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味知未來
-
2 # 影視口碑榜
今天向大家介紹的是一部現實題材的電影——《萬箭穿心》。該部影片根據武漢籍著名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說改編,於2012年11月16日全國公映,而後包攬了第15屆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等獎項。
儘管電影票房並不理想,但影片晦澀的敘事手法與“真實得可怕”的人物形象,讓許多觀眾為之動容,也因此被打上了“冷門好片”的標籤。
本片主要講述了顏丙燕所飾演的“女扁擔”李寶莉跌宕起伏的一生,道盡了生活的溫暖、苦痛與無奈。
上世紀90年代的武漢,一個普通家庭裡的丈夫馬學武,是一家國企的廠辦主任,妻子李寶莉是漢正街的一名小販,兩人還有一個兒子小寶。一次企業分房讓這個家庭住進了新房,沒想到從搬家那天起,一系列讓人始料未及的變故接踵而來。
妻子外表強硬內心柔軟,丈夫性格懦弱。當一個沒有文化的市井女人和一個有文化卻懦弱的鄉下知識分子結婚,就形成了一種女強男弱的強烈反差。由於妻子喜歡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計較,使得丈夫經常在外人面前沒有面子。
終於,得不到妻子理解的丈夫馬學武出軌同樣已婚的同事周芬,並向李寶莉提出離婚。李寶莉發現丈夫有了外遇,傷心欲絕的打電話報警說有人賣淫。丈夫因此丟了名譽地位,當丈夫馬學武得知真相,生性寡言的他選擇了跳河自殺。兒子因此對李寶莉心存怨恨。
寶莉的好友小景把一切厄運歸結於新房的風水不好,稱之“萬箭穿心”。然而,個性倔強的李寶莉不願向命運屈服,放下所有怨恨與傷痛,為了維持生計,供兒子上學,毅然決然去市場做了“女扁擔”。十年艱辛的扁擔生活,得到的卻是兒子的埋怨和疏遠,這一切的一切讓她萬箭穿心。
誠然,如一篇影評所說,“一部電影太接地氣是會讓人不舒適的。”電影中的角色像是許多社會里小人物的縮影,我們甚至能在他們身上找到自己親人的影子。真實得可怕的悲劇,對人物的刻畫入木三分,曲折的故事總是能讓人在意料之外感受到一份情理之中的唏噓嘆惋。
丈夫馬學武自殺前留有一份遺書,遺書上有寫給母親的話,寫給兒子小寶的話,唯獨對於妻子,馬學武無話可說。正是這種無話可說,與影片“萬箭穿心”的主題相呼應。到底是新房子的風水不好,還是李寶莉的性格把自己變得不幸?這些都不重要,好在,她並沒有放棄生活,放棄希望。
不得不說的是,演員顏丙燕為這部電影加分了不少。現實題材的電影要演出“真實”才能算小部分的成功,顏丙燕把女主人公李寶莉的表情細節與心理轉變拿捏得十分到位,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市井女人不斷克服絕望的歷史。
影片深度揭示了大時代背景下,城市底層百姓的生活變遷,不失為近年來一部堪稱優秀的中國產影片。看了這部電影,你也會明白為什麼名不見經傳、總也紅不起來的顏丙燕何以能獲得那麼多影后榮譽。
-
3 # 吃c瓜的葉澤
生活其實就像電影最後的那輛破車,雖然婊子養的,但是推一推還能走。
電影的開場描繪了一個陰盛陽衰的家庭,妻子李寶莉的市儈、霸道。和丈夫的溫馴、懦弱形成鮮明的對比。搬家結束後,工人的一句“我看你在外面大小也是個幹部。在家裡啊……窩囊”(原話記不清了,大概是這個意思)成了壓垮這場畸形的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丈夫馬學武開始跟妻子提出離婚、有家不歸、出軌、被捉姦、被下崗。最後不堪生活的壓迫跳江自殺,留下的遺書裡沒有給妻子李寶莉寫下一個字。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倔強的李寶莉沒有像生活低頭,也沒有聽從閨蜜所說的“萬箭穿心”的說辭。毅然拿起扁擔,挑起這個家庭最後的希望,這一挑就是十幾年。
無奈的是當兒子馬小寶考上大學之後,便跟母親毅然決然的斷絕關係。
李寶莉從開始的和兒子爭房子爭到底,到最後的“這是房產證,有空讓小寶去辦一下過戶手續吧”。這其中的改變無非是母親李寶莉在別的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這十幾年對兒子所虧欠的。
十幾年畸形的家庭,雖然孩子在生活上是溫飽了,但是卻從來沒有在其臉上見到過其他孩子那樣的笑容。母親和兒子的對話也不過是萬年不變的一句“作業寫完了嗎?”
