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煮茶道史

    乾隆五十年的一個傍晚,天色漸暗。

    時任禮部員外郎兼軍機章京的海升回到家中,想要抽菸解乏,便招來年輕貌美的丫環為他點菸。兩人的調笑聲驚動了坐在裡屋的海升正妻烏雅氏。

    烏雅氏系出名門,作風潑辣,自嫁海升之後,往往為些家庭瑣事爭吵不斷,頗有"悍妻"風範。一聽海升又在撩蜂招蝶,當下破口大罵。

    這一罵罵得海升心頭火起,搶進屋去便是一記窩心腳,烏雅氏應聲而倒,海升再要上前掐她脖子時,才發現妻子已經氣絕身亡。

    海升一看出了人命,頓時慌了手腳,用一根腰帶繫住烏雅氏的脖子,偽裝成自縊現場。烏雅氏的弟弟貴寧聞訊趕來,海升攔住不肯驗看,貴寧心中生疑,遂用一紙訴狀將海升告到步軍統領衙門。

    照理說這只是因家庭瑣事引發的一起刑事案,就算以夫殺妻,按照清律也罪不當死,又怎會牽扯到當時如紀昀、阿桂、和珅等一干重臣呢?

    這隻因海升官職雖小,卻是當朝首輔大學士阿桂的親戚。阿桂功勳卓著,操守清廉,是當時官僚集團忠正清流勢力的領袖人物。與之對立的,則是以和珅為首的貪腐倖進的佞臣之流。正所謂忠奸不兩立,他們彼此之間一直爭鬥不休,都想置對方於死地。

    身為步兵統領的和珅接到狀紙之後,感覺到機會來了。按照慣例,此案事涉人命,步軍衙門要按例行文刑部,由刑部派員驗屍。而阿桂父子執掌刑部多年,刑部官員大多都是經由他們父子一手提拔培養,在明知海升是阿桂親戚之後,必然不願興起事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事態的發展果然不出和珅所料,驗屍的結果以自縊定案。於是,和珅出手了,他先唆使貴寧將矛頭直指阿桂,狀告阿桂有指使刑部包庇海升之嫌,同時將此案上奏乾隆,由都察院和刑部再次會同驗屍。而左都御史紀昀便在其中。

    紀昀的鄉試座師便是阿桂之父,兩人通家世好。他一到場,一眼就看破真相,卻不願將真相捅破。在他看來,這小小刑案己經上升到了當朝重臣與佞臣之爭,一向自視清高的他當然不願站隊和珅。

    於是他以老眼昏花,不懂刑名為由,一言不發,刑部的這些幹練吏員一見,自然不會自己打自己的臉,因此這二次驗屍,依然以"自縊"定案。

    貴寧和珅哪肯善罷干休,兩次驗屍無果,乾隆乾脆繞過刑部,直接從戶工兩部調人,終於查出"死者顯系一腳致命"。

    乾隆因此招來阿桂、紀昀、和珅和所有參加驗屍官員,當場複驗,確認結果無誤,海升殺妻案由此告破。

    真相大白之後,左都御史紀昀遭乾隆痛斥,念其年老眼花,刑名非其所長,從輕改為交部議處。而阿桂"雖無授意囑託之事,但其意己先存袒庇之見,咎實難辭",罰公爵俸五年,帶革職留任。餘下官員處分不一,各領其罪,和珅佔得上風。

    將海升殺妻案這麼一個小小的刑事案轉化成影響深遠的政治事件,我們由此可以看出和珅不僅擁有高度靈敏的政治嗅覺,同時能夠嫻熟地運用政治手段來駕馭複雜的政治局面。經此一役,阿桂所代表的清流勢力遭受不小的打擊,而和珅的寵臣地位則得於進一步鞏固,到嘉慶二年阿桂病故,和珅一舉成為內閣、軍機處雙料首輔,其權力之大,地位之高,甚至超越了當時的嘉慶皇帝。

    這是一個謎。以和珅圓滑的處世之道和超越常人的政治智慧,他難道就沒有看到這無限風光的背後所潛伏的重重殺機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隻能說權力如鴉片,一旦讓人上癮,便是騎虎難下,欲罷不能。

  • 2 # 聾王異史

    應該是海昇殺妻。此案中,和珅一副正義面孔,為死者討回了公道,同時也得到了政治利益。紀曉嵐在此案在扮演的角色並不光彩,他裝聾作啞和了一回稀泥,被乾隆皇帝痛斥。小案變大案的發展過程看,背後還有一隻看不的手。

    海昇貪色殺妻

    海昇本是個不起眼的人物,朝廷裡擔任禮部員外郎,只是一個從五品的小官。俗話說色字頭上一把刀,海昇和老婆烏雅氏一直不和睦,結婚後爭吵就沒斷過。話說這天傍晚,海昇在內室讓丫鬟為他點菸,海昇當時三十二歲,行武出身,血氣方剛,和老婆不對付,燭光下看到13歲的小丫鬟楚楚動人,色心大動,便動手動腳,沒想到這個舉動卻讓老婆烏雅氏撞了個正著,抓住把柄後烏雅氏大罵二人有私情,喋喋不休,海昇是火暴脾氣,朝老婆腿上踢了幾腳,沒想到烏雅氏坐在地上又哭又罵。海昇按捺不住胸中的怒氣,朝胸口猛踢一腳。海昇是武將出身,這一腳下去把烏雅氏踢背過氣去了,海昇餘怒未消,又用手掐她的脖子,這時發現烏雅氏已經氣絕。海昇冷靜下來知道惹了大禍,在清朝因家事不各殺妻雖不是死罪,但也是重罪,加之烏雅氏家族勢力很強,他害怕坐大牢,趕忙偽造現場,用腰帶把烏雅氏吊在櫃子腿,偽裝成上吊自殺。

