # 芋頭170900173

    繼位前,他是王子發,繼位後,他是周王發,死後,他是武王發。反正從來不可能有人叫他姬發。他自稱也只會用小子發,不會是姬發。

    類似的,有王子旦,周公旦,但是沒有姬旦。

    男不稱姓,女不稱名。沒有女不稱氏哦。女是可以稱氏的。可以姓氏連稱,比如蔡姬,齊姜。但是男不稱姓要很晚,氏逐漸取代了姓之後才消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影請問150抽能不能出來35片水門,我屬於比較非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