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大家講一講!
5
回覆列表
  • 1 # 美食大綱

    1. 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餐檯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摺輕輕放在膝上。2. 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切成小塊,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併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可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支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支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3. 喝湯時不要啜,吃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發出聲音。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後再吃,不要用嘴吹。喝湯時,用湯勺從裡向外舀,湯盤中的湯快喝完時,用左手將湯盤的外側稍稍翹起,用湯勺舀淨即可。吃完湯菜時,將湯匙留在湯盤(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4.喝咖啡時如願意新增牛奶或糖,新增後要用小勺攪拌均勻,將小勺放在咖啡的墊碟上。喝時應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墊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著喝。吃水果時,不要拿著水果整個去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四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著吃。

  • 2 # Hygdbnf

    我的西餐就是:餐具擺好,自拍,牛排上桌,一同自拍留影。端給對面的老公切好,想用叉就用叉吃,不想用叉就用筷子。這是中國,餐廳我選的,牛排是我點的,錢是我掙的,而且又不是什麼高大尚的場合,裝什麼裝。中國五千年古老文化,我小老百姓一枚用了幾十年筷子,非得整那麼嚴肅?要不,叫西方某某用俺們家的筷子試試??!!

  • 3 # William的小腹肌via

    這裡只講正式場合(formal dinner),平常和朋友家人吃飯,即使你上筷子也只是個人的喜好:)

    用餐數日前

    通常formal dinner前一個禮拜左右你會收到正式的invitation,如果另付的卡片上面寫著RSVP(Répondez s’il vous plaît),那麼你就需要儘快寫好了將卡片寄回,即使不能出席,也要寄回卡片方便主人統計,安排座位。

    上圖是典型的回覆卡,勾選自己是否參加,有時候還勾選自己想要的主菜/是否為素食者/吃不吃奶製品等。最重要的是,正確填寫自己帶來客人的數量以及名字,這樣能夠主人才能提前畫座位表。

    Black tie or white tie還是主人自己定了主題,這些Dress code 通常會寫在請柬上。仔細閱讀後赴會才不會尷尬:)

    入場&就坐

    入場前經過迎賓處,大家可以在座位表上找到自己的名字,按照作為就坐。但如果沒有座位表怎麼辦呢?可以隨便坐嗎?

    西餐通常的就坐方式遵循三個原則:

    1.一男一女間隔開

    2.伴侶拆散坐

    3.男主人右手邊坐的是女vip,女主人右手邊坐的是男vip

    圖唐頓莊園,可以看出我提到的三點被嚴格遵守啦

    如果還是不能確定自己該坐哪兒,聰明的小夥伴們可以等到大家都坐定差不多的時候,再去找位子,這樣就避免了不小心坐到vip位子上的尷尬。

    坐好開動前需要鋪餐巾,餐巾通常放在盤子上。將餐巾開啟,對摺(可以對角折成三角形,也可以對摺成長方形)摺痕那一面朝向自己,攤鋪在大腿上。

    Like this:

    下圖是幾種錯誤示範:

    1.餐巾圍脖

    你又不是嬰幼兒╰(●"◡"●)╮ 一些容易弄髒衣物的食材,餐廳會為你配備圍脖的(如下圖),除此之外不要把餐巾塞在領子裡。

    2.餐巾墊盤子

    用盤子壓住餐巾的一角,其餘部分自然垂下(不好意思,實在沒有找到圖)

    這種餐巾擺放方式多出現於中餐酒席,是非常危險的,起身的時候容易帶著餐巾,順帶把盤子也打翻了。

    進餐

    就坐,鋪好餐巾後,就要開飯了。

    1.酒

    酒文化的精深這裡沒有辦法用小篇幅寫。就講講酒杯好了。

    西餐中,桌面通常會在靠近右手邊放3-4個杯子,呈45度角擺放。

    右下角最靠近你右手的是起泡酒杯,高而瘦的杯型方便大家觀賞氣泡上升的樣子。

    稍稍遠一些的第二個杯子,是喝白葡萄酒的,它不同於起泡酒杯,是我們常見的形狀。

    再遠一些的第三個杯子是紅酒杯,它形狀類似白葡萄酒杯(當然具體形狀也不是絕對的,取決於主人的愛好,這裡說的是一般情況),但稍高大一些。

    離你右手最遠的杯子則是水杯,它也是最高最大的。在換酒,換菜時飲水漱口,可以幫助更好品嚐酒菜滋味。

    2.麵包

    麵包有時候會放在左手的小盤子裡,有時候會放在大框子裡需要自己挑選。如果筐子離你太遠,千萬不要起身彎腰去夠,請靠近麵包的人幫你遞過來就行了(同理還有鹽和胡椒的瓶子)。吃麵包用手掰,掰成沒一口可以吃完的分量,再用麵包盤上的黃油刀刮一點黃油往上抹就行了。

    3.前菜

    前菜有時是沙拉,大塊的蔬菜一口包進去不美觀,需要切切切。在西餐桌子上怎麼切東西,我會在後面講主菜和肉類的時候詳細說。

    順帶一提,大家看到了桌上擺著那麼多叉勺肯定覺得很煩,該怎麼用呢?左叉右刀,這我就不贅述了。擺在左右的,通常從外往內用就好了,擺在盤子上方的叉勺是用來吃甜點的,最後使用。由於叉勺的內外順序是主人按照上菜順序已經調過的了,按照順序一道菜使用一對,就不會出錯了。

    有時候我們要談話或者上廁所,需要將餐具稍稍放下,應該怎麼放呢?如下圖左,擺成一個八字,服務員就知道不要收掉。而吃完這盤菜需要服務員收碗時,則擺成下圖右,刀叉柄朝5點方向。而法式和英式的禮儀在這裡又有不同,法國更喜歡在餐間將餐具倒過來放(如上圖),方便大家觀賞銀器背後的花紋。

    4.湯

    無論是西餐還是中餐,都要注意一個點,永遠不要低頭去夠桌上的湯。要把勺子舉到與不低頭情況下的嘴同高,將湯送入。

    怎麼舀湯呢?勺子由內向外是英式舀湯的方法,勺子由外向內是法式的。如下圖,左為英式,右為法式:

    湯剩下一個底了怎麼辦呢?這一點英法的禮儀又不同了,英國是將碗的內側抬起,碗朝著外面傾斜,湯聚在碗的外側,再用勺子去盛。法式相反,將湯碗外側抬起,湯匯聚在碗內側,再用勺子去刮。但無論如何,端起不帶把的湯碗對嘴喝是萬萬不可以的。

    特別提一下棘手的酥皮湯,如果你不想吃外面那一層酥皮,就直接用勺子把酥皮戳開一個洞,舀下面的湯就好啦。但如果你想吃酥皮的話,可以用小刀沿著碗沿刮下來,將酥皮放在盤子裡,和麵包一樣,用手掰成一小塊一小塊吃就行了。

    5.主菜

    海鮮:叉子通常是四個齒的,而吃海鮮的叉子會是三個齒,且微微向上翹起。魚肉易碎,如果連特製的叉子也無法將其盛起,就用勺子幫忙吧。如果魚帶骨,吃完一面不要翻,將骨頭剔除,再吃剩下的。吃生蠔,龍蝦,田螺等,都會有自己特別的工具,按照順序使用就好。

    肉類:這裡涉及到切。通常我們將叉子叉在肉上,刀靠近叉子輕輕切肉,

    這樣可以防止食物移動。一般來說,從肉的左邊開始,往右切,肉的大小適宜一口吃下。

    歐式和美式切東西的方式不盡相同。

    左邊的美式禮儀,先將一整塊肉全切成一小塊一小塊,左右手在盤子上方換餐具,放下刀子,右手拿叉,將一盤碎肉叉著吃。

    右邊比較傳統算是歐式,切一塊吃一塊,依舊左叉右刀。若牛肉有骨,需要沿著骨頭切。

    如果吃雞,有細小的骨頭需要吐出來,千萬不要直接吐到桌上。把餐巾開啟,手拿著遮擋住嘴,叉子伸到嘴邊,將骨頭吐到叉子上。再將叉子上的骨頭放入碟子靠自己的那一邊。

    義大利麵:將左右手的叉勺於桌面交換。用叉子叉一些麵條,再抵著勺子內部旋轉,把麵條捲起來吃。

    6.甜點

    甜點用盤子上方的叉勺,叉子用來叉水果,勺用來吃布丁類的軟食物。有時候遇到了水果塊頭太大無法一口吞下的情況,也可以用勺代替刀,幫助切一下再吃。

    7.cheese board

    用隨著cheese board端來的刀切cheese,將它放在一起端來的餅乾上,直接用手拿著吃。

    餐後:

    如果用餐愉快,千萬不要忘了感謝主人,最禮貌的做法是寄一張感謝函呢。

    注意事項:

    除了上面之外,還有一些可能大家都知道的注意事項,我就簡單說說:

    1.手的放置:

    交談等菜時,手應當放在腿上,如下圖:

    不可以將手肘放在餐桌上,託頭就更加不好了,以下是錯誤示範:

    切食物時,手肘,手腕都不要碰到餐桌,呈懸空狀態:

    錯誤示範,手腕放下了:

    2.坐姿,上面圖裡lady mary的就很棒。

    3.用餐結束後,餐巾髒漬朝內疊起,放到原本的餐盤內。

    4.女孩兒搽了唇膏唇彩的,容易把它印在玻璃杯上,這無法避免,但是請認準這個唇印,這一餐的時間就對著這一個地方喝吧,別弄得杯子一圈全是你的口紅。

    5.手握刀叉時,不可以去端酒杯,更不可以用刀叉指向別人。

    6.用餐巾可以擦嘴,擦嘴時將餐巾的角卷在食指上,輕輕擦嘴角。如果是很嚴重的髒漬,就不要在餐桌上用餐巾擦了,去洗手間。

    7.電話mute

    8.不要包著食物說話。

    9.喝湯時不要吸啜,發出聲音。

    10.男生在女孩子就坐時要幫忙拉開椅子。

    圖片:

    Real Housewives NYC: The Tableclothes: The Bib / Tablecloth [video]

    西餐餐具組成以及餐具的擺放規範示意圖

    http://baiyu.lan.blog.163.com/blog/static/93609006201210674912304

    Etiquette and Table Manners |

    Pieces of Wendy: Spoon or No Spoon? How to Eat Pasta

    幸好華人把心思花在了“吃”上

    編輯於 2015-09-05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 4 # 漸入佳語

    吃魚、肉等帶刺或骨的菜餚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輕輕吐在叉上放入盤內。如盤內剩餘少量菜餚時,不要用叉子刮盤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應以小塊麵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麵條時要用叉子先將麵條捲起,然後送入口中。

      5、 麵包一般掰成小塊送入口中,不要拿著整塊麵包去咬。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麵包掰成小塊再抹。

      6、吃雞時,歐美人多以雞胸脯肉為貴。吃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著吃。吃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吃完上層後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後再吃下層吃肉時,要切一塊吃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7、喝咖啡時如願意新增牛奶或糖,新增後要用小勺攪拌均勻,將小勺放在咖啡的墊碟上。喝時應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墊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著喝。吃水果時,不要拿著水果整個去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四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著吃。

      8、吃麵包不可蘸調味汁吃到連調味汁都不剩,這是對廚師的禮貌。注意不要把麵包盤子“舔”得很乾淨,而要用叉子叉住已撕成小片的麵包,再蘸一點調味汁來吃,這才是雅觀的做法。

      9:喝湯也不能吸著喝。先用湯匙由後往前將湯舀起,湯匙的底部放在下唇的位置將湯送入口中。湯匙與嘴部呈45°角較好。身體上的半部略 微前傾。碗中的湯剩下不多時,可用手指將碗略微抬高。如果湯用有握環的碗裝,可直接拿住握環端起來喝。

      10:麵包的吃法。先用兩手撕成小塊,再用左手拿來吃的原則。吃硬麵包時,用手撕不但費力而且麵包屑會掉滿地,此時可用刀先切成兩半, 再用手撕成塊來吃。避免像用鋸子似割麵包,應先把刀刺入另一半。切時可用手將麵包固定,避免發出聲響。

      11:如何使用刀叉。基本原則是右手持刀或湯匙,左手拿叉。若有兩把以上,應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內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輕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湯匙則用握筆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覺不方便,可以換右手拿叉,但更換頻繁則顯得粗野。吃體積較大的蔬菜時,可用刀叉來摺疊 、分切。較軟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

      12:略事休息時,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應把刀叉以八字形狀擺在盤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盤子外面,不安全也不 好看。邊說話邊揮舞刀叉是失禮舉動。用餐後,將刀叉擺成四點鐘方向即可。

  • 5 # 囈語眾諦

    平時偶爾會去西餐廳吃飯,餐具用不太習慣。不過隨著現在西餐越來越多,多學一點禮儀知識以備後續需要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

    1、有些西餐廳需要提前預訂。去西餐館時,有些需要預訂座位,不過我去過的很多餐廳也不需要。生意比較好的可能需要,根據餐廳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提前時間來預訂。可以電話預訂,也可以網路預訂。不預定有時會沒有座位可以就餐。

    2、特定場合的穿著要得體。對於工作的人士來說,去西餐廳很可能是與客戶一起就餐,這時候得體的穿著比較必要,比如合適得體的西服。男士一般穿著西服,女士一般穿著禮服,這是去西餐廳赴宴的標準服裝。

    不過如果是平時就餐,場合比較隨意的話,就沒有這個硬性要求了。

    3、坐姿端正不僵硬。如果椅子有椅背,不要背靠在上面,要立腰挺胸,上身自然挺直。雙手放在腿上,不要托腮或放在桌上,雙腳併攏自然正放或稍微傾斜。

    4、不要把手機、錢包或鑰匙放在餐桌上這些比較影響注意力,為了對隨行的同伴表示尊重,最好不要把手機等東西放在桌上。

    5、入座後要鋪設餐巾。入座後一般會有服務員為我們鋪設慘景,沒有的話我們也可以自己鋪設,主要是保護上裝的前襟不被湯水所汙染。就座時注意姿勢端正,不要將手臂放在餐桌上;也不要隨便的蹺腳。

    6、注意餐具的擺放順序和使用。擺放餐具的時候注意順序,一般將叉子放在菜盤的左邊,餐刀和湯匙放在菜盤的右邊。使用的時候,左手拿叉子,右手拿餐刀。取來食物用左手的叉子固定住,用右手的餐刀進行切取,再用叉子送入口中。進餐過程中放下的刀和叉要放成“八”字的形狀。

    7、喝湯時避免出聲。進餐過程中,喝西餐的湯時不要發出聲音,不要舔嘴唇和啜嘴巴,要閉嘴咀嚼。湯快要喝完時,要將湯盤傾斜著用湯匙盛取。

    8、不要大聲叫侍者。找侍者時,先用眼神示意,如果對方沒有注意到,可以抬起右手,用微微舉起的食指來吸引他們的注意。

    9、不要跟侍酒師說要什麼價位的酒。只要說你喜歡什麼樣的酒,或在酒單上指出一款自己可以接受的價格的酒,侍酒師就會根據這個價格範圍來推薦酒款了。

    我們在平時就餐時沒有這麼多規矩,我覺得自己用起來舒服就好,如果是特定場合有必要注意這些。

  • 6 # 良人乙

    倫敦這個,最早能夠追溯到兩千年前,歷史悠久的城市,高檔餐廳數都數不過來,但是高檔餐廳的用餐禮儀通常都很講究,傳統的餐廳用餐禮儀更是很繁瑣,雖然現在儲存傳統用餐禮儀的餐廳越來越少了,但是知道這些規矩總是好的,萬一哪天用上了呢~

    首先先從進入餐廳就坐開始吧,如果男生帶女生來餐廳的話男生要先幫女生把椅子拉開,不過一般服務生會直接幫忙拉開椅子的,這個大家都知道,不多廢話了。就坐以後,這裡女生要注意,除非是很小的手包,不然不要把包放在桌子上,可以放在座位後面或者椅背上。

    點餐一般都從starter開始,大部分餐廳是先點starter 跟main course放在一張選單上,吃完主菜以後再點dessert,會有單獨的選單,酒水也是單獨分開的選單;但是也有的餐廳是分三次給選單。

    點餐結束以後,把桌上的餐巾開啟放在腿上,一般桌上都會點開面包或者其他的開胃零食,根據不同餐廳給的食物會不一樣,一般都是麵包黃油。如果是麵包的話請用下面這套餐具,

    前菜上來以後服務生會把麵包以及所有開胃零食拿走,前菜會用到的餐具通常只是沙拉叉,四個齒,比較短。如果你去的餐廳是餐具全部放在餐桌上的話,那就找左手邊四個齒最短的那個,不太好說順序,因為有的餐廳是從外往裡放,有的是從裡往外放,刀的話找中號偏圓的那把就是了;如果你去的餐廳是一次一次的給餐具,那就不用擔心了,服務生會把對應的餐具拿上來的~

    如果前菜點的是湯,找右手邊最大的那個勺子就好,一般右手邊不會放超過兩把勺子,大的那個是喝湯的,通常都是圓的。

    前菜結束以後是主菜,通常是用最長的那兩把餐具,叉子同樣也是四個齒,很深。牛排等肉類的話叉子不用換,刀要用帶鋸齒的,如果桌上沒有服務員會幫忙換,這個不用擔心;如果是魚的話是有單獨的刀,長這個樣子,用這把就可以了。

    如果點的面類,服務員會把刀收走,換成一個較大的勺子,正確的吃法是這樣,把面捲到勺子上吃就可以了,嫌麻煩也可以不用勺子。

    主菜吃完,一般情況下服務生會吧餐具都收走,然後拿甜品單給你,除非提前點好了,他們會詢問要不要上甜點。甜點餐具一般都放在正前方,大部分甜點用勺子和叉子就足夠了,很少會用到刀。蛋糕叉大部分都是三個赤,水果的話用兩個齒的那個,

    一般的甜品比如說提拉米蘇這種用勺子就好了,甜品勺是最小的那個,勺柄很短,水滴形,一般放在正前方,跟叉子反方向放在一起的。

    到這裡正餐的部分就結束了,如果喝下午茶的話餐具會少很多,通常只有甜品刀叉勺,會配茶匙和冰茶匙。茶匙比甜品勺還要小一號,一般會放在茶杯旁邊,如果一開始沒有茶杯的話那就找最小的那一把就行,冰茶匙勺柄很長,因為一般冰茶會放在長的玻璃杯上來。