    本想著趕快入土為安,沒想到百密一疏,烏雅氏家陪嫁到海昇府上的小丫鬟偷跑回去,將海昇打死老婆的事告訴了烏雅氏的弟弟貴寧。貴寧隨即帶著家屬來到海升家,欲看屍身,海昇卻將貴寧等人攔住,聲稱屍首已經裝裹,需等盛殮再看。貴寧說姐姐自縊橫死,應該報官。海昇不肯,貴寧遂到主管京師治安的步軍統領衙門遞狀,呈明親姐死因不明,請求派官驗屍。

    和珅主張正義?

    步軍統領衙門相當於首都公安局,當時統領正是和珅。和珅接到此案後非常重視,一方面人命關天,另一方面他發現當事人海昇和阿桂有親戚關係。當時阿桂、和珅兩人都被乾隆皇帝看重,但阿桂在朝廷中權高位重,勢力強大,和珅便想趁此機會打壓阿桂勢力。

    步軍衙門接到訴狀後,交刑部勘驗。阿桂家族在刑部威望極高,其父阿克敦擔任刑部尚書達十年之久,阿桂此時又分管刑部事務,刑部主要官員幾乎都是他們父子提拔培養的。刑部接到步軍衙門行文後,派出的司官李闊、業成額二人去調查此案。如果他們秉公辦事,此事也不會發酵,但是二人也顧忌海昇和阿桂的關係,礙於阿桂面子,不願把事搞大。海昇管家又賄賂了驗屍官李玉,勘驗時看到烏雅氏脖頸上的傷痕並非致命傷,仍以自縊上報,於是以自縊定案。

    如果是普通人家的案子,這事就糊弄過去了。而這一回案子落在和珅手裡,而且他清楚烏雅氏死因,此次勘驗有貓膩,他正想利用此案打壓阿桂,就堅持主張正義,指使貴寧不斷喊冤,改狀詞直指阿桂,稱其暗示刑部司官包庇親屬。由於涉及到朝廷重臣,和珅將此案上奏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親自過問“小案子”

    乾隆帝看到涉及到阿桂,頗為重視,下旨“將海昇解職,交刑部傳集應訊人證,審明確擬。”都察院與刑部再次會同驗屍。這一下紅火了,刑部派出侍郎景祿、杜玉林,司官王士棻、慶興四人,都察院則由左都御史紀昀帶領崇泰、鄭徵兩位御史,另調都察院五城中的西城仵作王國泰代替刑部仵作,七位大臣共同前往海昇家辦案。

    這次檢驗官員中職位、資歷最高的當屬紀昀紀曉嵐,而阿桂之父阿克敦正是他的鄉試老師,兩家關係非常好。紀曉嵐便耍滑頭,說自己年老眼花、不懂刑名,到了現場一語不發,跟他來的兩名御史自然也不作聲。刑部這次派去的都是刑偵高手,杜玉林任司官時,是刑部第一個還沒有實缺就獲得總辦秋審殊榮的人;慶興是有名的驗屍高手;而王士棻曾經秉公處死過和珅的家奴。和上一批勘驗官員一樣,他們都與阿桂關係密切,結果自然還是“自縊”,只比初驗時多出左右膝四處不致命的淤傷。

    驗屍結果上奏後,在和珅支援下,貴寧依然控告不休,一口咬定兩次驗傷不實,刑部、都察院因為阿桂情面故意瞞報致命傷。乾隆帝覺得事情不簡單,就召見阿桂詢問,問及櫃子腿怎麼能吊死活人,阿桂回奏:“床檔船艙,皆可自縊。”乾隆又問貴寧屢控不休如何是好。阿桂說:“如虛即應治罪。”這樣的表述被和珅抓住,成為阿桂包庇海昇的證據。

    兩次勘驗死者家屬都存疑問,乾隆帝想明白問題癥結在刑部與阿桂的瓜葛,於是拋開刑部,改派戶部侍郎曹文植、工部侍郎伊齡阿,驗屍官則從大興縣借調,第三次前往驗屍。失去了關係網的保護,加上皇帝如此重視,這次驗屍官員不敢徇私做假,結果與前兩次大相徑庭:“驗得烏雅氏脖項耳際並無縊痕,亦無勒痕,而胸膛有腳踢致命傷一處,顯系踢死。”

    畢竟阿桂是重臣,乾隆帝也怕出現朝廷內部的隔閡,下旨阿桂、和珅及初驗、複驗、三驗的官員、刑部全體堂官都到現場再次複核,阿桂和刑部也承認曹、伊二人所驗是實,於是審問了海昇和證人,案情大白。

    阿桂勢力受到生創

    真相大白後,主犯海升按律被擬為絞監候。按照清代的慣例,因家庭矛盾丈夫殺妻,除非情節特別殘忍,不判死刑,但是此案海昇弄巧成拙,小案子搞成皇帝親自過問的重大案件,乾隆帝非常重視:“海升系阿桂姻親,阿桂又不免意存袒庇,以致刑部堂司各官均有瞻徇迴護之見。若非屢次派員複檢,幾致始終朦混。且由此釀成重案,眾人皆因之獲罪。該犯殺妻雖非必死之罪,而實有必勾之情。”海昇被判秋後問斬。因為秋審時阿桂不在京城,乾隆帝也顧忌因此事影響君臣關係,專門強調自己並非借阿桂離京之際處死海昇

