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張91799996
-
2 # 農學谷
蒜黃方式大致有如下幾種:
一、大田生產。先按常規方法做好寬1米的種種植畦,然後用木樁或竹竿在畦上做成高60釐米的小型柵架,架上覆蓋黑色薄膜或草簾遮光以覆蓋黑色薄膜為好;
二、室內生產。可用草氈等各種不透光的材料覆蓋遮光。家庭零星種植的就地取材,利用各種廢舊材料遮光,盆栽可利用廢舊水桶反扣於種植盆上,保護地或室內生產還可根據其具體情況做成多層床架。每層床架相距80釐米,基部高為20釐米。休底鋪秸稈、廢舊薄膜,上面再鋪10~12釐米厚的普通菜園土或沙土。
此外,還有利用空屋栽培的、用磚砌成高60釐米的池子,在空內生明火保持溫度;地窖栽培的挖1箇中地下式菜窖,地上部分高1.5米,地下部分高1.7米、長12米、寬7米;也可以在河灘或泉水邊挖成1~1.5米深的栽培池床。
-
3 # 毛驢講三農
蒜黃如何在家自己種植?
農村在家種植蒜黃,必須保持溫度,蒜黃的適應溫度是18°至22℃,所以無論室內、棚內種植都要有取暖保溫裝置。
在家空房內種植蒜黃,要在室內用磚砌60公分好高的在栽培池,也可以選用泡沫箱子、塑膠箱作為栽培池種植蒜黃。
用栽培植種植蒜黃將挑選出來的蒜頭分成兩半,用水浸泡一天,保證蒜頭能充分吸收水分,然後將泡過水的大蒜,頭朝下緊密排列在栽培植的沙床上,用木板壓平後,再在上面鋪一層細沙,接著,在池邊慢慢灌水,水量以淹沒蒜頭為度,灌水後再加一層沙土,厚度1~5釐米;也可以把蒜頭直接密集的排列在要栽配的器皿上,蓄水超過蒜頭,每隔給一至兩天要續水一次。
待大蒜長出蒜苗後,要嚴密的遮光,這光不好長出的蒜黃就會青色的,每隔一至兩天要灌水一次,必須保持沙床溼潤,在天氣好的時候,可進行短時間的通風。
接下來就等著蒜黃長成收穫了。
-
4 # 誠實78356341
說說怎麼在家種植蒜黃?這個問題太好了!我昨天就種了兩平方米的蒜黃。怎麼種植一一道來,首先準備兩米見方的塑膠箱,裡面放入有機土壤沙土也可以,土壤不要超過箱子,平整好土壤開始栽蒜瓣,蒜瓣挨蒜瓣,最好沒過蒜瓣露出頭為好,全部栽滿後,用噴壺噴水噴透,用做好的一米高布罩蓋住,最好深色布最佳,主要是不見Sunny,幾天開啟看看,隨時補充水分,蒜黃很快長很高,大約一尺來高就可以收穫了。那麼提醒一下布罩怎麼做的呢?用粗鐵絲彎折而成,做成一個正方體,上面縫上深布料,這樣布罩就做好了,也可以使用深色塑膠布,反正得遮Sunny就行。朋友們愛種植的可以試試,自己動手種蒜黃,豐衣足食為全家。謝謝悟空問答!欣賞蒜黃:
-
5 # 劉子恆Lockie
蒜黃美味可口喜歡的人可是喜歡的不得了,蒜黃是可以在家自己生的,總比在外面市場上買回來的要放心,其實發蒜苗也很簡單,在家裡就能夠自己操作了。
在家裡養蒜苗只需要一個帶蓋的泡沫盒子就可以了,在泡沫盒中加入普通的園土就可以了。在家裡中蒜黃最重要的就是要挑選個頭大健壯的蒜頭,這樣它們裡面的養分比較多,也能夠很好的促進蒜苗的生長,蒜瓣可以剝皮,也可以直接一整頭蒜放到土壤中養護。
一般覆土五釐米左右,能夠覆住上面的白尖就可以了,澆水不會出現下沉的情況,然後再稍微撒一層土就可以了。之後就需要進行遮光處理了,在泡沫盒子上加個蓋子,一週澆水兩次,經過半個月左右就能夠長出蒜苗了。