    下午茶通常會給一個三層或者兩層的餐盤,從下往上吃,司康餅一般最後上,用黃油刀抹黃又或者果醬就好,一般黃油刀是單放的。

    這裡再單獨說一下刀叉擺放的含義,擺成八字形的話是還沒有用餐結束,即使你停下進食服務生也不會把餐盤收走,

    呈十字擺放的話是表示可以上下一道了的意思,刀衝左邊。

    刀叉向左橫著擺放是指對這次進餐很滿意的意思。

    吃的不開心的話把刀插在叉子隨便兩個齒中間就好,

    吃完了把刀叉並排豎放或者是朝左斜放都可以。

    不過說實話,,這些餐具語言現在幾乎沒人用了。。。現在餐廳服務生都可有眼力見兒了,看你吃的差不多會上來詢問是否結束的,直接說自己吃完了或者還沒有結束就可以,而且高檔的餐廳一般每幾桌都有固定的服務員會一直守著的,很少還有人用刀叉表達的了。

    餐巾的話,去洗手間或者暫時離開的話放在椅子上就行,吃完了離開時放在桌子上就好。

    希望以上的用餐禮儀對大家有幫助。

  • 7 # 安興小技術員

    終於有機會去高檔的西餐廳吃飯了!但平常的屌絲習慣,諸如穿著隨便的衣服、滿口食物還不停地講話等,可不能帶到餐廳裡。想在就餐時顯示出自己的禮節與教養?來學習一些在高檔西餐廳裡就餐時的禮儀吧,下次去吃飯,媽媽再也不需擔心我是個low逼了!

    1、首先,穿著一定要整潔得體

    即使沒有西裝革履,男士去高檔西餐廳也應穿上一件外套、內搭襯衫和乾淨的皮鞋。如果是與外國客戶共同進餐的正式場合,那西裝和領帶就是必須的。而女士則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不要穿涼鞋。

    2、坐姿應端正而不僵硬

    入座後,如果是有椅背的椅子,不要把背靠在上面,要立腰、挺胸、上身自然挺直。雙手應放在腿上,不要用手托腮或雙臂肘放在桌上,雙腳併攏自然正放或稍微傾斜。

    3、不要把手機、錢包或鑰匙放在餐桌上

    平常跟朋友聚會可以隨便點,但去高檔西餐廳你千萬要記住這點。因為這些都是非常影響注意力的東西,為了對就餐同伴表示尊重,最好把手機等物收入包中。

    4、如果是你請客,記得讓客人先點菜

    5、和就餐同伴點一樣數量的菜

    這樣能保持同樣的就餐步調,避免尷尬。

    6、如果是你請客,記得早點準備買單

    一個有經驗的東家會事先預定好餐廳,提早趕到15-20分鐘,或者在入座前將信用卡拿給侍者。如果你是客人,也該在約定時間到達,不要遲到。

    7、不要跟侍酒師說你想買多少錢的酒

    你只要說你喜歡什麼樣的酒,或在酒單上指出一款自己可以接受的價格的酒,侍酒師就會根據這個價格範圍來推薦酒款了。此外,不要裝成一副很懂酒的樣子,那樣看起來太作了,靜靜地品嚐感受不是很好嗎?

    8、不要退酒

    如果你不喜歡點的酒,不要跟侍者說要退酒,這是禮節,畢竟他們已經為你開瓶了。不過,如果酒本身有問題,你可以跟侍者說明情況,要求退掉或換另外的酒。

    9、不要朝侍者大聲呼叫

    有什麼問題要找侍者時,先用眼神示意,如果對方沒有注意到,可以抬起右手,用微微舉起的食指來吸引他們的注意。

    10、知道餐巾擺放的位置

    現在就餐一般將餐巾放在腿上。在東家將餐巾放好後,你方能開始用餐。如果要暫時離開,你可以把餐巾放在椅子上。用餐完畢後,把餐巾整潔地放在左手邊(無需摺疊,不要放在餐盤上),不過這要等東家先做完,你再做。

    11、知道各種餐具的用途

    在正規的西餐中,餐具一般是這樣擺放的,各種刀叉、勺子和酒杯的用途不一,注意別用錯了。

    12、就餐時,注意你在餐桌上的舉止

    (1)左手拿叉,右手拿刀,食物是切一塊吃一塊,不要一下子切很多;

    (2)吃飯時速度不要太快,別讓他人覺得你在趕時間,特別是當你做東的時候;

    (3)嘴中有食物的時候不要說話;

    (4)用餐巾擦嘴或擦手;

    (5)麵包不要拿在空中,要放在麵包盤裡;

    (6)喝水或飲酒時,眼睛看向杯子。

    13、不要越過餐桌去吃同伴的食物

    跟不熟的人一起用餐或在正式的場合用餐,都要切記這一點。不過,與朋友用餐可以輕鬆一點,可以用麵包盤盛給同伴一些你覺得好吃的食物。

    14、就餐時不要談公事

    吃飯的時候不談公事,也不要抱怨同事或工作,不要掃了大家的興。

    15、不要抱怨菜不好吃

    16、和客戶一起吃飯,最好不要給食物拍照

    17、假如點的菜沒做好,可退回重做

    要是點的菜沒做好,可以要求餐廳重做。在去退菜之前,請務必告訴就餐的同伴們先行用餐,不要等你。

    18、用餐完畢後不要隨便把餐具放在盤子邊上

    應該把刀叉豎直向上擺成11,這是一種暗示服務,侍者看到了自然會來收。其實,在西餐禮儀中,刀叉的不同擺放還有很多意思,請看下圖:

  • 8 # rita最晴天

    西餐,是對西方國家餐飲食物的一種統稱,一般的西餐廳都有自己的一套做事方式,力求為用餐者營造一段愉快的就餐體驗,因此就形成了西餐廳的一系列服務禮儀。一般來說,西方各國的餐飲文化都有著各自的特點和區別,但是在整體上是趨於一致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下西餐廳的服務禮儀。

    西餐廳的服務禮儀主要分為三部分:用餐前、用餐時、用餐後。

    一、用餐前

    首先,我們說一下用餐前的禮儀,也就是關於提前預定。儘管現在大部分中級餐廳已經由隨來隨坐取代了提前預定,但是如果餐廳接受的話提前預約還是個明智之舉,其優勢在於不僅能保證在你期望的時間內有位子,同時也是和餐廳討論你需要特殊餐食的絕佳時機。因為在瞭解此次就餐用於慶祝的不同場合之後,餐廳會更加知道如何準備,舉止得體。比如,餐廳對於嚴肅的商務午餐提供的服務與週年紀念日、訂婚或者60歲生日聚會時提供的服務是截然不同的。當然,如果你不得不取消預訂也沒有問題,但應儘早告知餐廳,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不便。

    二、用餐時

    其次就是用餐時應當注意的一些禮儀,這其中有很多應當注意的地方,我們將其細分成5個小點進行概括。

    1、等待入席

    參加宴會時往往會出現早於主人到達的情況,在等待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直接點喝的是不禮貌的。在等待時可以點一杯水,當宴會主人到了之後,他們會為你提供喝的,這時候才可以點自己想喝的東西。

    第二,等待時出於禮貌,應當站起來迎接到達的客人。如果一群人在入席前聚集在酒吧間,入席時,應當請女士走在你前面,並幫助她們入座。當然通常服務員會這樣做,並幫助你也坐下。

    第三,入席後,不要隨意把物品(如電話、鑰匙、錢包等)放在桌子上,同時手機也要調成靜音,最重要的是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宴會主人身上,不要被電話及簡訊等分心。

    2、點餐禮貌

    當所有人都入席之後,餐廳員工會與你打招呼,並把餐巾放在你的腿上,詳細介紹餐廳特色及其他選單外的菜品。點餐的過程中如果你是被帶出去吃飯的客人,請不要點選單上最昂貴的菜品。點餐時多諮詢下主人意見,試著點些和其他客人同價位的菜品。同樣,如果你的主人、客戶及老闆只點了一道菜,那麼你也不要點多。

    禮貌在西餐禮儀中是至關重要的,因此無論是餐廳員工,還是食物和酒的侍者都要禮貌相待,也要記得間歇性的感謝服務生的幫助。如果對選單有疑問可以諮詢侍者,引起他們注意的最好方式是與他們目光接觸,謹慎地示意你需要他們的幫忙。直接舉起手或者點選手指都是不禮貌的方式。同樣,關照鄰桌客人也是基本的禮貌,確保你和你的客人在席間不要太吵鬧或者說髒話,以免影響他人就餐。如果上菜時有客人離席了,出於禮貌應該等他回來後大家再開始吃。當然,如果主人允許開始的話是沒有問題的。

    3、就餐常識

    點餐完畢之後就進入正式的就餐環節中了,這一環節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

    第一,麵包會放在桌子中間或者你的盤子旁邊,可以隨時吃。吃麵包時,可直接用手掰開一半,用黃油刀切下一塊黃油,把黃油放到你的側盤裡,在你的側盤裡把黃油塗抹在麵包上。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刀不是用於切面包的。