    “試思朕何如主?豈阿桂在朕前竟能骩法救人,而朕即聽信其言竟置人命重案於不問耶?是海升之死阿桂非惟不能救之,而適足以殺之也。”——《清高宗實錄》

    至於初驗、複驗的涉事官吏,兩名仵作李玉、王國泰在刑部門前枷號兩月,發伊犁給厄魯特兵丁為奴。因為同去驗屍而拿了海昇所贈車馬費的書吏、馬伕、皂役、穩婆分別革役,根據情節枷號一個月到兩個月。初驗、複驗的刑部堂官杜玉林、景祿,司官業成額、李闊、王士棻、慶興,革職發往伊犁效力贖罪。左都御史紀昀遭到乾隆帝痛斥,念他年老短視,刑名素非諳習,從輕改為交部嚴加議處,隨去的兩名御史也被交部嚴加議處。刑部其餘四名堂官本應革職治罪,考慮到辦事需人,“從寬降為四品頂帶,帶革職留任,所有應得養廉飯銀公費一概不準支給”。阿桂“雖無授意囑託之事,但其意已先存袒庇之見,咎實難辭”,罰公爵俸五年,帶革職留任。

    此案最大利益者不是和珅

    在此案中,和珅做的非常巧妙,他拋開案件的關鍵自殺還是他殺問題,劍走偏鋒,讓貴寧死咬住阿桂與海昇的親戚關係, 讓案件發酵膨脹,引起皇帝重視,最終達到既伸張正義,又打壓政治對手的目的。和珅為何敢與位高權重的阿桂宣戰,其實他看出了乾隆皇帝的心思。

    不管是乾隆帝還是和珅、貴寧,在整個案件中都不斷強調海升是阿桂的親戚,實際上他們親戚關係非常遠,而另一個人卻與海昇有關係很近,就是海昇的妻舅福康安的,當時也是權高位重的重量級人物,但整個案件無人提及他的勢力影響,明眼人可以看出端倪,背後有一隻強力的手在掌控整個事件,就是乾隆皇帝。由於當時阿桂在刑部權勢過重,織就自己的關係網,他人難以介入,影響到司法公正,乾隆帝心知肚明,但阿桂功勳卓著,操守還算清廉,沒有正當理由敲山震虎,正好遇到此案,於是親自過問,藉此案打壓阿桂的勢力,警告阿桂及同黨,消除朝廷隱患,乾隆皇帝才是最大受益者。

  • 3 # 魔方歷史觀

    前言

    在清朝乾隆帝時期,出了這麼一件案子,牽扯到幾位朝廷重臣。

    這件案子主要是當時的軍機章京、員外郎海升殺了自己的妻子,但是在往刑事部門報備的時候,說他妻子是“自殺”,在這件事出了之後,海升的小舅子提出質疑,懷疑他的姐姐不是自殺,而是被海升所殺。

    於是,在幾番波折之後,這件案子牽扯到了阿桂、紀曉嵐等一批官員。

    軍機章京、員外郎海升毆殺其妻,以自縊報,其妻弟貴寧爭非是。後話——為何此案會牽扯到紀曉嵐與和珅呢?

    會有牽扯,說明這些人已經在這個案子中了。

    海升的妻子身死,海升上報自殺,之後海升的小舅子提出質疑,然後就引出了紀曉嵐受命查此案,但是紀曉嵐在驗屍之後,上報的“檢查報告”上面,說的還是“自殺”,並非他殺。

    命左都御史紀昀等驗屍,仍以自縊具獄。

    這個結果讓海升的小舅子不滿意,畢竟他的姐姐死的太蹊蹺,於是,海升的小舅子再次提出異議,乾隆帝對此也是比較重視,便又派出了幾個官員去查驗,命順天府尹曹文植和侍郎伊齡阿針對此案,再次驗屍。

    更命文埴與侍郎伊齡阿覆驗,得毆殺狀,以聞。

    這一次驗屍結果與之前是天差地別,這兩位官員在重新驗屍之後,得出海升的妻子死於他殺,這讓乾隆帝大為惱火,對此案所牽扯的官員,通通做出處理,阿桂(海升是阿桂姻親)、紀曉嵐,無一倖免。(阿桂畫像)

    而和珅在裡面並沒有明面上出現,但為什麼又牽扯到和珅呢?

    這個事可以這麼推斷,阿桂、紀曉嵐在當時都不是普通的官員,而是乾隆帝比較重視的官員,特別是阿桂,當時可是屬於天子近臣的行列,而和珅這個官員就不用提了,乾隆帝的寵臣。

    在那個時期,如阿桂、紀曉嵐這樣的官員,不是誰都能夠去輕易撼動的,但是和珅有這個能力,而且和珅與阿桂本就不和,在這個案子上,和珅在暗地裡進行一些推波助瀾,也不是讓人意外的事。

    參考文獻: 《清史稿》

  • 4 # 希望星晨58298869

    這事發生在乾隆五十年。一天傍晚,海升讓丫鬟為他點菸,其妻烏雅氏看著二人似有曖昧神情,就低聲叨咕了幾句。不無大男子主義的海升不問青紅皂白,上去就是一頓拳打腳踢,有一腳正中其妻胸口。妻子當即被踢翻在床上,海升又跳過去掐住了她的脖子,這時才發現妻子已經沒氣了。於是海升解下腰帶拴住了妻子的脖子,把另一端系在了櫃子腿上,製造了妻子自縊的假象。

