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多看少回覆
-
2 # Ease清風
哈弗車型普遍偏重,例如哈弗H9,為什麼比同級別車型重,那就是哈弗用料十足,毋庸置疑。
高強度鋼密度越大重量越重,越結實越安全,只要是鋼就不存在吸能之說 ,只有鋁合金跟炭纖維之類才能吸能又輕量化,18w車就不要妄想有鋁合金、炭纖維減重了,合資車40w以下,除了發動機缸蓋之外,也沒有其他方面會用鋁合金減重,wey之所以這麼重因為強度鋼覆蓋面積廣泛,安全配置多,內飾軟材質多(這個可以去看wey介紹有介紹強度鋼覆蓋率)不要跟我說30w以合資車,車輕是做了輕量化處理,請問用什麼做?鋁合金、炭纖維 ?我看唯一能減重方法,只能內飾多用硬塑膠,高強度鋼減少,座椅內填充物減少,隔音棉減少,安全配置減少等,來達到減重的目的。
-
3 # 久利源
有些答案都說因為高強度鋼用的多了導致車身重了,誰說的高強度鋼重量就比普通鋼材重了很多?我剛剛特地去百度,有些車企透過使用高強度鋼替代普通鋼材而達到降低車身重量,現在誰還會特地去增加車重?奧迪寶馬用鋁材替代鋼材就是為了減重,好像說的重了就一定會安全。我到一點不希望越來越重,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輕了才是王道,否則油耗高,提速慢,操控差,弊大於利。
-
4 # YL-冷月
啥都別說,這兩年日本德國車都在輕量化,這個輕量化就是各種簡配,看看日本車德國車的車門,就差是她媽垃圾殘次鋼了。。你們以為真是高科技???美國車就是重,長城車車門就是厚實,沒毛病!!!
-
5 # 思無屆行無疆
中國產車這幾年真的進步不少。不過那些說百八十萬的車才有輕量化的先看看賓士寶馬奧迪北美國家售價摺合成人民幣多少錢再來說話,中國入世卻不降關稅,收入低,買車貴,油價高……也就不說啥了-_-
-
6 # 凱哥談置換
這是一個鋼材強度和材料成本的平衡,材料又輕又堅固肯定成本更高,VV7為了儘可能獲得更高的剛性強度,儘可能獲得更好的價格優勢,所以只能犧牲車重,增加油耗!相當於消費者為了自己的車身安全做了分期付款!
車沒有好與壞,只有適合和不適合
-
7 # 愛旅行的禿鷲
車身強度設計與發動機的設計動力指標掛鉤,發動機動力越強,車身的結構強度就需要設計得更結實,否則車身無法承受大扭矩發動機對車身的反作用力。目前國內的金屬材料工藝能力與日德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薄而輕巧的超高強度鋼材對進口依賴性大,成本高,國內廠家為了提高利潤率,通常的做法是使用厚度更大的鋼材來彌補結構強度的不足,這類鋼材在國內保有量大,價格也比較便宜,但代價是增加車身重量,油耗會偏高。所以車身重並不是廠家厚不厚道的問題,沒有不想多賺錢的廠家,也沒有願意自家產品出質量事故的廠家,使用更厚的鋼材來彌補鋼材強度不足的做法,本質上是成本和質量的綜合考量之後的平衡選擇。
-
8 # 予墨Auto
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墨哥我把和魏VV7差不多定位的幾款車的引數找了出來,見下表:
從這份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和同級別(中型SUV)的幾款車型相比,VV7的車重是偏重的,但也不是重的離譜。所有車型的最低配置版本平均車重是1851公斤,最高配置版本平均車重是1963公斤。
從這份表格中我們還可以總結出以下三點:
1.配置越高,整備質量越高。
對一款車來說,配置上的增減,往往在車重感受上並不明顯,但很顯然,這對車重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這一點從資料對比上就能看得出來。高低配的差距,普遍在70公斤左右,100公斤以內。
除了一些基本配置的增加,四驅的加入,也是車重大幅增加的一大原因。HIGHLANDER、EDGE的頂配超過2噸,主要是因為有了四驅。而GLC、Q5、XC60這三款車型,尺寸比VV7小,但整備質量也不低,同樣是因為四驅。
2.車型尺寸越大,整備質量越高。
這一點基本沒有什麼異議,墨哥我就不多說了。
3.品牌的豪華與否,與整備質量並沒有直接對應關係。
為什麼會如此呢?不是品牌越豪華,使用的材料越好、質量越輕嗎?
