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故紙堆大雜燴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精彩的故事數不勝數,然而,偏偏有些故事,奇葩的讓人不相信這居然是歷史上發生的事情,但是史官秉筆而記,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由不得人不信。下面就來講幾個這樣的奇葩故事。

    沒有人比我更懂叛軍——李光弼。

    唐朝安史之亂爆發後,唐軍與安史叛軍在各個地方都展開了激烈戰鬥。其中,唐朝大將李光弼正對上了叛軍頭子史思明。二人在河陽交鋒,互有勝負。史思明帶兵去截斷李光弼的糧道,李光弼反應極快,率軍增援。雙方在野水渡安營紮寨,僵持下來。

    到了晚上,李光弼召集眾將議事,他決定率主力返回河陽,留下將領雍希顥(顥通“浩”)及一千士兵防守營寨。臨走時,李光弼當眾對雍希顥說:“史思明帳下大將高庭暉、李日越、喻文景都是萬人敵的猛將,今夜史思明必定會派他們其中一位來劫營。如果叛軍來了,守著營寨,別理他,也別出去交戰,到時候要是他們投降了,就帶著他們一起回來。”

    聽到李光弼說了這麼一席沒頭沒腦的奇葩話,眾將都面面相覷,各別不厚道的甚至偷偷捂嘴偷笑。畢竟,這群叛軍有膽子造反,必然抱著飛黃騰達的心思,而且叛軍都是邊防精銳,久經戰陣,況且人家就是來劫營,怎麼可能這麼輕易的投降,造反可是死罪。大將你莫不是著急上頭失心瘋了吧。

    結果,沒過多久,史思明對大將李日越道:“李光弼善守城池,現在出兵野戰,不是我們對手,正是打敗他的大好時機。現在你率領精銳騎兵連夜攻擊他在野水渡的營寨,擊破其大軍,生擒李光弼,如果抓不到,就不要回來見我。”

    李日越乘著天黑,隨即率領五百騎兵殺到野水渡的營寨外,結果聽到營寨裡的唐軍正在喧譁吶喊,知道唐軍有了防備。李日越索性躍馬而出,問營寨裡的人:“李光弼在營寨裡嗎?”

    留守的雍希顥一看是李日越親自問話,就在營寨頭上回話:“不在,李司空已經走了”

    李日越又問:“你們現在有多少人?"雍希顥答到:“一共有一千人”李日越繼續問道:“守寨大將是誰?”雍希顥指指自己:"正是在下。"

    李日越聽完後,低頭沉默不語,他的手下很緊張,現在夜襲被發現,說明對面早有防備,搞不好早就佈下天羅地網,就等一聲令下就衝殺出來。這是,李日越抬起頭,對部下說:”現在李光弼已經跑了,追之不及,即使破寨抓到雍希顥,我也免不了一死,還是投降。”

    於是李日越大叫願降,營寨上的雍希顥一臉懵逼,前一分鐘還殺氣騰騰的要攻寨,怎麼現在就投降了。不管怎麼樣,投降了那就受降吧。隨後,稀裡糊塗的雍希顥帶著李日越一起來見李光弼。李光弼不僅寬恕了李日越,還將其破格提拔為心腹將領,史思明手下另一員大將高庭暉聽說後,也投降了李光弼。

    這下眾將個個心裡對李光弼佩服的五體投地,大哥您太給力了,神運算元啊,怎麼算到的,教教我們唄。李光弼得意的說:“這都是套路啊,史思明對自己的野戰能力很有自信,總覺得野戰我不是對手,這次出城野戰,肯定打不過他,所以下了死命令,要李日越活捉我。李日越沒有抓住我,哪敢回去覆命呢?只有投降我這一條路能走。而高庭暉謀略才幹更在李日越之上,聽說李日越受到重用和信任,自然也會來投奔我,也會投降。”

    中國歷史上唯一死在茅坑裡的君主——晉景公

    晉景公是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君主,是個很有才能的人,在位期間。與南方的楚國和西方的秦國爭奪霸權。尤其是楚國,楚國在位的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晉景公跟楚莊王征戰多年,終於在晚年把楚莊王幹下了霸主之位,使晉國重登霸主之位。

    晉景公稱霸之後,由於歲數大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有一次,他做了一個噩夢,就請了一位巫師來給自己算命。巫師算了一卦,說:“君主怕是吃不到今年的新麥了”。這基本就是暗示晉景公藥丸啊了,晉景公很不高興,把巫師趕走了。隨後,晉景公馬上又找了一個醫生來給自己看病,醫生說:景公已是病入肓膏,無法醫治。成語病入膏肓也是出自這裡。