    海升原打算悄悄地把烏雅氏埋了完事。而烏雅氏陪嫁的小廝卻把此事向烏雅氏的弟弟貴寧通風報信了。東窗事發後,海升不讓貴寧等人瞻仰遺容,還不允許人家上報官府。貴寧一氣之下 ,把狀紙遞到了步軍統領衙門。這時步軍統領衙門的老大是和珅,但是和珅看著狀紙當時也沒有表態~茲因海升是軍機處首席軍機大臣阿桂的親戚,而被打死的烏雅氏正是和珅自己的親戚。

    後來,和珅沒有承辦和審批。他靈機一動,而是轉給了刑部~顯然是在打太極。阿桂當時是主管刑部:由於阿桂的老爹阿克敦早前已擔任刑部尚書達十年之久,上上下下都是阿桂的人。這樣一批人辦這個案子,結果不言而喻:刑部司官李闊、業成額是阿克頓的老部下,仵作李玉早收了海升不菲的賄賂,大家在勘驗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發現“烏雅氏”身上被外力打擊的痕跡。

    姐姐將死不瞑目了,貴寧只好告御狀!上達天聽後,引起了而乾隆(說不定和珅事先通報)的重視。他立即派以紀曉嵐為首的都察院七位大員複查,而結果呢?結論與以前毫無二致。因為都察院左都御史紀曉嵐,在乾隆十二年應順天府鄉試時,得了第一名解元,當時的主考官正是阿克敦。老奸巨猾的紀曉嵐以“年老眼花”為由,保持了沉默。看了他的樣子,都察院兩位大員(崇泰、鄭徵)也保持緘默。任由刑部四大員(侍郎景祿、杜玉林,司官王士棻、慶興)忙忙碌碌、裝模做樣地檢驗一番,最後仍以“自縊”上報。

    海升是五品,作為軍機章京,他家的女主人上吊,一大群丫鬟、僕婦居然沒人看見?乾隆心裡是有底的,他私下問阿桂:“櫃子腿上怎能吊死人?”,阿桂不動聲色:“床檔船艙,皆可自縊。”,阿桂的回答差點把乾隆老爺子氣昏過去了!他又選派戶部侍郎曹文植、工部侍郎伊齡阿前去調查,而且這次驗屍的仵作是從大興縣調來的了。

    結果:“烏雅氏脖項耳際並無縊痕,亦無勒痕,而胸膛有腳踢致命傷一處,顯系踢死。”,乾隆怒了也硬了。為彰顯自己的英明,他和顏悅色地讓阿桂、和珅和前幾次做了勘驗官的幾位大員再次複查。這次大家都不敢裝瞎子了,一致認同了大興縣仵作的驗屍報告。

    於是前期裝聾作啞、徇私枉法的一應官員全栽了:阿桂、杜玉林、景祿等等罰俸的罰俸,革職的革職,還有充軍到伊犁的。只有見風使舵的紀曉嵐這老滑頭逃過了一劫:名義上判了過“交部議處”,得了個革職留任的處罰,其實是隔靴搔癢,沒一點變動。殺人兇手海升,則被判處斬監侯!

    和珅真時官場高手,會借刀殺人。儘管如此,他為冤死者討回了公道。而紀曉嵐在當時是乾隆比較重視的官員,阿桂、紀曉嵐這級別的官員,不是誰都能撼動的,唯和珅有這個能力!和珅早與阿桂不和,暗地進行了推波助瀾,所以阿桂自此再不理和珅了,而紀大煙袋於此案中全身而退,沒傷皮毛。

  • 5 # 農民工歪說古今

    看過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的人想必對劇中海升燒掉和珅車馬的劇情都會有些印象。一個小小的巡城御史竟敢當街責罰“僭越”的“和府大總管”劉全並一把火燒掉了“和中堂”的車馬,絕對是鐵骨錚錚的一條漢子!而劇中也提到了所謂和珅誣陷海升殺妻的事情。但是,真實歷史上的“海升殺妻案”與電視劇中所說的那件事相差的恐怕不是一星半點。

    海升,清乾隆年間的一位副司局級官員——禮部員外郎兼軍機章京,並不是什麼非常顯赫的大人物,所謂“海升殺妻案”也只是一件非常普通的刑事案件。但是,這件案子的結局卻讓人非常出乎意料,不僅驚動了清王朝的最高統治者乾隆帝,而且還牽扯到了和珅、阿桂、紀昀等一大批朝廷大員!雖然沒有晚清“楊乃武案”牽連那麼廣,但對於朝野的震動也著實不小……

    “海升殺妻案”的原委

    所謂“海升殺妻案”的案情其實並不複雜:海升與其夫人屬於典型的包辦婚姻,婚後感情一直不和,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一次爭吵得過於激烈了,海升動起了粗,情急之下居然失手掐死了自己的夫人。僅此而已,用現在的話說,這是典型的激情犯罪,海升並沒有殺人動機,完全是因為失手而引發了命案。這樣一件普通的刑事案件,處理起來並不複雜,現在普通的縣公安局刑警大隊、甚至鄉鎮派出所處理這樣的案件都綽綽有餘。那麼,為什麼這麼一件小小的案子會牽扯到那麼多高官,甚至還驚動了乾隆帝呢?