等它們長到一定的高度就可以收割了,拿來炒著吃可是非常好的選擇哦。剪下來的時候齊根剪就可以了,而且剪完之後,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還會再次長出來,而且生根之後它會一直長。
如果是整頭蒜都埋進土壤的話,最好能夠選擇底部根比較明顯的蒜頭,這樣它生根會更簡單。
-
6 # 寧寧說的話
蒜黃最好的種植時間是在每年的10月份上旬,那麼在蒜黃生長時期,就一直可以持續到過完年之後的2月份。
蒜黃的主要種植區域是在咱們國家的北方,比如山東、河南這些省份,那麼在其他地區也是有所種植的,不過在種植的量上相比較還是較少的。
1、 在蒜黃種植之前需要浸種,建議最好是提前在清水裡面浸泡24小時最後,然後去播種栽培,這樣可以直接提高蒜黃的一個出苗率。當然很多的農作物是這樣去做的。
2、 建議在蒜黃播種的時候最好是選擇在上午時間去做,儘量避開午後的高溫天氣,那麼在種植好之後,在蒜黃剛開始的生長期,在中午的時候要加強其通風性。
那麼需要特備註意的是在蒜黃出苗之後要進行一個好的“遮陰”,一般情況下覆蓋的是草簾子,要麼就是黑色的遮光的塑膠膜,遮陽可以有效的來軟化掉蒜黃的葉子,就可以直接提高蒜黃的質量,成為正兒八經的蒜黃。
3、 那麼在10月份種植蒜黃之後,肯定是在蔬菜大棚裡面的,所以在溫度的保障上是比較恆定的,建議是在25攝氏度上下是最好的一個溫度區間。
4、 在蒜黃的水分管理上,這個灌溉次數是有嚴格要求的,特別是在第一次澆水時要保證及時有效,最起碼要把蒜結出來的瓣給淹沒掉。
接下來的澆水就是要保證3天一次澆水的節奏,那麼在蒜黃收穫之前的2到3天的時間就要澆一次水,這樣可以有效的保證蒜黃的柔軟質量。
綜上所述就是“蒜黃是如何栽培的?”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步驟,建議大家條條要做到。 -
7 # 鄂硒農技
我們在市場上買回來的蒜黃顏色金黃、柔嫩味美。但是它是怎麼種出來的呢?其實,道理十分簡單,那些種植戶們在種植蒜黃時,根據大蒜喜光的特點,主要就是控制大蒜的光合作用,減少葉綠素的合成。
一、建栽培池
1、溫室建池:首先要在溫室中挖栽培池,池的深度要比蒜黃的長度略高,比如蒜黃長度40釐米的話,栽培池要挖50釐米或60釐米,池子只能深不能淺。它們的寬度根據溫室的寬度定,只要方便作業就行。栽培池挖好後在池子的底部再鋪一層10釐米以上厚的細沙。
2、露天建池:如果是露天栽培的話,也要在背風向陽的地塊建窖,窖寬1.3米、窖深2米左右,窖長隨地塊長度而定,因為高度越高,越利於人工在地窖裡活動管理。地窖底部要耙平,然後鋪上一層腐熟農家肥和園子土的混合土,厚度大概20釐米左右,做成平畦待用。
3、地上建池(棚):如果挖窖建池麻煩,也可以在平地上用100%的遮陽布按寬度1.3米、長度15米左右的立體長方形平畦,高度要1米以上為宜,然後用腐熟農家肥和園子混合土鋪在裡面,厚度20釐米左右待用。也可以建寬1.5米、長15米左右的拱形棚或三角棚,棚架第一層覆蓋遮光膜或大棚膜,膜外再覆蓋一層草簾遮光、保溫。
二、品種選擇和適時播種:蒜黃主要採用高密度栽培技術,講究的是單位面積產量,在選品種時,要選擇蒜頭大、休眠時間短、生長迅速、假莖長、不易倒伏、蒜瓣多而均勻、無黴爛與病蟲害的白皮蒜品種用做種蒜。