    第二,喝湯時,應該用湯匙的外沿順著碗的近側到遠側舀取,從湯匙的邊緣吸吮一小口,而不是整個湯匙都放在嘴裡。

    第三,如果是共享的配菜,出於禮貌要先招待客人,然後再自己享用。分菜時一定要使用公用餐具,最好是請服務員代你為客人服務。

    第四,如果你需要桌子對面的東西,可以請靠近的人幫忙遞給你,而不是越過他人自己夠取。如果餐巾或者餐具掉到地上了,請服務員為你更換一個,不要繼續使用。

    第五,當離席去往衛生間或者接聽重要電話時,適當的為自己找個說辭,比如“對不起,出去一會兒”或“抱歉”。

    第六,用餐時還有一些小的細節需要注意,包括吃東西時不要說話,咀嚼食物時不要張著嘴巴,吃東西時不能發出很響的聲音,不要把你的餐巾當作餐巾紙,不要舔你的刀,因為這些都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4、飲酒禮儀

    葡萄酒是西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葡萄酒從選酒到試酒再到喝酒,這其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選酒

    置身高檔的餐廳點葡萄酒,通常在場會有個侍酒師幫你選到最適合的酒。而且,侍酒師能成功地幫助你選取搭配美食的最佳款酒,如果你採納他們的專業意見,將會毋庸置疑地享受一次食物與葡萄酒的絕美搭配經歷。因為著名高檔的餐廳通常會有比較全面的葡萄酒單,涵蓋多種不同年份的同一款酒,資訊多達100多頁。這樣的清單是非常艱鉅惱人的,如此狀況下,侍酒師的幫助就顯得必不可少了。

    (2)試酒

    一旦主人(或者是誰主張點葡萄酒的)點完葡萄酒,侍酒師會選擇適當的玻璃器具放置到餐桌上,在你入座位置右側刀的位置靠上些。然後他們會把葡萄酒拿來送至點酒人處,確定是否有誤。

    確認完畢後,侍酒師將會取下軟木塞,向點酒者提供一小口份量的葡萄酒。這樣的舉動並不是為了讓點酒者品嚐下是否喜歡此款酒,而是為了檢查酒的狀態,以及酒的味道是沒有缺陷的。

    (3)喝酒

    試酒滿意之後,侍酒師就可以圍繞餐桌倒酒了,倒酒順序客人要先於主人。通常酒杯內只倒入1/3量的酒,這是為了便於客人搖晃酒杯時沒有任何外溢,完全聞到葡萄酒的香氣。

    在高檔餐廳內,侍酒師和服務員會在用餐期間為你填滿酒杯,所以儘量避免自己填滿。如果發現杯子空了,可以通知負責員工,提醒他們要續杯。當然對於休閒餐廳和酒吧你可以自己隨意續杯。

    5、其他事項

    除了以上用餐中需要注意的禮儀之外,還有一些具體的建議。

    如果你帶孩子一同去餐廳,最好讓他們保持安靜乖巧,不要四處亂跑或者打打鬧鬧。因為無論是對他們還是對於端著食品和飲料的服務員來說,都是極其危險的,同時也會打擾到其他客人。

    飢腸轆轆的到達餐廳可不是個明智之舉,最好能悠閒地享受美食,感受用餐的氛圍,融入席間的交流,如果你肚子餓的咕咕叫那是無法全神貫注的。還有保持與他人相同的節奏,不要吃的太快。

    三、用餐後

    當宴會進入尾聲,並不意味著就無須顧及禮儀了,相反,只有始終如一的禮貌才能給他人留下完美的印象。這其中就涉及到三個方面。

    首先,當你已經用餐完畢,那麼把刀和叉放在盤子上,暗示你已經吃完了。叉放於左側,叉子尖頭面上,刀置於叉旁邊,刀切面衝著叉。服務員會意後會過來取走盤子。不要疊放盤子,或者直接把盤子遞給服務員。他們的工作就是為你及時清理餐桌,以備下一道菜。

    其次,如果你是客人,看賬單或支票都是不禮貌的。就讓請客的主人付錢或者支付小費吧。

    最後,如果你是請客的人,一定要按該國的風俗給員工小費。比如,在澳洲,你可以不給小費,但是出於禮貌及對你用餐體驗和工作人員悉心照顧的認可,是會支付10%或者更多作為小費的。然而在美國,小費是協議的一部分,有20%或者更多,具體數目是根據餐廳的等級。儘管小費不是法律意義上強制支付,但實際上這是構成員工工資的大部分,因此無論是出於禮貌或者對他們所提供服務的感謝,這都是非常必要的。

    正如你所瞭解的那樣,每個國家都擁有自己的飲食文化,而用餐禮儀對於西餐來說毫無疑問是極其重要的,因此為了避免給親戚和業務夥伴留下不好的印象,在用餐前瞭解下餐廳禮儀還是很有必要的。要知道,無論你走到哪裡,禮貌、周到和穩重都是你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客人的不二法門。

  • 9 # 小方說歷史1990

    座位的講究:

    歐美國家的餐桌大多是長方形,男主人坐在桌子的一端,女主人坐在另一端。通常第一上位在女主人右首,第二座位在男主人的右首。離男女主人越近就越是上座,並且要儘量避免兩位男賓或兩位女賓並坐在一起,情侶夫妻要拆散坐。

    擺放刀叉的講究:

    1.如果刀叉斜著放,表示你未用完餐,告訴其他人不要收走。

    2.如果刀叉十字形放在桌上,代表著等待第二份。

    3.如果刀叉打橫平行放在餐盤中,代表太好吃了。

    4.如果刀叉垂直襬放,代表你已經用餐完畢,可以收走。

    5.如果刀叉互相插著放在碟上,代表這個食物為差評。

    擺放餐巾的講究:

    1.餐巾應該擺放在大腿上面,男士應該等女士放好,然後再放自己的餐巾。不建議成年人把餐巾角放進衣服。不然其他人會誤以為你吃東西有困難。

    2.餐巾只可以用來抹嘴,不可以擦拭其他地方。抹嘴時不要用力過度。

    3.如果用餐時需要暫時離開,可以把餐巾放在椅子上,以顯示你尚未用餐完畢。

    4.進食完畢後我們整理餐巾,摺好乾淨的一面,放在餐盤左邊。不要隨便放在餐盤中,也不要疊得過於整齊,以免被誤以為是沒有用過的。

    吃麵包的講究:

    1.麵包首先要撕開,而不是直接咬。

    2.吃剩的麵包不能直接放回籃子,而是要放在碟子旁。

    3.進餐時若要與人對話,要保證嘴裡沒有食物。手也要放在桌上,不要放在膝蓋上

    4.如果桌上沒有芝士、鹽或胡椒,千萬不要向餐廳額外提供了,因為這樣會讓人認為對廚師不尊重

    餐後的講究:

    最禮貌的做法是送上感謝函。

    西餐廳的點菜講究:

    1.無論是誰買單,都要先請女士點菜。

    2.如果女士不會點菜,女士該對侍者說自己不會點,可以請男士點菜。

    坐姿的講究:

    1.吃西餐不能靠在椅背上,椅背是方便僕人拉椅子用的。

    2.等菜的時候,手要放在膝蓋上,不能胳膊肘放到桌上以及託頭託下巴等不規矩動作。

    3.切食物時,手腕和胳膊肘都不能碰到餐桌,必須是懸空狀態。

  • 10 # 湖北文都教育

    留學生吐槽:西餐這樣吃才對!

    在國外留學當然要去吃正宗的西餐

    吃西餐時左手拿刀右手拿叉

    和不能用鋸子鋸肉一樣早已廣為人知

    那麼某些鮮為人知的高能小細節

    就將會讓逼格 bigger and bigger

    每個杯子勺子叉子各代表什麼?

    如何表示"我已經吃好了"?

    如何表示"我還沒吃飽"?

    沙拉、肉類、主菜的正確吃法是怎樣?

