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泥鰍的美食廚房
-
2 # 小廚大劉
一大波陝西面食來襲,史上最全,並附詳細做法,收藏不謝!
攪團的做法和步驟:
1、取小麥粉和玉米麵粉混合備用,母親在老家做時,還要混入一些蕎麥粉,我一般是對半,即小麥粉和玉米麵粉各取一半。
2、取鍋(最好是老式的高壓鍋,厚實一些,不容易燒糊。如果沒有,也可以用一般的鐵炒鍋)燒熱後,加入少量食用油加熱,並用廚房用紙將油擦均勻(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粘鍋,結束後,還可以用小火,把粘到鍋上的攪團製成鍋巴,我們小時候特別喜歡吃)。
3、加入準備好的開水,取出準備好的麵粉和玉米麵粉,一手搖動慢慢撒粉,一手不停的攪拌,這個步驟很關鍵,弄不好,就會結疙瘩,影響賣相和口感了。麵粉具體用量為,感覺攪動有些吃力時,即停止撒麵粉。
4、待麵粉撒入後,將鍋端到地板上,下面襯上抹布,一個人扶著鍋兩端,一個人用兩隻手用力朝一個方向攪拌,這個步驟也很關鍵,攪團光不光,全靠這一攪。
5、攪拌結束後,加入準備好開水,先不要動,等開水燒起來,鍋內起泡並振動的時候,用擀麵杖將麵糰劃成小的塊頭,然後改中小火,蓋上鍋蓋直至煮熟,大約需要15分鐘左右。
6、在這個過程間隙,我們可以準備配菜了。這個是老母親在老家用白蘿蔔製成的蘿蔔絲。用熱水湯開,然後用水洗淨,控幹水份,就可以吃了,非常有嚼頭,我感覺比肉都好吃。
7、韭菜洗淨切段,熱鍋注油,一定要將油和鍋燒熱,然後將韭菜倒入,快速翻炒半分鐘,韭菜稍微變軟變色,即可取出。韭菜要快炒,炒久了,會變老不好吃了。
8、製作調料汁。將剝好的蒜和姜製成蒜泥,加入芝麻、辣椒粉、鹽,然後用熱油澆到上面,用筷子攪拌,爆出香味。將制好的蒜泥取適量,加入醋、生抽、雞精、香油,製成料汁待用。
9、這時,鍋裡的攪團也已經煮熟了,一般表現為起炮,鍋邊的麵皮微微翹起,這時再用鐵勺攪拌均勻,至光滑即可出鍋。
10、取有孔的盆子或鍋,下在放一盆乾淨的涼水,用勺子舀出一勺攪團推入鍋中,用力攪拌,並向下擠壓。
11、這時攪團就變成小魚的形狀,從下面漏下來掉到盆子裡,待變涼後控水,就可以澆汁食用了。
涼皮的做法和步驟:
1、製作蒜泥,加入白芝麻、辣椒麵、五香粉、食鹽等,鍋入油加熱,將油潑到上面,聽到滋滋的響聲,快速攪動。
2. 這就是潑油後的樣子,不僅色澤漂亮,而且香味撲鼻。
3. 取盆加入普通麵粉三分之一,加入澱粉或澄麵粉三分之二。
4. 慢慢地加入清水,並不停的攪拌,直至麵粉成可流動的糊狀,要稍微稀一些。
5. 取出麵皮專用鐵鑼,用油刷在底部均勻的刷油,防止粘鍋。
6. 倒入兩勺子準備好的麵糊,左右晃動鐵鑼,使其均勻佈滿其中。取蒸饃用的大鍋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將麵皮鑼放入大鍋蒸三分鐘左右。
7. 取出,放入盛有涼水的的盆子,讓其冷卻,便於取出麵皮。
8. 期間,萵筍切絲,豆芽去皮焯水過涼待用。
9. 蒸好的麵皮疊起來放置,因為刷油了,所以不用擔心粘連。