    很快,新麥成熟了,有人獻上了新麥,晉景公叫人用新麥做飯,然後召來巫師,跟他說:“你不是說我吃不到新麥嗎,你看看放我面前的這一碗裝的是啥,敢詛咒我,你可以去死了。”說完下令把巫師拖出去斬了。

    正當晉景公端起碗筷準備大快朵頤的時候,突然感覺腹中絞痛,只能放下碗,趕到茅坑方便一下。結果折一去就是半天,左右侍從左等右等就是不見人回來,就趕緊去茅房尋找。結果進去發現,晉景公已經掉到茅坑裡淹死了。這口今年的新麥,晉景公終究是沒吃上。

    巫師:我死的好冤啊!

    不過,故事還沒完,晉景公掉進茅坑之前,有一個宦官做夢,夢到自己揹著景公登上天去,於是,景公淹死之後,他下去揹著景公的屍體出了茅廁。後來,他把這個夢境跟周圍的人說了,一傳十十傳百,滿朝文武都知道了。於是眾大臣說,這可是上天的暗示啊,就由你陪著我們的主君。就在葬禮上把這個宦官拉去殉葬了。

  • 2 # 雲淡滿天青

    唐伯虎點秋香故事是大家熟知的,以此創作許許多多的文章電影電視劇。故事的豬腳唐伯虎唐寅確實是大才子,集詩,書,畫一體的明朝絕世大才子。唐大哥為人風流倜儻,瀟灑不羈,喜愛大保健。他也是個倒黴催的,一生經歷坎坷。

    唐大哥早年參加錄科考試,忍不住去了大保健。被人告發了,差點被擼了,當時的老闆愛才,勉強榜末上榜。過兩年,又去會試,受好友徐經作弊案所累被罷黜。厄運連連,家庭失和,老婆離婚,兄弟分家,縱情酒色,窮困潦倒,後又捲入寧王叛亂。

    人生際遇就如此奇妙。再窮也不能少了大保健,我們的唐大哥不愧是大才子,窮則思變,畫春宮圖來賣,相當暢銷。真是個充滿正能量的勵志故事,雞湯後人,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大才子唐寅有著一顆自由奔放的靈魂,令其創作出作品如此膾炙人口,深入人心,流傳後世。浪漫的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只是後人對他的喜愛而創作的,而真實的經歷並不美好。唐寅失去了功名權勢,而收穫的是後世美名。

  • 3 # 以史為鑑

    說幾個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的故事吧

    一,齊桓公私通姐妹

    齊桓公的哥哥就是是著名的私通妹妹、姦情暴露後殺了妹夫魯莊公的齊襄公。

    齊桓公自己也毫不遜色,對管仲就直接表示“寡人有三疾”,分別是好酒、好田獵、好色。

    據《晏子春秋》記載,齊桓公對自家姐妹也不放過,足足和九個姐妹有關係,害的姐妹無法出嫁。

    二、齊桓公大街上看到美女就拉過來

    根據《韓非子》記載,齊桓公在齊國巡遊,在大街上看到美女就拉倒自己車上“被髮而御婦人”,頭髮散著就開幹,也是醉了。

    三、齊桓公是旱鴨子

    齊桓公娶了蔡侯家的姑娘,就是蔡妃。

    蔡妃年輕好動,非常討齊桓公歡心。有一次齊桓公帶著蔡妃去坐小船,估計想船震了。

    結果蔡妃玩心大發,看見齊桓公在小船上不敢動,於是故意踩著船兩邊搖啊搖,歷史記載:“桓公大懼,禁而不止”,看來齊桓公嚇壞了,屢屢要蔡妃停下來,但蔡妃就是不聽話。

    結果上岸後,大怒的齊桓公就把蔡妃趕回孃家反省。

    沒想到蔡侯覺得齊桓公太不給自己面子了,於是把蔡妃又找了個人嫁了。

    齊桓公本來挺喜歡蔡妃,想著她反省完了兩人接著恩愛,沒想到蔡侯直接不給他機會。於是一怒之下就派兵要滅了蔡國。管仲一看攔不住,就說:你想打蔡國也別直接說因為蔡妃的原因啊,你乾脆就說替周王討伐楚國,回頭以蔡國是楚國附庸的名義攻打,也算師出有名啊。

    於是齊桓公就以征討楚國的名義替自己出氣去了。

  • 4 # 潯陽鹹魚

    這裡說一個南朝時候的故事。

    柳家席褥

    按例,先呈上史料原文及出處:

    初,(柳)慶遠從父兄衛將軍(柳)世隆嘗謂(柳)慶遠曰:“吾昔夢太尉(柳元景)以褥席見賜,吾遂亞臺司,適又夢以吾褥席與汝,汝必光我公族。”至是,(柳)慶遠亦繼(柳)世隆焉。(《梁書·卷九·列傳第三》)

    故事大概是,南朝劉宋、南齊時期的名將柳世隆,曾經對自己的堂兄弟柳慶遠說:“我有一天,夢到了太尉(也就是柳世隆、柳慶遠的伯父柳元景)送了一床被席(具體是哪個不能確定)給我,我的官位便僅次於宰輔大臣了。剛剛我又夢到自己把這床被席給了你,你一定會光大我柳氏全族的啊!”結果是,“(柳)慶遠亦繼(柳)世隆焉”。

    【殺死柳元景的宋廢帝】

    這個表面上頗有些“扯”的奇聞倒也不奇,畢竟我自己也不是沒預先夢到一些事情的(弗洛伊德的書還沒看完)。話說回來,不論事情真假,我們也無法去扒老柳的棺材求證了。至少最後的結果是,這幾位柳先生所屬的“河東柳氏”,的確成為了南朝的頂級士族之一。

    從南朝劉宋的太尉(贈官)柳元景開始,柳氏開始有了執掌中樞的人員,雖然柳元景死於暴君之手,但一人之存亡,無關全族之復興。

    柳元景之後,柳世隆歷仕劉宋、南齊二朝,文武兼備,尤其受到齊武帝、齊明帝的重用,官位顯達,並且兼有名士風流,他通音律,善彈琴,喜好術數,“世稱柳公雙瑣,為士品第一”(《南史·柳世隆傳》)。

    柳世隆對自己的才藝亦頗為自負,曾經自誇道自己:“馬槊(意指武功)第一,清談第二,彈琴第三。”

    【唐代文豪柳宗元也是“河東柳氏”的一員】

    柳慶遠繼柳世隆後,成為南朝第三個朝代——蕭梁的開國功臣,在梁高祖蕭衍崛起的過程中,柳慶遠更是擔當了“謀主”這一角色。在蕭衍建國後,柳慶遠因其忠誠謹慎的性格備受信任,同樣是“迭據方岳(外出為州牧),位終上將”。

    故事到這裡,我們可以說,柳世隆的“預言”的確成真了。不管如何,柳氏最終成為了名載史冊的豪族。

  • 5 # Lingting1314

    三國時期,有個很傲嬌的人,叫簡雍,和劉備是好基友。

    據史書記載,老簡這人吧,有點放蕩不羈,每次和諸葛亮侃大山時,就那麼斜躺著,好腿壓孬腿,頭枕著胳膊,反正也就這副德性吧。

    這一年,天下大旱,劉備下達了禁酒令,還專門成立了稽查大隊,一旦發現喝酒、售酒者,嚴懲不赦。

    這天,稽查大隊在一戶人家發現了釀酒工具,有關部門認為,持有作案工具就說明有作案動機,是同樣要受到懲罰滴,就把這戶人抓了起來。

    恰巧老簡和劉備出來散步,看到了這一幕。

    這時,一對兒過路的男女看到抓人了,就湊過來瞧熱鬧。

    老簡捅了捅劉備,指了指那男的,悄聲對劉備說:"哎,老劉,快!叫人把這個男滴抓起來!"劉備心想,這老簡平時就沒個正形,這會兒不是想打人家妹子的主意吧,就問道:"為什麼?"

    老簡一本正經地說:"這男的準備對那個妹子做羞羞的事,難道你沒看出來嗎?"

    劉備懵逼了,心說軍師諸葛亮有未卜先知的本領,如果他說出這話我信,可你老簡啥時候學會了這一手?

    他滿臉疑惑地問道:"老簡,我就奇了怪了,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捏?"

    老簡一臉壞笑,答到:"老劉,這男的隨身帶著作案工具,就有作案動機,和被抓那家人一樣一樣滴,難道不該抓?"

    劉備一愣,隨即明白過來,哈哈大笑,老簡這人啊,也忒有意思了,不就為這事麼,竟給我繞了這麼大一個圈子!