    很多人第一次進高大上的西餐廳,整個人就會變得拘謹起來,時常不知道該如何應對自如。為在初次吃西餐時舉止更為嫻熟優雅,我們就來看看西餐的優雅吃法吧~

    準備工作

    穿著整潔得體。男士去高檔西餐廳也應穿上一件外套、內搭襯衫和乾淨的皮鞋。而女士則要穿晚禮服或套裝和有跟的鞋子。

    入席時,男士需引導女士入座。注意自己的坐姿,上身自然挺直,脊背不可緊靠椅背,身體與椅背之間間隔5指左右。不可伸腿,不能翹起二郎腿,也不要將胳臂肘放到桌面上。

    用餐中,切記不可以大聲喧譁。吃東西時應細嚼慢嚥,吃一口,切一口。使用刀叉時,儘量不使其碰撞,以免發出大的聲音。

    女士如果不小心在酒杯上留下唇印,可將杯子放到桌面以下,用拇指偷偷擦掉。乾杯時,即使不喝,也應將酒杯在嘴唇邊碰一下,以示禮貌。

    入座

    進入西餐廳後,由服務生帶領入坐,不可冒然入位。男士或服務生可幫女士拉開椅子協助入座,一般由椅子左側入座。座位的安排於離出口最遠的位置為上位。

    餐具的擺設

    (1).擺在中央的稱為擺飾盤或稱展示盤Show Plate,餐巾置於裝飾盤上面或左側。(2).盤子右邊旁擺刀、湯匙,左邊擺叉子。可依用餐順序、前菜、湯、料理、魚料理、肉料理、視你所需由外側至內使用。(3).玻璃杯擺右上角,最大的是裝水用的高腳杯,次大的是紅葡萄酒所用的,而細長的玻璃杯是白葡萄酒所用,視情況也會擺上香檳或雪莉酒所用的玻璃杯。(4).麵包盤和奶油刀置於左手邊,裝飾盤對面放咖啡或吃點心所用的小湯匙和刀叉。

    刀叉的使用方法

    (1).西餐進餐時一般以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如果用左手拿叉不方便,也可用右手。(2).用餐中,有事而離席時,宜把刀叉擺成八字型掛放在餐盤上。用餐結束後,則是平行的斜放在盤上一側。

    喝湯的禮儀

    (1).西餐的湯分為清湯及濃湯,較正式餐廳在供應清湯時使用橢圓形湯匙及湯杯,供應濃湯時使用圓形湯匙及寬口湯盤。(2).拿湯匙的姿勢是由內經外側舀食。(3).西餐喝湯時,不能發出聲音。用湯時,不可用嘴將湯吹涼。可輕輕搖動湯使其稍涼。(4).食用完畢後把湯匙放在靠自己身前的底盤上,或是放在盤中。將湯匙的柄放在右邊,而湯匙凹陷的部份向上;湯杯與湯盤都是如此。

    食用肉類

    (1).認識牛排的熟度。牛肉可依自己喜好熟度點餐,但豬肉及雞肉均為全熟供應。

    猶帶血的是rare。半生的是medium rare。七分熟的是medium。熟透的是welldone。(2).切牛排應由外側向內。一次未切下,再切一次,不能像拉鋸子方式切,亦不要拉扯,勿發出聲響,肉的大小以一口為宜。(3).嚼食肉時,兩唇合攏,不要出聲。嚼肉食勿說話或以刀叉比畫。

    (4).吃肉時宜切一塊吃一塊,勿將肉全部一次切小塊,會導致肉汁流失,及溫度下降。(5).烤雞或炸雞,在正式場合用刀叉吃。

    喝咖啡及茶的禮儀

    咖啡及茶中單寧酸可幫助消化。喝咖啡時,用食指和拇指端起來喝,不須端起咖啡底盤,勿以咖啡匙舀起咖啡,嘗是否夠甜。

    自己點的菜,跪著也要吃完。

    為了成為高貴的會玩的城裡人。就算你勵志於成為一個精明的小市民,

    也請成為一個有情懷有情調的小市民。最後,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是唬人的。

    吃完西餐不要立即亂跳廣場舞,

    它只會導致胃下垂!

  • 11 # 蘭得自由

    有關西餐用餐禮儀大家都可以問度娘,我來回答的都是我吃西餐遇到的情況來和大家分享下。

    在國內,對西餐的接受度多數人還是感覺有些拘束,其實正是許多電影和外華人在就餐中的著裝影響而來的。

    正在去到一家西餐廳,其實是應該需要得體優雅的服裝,以示尊重。如果穿著全套運動裝扮那確實有些失禮了。嚴格來說T恤、牛仔褲這些也都不是很合體去西餐廳。

    華人點餐就餐有個習慣是大聲喧譁,無聲不成席的感覺。西餐廳反而是一片寂靜,每桌客人都儘量低語不去影響其他客人,當然除了快餐、餐酒吧和咖啡廳那種地方。

    如果希望服務生過來服務,不必出聲,坐直身體舉下手示意幾次即可。

    西餐是所有人吃完一道,收盤後再上下一道,中間等待時間可能很長,不必要催菜,因為就是這樣的慢調調。有一次我們和餐廳服務生說我們趕飛機,依舊有條不紊的吃了不到兩個小時。

    西餐廳裡一般都會配有侍酒師,不想花太多錢大可以不點或者在酒單上點一下價位,再讓侍酒師推薦,他就會心領神會你想要的價位來推薦酒了。

    用餐時可能會碰到你和同伴share一盤美食,儘量不要跨過盤子去嘗。

    在西餐廳,一般是需要給小費的。一般是餐費的10——20%,不要給錢幣(有施捨的意思)

    在高階餐廳尤其米其林餐廳,是不能打包食物的。

  • 12 # 李天真15

    拿刀叉的方法:總的來說,右手拿刀,左手拿叉。鋸齒得刀用來切肉,普通的刀用來切蔬菜,最小的那種小刀,是用來抹果醬的。叉子別一下子插大塊物品,別一口吃不下去。勺子是用來喝湯的。放刀叉的位置,在一些正式的場合,大家還是注意一下刀叉擺放的位置,能體現自己的高素養。刀叉的擺放附上圖片,大家看一下。

    水果沙拉甜點等:一般沙拉,小蛋糕之類的,用小勺吃就可以。注意水果的果殼,不要直接吐出來,要用手拿出來,放到盤子旁邊。

    酒的細節:開酒之前,自己就不需要動了,服務員都會做的。喝酒的時候,用三根手指拿住酒杯,看圖片姿勢。喝酒不能跟啤酒似的,一下子幹了,這是不對的。輕晃杯子,讓酒慢慢進入嘴裡,緩緩喝下。注意吃東西時候不要喝酒,喝酒時候不要說話跟大笑。至於飲料之類的,沒有太多的要求,只要注意不要太過於隨意就好。

  • 13 # 下頁櫻釋

    1.用餐環境。西餐廳一般都會放一些輕音樂,環境比較安靜,會讓人感覺心情愉悅,比較舒適,這時候不要在餐廳大聲喧譁,交談的聲音儘量小一些,不要打擾到其他的客人正常用餐。

    2.用餐餐具。西餐用餐的餐具比較多,一般都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西餐的刀叉是不能指人的。如果刀叉並排擺放是代表吃完了服務員會幫你把餐盤收走,如果沒吃完中途離開座位就把刀叉呈八字形擺放。刀叉盤子切肉的時候儘量不要發出聲響。

    3.用餐順序。西餐上菜一般是按開胃菜、湯、主食、甜點的順序上菜。是吃完一樣才會上下一道菜,華人的觀點可能是等菜上齊了一塊吃,西餐不會,而且正規的西餐都會上什麼菜給你配什麼樣的餐具,所以餐具不要用錯。

  • 14 # Do44381036

    西餐廳的服務禮儀主要分為三部分:用餐前、用餐時、用餐後。

    一、用餐前

    首先,我們說一下用餐前的禮儀,也就是關於提前預定。儘管現在大部分中級餐廳已經由隨來隨坐取代了提前預定,但是如果餐廳接受的話提前預約還是個明智之舉,其優勢在於不僅能保證在你期望的時間內有位子,同時也是和餐廳討論你需要特殊餐食的絕佳時機。因為在瞭解此次就餐用於慶祝的不同場合之後,餐廳會更加知道如何準備,舉止得體。比如,餐廳對於嚴肅的商務午餐提供的服務與週年紀念日、訂婚或者60歲生日聚會時提供的服務是截然不同的。當然,如果你不得不取消預訂也沒有問題,但應儘早告知餐廳,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不便。

    二、用餐時

    其次就是用餐時應當注意的一些禮儀,這其中有很多應當注意的地方,我們將其細分成5個小點進行概括。

    1、等待入席

    參加宴會時往往會出現早於主人到達的情況,在等待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直接點喝的是不禮貌的。在等待時可以點一杯水,當宴會主人到了之後,他們會為你提供喝的,這時候才可以點自己想喝的東西。

    第二,等待時出於禮貌,應當站起來迎接到達的客人。如果一群人在入席前聚集在酒吧間,入席時,應當請女士走在你前面,並幫助她們入座。當然通常服務員會這樣做,並幫助你也坐下。

    第三,入席後,不要隨意把物品(如電話、鑰匙、錢包等)放在桌子上,同時手機也要調成靜音,最重要的是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宴會主人身上,不要被電話及簡訊等分心。

    2、點餐禮貌

    當所有人都入席之後,餐廳員工會與你打招呼,並把餐巾放在你的腿上,詳細介紹餐廳特色及其他選單外的菜品。點餐的過程中如果你是被帶出去吃飯的客人,請不要點選單上最昂貴的菜品。點餐時多諮詢下主人意見,試著點些和其他客人同價位的菜品。同樣,如果你的主人、客戶及老闆只點了一道菜,那麼你也不要點多。

    禮貌在西餐禮儀中是至關重要的,因此無論是餐廳員工,還是食物和酒的侍者都要禮貌相待,也要記得間歇性的感謝服務生的幫助。如果對選單有疑問可以諮詢侍者,引起他們注意的最好方式是與他們目光接觸,謹慎地示意你需要他們的幫忙。直接舉起手或者點選手指都是不禮貌的方式。同樣,關照鄰桌客人也是基本的禮貌,確保你和你的客人在席間不要太吵鬧或者說髒話,以免影響他人就餐。如果上菜時有客人離席了,出於禮貌應該等他回來後大家再開始吃。當然,如果主人允許開始的話是沒有問題的。