10. 將蒸好的麵皮切條,加入準備好的配菜和蒜蓉辣醬,再調入適量鹽、生抽、食醋、香油、油潑辣子等調料,攪拌勻就可以享用了。
鳳翔削筋的做法和步驟:
1、取當地產優質小麥粉,溫水溶入食鹽,一邊倒水,一邊用筷子攪拌,攪成如圖“梭梭狀”。
2、反覆揉麵,使其表面光滑,然後蓋溼布或蓋子,餳面30分鐘左右,期間可揉麵1-2次。做麵食最厲害的手藝是“三光”,即:“盆光、手光、面光”。
3、準備豆角、豆腐、胡蘿蔔、木耳、蒜苗等配菜(這個依據個人喜好準備,可另選其它新鮮蔬菜搭配),洗淨備用。
4、將胡蘿蔔、豆角、豆腐切丁,將蔥薑蒜切沫,色澤搭配看起來是不是很美。
5、熱鍋注油,油熱後將蔥薑蒜倒入爆香。
6、根據易熟程度,依次加入豆角、胡蘿蔔、香菇、豆腐等,菜半熟時加入耗油、十三香,快出鍋時加入食鹽調味。
7、這是炒制好的配菜,非常美味。
9、將鍚好的面揉光後,整理成厚1釐米、寬7-8釐米的面塊,用刀切成厚約1-2毫米的麵條。
10、這是個切好的面片,注意要撒上面粉,防止粘連。
11、將水燒開,下入切好的面片,煮約10分鐘,鍋快溢時,可加入涼水再煮。
12、煮熟的削筋面加上配菜和臊子肉,再加入香醋、鹽和油潑辣子等調料,一碗香辣美味、勁道爽口的鳳翔削筋面就好了。
懶人麻食的做法和步驟:
1、將麵粉放入盆中,取溫水加鹽做成鹽水,邊加鹽水,邊用筷子攪抖。
2、將面揉光,放入盆中靜置,醒面30分鐘左右,中間可揉1-2次。
3、在醒面期間,炒制配菜(具體做法詳見我的另一篇文章“鳳翔削筋面”)。
4、將醒好的麵糰擀成稍厚一些的面片。
5、將面片對摺兩次,摺疊成較窄的條。
6、將麵條切成1-1.5釐米左右的的麵條。
7、將麵條開啟。
8、再切成1-1.5釐米的正方形小片。
9、用手抓起面片兩手輕搓,沒搓到的撿出來再搓下次,即成如圖所示的樣子。
10、將搓好麻食入鍋煮熟。
11、麻食煮熟後,加入之前做好的配菜,再加入高湯或肉臊子(具體見我的另一篇文章岐山肉臊子),調入醋、油潑辣子、鹽等調味料。一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懶人燴麻食就做好了。
岐山臊子面的做法和步驟:
1、經過磨面、和麵、揉條、捂條、搓條、入槽、開面、上架、換架、截條等十道工序製作的手工掛麵。
2、手工掛麵成品,一般用白色或灰色紙張包裝,簡單大方。
3、開始做臊子面了。首先將胡蘿蔔、土豆、豆角、香菇、豆腐等洗淨切丁;將蒜苗切花、生薑切末,待用。
4、鍋入底油,將蒜苗、生薑末入鍋,爆香。
5、將準備好的配菜根據易熟度,按由難到易的的順序依次倒入鍋內翻炒,並加入耗油、十三香、鹽等 調味料。
6、炒好的配菜,今天剛好沒有豆角了,所以缺少了綠色。
7、另起鍋加入少許油燒熱後,加入十三香和薑末,炒香;加入岐山醋,煮出醋香味;加入大半鍋燒開的水,並加入備好的臊子肉(詳見我的另一篇文章,“手把手教你做正宗的肉臊子”)。
8、將炒制好的配菜入鍋,並加入木耳、豆腐、雞蛋皮、蒜苗(綠色部分)、辣子油,再加入雞精,增加鮮味。一鍋臊子麵湯就調好了。9、水燒開並將麵條煮熟,撈入碗中,澆上調好的湯,一碗好吃的岐山臊子掛麵就做好了,快來咥一碗吧!
