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父母世界

    孩子們攀比心理必然緣自大人,而大人的攀比則很大程度上與社會潮流有關。

    物質攀比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不妨從兩個角度看。

    第一,價值觀

    所要做到讓孩子沒有攀比心理,必須建立他們獨立的價值觀。比如:物質僅僅是滿足生活的需要,物質的優越在精神優越面前是不足掛齒的,每個人應該以自我完善、自我進步為追求。校園裡,最受歡迎的孩子,不是最富有的,而是個性完整、有所追求、與人為善的孩子。當然,價值觀傳遞的前提,就是我們自己就要有一個明確而堅定的價值觀。

    第二、自尊心

      自尊心和虛榮心有很多微妙的關係,沒有自尊就沒有虛榮,沒有自卑,就不必虛榮。如果自尊心不恰當的建立在比別人優越的追求上,自然就會攀比,如果自尊心建立在自我認同和自我提升上,人就不在乎和別人比起來怎麼樣。真正的高貴不是比別人優越,而是由於過去的自己。

  • 2 # 愛吃糖果的小公主

    這個攀比,說白了就是一個字,拼。拼爹拼娘拼官的。現在各種拼。小孩小不懂事,都是在模仿大人。也就是說大人自己以身作則,不要去拼比。要找到自己內心的平和點。內心的富足遠比物質上的富足要重要得多。沒有一個愛攀比的家長絕對不會有一個愛攀比的孩子。如果家長老是在孩子面前炫耀這個,炫耀那個的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就會覺得這是個正常的現場。現在比較流行低調這個詞,我覺得家長低調的話,孩子自然就不會在各種事情上拼,攀比。假如孩子看見別的小朋友有好的玩具,而自己的沒有那個小朋友的東西好的時候可以透過講道理的方式跟孩子溝通,大部分的孩子還是能聽進去的,至少我家寶寶是能聽進去。總之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時刻要反省自己。

  • 3 # 瑪瑙媽媽

    由於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孩子們甚至已經不把吃穿當回事了,不再將目光停留在物質層面上了,而更多的是比誰的爸爸更威武,誰的媽媽更漂亮。那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父母那輩小時候大都受過苦,他們將心比心,不願意再讓孩子受那份苦,於是對孩子百般疼愛,甚至是有求必應,這就在無形之中讓孩子變得嬌慣甚至變得虛榮起來。但這種攀比心理對孩子形成正確的三觀有著很大的影響,父母必須警惕。

    當父母面對孩子無理的要求時,要學會說不,不能總是遷就著孩子。慾望總是難以被滿足的,所以,父母要擦亮眼睛,當孩子提出某項需求時,要考慮好究竟是不是孩子所需要的,還是隻是孩子的攀比心理在作祟。父母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則,讓孩子知道不可以就是不可以,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日常生活中,有時候父母自己的言行就存在著攀比的意味,“哎呦,小玲,你老公賺得好多啊,我們家那位沒得比。”、“老哥,現在都開奧迪了啊。”這類的話,

    說者無意

    ,聽者有意,讓孩子聽到就無形中讓孩子有了攀比的意識。所以,父母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讓孩子產生錯誤的思想。

    很多孩子攀比的初衷並沒有什麼錯,可能他們只是想讓自己被小夥伴們喜愛和認可罷了。針對這一點,父母要告訴孩子,並不是一味的追求優越的物質生活才能得到小夥伴們的認可,反而應該要學會分享,才能獲得小夥伴們的喜愛和尊重。此外,還要教孩子有“自我”的概念,不要人云亦云,只會跟風跑,這樣他們就會更有定力,也就不怕他看到任何東西都想要攀比了。

  • 4 # 落葉無聲new

    孩子攀比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1.父母的驕縱和溺愛,讓孩子攀比心理越發嚴重。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哪個做父母的會不疼愛自己的子女、不想讓自己的子女打扮得比別人漂亮、時髦呢?很多家長覺得“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甚至覺得如果不滿足孩子的要求,就對不住孩子。正是這種長期的寵溺與遷就,造成孩子性格的嬌縱,“集三千寵愛於一身”,滋生攀比心理。

    2.幼兒天真幼稚的天性,為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礎。

    幼兒天真無瑕,心靈純潔,模仿能力、好奇心較強,易教易懂易模仿,是學知識學本領的時期,但幼兒卻缺乏辨別是非曲直,真善美醜的能力,很容易產生從眾心理,因此,這種幼稚的天性為幼兒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礎,常為父母所忽現。

    3.想用“身外物”裝扮自己,強化自信心。

    孩子擔心被周圍的人排斥,缺乏自信心,想靠一些表面上的東西來彌補;或是性格敏感,太在意自己的形象;或者是因為他受到了同學的嘲笑,從而產生不服氣的心理等等。有一位學生說:“現在誰要沒有一件名牌穿在身上,會被同學笑話的。”可見,他們希望透過追逐名牌、進行“貴族消費”來提高自己在同學們面前的地位,或者希望用最好的東西來證明自己,甚至是打擊那些曾經嘲笑過他的同學或朋友。

    家長和老師如何正確對待幼兒的攀比心理?

