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的歷史
飲食在人類生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人們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之一,但作為一種民俗文化的形成,卻要比人類的出現來得晚,它是隨著火的使用而出現的。
現代人都習慣於一日三餐,實際上秦漢以前人們一天只吃兩頓飯.由於農業不發達,糧食有限,即使兩頓飯也要視人而待。《墨子·雜守》說,兵士每天吃兩頓,食量分為五個等級。第一頓稱“朝食”或“饔”,在太陽行至東南方(隅中)時就餐.第二頓稱“飧”或“食”,在申時(下午四點左右)進餐.對於進餐時間,古人講“食不時不食”(《論語》)。在不應進餐的時間用餐,被認為是一種越禮的行為或特別的犒賞。如《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聽說劉邦欲王關中,曾怒而下令“且日享士卒”,由“一日二餐”改為“一日三餐”,藉此犒勞將士,激發士氣。當劉邦得知了,亦由“一日二餐”改為“一日三餐”了。所以,使劉邦率領的大軍,氣勢倍增,攻取了天險“嶢關”。
漢代以後,一日兩餐逐漸變為三餐或四餐。並且,三餐開始有了早、中、晚飯的分稱。早飯,漢代稱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後所用之小食。至唐代,寒具始有點心之稱。《能改齋漫錄》雲:“世俗例以早晨小食為點心,自唐時已有此語。”至今,中國許多地區仍稱早飯為早點。午飯,古人曾稱之為“中飯”或“過中”。
一日兩餐時,人們認為“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饗而始”(《孟子·滕文公上》),用過饗食,便意味著一日時間的流逝。而今天人們常用“一日三餐”之詞來表示對時光的不同情感,其中包括惜時者的感慨。
不過,宋朝以前,多數人一日兩餐;宋朝以後,多數人一日三餐。換句話說,民間從一日兩餐變成一日三餐,是從宋朝開始過渡的。不過這個過渡期真是太長。且不說絕大多數宋朝農民和窮苦市民仍然固守著一日兩餐的老傳統不放,就是到了清朝和民國,還有一些人不吃午飯,只吃早飯和晚飯。
至今,一年四季,中國不論南方北方,人們比較普遍習慣於一日三餐了.可以說,多年來逐漸形成的中國傳統的一日三餐制,是符合科學道理的。
人為什麼要一日三餐?
其實,這與人體的生物節律有關。違背這個節律,就可能會對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
人類攝取食物的目的是為了獲得人體所必須的營養物質,包括七大營養,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水和膳食纖維,大約40多種人體必須的營養素。
一般情況下,食物從攝入到排出,在人體內停留的時間基本固定不變,固體食物攝入胃中後,大約停留4個小時後進入小腸。 因此,每餐間隔4-6個小時,既不加重胃的負擔,也不會讓胃空蠕動受損。
人腦的能量消耗佔全身能量消耗的比重很大,成年人約為18%。人腦的能源供應只能來自葡萄糖,每天大約消耗110-145克葡萄糖。
一日三餐,就保證肝糖原(葡萄糖分子聚合物)源源不斷地得到補充,進而使大腦葡萄糖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
另外,身體要儲存一定量的能源物質,如肝糖原、肌糖原、葡萄糖、脂肪、磷酸肌酸和三磷酸腺苷等,人在睡眠的時候,能量代謝維持在最低水平,能量消耗很少。
因此,夜晚睡眠8小時,能量儲存消耗不大,而在醒著的時候,不管是坐、立、行、走,都有能量的消耗。
進餐如果相隔的時間太短,上一餐的食物還沒有得到完全消化,就進入下一餐的話,多餘的熱量在儲存在體內形成脂肪。如果兩餐之間相隔的時間太長的話,又會感到太過飢餓,而且這時為了保證身體的正常運轉。首先消化的是糖來補充能量,而且在短時間內脂肪是得不到分解的。
一天要吃三餐飯人吃飯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或是解饞,主要是為了保證身體的正常發育和健康。實驗證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質消化吸收率為85%;如改為每日兩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則蛋白質消化吸收率僅為75%。因此,按照中國人民的生活習慣,一般來說,每日三餐還是比較合理的。
一日三餐有什麼弊端?