蒜醮面片的做法和步驟:
1、春節假期,大家一定吃了不少大魚大肉等油膩大一些的飯菜,今天我就給您推薦一款美食——陝西蒜醮面片,給您的腸子洗洗澡。下面就介紹它的詳細做法。
2、將蒜砸成蒜泥,加入適量辣椒粉、花椒粉和鹽。
3、將油燒熱,澆在剛才準備好的蒜泥上。
4、在油潑過的蒜泥里加入適量醋、生抽、雞精等製成調味汁;同時將準備好的小芹菜(也可用豇豆)切段煮熟(加適量油,可使其保持翠綠),過涼水撈出待用。
5、取麵粉放入盆中,用淡鹽水拌麵,揉光。將面靜置30分鐘,期間揉2-3次,使麵糰更加勁道光滑。
6、將醒好的麵糰擀薄。
7、將面片切成寬窄均勻的大面條。
8、將麵條下入鍋中煮熟。
9、將煮熟的麵條撈入涼水(如果腸胃有問題也可提前準備涼開水)中,然後就可以開始享用了,夾一片面醮上準備好的蒜汁料吃,簡直聊咋咧。
節節面的做法與步驟:
1、取麵粉適量放入盆中,邊用筷子攪拌,邊加鹽水,成“梭梭狀”。和麵的最高境界是“三光”,既“盆光”,“面光”,“手光”。
2揉麵成型,蓋布放置醒面,中途揉搓幾次。
3、把肉剁成肉末,加入雞蛋清和澱粉及料酒適量,醃製十分鐘左右。(手工剁肉更好,肉末容易入味)
4、將配菜洗淨切小丁,將蔥姜切末待用。
5、鍋入底油適量,加入肉末翻炒,變色後盛出待用。
6、鍋入底油適量,加入肉末翻炒,變色後盛出待用。
7、鍋入底油,待油溫微熱,下入小茴香和花椒小火炒香,取出花椒小茴香,再下入豆瓣醬或牛肉醬,下入甜麵醬炒香。
先後下入胡蘿蔔、萵筍和豆腐丁,炒熟。
8、加入大半碗澱粉水,繼續用火燒開,小火煮五分鐘左右關火待用。
9、用擀麵杖將醒好的麵糰擀成稍微厚一些的面片,切成細條狀。
10、將之前的節節面下入沸水中煮熟。
11、撈麵,澆上剛才做好的醬汁,一碗濃香可口的雜醬節節面就做好了,快來品嚐一下吧!
扯麵的做法和步驟:
1、取適量麵粉,用溫鹽水和麵,注意加水時要慢點加,控制好面的軟硬程度。
2、和好麵糰,蓋上溼布或鍋蓋餳面30分鐘左右,期間要揉1-2次,這樣會更加勁道。
3、30分鐘後,將麵糰分成大小均等的劑子,搓成條,刷上生油放入盤中,套上保鮮饃,再靜置1個小左右。
4、在醒面同時,準備好香菇、洋蔥、胡蘿蔔、蔥頭、大蒜等,洗淨備用。
5、將胡蘿蔔、洋蔥、香菇切小丁,將蔥和蒜切小塊。
6、鍋入底油,放入蔥、蒜爆香,加入胡蘿蔔翻炒,再依次加入洋蔥、香菇等,炒至八成熟時,加入五香粉、耗油,快出鍋時加入適量食鹽和雞精。
7、麵條現在已經變得很柔軟了,取一根壓扁,再用筷子壓出一道壓痕。
8、兩手將麵條拉長,可以在案板上摔幾下,然後從中間扯開,下入準備好的開水鍋中,隨後下入所有面條。
9、將麵條煮至七成熟時,加入準備好的菠菜煮熟。
10、將煮熟的麵條同菠菜撈出,調入鹽、醋、油潑辣子、生抽,放入備好的配菜,一碗美味可口的陝西扯麵就做好了。
菠菜面的做法與步驟:
1、準備好麵粉、雞蛋、西紅柿、菠菜、豆腐等食材。
2、將菠菜用開水焯熟,加入榨汁機,並加入適量清水,製成菠菜汁。