    “海升殺妻案”為何會牽扯到和珅

    海升在失手殺死自己夫人之後,並沒有去投案自首。為了逃避罪責,他將案發現場偽裝成了自殺現場,並對外聲稱夫人自盡身亡,打算儘快下葬,造成“毀屍滅跡”的既成事實。但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海升的小舅子貴寧不知道從哪得到了訊息,說姐姐跟姐夫事前曾經爭吵過。加之海升做賊心虛,沒有停屍供親屬瞻仰、拜祭便直接釘死了棺材蓋。於是,貴寧咬死了這一點,說自己的姐姐死因可疑,非要開棺驗屍。

    海升自然是不會同意的,於是貴寧一紙訴狀將海升告到了步軍統領衙門。為什麼貴寧要去步軍統領衙門告狀呢?這裡面是有一些說道的。海升是滿洲旗人,清朝的駐京八旗親眷都居住於北京內城。北京內城的治安、刑獄等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它不歸順天府管(順天府主要管理北京外城),而是由負責北京內城九門防務的步軍統領(九門提督)代管。因此,“海升殺妻案”要走司法途徑就只能透過步軍統領衙門。那麼,彼時的九門提督是誰呢?大家的老熟人,“和大人”——和珅!海升殺妻案發生時,和珅正兼領著九門提督一職,於是就這樣被牽扯進了“海升殺妻案”。

    “海升殺妻案”為何會牽扯到阿桂

    接到貴寧的報案時,和珅也留了一個心眼。海升與時任大學士兼軍機大臣阿桂是姻親(也有一說是同宗,總之海升是阿桂家的親戚),而和珅與阿桂一直就是貌合神離、關係不甚融洽。為了撇清挾私報復的嫌疑,同時也為了把髒水引向阿桂,和珅玩了把陰的,表面上客客氣氣地接待了,轉頭便把這個燙手的山芋扔給了刑部。阿桂之父阿克敦曾經主理刑部多年,加之阿桂彼時又分管著刑部,刑部差不多就是阿桂的“自留地”。

    在接手案件之後,刑部的官員們都知道海升是阿桂的親戚,自然不敢怠慢。加之海升私下裡也走了門路、使了銀子,於是刑部象徵性地審理了一下便維持了海升給出的結論——“自殺”!可貴寧不幹了,這明擺著就是暗箱操作、草菅人命嘛。一氣之下,貴寧直接告了御狀,將事情捅到了乾隆帝面前。至於說這背後有沒有和珅的影子,很難說。個人認為,這種可能性還是相當大的,畢竟搞掉了阿桂和珅獲益最大,不是嗎?

    “海升殺妻案”為何會牽扯到紀昀

    乾隆帝作為皇帝,自然是不可能親自問案的。於是,“海升殺妻案”被乾隆帝轉手交給了都察院,讓監察機關來審理總要公平一些了吧?彼時主持都察院工作的又是誰呢?也是大家的老熟人,“紀大煙袋”——紀昀!

    真實歷史上的紀昀可不是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的“紀大煙袋”!乾隆帝曾經說過,自己對紀昀是“以倡優蓄之”,可見紀昀在乾隆帝眼裡不過就是弄臣而已,根本沒有那麼重要。讓他出任左都御史一職,乾隆帝也曾經公開表示過,僅僅是因為暫時無人可用,所以才讓紀昀臨時頂一頂……乾隆帝的看法雖然有失偏頗,但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其實,紀昀就是一個“和稀泥”的角色。

    案子交到紀昀手裡之後,紀昀見案子過了和珅、阿桂兩手都沒有推翻“自殺”的認定,而且海升還曾經是自己的部下,與自己的私人關係也不錯,“我趟這趟渾水、做這個惡人幹什麼?”於是,紀昀也在驗屍環節做了手腳、維持了刑部關於“自殺”的認定!就這樣,一件普普通通、明明白白的“他殺案”硬是“三審三決”被定性為了“自殺”。

    “異地審理”,還司法一個公正

    雖說海升有門路,可貴寧也不是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人!姐姐莫名其妙地死了,他哪裡肯善罷甘休,於是便透過各種途徑繼續“上訪”。乾隆帝何等聰敏之人,很快便看清了這個案子的癥結所在——關係網!

    於是,中國歷史上一次著名的“異地審理”開始了。這一次乾隆帝徹底拋開了步軍統領衙門、刑部和都察院,派出了與此案不相干的戶部侍郎曹文植、工部侍郎伊齡阿牽頭,組成了“聯合調查組”,甚至連負責驗屍的“法醫”(仵作)都是從京郊大興縣借調的。在沒有了“關係網”的干預之下,這件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刑事案件很快便水落石出了。

    因為原先“自殺”的結論被推翻,“海升殺妻案”證據確鑿,最終刑部不得不判決主犯海昇絞監候(大概其相當於現在的“死緩”)。平心而論,這一次刑部並沒有包庇海升、也不敢再包庇海升!按《大清律》,“夫殺妻”通常情況下不判處極刑,判處海升“絞監候”刑部基本上還是“依法審判”的。可乾隆帝不幹了,為了達到“殺一儆百、以儆效尤”的效果,乾隆帝硬是“法外加碼”,將海升的“死緩”改為了“立即執行”!