    1.家長、教師要把握其程度,適時給與鼓勵,保護童心。

    幼兒剛上幼兒園怕陌生人、新環境,不願上學,家長就可採取買與小朋友同樣的書包來鼓勵其上幼兒園,要抓住幼兒攀比心理適可為止,鼓勵向上。

    2.年輕父母不要過分疼愛獨生子女,防止出現攀比慣性。

    作為父母不要給孩子一切他想要的東西,這樣很容易養成幼兒過度的自我中心的心理,不能對孩子百依百順,嬌生慣養。姑息遷就很容易造成攀比慣性。

    3.從家長、教師自身做起,從小培養幼兒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俗話說:“大狗爬牆,小狗學樣”。這說明幼兒的成長離不開家長、教師的正確教導。幼兒的成長是在你的身邊開始的,你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影響,因此,作為家長、教師應從自身做起,自己不要存在著攀比別人的心理,要時刻為幼兒做表率。

    4.運用合理的方法來處理攀比問題。

    當幼兒出現攀比現象時,作為家長、教師應當視其情況做出合理的教育,用巧妙的方法來處理。

    怎樣利用攀比心理去幫助孩子成長 ?

    攀比心理在特定情況下也能起到積極作用。雖然寶寶染上了攀比的習慣很可怕,可如果他面對各種物質誘惑無動於衷,那也未必是好事,所以不要大驚小怪,家長該考慮的是如何巧妙脫身並讓寶寶不被攀比所傷。

    1.反攀比

    孩子們在攀比的時候,最典型的理論就是“別人都有,所以我也應該有。”因此,別人買了新書包,他也應該有;別人買了名牌服裝,他也應該有;別人有了新式玩具,他更應該有。

    這時,無論父母如何解釋,因為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往往受情緒控制,缺乏理智,不能理解人的需要的滿足是受一定條件限制的。對付這樣的孩子,比較快速生效的辦法是實行反攀比。

    比如:用他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用他進步的一面比別人退步的一面,用他有的東西比別人沒有的東西等等。

    2.改變攀比興奮點

    孩子有攀比的心理,說明孩子的內心有競爭的傾向或意識,想達到別人同樣的水平或超越別人。父母就要抓住孩子這種上進心理,改變孩子攀比吃穿、消費的傾向,引導孩子在學習、才能、毅力、良好習慣方面進行攀比。

    比如:當孩子埋怨老師經常表揚某同學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列出這個同學的優點,讓孩子暗中努力和同學比一比,看能否超過他。比如孩子和同學比穿著時,父母可以從穿著整潔美、顏色的搭配美等方面去改變攀比興奮點。

    3.把攀比變成動力

    當孩子攀比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不是不可以攀比,而是要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攀比的條件,從而巧妙地將攀比變成動力。

    如:孩子跟別人攀比四驅車的數量和檔次,父母就可以鼓勵孩子積攢零花錢自己購買四驅車,或者進一步引導孩子查詢資料、購買四驅車零件進行組裝,從而形成節約的意識,養成動手動腦、發明創造的良好行為習慣。

    說起攀比,很多人都認為是一種壞現象。但是有時換個角度去看問題,事物的好與壞是可以轉化的。

    4.縱向攀比

    不妨多鼓勵孩子自己和自己比。

    例如,讓孩子今天和昨天比,這個月和上個月比,本學期和上一學期比。在特殊的攀比中,孩子會經常看到自己的進步,原來不會的拼音現在都會了,原來不認識的字現在都認識了,原來不懂的道理漸漸地懂了。這些比較都可以讓孩子獲得進步,其自信心也會增強,並在欣賞自己的過程中努力超越他人。

    總的來說,攀比心理未必是壞事,正確的處理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 5 # 藍藍湖

    首先是家庭成員的顧念就是對物質看得比較淡的,這樣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非常重要。其次是告訴孩子只有內心強大才能所向披靡,物質堆砌起來的都是不不堪一擊的。經常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手工、玩一些遊戲,當孩子問別人小朋友有的玩具我沒有,那麼你可以告訴他,你們一起做的玩具、玩的遊戲別人也沒有。慢慢建立起孩子合理利用物質,而不成為物質的奴隸的觀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長得帥,卻總被人認為很花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