3、將菠菜汁加入麵粉攪拌,並加入適量鹽水,和成軟硬適中的麵糰,蓋上鍋蓋或包上保鮮饃餳30分鐘。
4、雞蛋磕入碗中,加入蔥花和適量料酒、食鹽,豆腐切小丁,番茄切小塊備用。
5、熱鍋注油,將雞蛋加適量五香粉炒熟,用鏟子弄碎盛出。
6、另起鍋入油,加入蔥花爆香,再加入準備好的西紅柿翻炒,調入食鹽、白糖、少量醬油,並將炒好的雞蛋加入,再加清水,中火煮數分鐘即可。
7、將餳好的麵糰用擀麵杖擀開,撒上較多的乾麵粉,對摺兩次,防止粘連。
8、用刀將面切成粗細均勻的麵條,寬窄根據自已的喜好決定。
9、將切好的麵條開啟,加適量乾麵粉,將粘連的個別麵條用手撕開。
10、鍋加水燒開,將準備好的麵條下入鍋中,煮開2-3次,麵條變軟煮熟,即可出鍋。
11、這就是做好的麵條,加入準備好的西紅柿雞蛋醬,再調入適量的鹽、醋、生抽、油潑辣子等調味料就好了。你是不
-
3 # 菊子美食記
我老家是貴州的,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遠古人類化石和遠古文化遺存發現頗多。早在24萬年前,就有人類棲息繁衍,已發現石器時代文化遺址80餘處。觀音洞舊石器遺址被正式命名為“觀音洞文化”,對研究中國舊石器時代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代表我們貴州的家鄉菜,我不得不說折耳根,在廈門就叫魚腥草的!
之前我有做了一道菜折耳根炒臘肉,可以說我們貴州人特別喜歡這道菜,一輩子都在吃的,在南方,特別是廈門這地方,其實吃折耳根的不多,他們更多的是拿去泡水喝,特別是夏天,魚腥草開水是非常好的解暑飲料!比白開水還好呢!
折耳根也叫魚腥草,屬於野菜類,含有蛋白質、脂肪和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同時含有甲基正壬酮,羊脂酸和月桂油烯等,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開胃理氣等功用。
折耳根炒臘肉是貴州的名菜,由臘肉、折耳根等食材製作而成,是大眾家庭的開胃菜。折耳根可以生食,如果喜歡折耳根的味道可不用長時間翻炒,如果對於折耳根的味道不是很喜歡,可以適當延長烹調時間,這樣折耳根的“腥”味會明顯減弱。
Get折耳根炒臘肉製作流程
1、食材
折耳根400克洗淨
四川臘肉400克洗淨,上鍋先蒸熟撈起放涼
配料:幹辣椒,青蒜苗(幹辣椒和蒜苗切小段待用)
2、加工
折耳根切小段,臘肉切薄片,如圖
先把臘肉下鍋煸出油
臘肉不要煸炒得太乾,稍微編出點油即可,放入幹辣椒煸炒出香味
幹辣椒煸炒好後,放入折耳根下鍋翻炒,放入調料生抽,雞精,折耳根翻炒過程不要超過一分鐘,不然熟過了就失去了它的功效了,起鍋前撒上青蒜苗裝盤就可以上桌啦!(有了臘肉的鹹味和生抽的味道,所以在翻炒的過程中不要再放鹽了,可以嘗一下味道,如果鹽不夠再放)
3、擺盤
雲貴川的經典美食上桌咯!
