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一君的有毒日記
-
2 # 前沿縱橫
教育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總體包括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如果說社會是個大染缸,那麼家庭毫無疑問就是小染缸。所謂優秀的家風就是要有優秀的塗料,怎麼去把孩子或者其他家庭成員染出絢麗的色彩?
家庭裡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言行都會對其他成員形成影響和導向作用,只要有一股邪氣,那麼這個家風都會受到破壞,所以每個家庭成員都應該自覺去維護每一個家庭良好的風氣。
古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而樹立和維護這個家規的人正是家裡每一個成員。都說家庭是社會最小的細胞,如果每個家庭都運轉得非常良好,那就意味著這個社會每個細胞都是非常的健康,那麼這個社會風氣是不是也是非常良好啊?
-
3 # 鴻雁讀書感悟
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古人在講傳承家風的時候就很明確說明了忠厚傳家,詩書繼世。
傳家、繼世都是指家風傳承的問題。優秀的家風已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究其原因,略述與下:
家風的傳承,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教育部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孩子基本行為習慣的養成,基本禮儀的掌握,基本觀念的形成都是在孩子成長之初。而這期間孩子還沒有入學,所以,家庭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如果這個階段錯失了孩子最佳的教育時期,讓孩子養成了不利的人生觀,不良的行為習慣,以後再改就很難。所以,抓住關鍵的幾年,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價值觀念,以後的教育會輕鬆很多。所謂對孩子的教育要先嚴後松,就是這個道理。
可見,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一生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如果一個民族強大,那麼每一個家庭必然也是強大的。反之,如果一個民族孱弱,那麼每個家庭和個人也是孱弱的。家庭是組成國家的最小單位,那麼民族精神的體現也可以透過一個家庭來體現。
所以,民族的精神其實也是單個家庭的精神,民族精神的傳承自然而然也是家風的傳承。
綜上所述,家風的傳承是民族精神傳承下去的必要條件,優秀的家風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首先說家風,在度娘上的解釋為: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即一個家庭的風氣.
說的寬泛一些,就是三觀那些,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
但我們其實可以不必關注那麼多,就說細節一些,比如,父母的教育如何?
首先我們知道,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因為自孩子一出生,最先接受到父母的教育。父母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孩子以後的學習和發展。
舉個簡單的例子,之前我們有看過這樣的例子,如果父母有生氣就衝孩子撒氣,動輒打罵的話,那麼孩子長大後,也很容易情緒暴躁,出現容易發火、打罵等行為。
相反,如果父母與孩子的溝通算是比較平和的話,孩子長大後與人溝通也算是比較平和,一般很少會爭吵或者打罵。
我不太清楚太多別人的故事,只知道一些自己身邊的事情。
一個是隔壁的叔叔阿姨,對待自己的孩子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不管是對自己兒子還是女兒,都經常說一些很難聽的話語來斥責。同時,隔壁的阿姨也經常喜歡唸叨基金暗中瑣碎的事情,特別是那些不好的事情,一直不停的說啊說啊。
導致現在,他們家的孩子長大後,有了自己的孩子,也經常會言語上比較激烈,也會有打孩子的行為。雖然相比於他們小時候少了很多,但整體來說,他們父母之前的行為其實影響了他們對待孩子教育對待一些觀念,並且將其中一部分延續了下來。
再看我們家,我一直覺得很慶幸。因為父母是比較開明的,對於我們的教育,也一直都是以溝通為主,生氣也就單純的斥責一下,是不會去說一些侮辱性的詞句,都是好好跟我們講道理,並告訴我們要待人平和,要有責任感等等。總之我的記憶中是沒有父母打罵孩子的經歷,有的只是作為孩子的時候不理解父母的一些管束而已。
對於在農村的普通家庭來說,我覺得我們家的教育挺好的,以至於我們家的孩子性格都還算不錯,雖說現在的年輕人思想會跳脫一些,但整體還算溫和,不會說經常跟人爭吵或者發生很多不愉快。
非要說,為什麼優秀家風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我想,大概就是,它能夠將一個家族優秀的為人、處世的哲學傳遞給下一代,為後代塑造一個良好的榜樣吧。
雖然我不懂別人家的優良家風該是什麼樣的,但我知道,我們家給予我們的教育是很多家庭都沒有的,我很感恩我的父母,他們勤勞、善良、開明、與時俱進,不管是小時候的教導,還是我們成年後的溝通,都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榜樣,從他們身上,我們也確實學到了很多優秀的品質。
相信在未來,我們也可以做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