但是縱然再大的打擊,生活總是要向前走的。電影要向我們表達的也就是這個,生活就像電影最後的那輛破車,雖然婊子養的,但是推一推還能走
-
4 # 煮酒戲漫
李寶莉曾說過一句話:什麼萬箭穿心,我偏要活的萬丈光芒。這個倔強拼命的女人,我承認她所作所為是萬丈光芒,但是別人給予她的卻只有萬箭穿心啊,卻也因為這根扁擔挑起了整個家庭的負擔。
為了生活為了她的兒子小寶,她從一個趾高氣揚的女人,變成了一個處處謙讓的女人 。從一個家的主人,變成了家的過客。滄桑白髮,挑著扁擔遊走與小街小巷。其實在這部電影中我最看不起的就是小寶,她媽媽辛辛苦苦起早貪黑的攢錢養家他看不到,卻看到他爸和小三文鄒鄒的愛情,最後還要把母親趕出家門,真是喪心病狂。
電影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有著藝術性但卻凸顯它的真實性。日子就是結尾那輛車,婊子養的,但推推還能往前走,希望李寶莉後半生的生活能夠幸福點快樂點簡單點。
豆瓣8.5希望有緣的朋友能去看看這部電影
-
5 # 離嘎魚
《萬箭穿心》 -灰色世界裡的你我他 紛紛雜雜的生活中。
“感情”,擁有,理所當然;失去,萬箭穿心,似是整個生命都被抽空,令人窒息。
命運的箭頭直指女主人公李寶莉和馬學武這個億萬家庭中微妙的存在,並從這個家庭周圍逐漸蔓延,真實的讓你感覺自己就是他們……
命運面前馬學武和李寶莉二人分別做了完全相反的選擇:痛苦的離去或是卑微的活著。 影片起於搬家,女主人公李寶莉在家門口與搬家公司討價還價,潑辣的性格展現的淋漓盡致,進了新家李寶莉憤怒的將馬學武遞給搬家工人的煙火掐滅。年輕的寶莉盛氣凌人傲慢無禮,話語舉止透漏著些許的尖酸刻薄。就是這個潑辣的女子嫁給了口中的“鄉下人”,馬學武似一個儒雅的紳士,待人客氣、彬彬有禮,出身貧苦,靠自己的努力當上了廠辦主任的職位。這就註定了在家庭亦或是愛情上他是屈於寶莉之下,生活中的他寡言少語,徹徹底底的“妻管炎”。
似是壓抑了太久搬進新家的第一天晚上,學武向寶莉提出了離婚,突如其來的轉變令寶莉不知所措。 漢正街上,衣著光鮮的女人萬曉景開著高階轎車駛進窄小的菜市場,寶莉的發小萬曉景是來找寶莉訴苦的。曉景的丈夫被捉姦在床,現實的小景擁有著現代都市女性的獨立、理智。但面前的寶莉卻比小景更傷心,大哭起來。甚至在咖啡店為了十八元的茶吵了服務員,此時的寶莉內心是慌亂的、不知所措的,一向掌管全域性的她突然被提出離婚,完全處於被動。
在菜市場,寶莉幫何嫂的扁擔拉生意,幫助何嫂處理清潔費的事情,一向霸道的寶莉在這裡突然轉而熱情、善良。晚上,馬學武在夜市上和邢大姐、周芬一起吃飯,學武的話從來未曾如此多過,三個人的飯桌上,馬學武不斷吹噓著自己的能耐,周芬對學武伴隨著崇拜、傾慕的眼神,似乎在這裡他找到了一個男人的自信。回到家,寶莉不斷向學武示好都被拒絕。此時的學武已經和女同事周芬有好感,寶莉察覺到學武的反常,跟蹤學武,直到親眼目睹學武和周芬進了旅館,寶莉獨自一人癱坐在小巷的石板上痛哭,強打精神找到學武的房間,抱著滅火器準備衝進去的寶莉突然聽到一個男孩兒的聲音,她想到了兒子,一旦她和學武出了事,小寶的生活怎麼辦,無助的寶莉選擇了報警舉報學武和周芬賣淫嫖娼。被揭發的馬學武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丟了廠辦主任的職位更丟了他在家裡的唯一一點兒尊嚴。在寶莉面前他只能服從,晚上,學武和寶莉做愛,寶莉說學武沒有能力,作為一個男人學武的心正在一步步的墜落下沉。
學武媽從鄉下來到學武家,夫妻二人為了此事再次起衝突,身為人子,看著母親被逼離家,受到了更深的尊嚴上的打擊。學武的最後一天來臨,妻子的刻薄羞辱、不能好好照顧母親的羞愧、被通知下崗等等一系列大擊下,他選擇了跳江自殺。遺書中甚至隻字未提到寶莉,茫然的寶莉依然想不通究竟哪裡出了錯,但是她知道自己將面臨撐起整個家的重任。