-
4 # 葉子的小廚
我是重慶人,重慶的美食特別多,要說最能代表我家鄉味道的是山城辣子雞、重慶小面、重慶火鍋。
那下面來簡單說說這幾個代表家鄉味道的菜的做法:
山城辣子雞
山城辣子雞要做好的要點:
一、雞肉的選擇,一般選三黃雞或雞腿肉。
二、雞肉、辣椒、花椒的比例,大約在15:10:1
三、大火炸,炸透。
食材:
三黃雞500克、朝天椒100克、花椒25克、雞蛋一個
其他調料:生薑、大蒜、大蔥、鹽、油、白糖、黑胡椒粉、熟白芝麻、料酒、油
做法:
雞肉切成小塊,加入黑胡椒粉,料酒鹽,雞蛋,澱粉,抓勻;
蔥薑蒜切成末,朝天椒切成段。
雞肉炸到表面酥脆,出鍋待用;
鍋裡留底油爆香蔥薑蒜,加入花椒辣椒炒香,然後加入雞肉,一起翻炒入味,撒上少許鹽,白糖熟芝麻,翻炒均勻即可。
二、重慶小面
下面就來說說重慶小面素面的做法:
食材:
溼麵條500克,炸花生米適量,宜賓碎米芽菜50克,空心菜一小把,榨菜30克,油潑辣子適量,豬油少許,小蔥適量,黃豆醬油適量,姜蒜末適量,米醋少許,
做法:
將蒜末裡面加入適量開水,調成姜蒜水;
用一個大碗,加入切碎適量碎米芽菜、榨菜末,黃豆醬油,小蔥末,油潑辣子,花椒粉,米醋,豬油,然後加一大勺麵湯,如果有高湯的話更好。
煮麵條的時候在鍋里加入適量鹽,煮出的麵條更勁道,將煮熟的麵條盛入大碗裡,燙熟的空心菜也裝入碗裡,撒上花生碎即可。
三、重慶火鍋
重慶火鍋以麻辣為特色,在家裡做的話,可以買現成的重慶火鍋底料,買回去的火鍋底料炒一炒,然後加入雞湯,就可以涮火鍋了。
回覆列表
作為一個北京人,對北京菜情有獨鍾。時不常地下個京味菜館,吃的是一種情懷,也是一種熟悉的味道。京醬肉絲是一道家喻戶曉的名菜,也是在我心中最能代表家鄉味道的一道菜。肉絲滑嫩,醬香濃郁,鹹甜適口,配上蔥絲,黃瓜條,或者自己喜歡的時令蔬菜,用豆皮一裹,別有一番風味。雖說老北京人更喜歡吃鹹味重的菜,但唯獨京醬肉絲這道菜中的醬帶甜味,甜麵醬的功勞不可沒。無論是作為資深的肉食動物,還是素食主義者,都會愛上這道菜。獨一無二的味道絕對帶來幸福感。
這道京醬肉絲不僅味道美,而且做法也很簡單。用對了材料,基本一次成功不在話下,廚房小白也會覺得有成就感!無論是逢年過節,還是日常餐食,給家人朋友做這道菜,絕對是明智的選擇,而且很有面子喲!
所需食材:
裡脊肉400克,豆皮2張,甜麵醬3勺,生抽2勺,料酒1勺,澱粉1勺,鹽1克,白糖3克,香蔥適量,胡蘿蔔絲適量,彩椒適量
做法:
裡脊肉順著肉的紋理切絲。
2. 加入料酒和鹽,抓勻。
3.加入澱粉拌勻。
4. 香蔥切段,彩椒,胡蘿蔔切絲,長度都相同。
5. 豆皮放開水中煮1分鐘撈出備用。
6. 鍋中放適量的油,油溫五成熱下入裡脊絲快速炒勻。盛出備用。鍋中放入少量底油,放入甜麵醬、生抽、白糖和少量的高湯或者清水。倒入裡脊絲。翻炒勻出鍋。
7. 將切好的蔬菜絲裹進豆皮,切斜刀。擺盤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