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雨葳她爸

    小發展大問題,大發展小問題,不發展全是問題。公司的老闆和高層如果沒有清醒的危機意識,那麼公司真的危險了。 這時候是該考慮另謀出路了

  • 2 # 溫情小白領Jayla潔哥

    說到企業和團體的狀況,還要從疫情開始說起,國內的疫情已經基本控制。

    但即便疫情全面解除,我們的生活生產方式也不可能迴歸到2019年的樣子,很多層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且不可逆,企業的發展,產業的發展,經濟的發展,都出現了新挑戰,同時也是新機遇。

    個人作為點線面體中最基本的一個點,團隊作為一條線,企業作為一個面,如何順應趨勢,把握機會成為個人、團隊、企業都在思考的問題。

    讓我們把過去的經濟翻出來說一遍:

    1⃣ 最早,我們在漫長的農業社會,協作規模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因為生存模式決定文化,所以我們幾千年的文化是熟人社會,是集體主義的,又是充滿彈性的。

    2⃣ 接著,我們開始建設工業和現代化的基礎設施。與此同時,由於工業社會是快速聚集的陌生人之間的協作,我們的文化也過渡到嘗試依靠契約,遵守規則的文化。

    但是,我們還沒適應工業社會的文化,網際網路浪潮就啟動了。我們與世界同步建設資訊社會。聊天、商品、交易等資訊在過去20年裡,依次被上傳到雲端的伺服器,並越來越結構化、可運算。

    3⃣ 於是,在這次疫情的極限場景中,我們看到了:個體崛起,團隊鬥爭,企業生存之戰。

    很多人在關心疫情過去後好恢復以前的生活,很多人盡力的想要去看清前面的路。可惜,我們“恢復不了過去”,短期內也沒辦法看清未來。接下來的路,只有不斷“迭代”,走一步看一步來形容最為合適

    下一步,歷史的潮流只會向前。

    今天,一個弱小的“個體”只要找到合適的動力,就能夠利用網際網路快速進行資訊對齊和資源對齊,建立巨大的協同網路。抱團取暖已經成為放下組織最渴求的狀態。

    企業也應該看清楚了哪些代表未來,當前週期裡的股市下跌、資產打折,收斂業務、裁員,也都是吸納以前拿不到的資源的機會。

  • 3 # 奮鬥者老戴

    首先我不知道你是啥角色?是員工還是老闆。如果是員工,可以透過類似華為心聲社群這樣的論壇向領導反饋情況。最終一定是要老闆出面來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是老闆,我來分享一下我的經驗。我2014年被分配到河南作分公司總經理。面對的情況和作者的很像,我面臨以下問題:

    1、員工都拿不到獎金,精神狀態差。

    2、95%的幹部和員工年紀都比我大,管理困難。

    3、團隊之間惡性競爭嚴重,缺乏部門合作。

    我第一時間召開會議,和每個人作了面談,強調了3點。

    第一、明確老闆,幹部和員工只是社會分工不同,都是共同服務於客戶,為客戶創造價值。我來就一個目的:帶領大家一起掙錢。

    第二、瞭解每個員工的家庭境況,生活狀態。是否有房貸車貸,是否婚配,是否有老人孩子等等。同時明確根據每個人的生活情況制定自己的收入目標。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其中一個業務員提出來要一年掙30萬,我和他詳細聊了生活,工作,目標,資源配置等等,第二年他掙到了45萬,這是後話。

    第三、我和每個人分析了自己的市場情況,工作目標,存在的差距與問題,每個人需付出的努力,公司能給予的資源配置等等,我重點強調了一點,只要我在河南,我也是他們的資源,我可以隨時和他們一起拜訪客戶,幫客戶解決問題。

    第四、我和年紀較大,工作比較懈怠的員工作了深度交流。1是他們可以利用好自己的資源,利用好自己的經驗,我來規劃好市場,共同服務好客戶。2是他們可以選擇退出,我按公司政策給予合理的補償。3是他們混著幹,我透過管理手段和他們兩敗俱傷。很慶幸,他們都選擇了第1種方案。

    那段時間我很累也很充實,又是老闆,也是幹部,也是員工。但是結果很好,一年的時間,分公司業績從倒數第一到正數第一,95%的員工都拿到了超額的獎金。

    現在每到過年時段,我都會收到來自河南的當地特產,這也是我最開心的時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往太陽發射核武器且擊中會發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