    事後,與本案有關的所有舞弊官員都被乾隆帝給予了輕重不同的處分,曾經認定本案為“自殺”的兩位刑部侍郎被革職、發配伊犁軍前效力。時任左都御史紀昀也遭到了乾隆帝的嚴斥!當然,乾隆帝骨子裡根本看不上紀昀,認為他就是“一介腐儒”“倡優”而已,他審不對案子理所當然,審對了倒是奇怪了……斥責斥責也就算了,沒必要深究。但是,跟隨紀昀一起處理本案的兩名御史就沒有這麼“好運”了,被乾隆帝嚴厲追究了瀆職之責。也可以理解:“紀昀沒能耐就算了,可你們是專業人士,也跟著和稀泥,該罰!”作為老臣、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功臣,加之並沒有公開打招呼、收好處,乾隆帝對阿桂最終還是留了幾分薄面,批評批評這事兒也就過去了。自此,“海升殺妻案”正式告結,除主要涉案人員之外,一應參與辦案人員也全部遭到了罰俸一年的處分……

    一件原本簡簡單單、明明白白的刑事案件,因為涉及到了“關係網”和高層之間的權力鬥爭硬是被無限發酵,最終引發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不僅驚動了乾隆帝而且還牽扯到了和珅、阿桂、紀昀等一大批朝廷大員,不得不說是清王朝的悲哀……好在彼時乾隆帝的頭腦還是清醒的,最終透過“異地審理”還了司法一個公正!這就是所謂“海升殺妻案”,海升並沒有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那麼高尚,和珅也沒有電視劇裡那麼陰險,無非一場隱形的權力鬥爭罷了。

  • 6 # 秉燭讀春秋

    乾隆五十年(1785年),發生在皇城根的“海升殺妻案”轟動一時,並不是案件多麼複雜和血腥,而是背後各種勢力的博弈引起了乾隆的警覺。

    為此乾隆派當時的御史監察大人紀曉嵐親自過問,隨著案件的調查,紀曉嵐發現乾隆的紅人和珅也摻合其中。本來一件普通的“殺妻案”陡然成了朝廷內外關注的焦點。

    海升殺妻案到底是咋回事?紀大煙袋和“鉅貪”和珅為何深涉其中呢?

    先介紹一下海升殺妻的原因和過程。

    案件發生在乾隆五十年,也就是公元1785年某一天,海升是旗人,武將出身,官拜禮部侍郎(從五品,相當於衛戍部隊的參謀)。

    他家中有一妻一妾,海昇平時很喜歡小妾,對原配吳雅氏非打即罵,夫妻關係緊張。

    這天海升當著原配和小妾調情,老婆很生氣,就罵了海升一句。海升在小妾面前有點掛不住臉,上去掐住了原配吳氏的脖子。

    本來海升也沒打算殺死妻子,只是想教訓她一下,誰知出手有點重,掐的時間有點長,妻子吳氏竟然被她掐死了,按現在來說屬於激情殺人。

    在古代婦女地位不高,死就死了吧,海升就操持下葬妻子。

    這時吳氏的陪嫁丫鬟跑到孃家報信去了,她把看到海升掐死小姐的過程一五一十向吳氏的哥哥貴寧講了一遍,貴寧大吃一驚,馬上去找海升理論。

    貴寧見到海升,質問他為何掐死了姐姐?海升裝傻,說“你姐姐得了暴病死了,你聽誰亂嚼舌頭說我掐死你姐姐了?”

    貴寧見海升不承認,自己不想把丫鬟牽扯進來,於是憤怒異常道“你等著,我去衙門告你,我就不信大清沒王法了”。

    海升鎮靜地回道:“悉聽尊便,你慢走,不送了”。貴寧邊走邊說:“在沒弄清事實真相之前,不許下葬我姐姐!”

    這就是海升殺妻的原因和經過。

    貴寧擊鼓鳴冤告到了衙門,海升早已打點了衙門所有官員,經過仵作驗屍,出具的驗屍報告是正常死亡。貴寧心想果然官官相護,我要進皇宮告御狀。

    於是這件普通的案子驚動了乾隆,乾隆命當時的監察御史紀曉嵐帶隊複驗。

    此案驚動乾隆的同時也驚動了宮中兩位權臣,一個是時任侍衛內大臣和珅,一個是軍機處首席軍機大臣阿桂。

    咱們先了解一下當時和珅與阿桂的情況,他倆為何如此關注這件普通殺妻案呢?

    原來時年35歲的和珅正被乾隆寵信,和珅屬於文官集團的首位人物,乾隆對他十分倚重,再加上他善於察言觀色溜鬚拍馬,因此仕途一帆風順。

    當年63歲的首席軍機大臣阿桂是靠軍功入閣成為了“丞相”,屬於武將集團的頭面人物,武將以他馬首是瞻。

    講真阿桂能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實屬眾望所歸。但是和珅卻和阿桂貌合神離,和珅對阿桂羨慕嫉妒恨,阿桂看不起和珅溜鬚拍馬,和珅總想取阿桂代之,於是處心積慮的想整阿桂。

    終於阿桂被和珅抓住了把柄,原來阿桂的兒子阿迪斯因貪汙被和珅知道了,和珅向乾隆密報,乾隆一怒之下斬了阿桂的兒子,阿桂被警告,和珅因此受到了嘉獎。

    和珅開局很順利,接下來他大開殺戒,把阿桂原來的老部下打倒了一半之多,和珅稱自己的辦法為“去其枝蔓,弱其主幹”。

    阿桂久經沙場,豈能坐以待斃。

    有一次,乾隆為了提拔和珅想讓他下部隊鍍金,命他和阿桂一起去平叛回族起義。到了甘肅,阿桂決定與和珅分別帶領隊伍夾擊起義軍,結果和珅帶領的部隊沒能準時接應,夾擊失敗。