    3、就餐常識

    點餐完畢之後就進入正式的就餐環節中了,這一環節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

    第一,麵包會放在桌子中間或者你的盤子旁邊,可以隨時吃。吃麵包時,可直接用手掰開一半,用黃油刀切下一塊黃油,把黃油放到你的側盤裡,在你的側盤裡把黃油塗抹在麵包上。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刀不是用於切面包的。

    第二,喝湯時,應該用湯匙的外沿順著碗的近側到遠側舀取,從湯匙的邊緣吸吮一小口,而不是整個湯匙都放在嘴裡。

    第三,如果是共享的配菜,出於禮貌要先招待客人,然後再自己享用。分菜時一定要使用公用餐具,最好是請服務員代你為客人服務。

    第四,如果你需要桌子對面的東西,可以請靠近的人幫忙遞給你,而不是越過他人自己夠取。如果餐巾或者餐具掉到地上了,請服務員為你更換一個,不要繼續使用。

    第五,當離席去往衛生間或者接聽重要電話時,適當的為自己找個說辭,比如“對不起,出去一會兒”或“抱歉”。

    第六,用餐時還有一些小的細節需要注意,包括吃東西時不要說話,咀嚼食物時不要張著嘴巴,吃東西時不能發出很響的聲音,不要把你的餐巾當作餐巾紙,不要舔你的刀,因為這些都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4、飲酒禮儀

    葡萄酒是西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葡萄酒從選酒到試酒再到喝酒,這其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選酒

    置身高檔的餐廳點葡萄酒,通常在場會有個侍酒師幫你選到最適合的酒。而且,侍酒師能成功地幫助你選取搭配美食的最佳款酒,如果你採納他們的專業意見,將會毋庸置疑地享受一次食物與葡萄酒的絕美搭配經歷。因為著名高檔的餐廳通常會有比較全面的葡萄酒單,涵蓋多種不同年份的同一款酒,資訊多達100多頁。這樣的清單是非常艱鉅惱人的,如此狀況下,侍酒師的幫助就顯得必不可少了。

    (2)試酒

    一旦主人(或者是誰主張點葡萄酒的)點完葡萄酒,侍酒師會選擇適當的玻璃器具放置到餐桌上,在你入座位置右側刀的位置靠上些。然後他們會把葡萄酒拿來送至點酒人處,確定是否有誤。

    確認完畢後,侍酒師將會取下軟木塞,向點酒者提供一小口份量的葡萄酒。這樣的舉動並不是為了讓點酒者品嚐下是否喜歡此款酒,而是為了檢查酒的狀態,以及酒的味道是沒有缺陷的。

    (3)喝酒

    試酒滿意之後,侍酒師就可以圍繞餐桌倒酒了,倒酒順序客人要先於主人。通常酒杯內只倒入1/3量的酒,這是為了便於客人搖晃酒杯時沒有任何外溢,完全聞到葡萄酒的香氣。

    在高檔餐廳內,侍酒師和服務員會在用餐期間為你填滿酒杯,所以儘量避免自己填滿。如果發現杯子空了,可以通知負責員工,提醒他們要續杯。當然對於休閒餐廳和酒吧你可以自己隨意續杯。

    5、其他事項

    除了以上用餐中需要注意的禮儀之外,還有一些具體的建議。

    如果你帶孩子一同去餐廳,最好讓他們保持安靜乖巧,不要四處亂跑或者打打鬧鬧。因為無論是對他們還是對於端著食品和飲料的服務員來說,都是極其危險的,同時也會打擾到其他客人。

    飢腸轆轆的到達餐廳可不是個明智之舉,最好能悠閒地享受美食,感受用餐的氛圍,融入席間的交流,如果你肚子餓的咕咕叫那是無法全神貫注的。還有保持與他人相同的節奏,不要吃的太快。

    三、用餐後

    當宴會進入尾聲,並不意味著就無須顧及禮儀了,相反,只有始終如一的禮貌才能給他人留下完美的印象。這其中就涉及到三個方面。

    首先,當你已經用餐完畢,那麼把刀和叉放在盤子上,暗示你已經吃完了。叉放於左側,叉子尖頭面上,刀置於叉旁邊,刀切面衝著叉。服務員會意後會過來取走盤子。不要疊放盤子,或者直接把盤子遞給服務員。他們的工作就是為你及時清理餐桌,以備下一道菜。

    其次,如果你是客人,看賬單或支票都是不禮貌的。就讓請客的主人付錢或者支付小費吧。

    最後,如果你是請客的人,一定要按該國的風俗給員工小費。比如,在澳洲,你可以不給小費,但是出於禮貌及對你用餐體驗和工作人員悉心照顧的認可,是會支付10%或者更多作為小費的。然而在美國,小費是協議的一部分,有20%或者更多,具體數目是根據餐廳的等級。儘管小費不是法律意義上強制支付,但實際上這是構成員工工資的大部分,因此無論是出於禮貌或者對他們所提供服務的感謝,這都是非常必要的。

    正如你所瞭解的那樣,每個國家都擁有自己的飲食文化,而用餐禮儀對於西餐來說毫無疑問是極其重要的,因此為了避免給親戚和業務夥伴留下不好的印象,在用餐前瞭解下餐廳禮儀還是很有必要的。要知道,無論你走到哪裡,禮貌、周到和穩重都是你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客人的不二法門。

  • 15 # 珠海新東方烹飪

    1.由服務生帶領入坐,一般從椅子左側入座;

    2.在牛排端上來之前端來的檸檬水用來淨手的;

    3.匙橫擺在湯盤前面,其它刀叉分別放在各道菜的兩邊,用左手執叉按住菜品,再用右手拿刀切;

    4.還有餐巾要放在大腿上,如果要離開餐桌,要將餐巾放在椅子上。

  • 16 # 扣毛

    注意別自卑就行了

    什麼西餐禮儀?什麼刀叉並用?什麼交叉胸前?吃個幾百塊的牛排弄得對面好像坐的是特朗普伊麗莎白一樣!

    吃西餐極端追求禮儀的都是愛裝逼的中國群體,正牌西方人吃豬排一樣上手,整條魚一樣摳魚刺挖魚眼,為啥?它刀叉搞不定啊!

    餐具的發展是跟隨著科技的,最早的智人隨手拿石刀割猛獁象的肉吃,這是刀叉的起源,所有人種都用過刀叉,不過後來有一部分人發現刀叉做不到挑,卷,捅,挖這樣的動作,於是又發明了筷子。所以刀叉餐具再銀光閃閃,都掩飾不住野蠻的光芒。

    自己沒知識,搞什麼都會丟人,西方那麼多國家,除了那個人有誰能全都去過?英法德意澳規矩都不一樣,你去一個學一個?

    好好展現你的本性就行了,只要有理有據,不卑不亢,在哪都不會丟人。

    兩千面前,漢人淪落匈奴,恥於用刀叉食肉,折草莖為箸(折斷草杆當筷子),後來匈奴人全都用上了筷子。兩千年後你們卻又重新要拿起刀片子……

  • 17 # 四海八荒電影院

    做過奢華品牌五星級酒店,服務過西餐,西餐切記不要用錯餐具。小刀小叉是吃頭盤,若有生蠔還會配生蠔叉,湯勺用來喝湯,大刀大叉用來吃主食,另配甜品勺甜品叉是用來吃甜品的(大致與頭盤的餐具差不多大小)。酒杯也是一樣,香檳杯、白葡萄酒杯、紅酒杯,它們的酒肚是一個比一個大。宴會開始前有水杯,西餐水杯基本上配冰水(也會提供氣泡水可加檸檬片)。

  • 18 # 食貨~

    品嚐法國美餐的禮儀

    法華人在用餐時也特別講究禮儀,不管是入席,點餐還是進餐,都非常注重禮節。

    1、入席順序

    優雅是法國飲食文化的精髓,當進入餐廳時,男士應該一切以女士為先,要為前面的女士把座椅拉開。只有當所有的女士都有座位後,男士才可以入座。

    2、點餐順序

    法國菜的點餐順序是:

    頭道菜一般是冷盤或者湯,儘管選單上有多種“頭道菜”供你選擇,但你只能選一種,上菜之前會有一道麵包上來,吃完了以後服務員幫你撤掉盤子再上第二道菜。

    第二道是湯,美味的法式湯類,有濃濃的肉湯、清淡的蔬菜湯和美味的海鮮湯。

    第三道是一頓飯中的正菜,這是法國菜中最為發揮的一道菜,往往做的細膩、考究,令食客們難忘。正餐裡面最多的就是各種“排”,如雞排,魚排,豬排,牛排,這所謂的排是剔除骨頭和刺的淨肉,再澆上獨特的汁,味道鮮美,吃起來也方便。

    3、品嚐法國菜需要注意的一些禮節:

    1、吃完切忌用手抹嘴,用餐巾大力擦,注意儀態,用餐巾的一角輕輕抹掉嘴上或者手指上的油漬即可。

    2、就算坐凳子多舒服,坐姿都應該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進食時身體可以略微向前靠,兩臂應該貼近身體,以免撞到人。

