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ilikeholiday
-
2 # 婷媽alan
8歲的孩子,是他性格養成的一個關鍵時期,如果孩子有這種表現:受了誤會委屈,還打自己,這說明孩子有強烈的自卑情緒,他的個人價值感低,需要特別引起關注。
其實這種現象,我們生活中常見。甚至可以說,我們小時候自己可能也會有這種表現,我們的父母通常是不與理睬,任我們自由發展。對於孩子來說,因為個體的差異,也有遺傳因素,有些孩子能很好的調整好自己,變得樂觀;但也有的孩子會在一條道上走到底,變得越來越自卑,變得越來越情緒化。
所以現在一線城市的很多學校都有配心理諮詢老師。心理的成長實在太重要了。
如果孩子出現了這種情況,那做為家長的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可以開誠佈公的、好好和孩子做一次溝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用朋友的身份跟孩子交流,告訴孩子有時候會受到誤解,這是我們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如果能再跟孩子共情,告訴孩子自己小時候也遇到過就更好了。這時候孩子會問,爸爸媽媽遇到這類問題時是怎麼處理的呢?這時候我們再告訴他,每個人的處理方法可能都不一樣,我們自己是怎麼處理的。然後孩子就會思考,哦,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那我怎麼應該怎麼處理等等。這樣一來,就能很好幫孩子梳理好情緒了。
每個父母都是愛著孩子的,願越來越多的父母成為孩子的朋友。
-
3 # 快樂庭院
這是孩子心理情緒的一種糾結,這樣的孩子比較重感情,倔強,有個性。
我到過一個這樣的孩子,那個孩子當年是10歲左右,當時孩子媽媽的做法大致有如下幾點:
1,孩子媽媽意識到孩子心理糾結、情緒不通暢還是因為自己對他的不認可和不接納。
於是,媽媽意識到這點後,做了深刻的自我反省,調整自己心態,把孩子的成長放在第一位,不再顧及他人的看法,對孩子表示出來無條件的愛和接納。
當時我告訴她:你要讓孩子相信你是愛他的,你和他是一頭的;同時還要讓他明白每個人都會犯錯,媽媽也會犯錯,但不管你怎麼樣,媽媽都愛你,媽媽和你永遠是一頭的。
這個媽媽在多次這樣告訴孩子之後,當然行為中也真正地如此做了,過了一段時間,孩子的情緒逐漸地緩和。
2,以往在遇到一些爭執之時,媽媽總是會顧及到老人、家人和他人,很少顧及到孩子的心理感受。
在自我反思之後,她努力著去想孩子的想法,去共情孩子的感受,把他人的看法和意見先放到一邊,並一直這麼做。
3,媽媽不斷地學習,比如讀書,聽家庭教育的課程,學習著改變自己的方式方法,努力改變自己提升自己,對孩子的學習和事情,以鼓勵和肯定為主。在不知不覺中,大約過了一年左右,孩子的性格變得緩和,大約一年半後孩子有了笑臉,和家人之間的溝通也逐漸多了起來。
而今,兩年過去了,這個孩子的性格平和,學習優秀,媽媽也進入了一個良好的狀態,整個家庭關係也進入一個良性迴圈之中。
回覆列表
如何幫助孩子調節暴躁易怒的情緒?
Yes!家長可以這樣做!
1. 要淡定迴應
發脾氣的孩子通常最容易引發父母不愉快的感受,就算本來沒有生氣,心裡還是非常不舒服,所以會想要好好地「教導」孩子,也因此在管教時難免會以「大聲」、「嚴厲」…等高強度的口語或非口語訊息,展現在孩子面前。
面對父母的強烈反應,有些孩子可能因為懼怕而暫時就範,但原本情緒反應就比較負向、強烈,又總是堅持很久、不易轉移的孩子,通常情緒反應會變得更大,也更無法達到父母原本的管教目的。因此,在「教導」孩子之前先幫助孩子緩和情緒,是面對愛發脾氣的小孩最重要的第一步。
爸爸媽媽可以用較輕的語句和語氣,以及較溫和的態度,讓孩子的情緒被溫柔地照顧到,接著才能進入平靜的狀態,也才能從中學到爸爸媽媽要教他的道理。
2. 要引導放鬆
從演化的角度來看,「生氣」的生存目的是要移除阻礙我們的目標的人事物,而移除這些阻礙常需要我們身體的參與。因此,當我們處在生氣情緒時,身體會不自覺地發生一些變化,包括血壓上升、體溫上升、肌肉緊繃…等,以準備好迎接挑戰,當孩子生氣時,也一樣會有上述這些身體反應,簡而言之,就是一種激動的狀態。此時,如果能覺察到身體的激動狀態,並自主地做些放鬆身體的事情,就能讓生氣的情緒隨著身體的放鬆而變得比較緩和平靜。
不過,孩子的自覺與自處能力不是天生就會,而是需要家長教導,並從一次次的練習中才能逐漸培養起來的。當孩子的身體因為生氣而處在緊繃狀態時,爸爸媽媽可以試著輕撫孩子的背部,順著脊椎兩側輕拍慢撫;也可以輕輕按摩孩子的雙臂,讓孩子緊繃的身體放鬆下來。除此之外,對各種負向情緒都適用的腹式呼吸,也是放鬆身體很有效的方法。
3. 要先處理心情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當一個人處在某種情緒狀態時,會有一段時間無法接受跟當下情緒感受不一致的訊息;也就是說,對於一個正在發脾氣的孩子來說,這時候父母說的道理、苦口婆心的勸誡,和他的生氣情緒是不一致的,所以孩子有也就很難聽得進去。
相信爸爸媽媽可能早就發現,當孩子生氣時,你講的道理基本上都是左耳進、右耳出,孩子不只有聽沒有到,還會想盡辦法為自己的生氣辯駁。此時,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情緒上的陪伴,陪著他讓情緒過去;所以,除非事關重大,非得馬上解決孩子生氣的事情,否則最好先處理孩子的心情,像是對孩子說:「我知道你很生氣;你看起來真的是快要氣壞了;碰到這樣的事情你很生氣…」,等他氣憤的情緒比較緩和了,再和孩子討論如何處理事情、解決問題。
Oops!爸媽千萬別這樣!