如果在相同的結構、配置等情況下,材料越好確實整車會越輕。但不要忘了,豪華車為了全方位提升品質,往往在隔音降噪、車身結構強度等方面有更大的付出,因此也導致了車重的增加。
反過來我們再來分析VV7的車重,我覺得其偏重的原因有幾點:
其一,VV7只有三款車型,且全部為高配。配置的增加,帶來的就是整車質量的增加。
其二,VV7一直強調安全,雖然也使用了很多高強度鋼,但其結構件依然很厚很重。
高強度鋼並不是一個特指的概念,而是一個範圍。也些日本企業,把材料屈服強度高於400Mpa都稱之為高強度鋼,有些則把600Mpa以上稱之為高強度鋼。有些企業還故意混淆視聽,把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混為一談。外行人根本不懂這兩者之前的差別有多大。
所以,VV7想要有一個非常好的車身結構強度,但是出於成本上的考慮,又不可能大面積使用超高強度鋼,那就只能透過增加普通高強度鋼得板材厚度,來實現結構強度的提高了。
其三,就是在舒適性等各方面的追求所導致的了。多用密封膠、隔音棉;這裡多了個裝飾罩、那裡多了個排氣口,這些件單件質量都不算大,但加起來,也不是個小數目。
輕量化是未來汽車發展的趨勢,但對中國品牌來說,這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對VV7這樣的豪華定位的車型。又要便宜還要樣樣俱到,賓士、奧迪特麼也做不到啊!
但對使用者來說,除了油耗偏高,你確實用合資的價格,買到了一款高品質的中國品牌豪華車。
-
9 # 遊逛
對比一下大小相似的q5x3glc和rav4Tiguan等的重量,可以發現前者更重。不故意增加重量的情況下,當然是用料越多越重,當然也可以用大面積炭纖維鋁合金等減重,但vv7這個價位的就別想了,所以重量之前說明廠家用料夠多。
回覆列表
首先,看看vv7的介紹,魏總為了衝擊中國產高階市場,對vv7非常重視,各種高強度鋼用到了差不多70%,就算內飾用料也非常足,長城一直宣傳的是安全性,它也一直是這樣做的,所以長城的防撞鋼樑,車架的厚度和剛性都非常好,這從各種事故圖片就可以看的出來了。其次,vv7為了隔音和舒適,運用了很多很厚的隔音棉,很多人認為隔音棉很輕,其實如果你做過改裝車內靜音的話,就知道好的隔音棉是非常重的,整車做下來差不多有兩百斤,做全車靜音的話。還有就是你車上的座位棉厚度厚一點,車門做厚一點,玻璃用雙層的,各方面都重一點的話最後加起來整車就重很多了。最後一個原因是大家都知道的,輕量化做的不夠,發動機不是全鋁的,懸掛部件不是鋁的等等,但是我要說的是20萬這麼高配置是不可能做輕量化的,成本問題,如果做輕量化的話就不是16萬能買到了,你看到合資十多萬的車比較輕真的是因為在各種材料減配了,或者是說偷工減料了,最典型的就是大眾的Teramont,四十萬的車了,拆車影片一看,不是空的就是薄的,當然輕了,加速當然快了。現階段中國產車還是用料比較厚道的,當然長城又是做的比較徹底的,情願車身重也要保證質量,這可能就是這麼多人吐槽哈弗發動機肉又比較耗油,但是還是銷量這麼高的原因吧,一個月花多幾十塊甚至一百塊油錢,但是安全性也實實在在的提高了,畢竟生命只有一條。當然了,油耗的損失也可以從產品的質量耐用性和低保養費用補貼回來,這也是長城的一種造車理念吧。聽說新h6動力和油耗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沒試過車不瞭解,有朋友試過的能講講真實感受嗎?麻煩親身試過的講講,理論車神就算了。最近經常有人說大飆車的拆車影片,那天直播我看了,他對vv7上下兩層防撞鋼樑結構不太瞭解,如果你去搜索一下沃爾沃的xc60就會發現,vv7的和xc60的防撞鋼樑結構是一樣的,說的直白點就是vv7參考xc60做出來的,上面三層,第一層比較薄,後面兩層比較厚,我不知道這樣的結構是否安全,因為我不懂這個,倒是沃爾沃的安全效能應該是有目共睹的,長城的車一向防撞鋼樑厚重,應該是為了某些原因模仿xc60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