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ndyLee0
-
2 # 日進矽步
2000年悉尼奧運會之後,國際乒聯停止使用原來直徑38mm的小乒乓球,改而用直徑40mm的大乒乓球,稱為“小球變大球”。
球的特性變化:主要來說是大球比小球重0.7克,旋轉速度下降21%,最大能下降27.7轉/s;速度下降13%,最大能減慢2.4/s
業餘界:以前已旋轉為主的選手,質量不高的弧圈球,不僅容易防回來,被拍回來的機率也增加了。
打的感受:回合增加了;使大家打起來樂趣增加了。
-
3 # 東皇同學
先破一下題 我們說的小球時代應該指的是目前這種以勇士死亡五小為代表的,撤下傳統5號位替換為身材略下但是更靈活的3-4-5搖擺人,達到進攻端空間更大,輔以機動性強,能拉開空間的外線,使得進攻端變化更多。更加難以被針對。而防守一端可以無限換防,透過給球和持球人足夠的壓力,來減少沒有中鋒帶來的身高劣勢的防守策略.
而所謂的大球時代應該是指的傳統籃球,以大中鋒為攻防核心,進攻端儘量把球打到中鋒手裡,由中鋒選擇直接進攻或者吸引包夾後分球。防守一端中鋒儘量的留在籃下,協防對方的突破,保護後場籃板.
打法當然有優劣,但是並不意味著大球一定打不過小球也不能就此判斷巔峰勇士和巔峰湖人誰更強。
1.大球的核心是大,大中鋒的大,這種巨無霸式的中鋒過於難得了,整個籃球歷史來看,在攻防兩端稱得上大中鋒的屈指可數。而且這種超出常人的大也帶來了極大的身體隱患,一旦因為傷病失去核心,那麼球隊的體系就崩了而且很難找到替代品.而且一隻球隊有一個大中鋒已經十年一遇,替補很難找到相匹配的合適人選,這使得輪換陣容很不穩定.相較而言,小球的核心沒有侷限性,可以是後衛為核心,哈登,庫裡利拉德啊,可以是鋒線為核心,詹姆斯,杜蘭特,字母哥,甚至也可以是中鋒為核心,濃眉,阿德,考辛斯當然這些也不是傳統中鋒,小球的核心更傾向於體系,體系的好處是缺了誰都還可以運轉,當然球星作用沒法代替,只是不至於崩潰,這樣即使遭遇重大傷病球隊還是可以相對容易的找到替代品。2.小球體系更適合漫長的賽季,可以看到現在的強隊打法都非常輕快,避免了常規賽不必要的纏鬥,最大限度的節省球員身體,避免傷病。而大球時代,節奏慢,對抗多,不論什麼水平差距,都免不了中鋒肉搏,這極其不利於球隊季後賽,而且傷病風險進一步加大.3就直接對抗上來說,雖然我很喜歡小球時代,但是客觀的說,如果只考慮一場比賽或者一個系列賽,殊死對決的話,大球還是佔有一定優勢的,(對,巔峰湖人還是厲害),從根源上說淘汰大球,並不是大球不厲害,而是多方面客觀原因綜合導致的,很多小的優勢,甚至只是機率上的優勢,逐漸淘汰掉了大球,小球更適合漫長的賽季,以更小的代價更小的消耗去贏得比賽,(對,庫裡只是一個導火索,這個鍋他背不動),有的時候歷史發展就是這樣,勝者為王,但是未必長,同樣是贏,常勝將軍往往是贏得代價更小的。千斤大斧也能砍樹,但是如果有電鋸的話更多人選擇了電鋸,儘管真拼起命來,大斧可能還是厲害.4.小球並不是終結,現代籃球歷史堪堪百年,很多人總以為現在籃球就已經發展好了,其實這是個很大誤區,也是很多人看不懂小球的原因,跳投這項技術發展出來以前你能想象一下後衛都怎麼得分嗎,各種控運技術發展以前你能想象怎麼過人嗎,我們正處在籃球高速發展的時代裡,經歷了從更高,向更快,更準發展的一步,這是多麼美妙的時代啊5.預測一下,未來籃球很可能會向“中球時代”發展,五個身高接近,198-208之間,技術全面,控運過關,投籃出眾,身體強壯而靈活,防守端真正的無限換防,進攻端全部可以拉開空間,全部可以空切,互相可以掩護,將籃球的本源-對位,體現的非常完美的時代,屆時,過於矮小的後衛由於錯位過多將無法適應,參考現在的小託(沒錯,下個時代淘汰的就是你,小學生)可以想象老年詹姆斯,中年杜蘭特,哈登,喬治,安東尼戴維斯抱團,對抗西蒙斯,英格拉姆,唐斯,字母,馬爾卡寧的比賽
-
4 # 手機使用者77604780355
現在的隊員,一個個大腿越來越粗,體Grand SantaFe來越壯。高個苗條的越來越少。
想想吧,塑膠大球和無機給乒乓球帶來了什麼變化?
回覆列表
區別還是挺大的,小球時代的球因為球的直徑的原因,相對於大球速度比較快,球的旋轉更加強烈,更容易製造弧線,中國球員的打法大多屬於快弧(快攻結合弧圈),另外小球的重量比較輕,對運動員力量的要求沒有大球那麼高,所以小球時代中國乒乓球運動員的優勢十分明顯。在國際乒聯對比賽用球改革之後,由於大球的物理特性,速度變慢了,旋轉變弱了,隨著球自身重量的增加對運動員自身發力的要求更高了,這就大大的增加了運動員的體能消耗,傷病更多,職業生涯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