但是,科學家認為,一日三餐制的弊端在於間隔時間太長,而每餐進食量又偏大,結果使腸胃乃至整個身體備受折磨,例如,若一次性大量進餐會加重心臟的負擔,心臟病患者最適宜一日四餐。一日三餐餐間時間過長,尤其合生長迅速、代謝旺盛的少年在下次就餐前呈腹中空虛狀態,到進餐時吃得太飽太快,久而久之,就會染上慢性胃炎等疾病。一日三餐,雖然攝入食物總量綽綽有餘,但身體總處於飢飽不勻狀態,相對飢餓時,體內就會發生“能源危機”而導致膽囊結石、低血糖等疾病。
一日三餐的歷史
飲食在人類生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人們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之一,但作為一種民俗文化的形成,卻要比人類的出現來得晚,它是隨著火的使用而出現的。
現代人都習慣於一日三餐,實際上秦漢以前人們一天只吃兩頓飯.由於農業不發達,糧食有限,即使兩頓飯也要視人而待。《墨子·雜守》說,兵士每天吃兩頓,食量分為五個等級。第一頓稱“朝食”或“饔”,在太陽行至東南方(隅中)時就餐.第二頓稱“飧”或“食”,在申時(下午四點左右)進餐.對於進餐時間,古人講“食不時不食”(《論語》)。在不應進餐的時間用餐,被認為是一種越禮的行為或特別的犒賞。如《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聽說劉邦欲王關中,曾怒而下令“且日享士卒”,由“一日二餐”改為“一日三餐”,藉此犒勞將士,激發士氣。當劉邦得知了,亦由“一日二餐”改為“一日三餐”了。所以,使劉邦率領的大軍,氣勢倍增,攻取了天險“嶢關”。
漢代以後,一日兩餐逐漸變為三餐或四餐。並且,三餐開始有了早、中、晚飯的分稱。早飯,漢代稱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後所用之小食。至唐代,寒具始有點心之稱。《能改齋漫錄》雲:“世俗例以早晨小食為點心,自唐時已有此語。”至今,中國許多地區仍稱早飯為早點。午飯,古人曾稱之為“中飯”或“過中”。
一日兩餐時,人們認為“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饗而始”(《孟子·滕文公上》),用過饗食,便意味著一日時間的流逝。而今天人們常用“一日三餐”之詞來表示對時光的不同情感,其中包括惜時者的感慨。
不過,宋朝以前,多數人一日兩餐;宋朝以後,多數人一日三餐。換句話說,民間從一日兩餐變成一日三餐,是從宋朝開始過渡的。不過這個過渡期真是太長。且不說絕大多數宋朝農民和窮苦市民仍然固守著一日兩餐的老傳統不放,就是到了清朝和民國,還有一些人不吃午飯,只吃早飯和晚飯。
至今,一年四季,中國不論南方北方,人們比較普遍習慣於一日三餐了.可以說,多年來逐漸形成的中國傳統的一日三餐制,是符合科學道理的。
人為什麼要一日三餐?
其實,這與人體的生物節律有關。違背這個節律,就可能會對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
人類攝取食物的目的是為了獲得人體所必須的營養物質,包括七大營養,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水和膳食纖維,大約40多種人體必須的營養素。
一般情況下,食物從攝入到排出,在人體內停留的時間基本固定不變,固體食物攝入胃中後,大約停留4個小時後進入小腸。 因此,每餐間隔4-6個小時,既不加重胃的負擔,也不會讓胃空蠕動受損。
人腦的能量消耗佔全身能量消耗的比重很大,成年人約為18%。人腦的能源供應只能來自葡萄糖,每天大約消耗110-145克葡萄糖。
一日三餐,就保證肝糖原(葡萄糖分子聚合物)源源不斷地得到補充,進而使大腦葡萄糖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
另外,身體要儲存一定量的能源物質,如肝糖原、肌糖原、葡萄糖、脂肪、磷酸肌酸和三磷酸腺苷等,人在睡眠的時候,能量代謝維持在最低水平,能量消耗很少。
因此,夜晚睡眠8小時,能量儲存消耗不大,而在醒著的時候,不管是坐、立、行、走,都有能量的消耗。
進餐如果相隔的時間太短,上一餐的食物還沒有得到完全消化,就進入下一餐的話,多餘的熱量在儲存在體內形成脂肪。如果兩餐之間相隔的時間太長的話,又會感到太過飢餓,而且這時為了保證身體的正常運轉。首先消化的是糖來補充能量,而且在短時間內脂肪是得不到分解的。
一天要吃三餐飯人吃飯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或是解饞,主要是為了保證身體的正常發育和健康。實驗證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質消化吸收率為85%;如改為每日兩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則蛋白質消化吸收率僅為75%。因此,按照中國人民的生活習慣,一般來說,每日三餐還是比較合理的。
一日三餐有什麼弊端?
但是,科學家認為,一日三餐制的弊端在於間隔時間太長,而每餐進食量又偏大,結果使腸胃乃至整個身體備受折磨,例如,若一次性大量進餐會加重心臟的負擔,心臟病患者最適宜一日四餐。一日三餐餐間時間過長,尤其合生長迅速、代謝旺盛的少年在下次就餐前呈腹中空虛狀態,到進餐時吃得太飽太快,久而久之,就會染上慢性胃炎等疾病。一日三餐,雖然攝入食物總量綽綽有餘,但身體總處於飢飽不勻狀態,相對飢餓時,體內就會發生“能源危機”而導致膽囊結石、低血糖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