    3、在飲用杯中物時,應先將口中的咀嚼物嚥下,然後將刀叉放在盤子中或呈八字形交叉,再用餐巾將嘴唇擦拭乾淨,然後再喝酒水等等。

    4、要吐出刺、硬核、骨頭時,不要直接吐在手上,而要用刀或叉接好,放在盤子邊緣。(一般都是用叉子接)

    5、吃完每碟菜之後,是將刀叉並排放在碟上,插齒朝上。

  • 19 # 聞聽雙溪春尚好

    西餐禮儀

    1、由椅子的左側入座。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餐檯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

    點菜完畢後將餐巾開啟。將餐巾對摺輕輕放在膝上。餐巾可用來擦嘴或迭手,不可用來擦餐具或擦臉。弄髒嘴巴時,一定要用餐巾擦拭,避免用自己的手帕。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領口。用餐反摺的內側來擦,而不是弄髒其正面,是應有的禮貌。手指洗過後也是用餐巾擦的。若餐巾髒得厲害,請侍者重新更換一條。

    吃到壞的食物非吐出來不可時,也別吐在盤子裡,最好在別人不注意時,吐在餐巾上包起來,並要求更換一塊新的桌巾。前菜、主菜(魚或肉擇其一)加甜點是最恰當的組合,點菜並不是由前菜開始點,而是先選一樣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適合主菜的湯。

    2、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記得要抬頭挺胸著吃,在把面前的食物送進口中時,要以食物就口,而非彎下腰以口去就食物。正式西式料理的套餐中,,常依不同料理的特點而配合使用各種不同形狀的刀叉,並不是一開始就全部擺出來的。說到全套,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在餐桌上擺滿銀器的畫面,而現在大都是以點用2-3道單品料理的方式為主流。

    使用刀叉進餐時,刀叉和湯匙依使用的先後順序排列。最先用的放在離主菜盤最遠的外側,後用的放在離主菜盤近內側。假如先上主菜再上沙拉,就要把主菜叉子放在沙拉叉子的外側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吃西餐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左手食指近在叉子把上,右手食指按在刀背上。

    湯匙則用握筆的方式拿即可。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切成小塊,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將刀叉分話盤中。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併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需放下。

    不用刀時,可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支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支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3、喝湯時不要啜,吃東西時要閉嘴咀嚼。

    不要舔嘴唇或咂嘴發出聲音。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後再吃,不要用嘴吹。喝湯時,用湯勺從裡向外舀,湯盤中的湯快喝完時,用左手將湯盤的外側稍稍翹起,用湯勺舀淨即可。吃完湯菜時,將湯匙留在湯盤(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4、吃魚、肉等帶刺或骨的菜餚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輕輕吐在叉上放入盤內。

    吃剩的雞、魚骨頭和渣子放在自己盤子的外緣,不要放在桌上,更不能丟去地上。如盤內剩餘少量菜餚時,不要用叉子刮盤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應以小塊麵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麵條時要用叉子先將麵條捲起,然後送入口中。

    5、麵包一般掰成小塊送入口中,不要拿著整塊麵包去咬。

    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麵包掰成小塊再抹。

    6、吃雞時,歐美人多以雞胸脯肉為貴。吃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著吃。吃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吃完上層後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後再吃下層吃肉時,要切一塊吃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7、喝咖啡時如願意新增牛奶或糖,新增後要用小勺攪拌均勻,將小勺放在咖啡的墊碟上。喝時應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墊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著喝。吃水果時,不要拿著水果整個去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四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著吃。

    8、用刀叉吃有骨頭的肉吃有骨頭的肉時,可以用手拿著吃。

    若想吃得更優雅,還是用刀較好。用叉子將整片肉固定(可將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壓住肉),再用刀沿骨頭插人,把肉切開。最好是邊切邊吃。必須用手吃時,會附上洗手水。當洗手水和帶骨頭的肉一起端上來時,意味著“請用手吃”。用手指拿東西吃後,將手指放在裝洗手水的碗裡洗淨。

    吃一般的菜時,如果把手指弄髒,也可請侍者端洗手水來,注意洗手時要輕輕地洗。

    9。點用牛排時,首先服務生會詢問燒烤程度,可依你所喜歡的料理方式供應。

    用餐時,以叉子從左側將肉叉住,再用刀沿著叉子的右側將肉切開,如切下的肉無法一口吃下,可直接用刀子再切小一些,切開剛好一口大小的肉,然後直接以叉子送人口中。

    應從左往右吃。點綴的蔬菜也要全部吃完 放在牛排旁邊的蔬菜不只是為了裝飾,同時也是基於營養均衡的考慮而新增的。華人大都會把水芹留下,如果不是真的不愛吃,最好不要剩下。

    10、麵包要吃一口掰一口。吃麵包可蘸調味汁吃到連調味汁都不剩,是對廚師的禮貌。

    注意不要把麵包盤子“舔”得很乾淨,不能用叉叉麵包。

    11。萬不得已要中途離席時,最好在上菜的空檔,向同桌的人打聲招呼,把餐巾放在椅子上再走,別打亂了整個吃飯的程式和氣氛。吃完飯後,只要將餐巾隨意放在餐桌即可,不必特意疊整齊。

    12。侍者會經常注意客人的需要。

    若需要服務,可用眼神向他示意或微微把手抬高,侍者會馬上過來。東西掉了的時候最好請服務生過來替你撿起。如果對服務滿意,想付小費時,可用簽帳卡支付,即在帳單上寫下含小費在內的總額再簽名。最後別忘記口頭致謝。

  • 20 # 使用者60679947453

    去吃西餐時使用餐巾也是一門重要的禮儀,所以在去重要的場合裡千萬不能忽視的西餐禮儀,小小的餐巾使用方法不對是一件很不尊重人的事情,那麼,西餐廳的餐巾怎麼用呢?一起來看看餐巾的正確使用方法吧。

    一、教你吃西餐時如何正確的使用餐巾

    1.入座後,不要急於開啟你的餐巾布。

    2.從餐桌上拿起餐巾,先對摺,再將褶線朝向自己,攤在腿上。絕不能把餐巾抖開,如圍兜般圍在子上,或塞在領口。而把餐巾的一角塞進口眼或腰帶裡,也是錯誤的方法。假如衣服的質地較滑,餐巾容易滑落,那應該以較不醒目的方法,將餐巾的一角塞進腰帶裡,或左右兩端塞在大腿下。除了必要時用來擦嘴之外,在餐桌上用餐的整個過程中你的餐巾布必須一直保持平鋪在你的雙腿上。

    3.餐巾布也叫口布,是用來擦嘴的。

    4.在用餐過程中,飲用酒水之前,你需要先用餐巾布擦拭嘴邊的油跡。

    吃西餐時餐巾怎麼用

    5.中途暫時離席時,須讓餐巾從餐桌上垂下一角宴席中最好避免中途離席。非暫時離席時,許多人會把餐巾疊好放在椅子上,這種處理方式並沒有錯,因為餐巾擺放在桌上容易被誤會已經離席。其實,最理想的方式是用盤子或刀子壓住餐巾的一角,讓它從桌沿垂下,當然髒的那一面朝內側才雅觀。

    6.用餐完畢後,把你的餐巾布從中間拿起,放在桌子上,具體位置是你盤子左邊的地方。只需要隨意放好就可以了,不必特意摺疊好,但也要注意不要把餐巾布弄得皺巴巴的。

    7.餐巾布通常是摺疊好放在位子中間的裝飾盤上,這是正式的晚宴上常見的餐巾擺法。除此之外,餐巾布也會放在盤子的邊上。

    8.餐巾是可以弄髒的如不想將餐巾弄髒。而取出自己的手帕或面紙使用。是違反用餐禮儀的。

    9.將魚骨頭或水果的種子吐出時,可利用餐巾遮住嘴,直接吐在餐巾內,再將餐巾向內側析起。

    10.第一個開啟餐巾布的人應該是主人,這個動作宣佈晚宴正式開始。

    11.如果餐巾布不是放在盤子中間的位置,它就會在你的左邊,而右邊的餐巾布是屬於坐在你右邊的客人的,注意不要拿錯其他的餐巾布。

    12.有時候餐巾布是放在杯子中的,此時你的餐巾布就是在右邊的杯子中。

    13.如果不是小孩或用餐不方便的人,最好不要將餐巾布掛在胸前。

    14.餐巾布是用來擦嘴的,所以不要用它來擦臉或擦餐具。如果需要擦汗,你可以用紙巾。

    15.口紅留在餐具上很不雅觀,但需要擦去口紅印時,應該選用紙巾而不是餐巾布。

    16.用餐巾布擦嘴時避免動作過大,正確而優雅的使用方法是輕輕沾擦。

    17.用餐完畢要站起來,首先將腿上的餐巾拿起,隨意疊好,再把餐巾放在餐桌的左側,然後起身離座。如果站起來後才甩動或摺疊餐巾,就不合乎禮節了。餐巾用完後無須摺疊得太過整齊,但也不能隨便搓成一團。如有主賓或長輩在座,一定要等他們拿起餐巾摺疊時才能跟著動作。 用餐完畢時,把餐巾布放回桌上的動作也是由女主人先做的,這表示晚宴結束。