播種時間的選擇上,一般從秋天一直到次年春季二月份都可以播種,關鍵要確定好上市時間後,可提前一個月播種。三、蒜種處理方法:栽培前,要把大蒜頭分成一瓣一瓣的,再用清水浸泡24小時以上,讓蒜瓣吸水充分後撈出瀝乾水分,蒜瓣上如留有莖塊的要去除掉。為了節約時間和勞動力,也有種植戶不進行分散蒜瓣,只要用刀去除蒜頭下面的胎根就可以了。
蒜種處理好就要選擇合適的播種時間把蒜頭密密的擺放在蒜黃栽培床上,蒜頭之間的空隙可用蒜瓣填充,每平方米大概需要蒜種15公斤左右。蒜種擺好後上面覆蓋一層溼度較大的細沙,厚度5釐米以上,最後用木片把細沙拍打結實,防止蒜種出苗時跳蒜。
四、出苗後窖池的管理
1、遮光軟化蒜苗:當蒜苗出土率達到70%時,要在栽培池上面覆蓋一層100%遮陽網、或草簾、或其它覆蓋物進行遮光,減少或杜絕蒜苗的光合作用。覆蓋時間太遲或者覆蓋物有透光現象,蒜葉就會變綠,影響它的商品價值。
2、水分管理:第一次澆水是在擺蒜種後,蒜苗出土需要充足的水份和溼度,真正蒜苗出苗完整後,用水量減少,可少澆或不澆,只要保持沙土溼潤即可。在蒜黃生長期時,需要水份增大,但是要做到澆水適量,否則會造成蒜瓣腐爛,也就是俗話說的爛母,澆水過多反而適得其反。
3、嚴格控制溫度:春天和冬天用窖池在溫室栽培蒜黃容易控制調節溫度。播種後為了促進蒜種萌芽,白天溫度保持在25℃以上、夜間溫度應保持在18℃以上。幼苗期溫度白天應保持在22℃以上、夜間溫度應保持在16℃以上。蒜苗生長越高,抵抗力越強,可以隨之把溫度降低,但最低溫度應保持在15℃以上。在溫度的把握上,溫度過高,雖然蒜苗生長快,可以提前上市,但蒜黃太嫩,容易倒伏腐爛。所以,要適當延長蒜黃生長時間,提高蒜黃商品質量。
編後語:如果溫度適宜,從播種到收割第一批蒜黃只需要20天,溫度偏低的話需要30天以上。
收割小貼士:當蒜黃收割後,把它捆成整齊的小捆,然後放在Sunny下曬上片刻,便可使蒜黃由淡黃變成金黃,能提高它的商品價值。 -
8 # 農學博士教種植
1、選種和處理
蒜黃正常生長髮育中,所需的營養主要就來自蒜頭,種蒜要以個頭大、瓣少且肥胖的品種最為適宜。選種時,需要注意選用壯實、瓣勻、發芽勢強、無黴變和無機械損傷的優質大蒜頭。在蒜頭播種之前,需要把選出的蒜種,放入0.1%的赤黴素溶液中浸泡24小時,然後再撈出蒜頭控幹水分,放置待播。
2、整地栽植在種植地填入混有20%腐熟土雜肥的細沙土,整平之後,覆土厚度要達到15釐米左右,然後將處理好的蒜種大頭朝下,一頭挨著一頭,擠緊排齊輕按入沙土中,並注意保持蒜頭頂部平齊。蒜頭的栽植密度要以一畝地200 公斤左右為宜。蒜種擺好之後,需要及時覆一層細沙,埋蓋蒜頭,在這之後需要澆足底水,保證填入土充分吸水但不能積水,隨後再覆蓋一層細沙,厚度以高出蒜頭頂部20釐米左右為宜,並使用木板輕輕壓平,最後覆蓋遮陽物即可。
3、溼度管理環境的溼度條件會嚴重影響蒜黃的品質及產量,蒜黃的正常生長,需要適宜的空氣溼度在80%左右,溼度過高,就易引起蒜頭、蒜黃的腐爛,溼度過低則生長不良。在蒜黃的整個生長期,可以採取通風、噴水等措施,有效調節室內空氣溼度,需要特別注意噴水要細、勻,噴水量不適宜過大,以避免種植地積水。
-
9 # 沂蒙山區小崔
蒜苗是一種很好的食材要想種出好的蒜苗首先要將蒜種泡在水中12至24小時,然後再種入土地內,並覆土保溫,同時進行遮蔭,生長中控制好溫度,適當澆水和通風,長至25至30釐米時進行收割。
1、泡水