  • 6 # 應作如是觀

    自古以來,都是華人身上最為濃重的痕跡之一。“孝”字,上為老、下為子,子能承其親,並能順其意,謂之孝。

    現代人知孝行孝,卻遠不如古人臻至極致。

    西晉時期有一書生,趙至,祖上世代為郡中望族,後家道中落,只能依靠父親耕田維持生計。趙至年少時,曾有郡中長官從其家門口路過。母親指著官宦隊伍,對趙至說:“你家祖上也非貧賤之家,你能不能像他們一樣?”

    趙至未曾多言,只說了一個“能”字。其母將趙至送至私塾讀書,曾聽到父親在田地裡呵斥耕牛的聲音,淚流滿面。私塾先生為何故流淚,趙至說:“自傷不能致榮華富貴,不能使老父親免除辛勞。”

    趙至後離開家鄉外地求學,拜嵇康為師,論議精辯,有縱橫才氣。後被孟元基闢為遼東從事,在遼東郡斷九獄,號稱神明。遠離故土,在外做官,其母亡,未能見最後一面,趙至吐血發病而亡,年僅37歲。

    南北朝銀飾朱百年,家境貧寒,某年冬月,其母親去世,衣服中沒有棉絮。自此之後,朱百年,不論冬天何等寒冷,不衣棉絮禦寒。

  • 7 # 橘子陳皮

    現在形容男生長得英俊總會說人貌比潘安,潘安好像就成了英俊的代名詞。對,潘安就是我們故事的其中一個主人公。

    而另一個人是左思,或許說出這個名字大家不是很熟,但是說起一個成語洛陽紙貴,大家應該耳熟能詳,洛陽紙貴就是因為他寫的《三都賦》被人競相傳抄,洛陽的紙供不應求才造成的結果。可以說左思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我接下來就說說這兩個人是怎麼聯絡上的。

    我們都知道潘安是歷史上著名的美男子,究竟有多美呢,據說潘安每次上街,連老婦人都會為之傾倒,競相將水果扔進他的馬車裡,每每上一趟街回到家,車裡滿滿的都是水果。放在今天這也就國際巨星或許能有這待遇吧。

    《世說新語·容止第十四篇·七則》記載“潘岳(即潘安)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說的是潘安長得好看,年少時揹著公交走在洛陽的街道上,被女人們遇到了,都手牽手圍成一個圈把他圍在中間,表達自己的喜愛。從中又能看出潘安長得到底有多好看了。

    好了,接下來就該左思上場了,左思年少有才,但他有一個很致命的缺陷,那就是醜,長得特別醜,《晉書》說他“貌寢,口訥,而辭藻壯麗。”要知道一般古文中對於人的相貌評論一般偏向於正面,負面的多就不提,這裡卻提到他“貌寢”雖短短兩個字,大概也能明白他的長相大概什麼樣了,沒什麼好修飾的,就是醜。

    可偏偏這個醜的人還沒有自知之明,上文說道“潘岳(即潘安)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

    而下一句就是“左太沖絕醜,亦復效嶽遊遨,於是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 這裡的左太沖就是左思,他知道了潘安在街道上的待遇,尤為羨慕,於是他也學著潘安的做法,揹著弓箭,揹著手上街,卻由於實在是醜,一群女人對著他吐吐沫,左思狼狽逃竄,滿心低沉。

    我想左思確實是沒有找準自己的定位,長得醜不是他的錯,但長得醜還出來嚇人就不對了嘛。但上帝給關上一扇門卻會給他開一扇窗,後來他的《三都賦》廣受好評,他用自己的才華贏得了別人的喜愛。

  • 8 # 一個人的很多瞬間

    1900年8月15日,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發現這個大帝國的首都居然沒有廁所,居民們在大小便都在街頭巷尾,糞便都是直接倒入河中,經過市區的河流都是臭氣熏天。這些侵略者被深深地噁心到了,於是開始整頓街頭的便溺秩序,修建了大量的公共廁所,這就是北京胡同廁所的由來。並派出了巡邏憲兵,隨時監督街頭上的隨地大小便,違者處罰。華人一時怨聲載道:“洋人管天管地,還管咱們的拉屎放屁!”這也算曆史奇觀之一了。

    再說一個事,1860年英法聯軍闖進大清的皇家園林圓明園,打跑了護園的衛隊,並縱火搶掠。聯軍離開後,附近許多村民也闖入園中,趁機搶劫園內的寶物,並且又在多處放火,村民們的破壞,比英法聯軍的破壞更加嚴重。據傳,有些村民甚至在園中住了幾天,享受了皇帝的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驗證科技愈發威脅自然生態,科學發展的瓶頸及其轉折突破口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