    二、去西餐廳的要注意的禮儀

    第一課 預約的竅門

    越高檔的飯店越需要事先預約。預約時,不僅要說清人數和時間,也要表明是否要吸菸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內到達,是基本的禮貌。

    第二課 穿著要得體

    再昂貴的休閒服,也不能隨意穿著上餐廳。吃飯時穿著得體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著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

    第三課 入座

    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了。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第四課 上菜順序

    正式的全套西餐上菜順序是:

    1、前菜和湯

    2、魚

    3、水果

    4、肉類

    5、乳酪

    6、甜點和咖啡

    7、還有餐前酒和餐酒

    第五課 點酒

    點酒時不要硬裝內行。在高階餐廳裡,會有精於品酒的調酒師拿酒單來.對酒不大瞭解的人,最好告訴他自己挑選的菜色、預算、喜愛的酒類口味,請調酒師幫忙挑選。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開啟。點完菜後,在前菜送來前的這段時間把餐巾開啟,往內摺三分之一,讓三分之二平鋪在腿上,蓋住膝蓋以上的雙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領口。

    第六課 拿酒杯

    用三根手指輕握杯腳。酒類服務通常由服務員負責將少量酒倒入酒杯中,讓客人鑑別一下品質是否有誤。只須把它當成一種形式,喝一小口並回籤Good。接著,侍者會來倒酒,這時,不要動手去拿酒杯,而應把酒杯放在桌上由侍者去倒。正確的握杯姿勢是用手指輕握杯腳。為避免手的溫度使酒溫增高,應用大拇指、中指、食指握住杯腳,小指放在杯子的底臺固定。

    第七課 喝酒的方法

    喝酒時絕對不能吸著喝,而是傾斜酒杯,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遙晃杯子。此外,一飲而盡,邊喝邊透過酒杯看人,都是失禮的行為。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紅印,用面巾紙擦較好。

    第八課 麵包的吃法

    先用兩手撕成小塊,再用左手拿來吃的原則。吃硬麵包時,用手撕不但費力而且麵包屑會掉滿地,此時可用刀先切成兩半,再用手撕成塊來吃。避免像用鋸子似割麵包,應先把刀刺入另一半。切時可用手將麵包固定,避免發出聲響。

    第九課 如何使用刀叉

    基本原則是右手持刀或湯匙,左手拿叉。若有兩把以上,應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內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輕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湯匙則用握筆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覺不方便,可以換右手拿叉,但更換頻繁則顯得粗野。吃體積較大的蔬菜時,可用刀叉來摺疊、分切。較軟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

    第十課 略事休息時刀叉的擺法

    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應把刀叉以八字形狀擺在盤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盤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邊說話邊揮舞刀叉是失禮舉動。用餐後,將刀叉擺成四點鐘方向即可。手持調羹的方式。右手持調羹的柄端,食指在上,按住調羹的柄,拇指和中指在下支撐。有的朋友持調羹的方式是拇指在上,按住調羹的柄,食指和中指在下支撐,這是不正確的。

    第十一課 用餐時的基本禮儀

    1. 喝湯、咀嚼絕不出聲。

    2.不在公開場合,大聲地發出打嗝聲。

    3.不碰撞杯、盤。不要移動餐盤,不許和同伴交換餐點。

    4.刀叉輕放,不發出刮盤聲。

    5.講話時不揮舞刀叉,或用刀叉指著人。

    6.不彎腰埋頭吃飯。這模樣實在很窮酸相、狼狽。

    7.切食物只切一口大小,並且一口放進嘴裡,不要只咬半口。

    8.不要翻看盤底的廠牌名。

    9.每上一道菜,從最外側的左、右一副刀叉開始使用。

    10.使用放在右前方的杯子,不要拿到別人的杯子。

    第十二課 餐具怎麼擺出個高大上?

    中餐的餐具只有一雙筷子,而西餐餐具卻是琳琅滿目的一整排。請放輕鬆,餐具擺放雖然多,但其實只是為四道菜而準備,這四道菜是前菜、湯、魚、肉,只是餐具全都一併擺出來而已。

    第十三課 西餐餐具的使用法則

    1、刀叉擺法:刀叉併攏、刀刃朝內

    刀叉的擺法是個訊號,藉此告訴侍者什麼時候收走盤子。若刀叉置於盤子兩側時,表示仍在進行飲食中,相反地,刀叉平行擺放時,表示用餐完畢。另外一種擺法,在大眾化的餐廳用餐時,從頭到尾只用一副刀叉,盤子收走了,用過的刀叉還會留在桌上繼續吃下一道菜。這時,不要把刀叉直接貼放在桌上,而是將刀口放在叉齒間,並且刀刃朝下。

    當你用餐完畢後,可順手將盤上的刀叉併攏,並且保持刀刃的方向是朝內狀態,不僅能使你的桌面變得更為整潔,也讓服務生可以方便收拾餐具。

    2、公用餐具:雙手用,更優雅

    當你在餐廳用餐時,會碰到有些菜不做一人份或是食物可相互Share的情況下,如:西班牙海鮮飯或大盤色拉等,這種供多人食用的菜,會附上公叉和母匙。

    若在取菜時只用一隻手操作匙與叉,其實並不雅。那是職業服務生的技巧,一般人不需要會。用雙手反而較雅:右手匙在下,左手叉在上。食物盛在匙上,用叉背按壓著,再放到自己的盤子裡。

    右匙左叉相互輔助

    食用時:匙和叉的面向下蓋,匙蓋在叉上  用畢後:匙和叉的面朝上,匙在下面

    每拿完一次,切記將盤裡的食物聚集在中間,把叉和匙的握柄朝向同伴,這樣不僅保持盤相美觀,同時也方便別人拿取。

    3、不使用餐具的食物吃法

    鹹點心可用手直接取用,有些食物是不用餐具而用手拿著吃的,稱為FingerFood,通常餐前酒與正餐之前都會先送上這類食物。FingerFood的功用是,喝餐前酒之前,先填一下肚子可以保護胃膜。另外,人在空腹的時候,血糖會降低,吃一點東西會使心情沉穩許多。比較常見的鹹點心是Canapé,這是小小片的薄面包或是餅乾上面放火腿、燻魚等。一般都是三塊,直接用手拿著吃就行了。要一口吃完,不要只咬一半,這樣反而不雅。

    用單手兩指掌握點心邊緣,麵包須用刀塗抹奶油,麵包基本上是用手剝下一口就抹一口奶油。但是葡萄麵包和德國的黑麵包用手剝的話很容易碎,這時就用刀把一片面包切成兩半,全部抹上奶油後,直接用手拿著分幾口吃。

    4、吃披薩該用刀叉嗎?

    披薩就像我們吃包子、饅頭一樣,沒有明定的規矩,可自由發揮。但是披薩是黏搭搭、軟趴趴,很難纏的,如何吃才不會邋遢?

    拿坡里士(Napoli)披薩是 邊緣皮厚、中間皮薄,所以直接用手拿著吃是不太方便,可用刀子先切下前半的三角尖,軟趴趴的地方用叉子盛著吃;剩下較硬的地方比較好拿,可直接用手拿著吃。美式披薩就是在臺灣最常見的那種厚底皮,便於用手直接拿著吃。披薩大都是用馬自拉起司(Mozzarella),這種起司黏連著餅,很難扯斷,也是用刀叉來幫忙理清糾纏。

    第十四課 餐巾禮儀——表現個人文化素養

    1、正確的餐巾用法

    餐巾是進餐時重要的用品,不但是你坐下來之後第一個會接觸到的用品,也是離席時最後的用品。因此從餐巾用法可以看出你的餐桌文化造詣。要記住:

    餐巾本來就是拭髒的用品,別捨不得用髒它。

    餐巾正確的用法為,攤開在腿上,往前摺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用餐巾擦拭嘴巴時,只要單手拿起餐巾的一角,輕輕的按壓嘴角就行。

    喝酒前,用餐巾按一下嘴唇,免得油汙和口紅在酒杯上留下印子。

    不小心吃到小骨頭時,也用餐巾掩著再取出來。

    忍不住咳嗽、打噴嚏時,將臉側一邊,用餐巾遮掩一下。

    除了擦臉、擦汗之外,餐廳一切都要用餐巾。

    餐巾不可以像圍兜兜似的掛在胸前。

    2、離席時餐巾的擺法

    餐畢離開時要等主人或是女士將餐巾放在桌上後,才將自己的餐巾放到桌上。此外,餐巾是拭髒的用具,所以當其他人仍在享受食物時,不應該將沾汙的餐巾放在桌上。

    最後要離席時的餐巾不必摺整齊,正確擺法是放在咖啡杯的左邊。若只是暫時離席,可將餐巾放置座椅上,不用摺整齊,表示你只是暫時離開,之後會回座位。

    3、用過的餐巾切勿摺整齊

    最後,有一點是很多人都會犯的錯誤,就是餐畢離開時,用過的餐巾請不要摺疊整齊,只要把餐巾略疊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在桌上左邊即可,或是將膝上的餐巾從中間挑起來,就這麼放在桌上就可以了。將用過的餐巾摺疊整齊是具有諷刺的意思,表示你對這個餐廳不滿意,而且不會再來,所以用畢餐點後一定要格外注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聖誕節送什麼禮物給女孩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