將大蒜頭撥開,大的泡在水中,小的留用作佐料。泡12-24小時後,使之吸足水分後去掉蒜盤踵部,利出芽。
2、播種
將蒜瓣插入土內,越密越好。
3、覆土
排好蒜瓣後,鋪上土,蓋住頭,灑溫水,至土溼為好,寧幹些,勿太溼。一定用溫水以提高土溫。
4、遮蔭
這是最關鍵的一步。如果跳過這步,我們種出的就是綠色的蒜苗了。蒜芽大部分出土時要蓋用黑垃圾袋,以軟化蒜葉,保證蒜黃的質量。蓋得不嚴密,蒜芽見光,會使葉片變綠而降低品質。且蓋簾還有保護栽培箱溫度和溼度的作用。蒜一般2星期發芽,但蒜黃的總生長期在14-20天,所以一定要保溫才能長得快。
5、種植管理
(1)溫度管理
播種後至出土蒜黃前,要儘量提高溫度,白天保持25~28℃,夜溫不能低於18~20℃,如有條件,夜溫略高於日溫更好。
出苗後至苗高10釐米時,為使苗粗壯,白天可降低溫度至20~25℃,夜溫16~18℃。
苗高20~25釐米時,通風量還應加大。白天保持18~20℃,夜溫14~16℃,以促進蒜苗粗壯,高產,改善品質。
收穫前4~5天,儘量加大通風,白天保持10~15℃,夜間10~15℃,防止秧苗徒長倒伏。
(2)水分管理
蒜黃栽培中,第一水應充足,一定要讓土壤溼透。5天后,蒜芽出了。開始每隔2-3天灑點水,保持栽培床經常溼潤。
水分管理要根據溫度和秧苗時期確定,溫度高,蒸發量大,秧苗大時,勤澆,澆水量應大,反之應小些。
收割前2~3天應澆水,以保持蒜苗細嫩。保持土溼。通風。栽培箱內有時積聚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在中午溫度高時,應放風換氣。出於保溫需要,一般不必過多地通風。
6:收穫
蒜黃高25~30釐米左右時,即可收割。從播種至收穫約20~蒜黃25天。收割時刀要快,下刀不宜過深,以貼地皮割下為宜,不可割傷蒜瓣。
割後不要立即澆水,這個是關鍵,防止刀口感染3~4天后澆水,促進第二茬生長。約過20天后可收第二刀。收第三主刀時連瓣拔起。
-
10 # 一般
大家在生活中是不是也經常吃蒜黃。大蒜在無光條件下裁培,葉片呈黃色,假莖呈白色稱為蒜黃。今天就要給大家說一說蒜黃的栽培方法。
一、窖式栽培法
囤蒜前一定先把蒜池整好整平,然後再平鋪二指享曬好的細砂土或細肥土。即可將選好的蒜頭朝上、根向下一個挨一個地囤排一層。囤好後上面覆一層細土或細砂,厚度以埋住蒜尖為度。覆完土後即可澆水。澆水量以淹過蒜瓣為宜。
二、半窖式栽培法
窖的地上部高1.6米,地下深0.6米,窖長12米,窖寬7米。上面用棍搭棚,用草簾覆蓋。窖內地上用磚砌成長方形的表培池,池邊高0.6米。在窖內留-一個走道,以便於操作。在窨內正中設一個爐火,在窖的南部中間留一窖門。囤蒜前先把蒜池整好,池內先鋪入3-4釐米過篩後曬好的細砂土或細肥土,然後整平,以待播種。
上市前20天左右開始囤蒜。囤蒜的方法是先從池的一頭開始,把蒜頭一個挨一個地排整齊。囤好後先撒一層細土,埋住蒜尖即可。然後澆水,水淹過蒜尖就可以了。澆完水,上面覆一層細土,覆土量以不見蒜尖為宜。
三、坑式栽培法
選擇地勢高燥、背風向陽的地方,挖一個深1米、寬2米的坑,長度可根據蒜種和栽培面積而定。坑邊再用土垛起0.5米的牆垛,再從南面靠一頭留個入口,坑上面搭棚,然後蓋覆蓋物,囤蒜後覆土澆水,而後用草苦或塑膠布蓋嚴封入口。
四、盆式栽培法
