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依楓的微博
-
2 # 秒殺一切賊
山海經真正作者無法考證,
內容也就很難完全與現代地理地貌對應,
本身書中記錄的水脈有許多現在依然找不到對應所在!!
就像山海經的總圖,咋看好像是地球板塊還沒有分裂時的樣子!
贈未知
天道茫茫窮無極,
一花一界有其規。
七欲千技度生死,
人世昏昏終難悔。
-
3 # 王志毅
山海經》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它主要記述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除此之外,《山海經》還以流水賬方式記載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對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論。最有代表性的神話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鯀禹治水等。具體成書年代及作者不詳。
《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據說原共22篇約 31000 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漢書·藝文志》作13 篇,未把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全書內容,以五藏山經5篇和海外經4篇作為一組;海內經4 篇作為一組;而大荒經5篇以及書末海內經1篇又作為一組。每組的組織結構,自具首尾,前後貫串有綱有目。
至於為什麼沒有記載淮河,可能那時候淮河還沒有形成大規模的淮河流域,淮河流域的形成大約在生代的第三世紀。故山海經裡面沒有淮河的記載。
-
4 # 偉哥視點
<山海經>被認作是中國最早的地理類書籍,雖有許多怪誕與奇異的記錄,可是也有許多能與現今的地理位置相符對應的山川記載。但有一點很奇怪,古代的四大河流,江河濟淮,其中長江、黃河、濟水都能在山海經中找到記錄,唯獨不見淮河。淮河流域經豫皖蘇三大省,是古中原地區的重要的人口聚居地,而且淮這個字在甲骨文中就存在,可以說明淮河至少在商周之際就存在,而淮河獨不見經傳。
不知道這能否解釋:在此書中沒有記載淮河的原因
-
5 # 老吳聊的故事
第一個可能是,水流量當時可能沒那麼大沒有形成整個河系,所以古人只能唱著:從前在我家的門前有一條小河……
第二個可能是變了名字, 我們知道山海經其實最早叫山海圖,是配圖看的,因為圖都失傳了,現在的圖都是後人補上去的,所以沒辦法對照。
-
6 # 遊遊蜉蝣
《山海經》作為中國最早的一部含地理類書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地理類書藉。其描繪和和記載的地理資訊較多。世界上和中國好多大山大河都有記載。但對於中國四大河流之一的淮河卻沒有記載,這似乎沒有道理。依我分析可能有幾種原因。(一)重疊。由於山海經所記載的山河都是對應的。由於淮河介於長江與黃河之間,與相對應之大山有重疊之疑,故沒記載。(二)名稱有誤。根據記載,濟水在中十一次山中有記載,長江在中次九山中有七次記載。淮水在中次八山中有記載為睢水,這也許就是淮水或淮河的原形記錄吧。(三)失傳。《山海經》產生於先秦時期,先後經歷了一千八多年。它不是一個人或一個時期的產物。最先是經過口傳或實見所創,並不完善。後經多個時期的整理完善,有所取捨,有的記錄或沒有了。《山海經》共二十二篇,現存十八篇。遺失的四篇中會不會有記載呢?(四)人為廢棄。《山海經》不僅是一部地理史,也是一部社會史,更是一部文學神話史。正是它裡面記栽了很多神話靈異類傳說,被歷代好多史學家如司馬遷所不屑,所以會不會在編書記載的時候人為刪去一部分,他們認為不好的內容呢?不管怎麼樣,《山海經》仍然部優秀的百科全書,為我們研究古歷史地理社會文化生活提供了不朽的參考價值。
-
7 # 閒雲雜壇
提到淮河了,只不過不是直接說淮河,而是淮水。
淮水即淮河,源出自河南省之桐柏山。淮河對其流經的中國中部地區影響巨大,它曾催生繁榮,也曾帶來禍患。水下游發生淤塞,其幹流於是自淮陰縣注於 運河。在安徽南陵縣南,《漢書•地理志》日: “桑欽言淮水出陵陽縣東南,北入大江。” 《水經注》日:“東溪水出南里山,即欽所謂淮水。”
回覆列表
~在山海經中沒有關於淮的記載,相關的記載在《尚書大傳》《禮正三記》有記載:瀆者,通也,所以通中國垢濁,民陵居,殖五穀也。江者,貢也,珍物可貢獻也。河者,播也,播為九流,出龍圖也。淮者,均也,均其物也。濟者,齊也,齊其度量也。在中次八山有關於雎水的記載。
根據文獻記載,河指的是尼羅河,從非洲中部的魯文佐裡山發源,向北在埃及入地中海。
山海經中的江記載最為集中的是中次九山,在中次九山中用十六座山,其中七座記載了江,其他在東山經和中次八山各有一次記載。因此基本上可以判斷,文獻中的江位於中次九山。按照對山海經中山經的考證,中次九山位於非洲西北角,在中次九山一帶,有一條向東北流淌的大河,這條河叫穆盧耶河,注入地中海。從江的位置和流淌的方向和注入的水域判斷,文獻裡的江就是非洲西北,摩洛哥境內的穆盧耶河。
山海經中對濟水的記載僅僅一次,也就是在介紹中次十一山的翼望之山時,提到了濟水。根據對山經的考證,中次十一山位於小亞細亞半島的北部邊緣地帶,翼望之山位於小亞細亞半島的西部,在這裡有一條河發源後向東北流淌,注入地中海,地圖上標註的名字為Conen Coyi,這條河就是文獻裡的濟水。
文獻中沒有關於淮水的記載,在伊比利亞半島,也就是中次八山記載了一條河叫雎水,這條雎水在地圖上標註為Rio Guadalfeo,這條河可能是淮水的原型。
關於四瀆的幾點分析。
1、從四瀆的分佈範圍看,剛好囊括了中山經的範圍,包括了尼羅河口、非洲西北角、伊比利亞半島和小亞細亞半島,這說明四瀆是在文明核心區有重要地位的四條河。
2、從四瀆所在的位置來看,都毫無例外地位於氣候和降水較好的地區,也就是適宜居住的區域,這樣的區域,人口和生產相對比較發達,尼羅河和小亞細亞半島在上古文明十分發達,留存的遺蹟非常多,這種區域的河流地位就比較高。
3、這四條河都流入地中海,和記載完全吻合。
4、《水經注》:“自河入濟,自濟入淮,自淮達江”,這個順序是從尼羅河出發,到小亞細亞半島,到伊比利亞半島,再到摩洛哥一帶,再回到尼羅河,正好環繞了地中海一週,完全符合行走的順序。
5、《史記·殷本紀》:“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在這裡明顯把四瀆分為東西南北,和我們找到的四瀆大致是吻合的,和黃河淮河濟水長江並不吻合,因為中國的這四條河是南北並列排列的,不存在東西南北分佈的可能。
6、《風俗通義·山澤》引《尚書大傳》、《禮三正記》解釋說:“瀆者,通也,所以通中國垢濁,民陵居,殖五穀也。江者,貢也,珍物可貢獻也。河者,播也,播為九流,出龍圖也。淮者,均,均其務也。濟者,齊,齊其度量也。”這段記載也說明了四瀆分佈區是上古先民聚集區。
因此,文獻中的四瀆,是上古時期,哺育了古文明的四條河流,這四條河流分佈在地中海的四個角上,這也證明了上古時期,古文明是居於同一個天下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