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CGotaku
-
2 # 梔夏若夢
應該是的
首先本人很痴迷於日本妖怪,閱讀了很多關於妖怪方面的書,說日本的神靈妖怪對動漫的影響,其實可以擴大到對整個日本文化產品的影響。 日本的文化產品鏈非常深厚,譬如很多我們看到的小說,都被改成動漫或者電視劇(關於妖怪的類似京極夏彥的一系列作品),而且在不同的領域,不論是小說,漫畫,建築,雕塑等等,都有很多關於神靈妖怪的,尤其“百鬼夜行“的故事,更是傳的越來越邪乎,越來越精彩。
也就是說,日本的神靈妖怪,其實就是日本真正文化的一部分了,這種文化的傳承,和文字,音樂一樣,傳承百年千年。
反觀我們中國呢? 中國的文化不多說了,雖然很自大但是五千年的確不是吹的,那麼中國的妖怪文化呢?
龐大的令人髮指,可以這麼說,日本的妖怪文化雖然龐大,但是按古代遺留來說,中國的妖怪文化,絕對是上乘(一部神鬼介紹史《山海經》就可以證明)
當然在之後的發展中,日本的鬼怪漸漸有了自己的故事,不停的有人為其編制新的故事,所以越來越豐滿。 而我們就拿山海經為例,到現在,仍然還是幾十字幾百字的介紹而已。 這裡舉個栗子,畫皮在中國為畫皮,在日本為骨女,天朝的解釋只有此鬼善於假皮,以吃人心為目的;而在日本,骨女則是有各種故事,並且是以悽慘的形象出現的,要比我們的鬼要充實很多。我也只能說到這裡了
-
3 # Q尚鳳
日本民間有著大量關於妖怪的傳說,這大概與身處島國的日本人在心理上有種神秘主義傾向有關。喜歡較真兒的日本人把妖怪分門別類,著成《日本妖怪物語》、《日本妖怪大全》等圖書,還配有精美插圖,在圖書館中舉目可見。 各地“鄉土會”的老人說起古往今來的妖精,更是津津樂道。妖怪的產生起初於遠古人們對自然、動物的敬畏之心,人們把自己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控制的力量統統稱為妖怪。日本是個對水非常崇敬的國家,所以很多傳說和水有關,比如豆子婆婆,就是用篩子在水中撈人來吃的妖精;橋女則是為情投水自盡的女鬼;而活躍於江河之中的河童,其原型很可能是一種兇猛的淡水鱷魚。
-
4 # 筆上有魂
有。日本號稱有八百萬大妖,平均每10人左右就可以分配到一隻鬼神......
想來華夏的妖鬼大多組團跑去了日本,以至於有些清冷。這雖然是句調侃,然而日本確實有七成的妖怪傳說來至中國,兩成取至印度,只有一成出生於本土。它們亦正亦邪,女妖佔了很大比例,這也許是日本人酷愛妖怪文化的緣由之一。
他們把妖怪分門別類,著成《日本妖怪物語》、《日本妖怪大全》等圖書,號稱“妖怪博士”的小松和彥教授更是帶領團隊,耗時六年,收集了1.6萬條有關各種妖怪的傳聞,並製成了一個龐大的資料庫以供研究。
這其中,大約有500左右的妖怪為民眾所熟知,新的鬼神也隨著都市傳說陸陸續續的生成。流傳甚廣的‘花子’,‘裂口女’想必大夥也有所耳聞。
談到鬼神,就不得不提起《山海經》,它是中日妖怪的搖籃。只是中國崇信儒家文化,所以在“子不語怪力亂神”的薰陶之下,《山海經》這部書得不到官方的認可,妖怪文化漸漸落寞。
大夥知道嗎,九尾的性別為:女,最高形態名為:玉藻前,是妲己化身而成。日本的道長叫作:陰陽師,其中安倍晴明最受崇拜。
回覆列表
首先,日本妖怪題材的動畫一般是有原型的,但是不是全部,因為日本這種百怪,重神的故事特別多,日本人又很喜歡這種故事和裡面的人物所以到現在日本民間有著大量關於妖怪的傳說,因為受人喜歡,自然也會走向作品化,大家根據裡面的妖怪,人物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其中不妨有原創的妖怪)動畫再根據這些作品來創作。
這裡列舉幾個題主可能知道的相關原型
九尾妖狐九尾妖狐大家肯定都知道,而且也是各大領域都很喜歡作寫的一個角色,九尾狐,最早是出現在中國《山海經》。“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山海經·南山經》),“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山海經·海外東經》。,在日本,玉藻前更是被稱為三大妖怪之一。
座敷童子座敷童子是個只能被小孩子看到的、很老實可愛的日本妖怪。如果在一起玩耍的夥伴中,你看到的明明都是熟悉的面孔,卻總感覺比最開始時多出一人,這時候多半就是它搞的鬼。
雪女雪女會在下雪的夜晚以美麗的女子形象來現身。如果遇到她喜歡的男人,她會把他變成冰棒帶回山裡。雪女的孩子叫雪童,在日本認為雪童就是帶來冬天第一場雪的妖怪。(傳說中的雪女我那圖有點滲人就用這了)
河童河童,有鳥的喙、青蛙的四肢、猴子的身體及烏龜的殼,如同多種動物的綜合體。傳說其弱點為頭頂的碟,只要誘騙河童彎身,讓他頭頂碟子裡裝的水流盡,他就會精力盡失。很多日本人相信有河童,雖然幾乎沒有人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