可選用瓷盆、瓷盤或塑膠平托盤可以無土栽培,也可用砂裁培。囤蒜後罩上黑色塑膠布,前期放置在近熱源的爐火旁或暖氣旁,使溫度保持在17-20度。後期可控制在14度。無土栽培要經常補充水。
小結:這麼多種蒜黃的栽培方法,那麼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栽培方法吧。 -
11 # A鮮兒姐
選擇品質好的大蒜瓣冬春季節栽培,大蒜瓣寖泡在盛有不摸過大蒜瓣三分之二處的盛水容器用,遮陰通風出,溫度控制在18-25℃,每2-3天澆一次水,大約20天左右可以收割。
-
12 # 軒寶媽媽日記
蒜黃是大蒜在遮光或半遮光的栽培條件下軟化栽培的幼苗,以軟化葉或假莖供食用。
選用生長勢旺、抗性強、蒜頭大,而且沒有受過凍害及損傷的優良早熟大蒜品種。將選好的蒜頭用涼水浸泡18~24小時,使蒜頭吸足水分,將蒜頭分成兩半,去掉莖盤及中心柱,一個挨一個地將蒜瓣排栽在苗床內,空隙處可用散瓣蒜填滿塞緊,用木板壓平,上面再蓋一層細沙,蓋住蒜頭,然後用噴壺輕輕噴灑一次透水。待芽破口時用草蓆或黑膜覆蓋遮光軟化。播種期為7~11月。
栽後要立即澆水,以充分潮溼且不積水為度。出苗後要保持坡面溼潤。苗床應保持溼潤,但不宜積水,10~15天噴一次磷酸二氫鉀(0.1%)或1%的尿素液。播種後出芽前溫度控制在20~22℃,出苗至苗高25~30釐米時溫度保持在16~20℃,收割前1周控制在15℃左右。要嚴防生長後期溼度過高,以免造成株間發熱而引起蒜黃腐爛。在光照管理上以不見或少見光為原則。
當苗高30~35釐米時即可採收。一般可割兩次,割後待傷口癒合再追肥澆水,促其再生。
1、 生產季節及場地
蒜黃生長期短,對溫度適應範圍廣,在12~30℃條件下均能生長。因此,秋、冬、春三季都可生產,大田、保護地及一般居室均能種植。在種蒜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可根據實際需要,分期播種以供節日或不時之需。但萌發的種蒜在適宜的溫度範圍內,溫度愈高,生長愈快;故種植時應根據生產季節、外界氣溫變化,合理安排種植場所以調節蒜黃生長的小氣候。一般8~9月高溫季節生產,最好選擇戶外遮蔭處或室內陰涼通風場所;冬季或早春外界氣溫低,種植地應選擇向陽背風保暖處所或保護地內以維持較高溫度。
2、 設施
蒜黃是利用大蒜鱗莖在黑暗條件下進行軟化栽培。因此,生產蒜黃一定要遮光。大田生產先按常規方法做好寬1m的種植畦,然後用木樁或竹杆在畦上做成高50~60cm的小型棚架,架上覆蓋黑色薄膜或草苫以遮光。覆蓋物以黑色薄膜為好,既可遮光又可防雨,但保護地或室內生產則可用草苫等各種不透光的材料覆蓋遮光。家庭零星種植可就地取材,利用各種廢舊材料遮光,盆栽還可以利用廢舊水桶反扣於種植盆上,既簡便又實用。為了充分利用空間,保護地或室內生產還可根據具體情況做成多層床架,擴大種植面積。每層床架相距約80cm,基部為高20cm的種植床。床底鋪秫秸、廢舊薄膜,上面再鋪10~12cm的普通菜園土或砂土即可。
3、種蒜
蒜黃生長所需營養主要來自大蒜鱗莖,因此,種蒜必須選用鱗莖大,分瓣少的優良白皮蒜品種。同時注意選擇生長壯實、肥大、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鱗莖作種。夏末秋初早期生產時,還應注意選用休眠期短的品種。
4、種蒜處理