1. 不發更大的脾氣
心理學家Paul Ekman曾說:「生氣是最危險的情緒!」當一個人生氣時,除了會出現攻擊行為,還會引發別人生氣的迴應,在親子關係之中也是如此。爸爸媽媽在管教發脾氣的孩子時,出發點都是想幫助孩子趕快回復平靜、理性面對問題,但如果家長自己的情緒很容易被引爆,因而發了更大的脾氣,結果不只無法幫助孩子學會調適生氣的情緒,還會因為模仿的作用,導致孩子更容易暴怒失控。
不過,做父母的也別過於自責,被髮脾氣的孩子激怒而生氣是很正常的,只要有自覺,不要一路被生氣的情緒帶著走,也就很難得了。爸爸媽媽可以多學習一些方法,避免自己發更大的脾氣,譬如:多注意自己的情緒狀態、建立多元豐富的情緒調節方法,或者在碰到孩子發脾氣時,先問問自己、多想一想:「孩子今天怎麼了?」、「孩子的情緒卡在哪裡過不去?」、「我怎麼做可以幫助孩子緩和情緒?」一旦養成這種對孩子抱持好奇的自我對話習慣,就更能夠陪伴孩子迴歸平靜,讓孩子從父母身上學到情緒管理的行為模範。
2. 不求當下解決
有些時候,孩子會因為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而生氣,當然,這很可能是孩子想要的東西並不適合給,也可能是當下無法給他。父母常會在「不希望孩子予取予求」和「不想要孩子脾氣爆發」之間擺盪拉扯,那種心情真的很難受;而為了解決自己心裡的難受,父母可能會採取比較快速解決的方式,像是放寬標淮直接滿足孩子的想要,或者用威脅性的高壓手段,要求孩子不再胡鬧。
這麼做雖然可能獲取一時的成效,如:拿到東西的孩子馬上就不生氣了,或者被強壓下來之後孩子就不敢再鬧了,但這兩種做法都會產生一些後遺症。一般而言,第一種方法,也就是讓步妥協,會導致孩子食髓知味,從中學到「只要脾氣鬧得夠大、夠久,就能得到想要的東西」。至於第二種方法,也就是強力壓制,則會讓孩子以為生氣是不對的,以及在有權力的人面前必須暫時低頭不生氣;但是,長期處在過度壓抑、敢怒不敢言的狀態,生氣的情緒累積到超越可以忍受的極限時,孩子會爆發出更不適當的情緒反應,甚至會引發生理上的症狀。
另外,還有一些非常重視溝通的父母,以為只要用對溝通方法說對話,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事實上,盛怒情緒會挾持大腦、掠奪認知資源,使得孩子暫時無法理性思考;如果爸爸媽媽太想要在當下就把事情「溝通」清楚、把情緒「疏通」完成,通常都會成效不彰,反而耗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因此,耐心的陪伴和等待,不要急著解決事情,孩子才有機會以自己的節奏消化情緒。
3. 不做疏離式隔離
強烈的生氣情緒除了讓人難受,也容易導致失控的狀況,因此,有些爸媽在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快要失控,或者擔心孩子繼續發脾氣下去,可能會出現失控的攻擊行為時,會採用要孩子去某個角落或某個房間,坐在特定的椅子上或罰站…...等「隔離」的方法,讓孩子暫停一下。
「隔離」是處理行為困擾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果把孩子「隔離」在無法接觸到大人的環境,或者把孩子關在密閉、黑暗的空間如:廁所、後陽臺…等,則是比較不恰當的作法。因為,這樣會讓孩子在心裡產生不必要的恐懼,也會讓孩子對照顧者或環境產生不安的連結,造成以後「不敢一個人獨處、害怕待在密閉空間裡」等其他心理問題,那就得不償失了。
除了空間上的疏離,有些父母會以情感上的疏離來威脅孩子,要他控制生氣的情緒,常見的反應如:「再生氣我就不理你了、再生氣我就不愛你了」,或是當孩子生氣時,採取不理會、不迴應的冷漠態度,這些方式都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造成情感上的不安,並因此更容易亂髮脾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