整部影片經歷大轉折。 寶莉開始奮鬥糊家,瘦弱的身軀挑起沉重的扁擔,剛強獨立的她拒絕了曉靜的幫助,堅決不相信曉景口中所說家裡風水萬箭穿心。此時兒子小寶對寶莉開始產生恨意,堅決和奶奶一起住。這樣維持了十年,昔日長相可人的寶莉眉宇輪廓中有了歲月的痕跡和風吹日曬的粗糙,儼然一個無私的母親形象,但她培養的是一個成績優異、健康高大卻無比痛恨自己的兒子。小寶總是視寶莉為仇人。
小寶翻出一張舊相片,似乎裡面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漢正街上,招牌重新修建,時光易逝、昔人已老,寶莉借給何嫂一千元救孩子,曾經的朋友漢正街上受地租的建建因為打人入獄十年,如今回來,建建開車載寶莉並將其強姦。小寶即將高考,奶奶為了不讓寶莉影響小寶心情讓寶莉出去幾天,寶莉無奈來到建建住處,被小寶看見二人同居,建建和小寶打架,寶莉打了建建的頭。母子二人的矛盾不斷激化,終於,高考慶祝的晚飯上小寶決定與寶莉脫離母子關係。
樓頂上,十三樓下四通八達的馬路直指自己家,像是萬箭穿心。
小寶揭露真相,學武自殺當天找了周芬,並且知道是寶莉報警令自己身敗名裂的。記憶和現實交疊,大橋下浪濤滾滾,學武自殺前的落魄的身影、寶莉滿是淚痕盲無目的走著、小寶瘋狂的吶喊著,相愛卻不得不相互傷害,終於當初豪言壯志不信命的寶莉被生活傷的萬箭穿心。大橋上一群年輕人放煙花慶祝生日,寶莉從未見自己的孩子如此開心過,在兒子面前倔強的寶莉一次次低下頭終於交出了房產證,收拾行李離開了那個一日未得安寧的萬箭穿心的家。落魄的跟隨建建離開了。
自尊心的驅使下,學武絕望的選擇以自殺的方式結束痛苦的人生;昔日尖酸潑辣的市井女人隨著歲月的推移、命運的起伏逐漸成長成一個獨立剛強無畏成熟的女人,或許是她的自身優越感伴隨著霸道阻礙著和學武的感情,在她眼裡只有自己付出了多少,在愛情上卻偏偏不需要這些。但她不會像學武那樣妥協,即使最後離家而去,我相信寶莉依然是不信命的;
小寶,被仇恨包裹著,但卻時常顯露出孩子般的任性,對於父親他始終是一種崇敬的愛,母親對父親的種種在他看來是即為不公的,可是,父親的離去卻始終沒有使他領悟到珍惜眼前人,把握現實中至親至愛的道理;
萬曉景,身為闊太太的她是現代大多都市女性的代表,現實、獨立、理智,她可以沒有愛情,可以接受老公的背叛,但一定要選擇最舒服的方式將自己的生活裝扮的華麗、紙醉金迷;
建建,雖著墨不多,但人物形象極其立體,敢愛敢恨,曾經鋃鐺入獄,但要以最高調的方式宣佈迴歸,一定要奪回屬於自己的一切,他對寶莉的感情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深刻,看似玩世不恭可對寶莉卻有種保護的大男人形象。
所謂萬箭穿心,是社會的更加現實,種種矛盾直指我們內心最柔軟的深處,感情上的我們相愛卻出於各種理由不得不相互傷害,感情上的傷沒有傷口,帶來的卻是骨子裡的顫抖。
他們都太過於真實。物慾橫流的社會,奔波生計的你,或許下一個和你擦肩而過的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個。
回覆列表
人生不就是結局那輛車嗎,雖然停了推推還能走,李寶麗又是多少人的縮影,為了家拼命賺錢卻忽視了家應該有的溫馨,懦弱的丈夫造就了女漢子,想透過偷情逃避現實,避無可避就選擇跳江,兒子的無情是多年的積怨,是長久沒有溝通的結果,總之一句話,無論生活怎麼樣都得堅強走下去,你的開始就註定結果,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