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煙花夜雨
-
2 # 最愛晨晨
很多朋友都問過我:“你這麼喜歡看《蠟筆小新》,你一定最喜歡小新吧?”其實還真不是,在《蠟筆小新》中,我最喜愛的人物並不是小新,而是阿呆。那個常常被人忽視,還老是掛著一串鼻涕的阿呆。一方面來說,阿呆最像我,另一方面來說,阿呆或許才是一個兒童最真實也最自在的狀態。小新是向外生長,阿呆是向內生長。
阿呆是那種會在人群中迅速消失的最不起眼的那類人,他不會像小新那樣依靠他的特別能力在新環境中快速吸引全體人的注意,也不像風間和妮妮熱愛發號施令。他是個乖巧的孩子,他常常依從群體,不顯山露水,不鋒芒畢露,卻自有他的格調。但是,他常常會給人意外的驚喜。他的各項指標都可能很一般,但唯獨在他熱愛的事情上,他永遠獨領風騷。在這五個孩子中,我們可以發現,阿呆最安靜,最不惹人注目,但唯獨他,在僅僅五歲的時候,就有了自發的並且願為之付出並堅持的愛好和目標:石頭。阿呆有個稱號叫做石頭博士。阿呆喜愛石頭,他愛收藏各式各樣的石頭,會為了尋找一顆自己喜歡的石頭而花費無數個可以用來玩耍的下午在河邊。並且,他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同樣的地點,同樣的時間,他總是能比別人更快地發現造型奇特,有珍藏價值的石頭。從無生命之物中發現生命,發現美,是一種珍稀的本領,它使一個人充滿靈性,富有愛心。同時,阿呆也是一個能夠擺正自己位置,善於識得自我,把握自我的人。由於阿呆在石頭上的造詣,他受到了電視臺的採訪,雙葉幼稚園都跟著沸騰了。平日裡默默無聞的阿呆剎那間成了幼稚園的巨星,妮妮充當起了阿呆的臨時經紀人,要全幼稚園的小朋友排隊跟阿呆握手,可是阿呆不習慣這樣的狀態,這樣的生活,他看得清這不是他想要的。於是,他躲開喧囂的人群,來到他常常尋找石頭的河邊,靜坐,凝思,罷,將自己獲獎的石頭扔進湍急的河流,說道:普通最好!他知道自己要什麼,他也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不是自己的堅決不去觸碰,清晰且堅定。他那麼喜歡石頭,在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時,還是懂得斷舍離,熱愛,但不沉溺,走得進去,走得出來,這需要境界,也需要格局。
阿呆是一個身處孤獨中,卻無比享受孤獨的人。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孤獨和內向並不是成功路上的絆腳石,而是孕育靈感的王宮森林。並且,日後他很有可能因其孤獨而成就大事。假以時日,阿呆這樣的性格秉性,不成大器,也會是一個幸福的普通人。
回覆列表
《蠟筆小新》是日本已故漫畫家臼井儀人的漫畫,也是許多人難忘的童年回憶。
在日本曾經的確有一個叫小新的男孩,5歲那年為了保護妹妹,不幸車禍夭折,他的媽媽傷心過度精神異常進了醫院。每天用小新生前最喜歡的蠟筆描繪記錄小新出生後點點滴滴的事情。這個小男孩便是《蠟筆小新》的原型。
後來臼井儀人在醫院遇到了小新的媽媽,得知情況後,決定製作一部動畫片,於是就有了我們看到的《蠟筆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