大蒜鱗莖有一定的休眠期,為了打破休眠,促進發芽,播種前要進行處理。方法是剝除鱗莖的外皮、基部莖盤以及蒜瓣的部分或全部蒜皮,以利水分吸收和氣體交換。提早於8月播種的種蒜,還應進行0~4℃的低溫處理。試驗表明,經0~4℃低溫處理20天的種蒜,在武漢地區,8月下旬播種,較對照提前出苗20天。此外,播種前還應用清水浸種一晝夜,使種蒜育分吸水,加速發芽。
5、播種
蒜黃多在保護地或室內生產,為了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播種時要儘量密植。種植時將蒜瓣一個挨一個的緊密地種植於畦中,蒜瓣間儘可能不留空隙。一般1m(約用種14~15kg。種後隨即覆蓋3~4cm厚的細沙土,澆一次透水,同時蓋好遮光覆蓋物。
回覆列表
蒜黃是在黑暗避光條件下的黃化栽培。生產出的蒜苗金黃色,質地鮮嫩,風味優美每公斤大蒜可產出1一1.5公斤蒜黃,從種植到收穫一般不超過20天,在大蒜專業化栽培地區,生產蒜黃和蒜苗都很有前途。
1.蒜黃的正常生長鬚具備的條件
(1)溫度:蒜黃生長適溫為10一30C,最適宜的溫度是15一25C。生產蒜黃必須滿足溫度的需求。
(2)水分:生產蒜黃需乾淨、中性、無病茵的清水,水溫15一25C。適宜生長在沙質土壤中,其它基質也可;空氣溼度80%左右,空氣過溼易爛苗,過幹易引起蒜黃幹尖。
(3)好蒜作種:要求蒜頭完好不帶菌,成頭不散辨,辨大而均勻。
(4)避光:絕對黑暗無光的環境條件是生產優質蒜黃的關鍵。不論釆用什麼方式都要滿足這個條件。
2.生產場所建立
通常生產蒜黃都用半地下式的地窖。應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燥的地塊建地窖。
建窖時,垂直下挖0.7米、寬3米,東西延長10米左右的溝。溝的長度和寬度也可根據生產需要及覆蓋薄膜寬度來定。挖出的土放到四周打土牆,牆高40釐米、厚50釐米,東牆或西牆留門。要選擇土層緊實的地方建窖,防止窖四壁坍塌。溝中央東西方向立一排高1.3米立柱。柱間距離1米,距中柱兩側各1米處再各立一排高1.1米的立柱,東西方向沿3行立柱頂端拉3根8號鐵絲或鋼筋,兩端繃緊固定好。成拱形架,上面覆蓋塑膠薄膜,薄膜四周拉緊埋實。薄膜上放麥秸等遮蔭、保溫。
3.增設火爐
為管理方便,需要一室設一門,門內一側設1蜂窩煤爐。煤爐低於床面,爐面比床高10釐米即可。天冷時點火加溫。
4.栽蒜及管理
在上棚前,沿地溝中央留東西方向畦埂作走通用,埂寬30釐米,埂南北兩側為寬1.3米左右的東西延長畦。先將畦翻好踩實整平。將蒜頭用清水浸泡12小時,然後將蒜頭一頭挨一頭地碼在田專面上,蒜頭踵部朝下,每平方米碼放15公斤大蒜。碼好以後蓋厚1.5-2釐米沙子將蒜頭壓住,以防澆水時蒜頭漂起。我後澆一透水,隔一天再澆一水,以後直到收穫蒜黃前不再澆水。蒜黃生長適溫為15一20c,天冷時需生火加溫。一般情況下,10月下旬以前栽蒜,半地下式的蒜窖內無需加溫,11月以後栽蒜需加溫。蒜黃生長的快慢與栽培季節即室內溫度有關,9月10日以前栽蒜,15一17天即可收割蒜黃;9月10日到9月底栽蒜20一22天可收割;10月上、中旬栽蒜,22一25天可收割,11月中旬以後栽蒜,窖內必須生火增溫,溫度適宜時25一27天割一刀。
5.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