    阿桂責問和珅為什麼沒能及時趕到,和珅說“將士不聽調遣”。阿桂說不可能,隨後阿桂發出集合命令,將士們迅速集合完畢。

    這事兒不用我多說,平時和珅把武將們得罪苦了,現在都不配合和珅,目的就是給他難堪,當時和珅又羞又氣。

    事後阿桂向乾隆彙報了情況,乾隆急忙把和珅調回了宮,從此和珅對阿桂恨之入骨。

    講了和珅和阿桂這麼多的恩怨,主要還是想讓親們能夠理解和珅、阿桂關注“海升殺妻案”的目的。

    和珅知道海升是阿桂的親信,而且二人還是姻親,和珅就是利用海升殺妻案打擊阿桂。

    此時阿桂出於對海升的信任,極力為海升開脫。

    監察御史紀曉嵐也是阿桂的親信,阿桂的父親阿克敦是紀曉嵐的鄉試座師,也就是說紀曉嵐在考舉人時曾受到阿克敦的關照。

    基於此,紀曉嵐率領的複驗團隊順從阿桂的旨意,依然出具了海升妻子正常死亡的報告。

    此時和珅不甘失敗,鼓動貴寧再次提請勘驗屍體。

    乾隆第三次派人審問海升,最後海升頂不住壓力,招認了掐死妻子的事實。

    乾隆心中憤怒和驚詫達到了極點,心想在皇城根天子腳下都這樣拉幫結派官官相護,豈有此理,必須嚴懲。

    和珅這次笑了,他終於出了一口惡氣。海升被斬立決,阿桂因袒護海升被罰俸五年,紀曉嵐徇私枉法被降職發配地方,所有參與官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處理。

    此案涉及朝中大臣數量之多令人矚目。此後阿桂一蹶不振,和珅後來升到軍機處後,二人竟然不在一個房間辦公,二人關係達到了冰點。阿桂81歲去世時曾對身邊的人說:“只可惜我看不到和珅的最後下場。”此時阿桂已料到了和珅的結局。

  • 7 # 縹緲峰下一粒沙

    許多電視劇和真實的歷史都是不相符的,所以絕對不能跟著電視學歷史,會被誤導。比如乾隆時期的海升殺妻案,電視劇和史書上的記載就截然不同。

    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海升是紀曉嵐的得力手下,他的妻子也不是他殺的,而是他妻子認為和珅勢大,跟著他混才有好前程,於是在家裡跟個潑婦一樣,天天要死要活的逼著海升投向和珅。

    但海升比較有骨氣,堅決不同意,硬要跟著紀曉嵐與和珅對抗到底。

    有一天,海夫人又鬧上了,說如果他不投向和珅自己就要上吊自殺,海升大概是被她鬧煩了,遞過去一個小板凳說你吊吧,海夫人為了賭這口氣,作勢上吊,誰知操作有誤,沒掌握好分寸,竟然真的吊死了。

    和珅就以此為藉口誣賴海升殺妻,差點把海升斬了,還是紀曉嵐聰明多智,才救出海升還他清白。

    可是在正史《清史稿》中,壓根不是那麼回事兒。

    首先,海升不是紀曉嵐的手下,兩人沒啥交集;

    其次,海升的妻子是被他活生生打死的;

    第三,和珅和這件事兒關係不大。

    《清史稿》是這麼記載的:軍機章京、員外郎海升毆殺其妻,以自縊報,其妻弟貴寧爭非是。

    也就是說,海升把妻子毆打致死後,以“自縊”上報。但海夫人的弟弟貴寧不信,覺得姐姐不可能自縊,於是上告朝廷。

    乾隆派紀曉嵐去查實此事,《清史稿》中記載,“命左都御史紀昀等驗屍,仍以自縊具獄”。

    意即紀曉嵐查驗後,認為海夫人的確是自縊的,海升沒有說謊。

    但貴寧還是不服,又說“海升與大學士阿桂有連,驗不實”,意思是海升和大學士阿桂關係好,官員看在阿桂的面子上偏袒海升”。

    乾隆不知是出於什麼樣的心思,也許是想為海夫人申冤,也許是想借此機會打壓阿桂,又派順天府府尹曹文埴與侍郎伊齡阿複驗,得出了海夫人是被毆打致死的結論。

    值得一提的是,曹文埴是曹操的嫡脈後裔,為人清正,後來因不願與和珅為伍而賜官,所以不存在和珅借他對付海升或者紀曉嵐的可能性,他們並不是同黨。

    最終乾隆信了第二次的複驗,“上獎文埴等不徇隱,公正得大臣體。阿桂以嘗奏及語袒海升,坐罰俸,昀下吏議,刑部侍郎景祿、杜玉林及郎中王士棻等皆遣戍。擢文埴戶部尚書。”。

    意為乾隆褒獎了曹文埴等人,誇他們公正無私。當初偏向海升的全部被處罰,“昀”是指紀曉嵐。而曹文埴則得到了升遷,被提為戶部尚書。

    這其中根本沒有和珅什麼事兒,不過,政治嗅覺敏銳的和珅會不會藉機打壓政敵,這就不得而知了。

    總之,歷史上的海升是個能家暴妻子致死的人,在電視劇裡卻成了剛直之臣,有點可笑。

  • 8 # 刪繁就簡347

    乾隆五十年間,員外郎海升毆打他的妻子吳雅氏致死,海升說他妻子用繩縊頸而自盡,經步軍統領衙門上奏交刑部審訊。妻弟貴寧認為他的姐姐吳雅氏並非自鎰死的,不肯畫供。乾隆因此令左都御史紀昀帶兩位本部門御史宗泰、鄭激,會同刑部侍郎景祿、杜玉林。及刑部經驗老道司員王士棻、慶興七人,前往開棺檢驗。檢驗後紀昀等上奏說共同檢驗的結論:

    “死者確實是繩縊頸而死的”。貴寧不認可這個結論,又到歩軍統領衙門上告,理由是海升是大學士阿桂親戚,刑部明顯是袒護海升。乾隆又派侍郎曾文埴、伊齡阿前往再次複檢,曾文埴據實上奏結論:“吳雅氏屍身並沒有鎰痕。”

    乾隆立即下旨阿桂、和珅、會同刑部堂官、原檢、複檢人員共同再次驗屍,結論與曹文埴、伊齡阿所奏相符。於是皇上又下旨仔細審訊海升。海升終於供出如何將妻子毆踢致死,如何製造自縊假象全盤供出。

    皇上說:

    “到此時,此案的原驗、複驗之官員都因海升是阿桂親戚,都有意徇顧私情,竟至正凶幾乎漏網。經朕看出可疑之點,特派大臣複查嚴審,方得水落石出。應將該堂官等概予治罪。此而不嚴加懲做,又將何以用人?何以行政耶?”

    皇上處分辦案人員如下:

    阿桂罰公俸十年並革職留任。原因是:阿桂於海升雖無授意囑託之事,但他曾奏,床檔船艙皆可自鎰,使貴寧屢控不休。

    紀昀交部嚴加議處至刑部堂官。原因是:紀昀本是無用腐儒,原本不熟悉刑事案件。檢驗時眼睛近視,沒能詳悉閱看,按刑部堂官所言,隨同附和。其錯尚有可原。

    喀寧阿,胡季堂,穆阿、姜晟,都從寬降為四品頂帶,仍帶革職留任。

    景祿革職發配新疆效力贖罪,不準給派車馬,自力速往。原因:景祿,有豐富辦案經驗不知秉公嚴審辦理,由於他徇顧私情袒護罪犯,才使案件至於如此,其罪更大;

    杜玉林革職發配新疆效力贖罪。不準給派車馬,自力速往。原因他屢經獲罪;

    業成額、李闊、王士葉、慶興,都被革職,發往新疆效力贖罪,不準給派車馬。原因:此案原檢之員司員業成額、李闊,對海昇徇顧私情,他倆是軍機處行走司員,授意仵作,任其得贓捏報。

    慶興、王士棻在刑部年久,是刑部檢驗高手,在複驗時固執徇顧私情,做假屍傷,逢迎阿桂,他們的罪無可免除;

    崇泰、鄭澂,從寬交部嚴加議處。原因:身為掌管風紀的官吏,遇有冤抑案件,應揭發罪狀,他倆隨同檢驗,附會草率,本當與同員等一體治罪。姑念二人皆是不熟悉刑事案件之員;

    曹文埴、伊齡阿著交部議敘。原因他倆能秉公據實具奏,不肯扶同徇私隱瞞,頗得公正大臣之體,甚屬可嘉。

    兇手海升,被判處斬監侯——死緩。但是乾隆在秋天勾決的時候專門提到了不可放過海升:“海升系阿桂親戚,釀成重案,眾人皆因之獲罪,該犯殺妻雖非必死之罪,而實有必勾之情。”

  • 9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海升殺妻案發生在乾隆五十年,由於此案涉及朝中重臣阿桂、和珅和紀曉嵐等人,一時朝野震動,成為當時的大案之一,那麼此案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海升劇照)

    為了將案件理清,先要從海升說起。

    海升本姓伊爾根覺氏,是滿洲正紅旗人,生於乾隆十八年。

    海升出身於世宦之家,他的祖上多在朝中為官。

    據史書記載,其父明山曾擔任過陝甘總督,其兄海寧為浙江巡撫,其姐伊爾根覺氏是福康安的嫡福晉。

    海升官居禮部侍郎,由於他辦事得力被軍機處看中,於是又兼軍機章京、員外郎等職務。

    海升官職不大,脾氣卻不小,鄰里都知道他和妻子烏雅氏多有不睦。

    有一次,海升和烏雅氏為一點小事又拌了嘴,他一氣之下,對烏雅氏拳打腳踢一頓暴打。

    烏雅氏雖然打他不過,嘴上卻不依不饒,對他破口大罵不止。

    海升便對她當胸狠狠踢了一腳,烏雅氏當即就倒在床上了。

    海升還不解氣,又想掐烏雅氏的脖子,這才發現烏雅氏已經氣絕。

    這下,海升害了怕,他解下身上的褡褳系在烏雅氏的脖子上,又把另一頭系在櫃子腿上,偽裝烏雅氏自縊而死的假像。

    做完這一切,海升還是不敢向烏雅氏孃家報喪。倒是烏雅氏陪嫁來的小廝偷跑回烏雅氏孃家,將這件事告訴了她的孃家人。

    烏雅氏的弟弟貴寧覺得姐姐死得冤,帶著家丁找到海升,一定要驗看屍身。

    海升卻讓雜役攔住海寧等人,堅稱屍體得等到盛殮後才能看。

    貴寧又稱:“出了人命,理當報官。”

    但海升死活不幹,只想早早下葬了事。

    (和珅劇照)

    貴寧見此,心裡也明白了七八分,於是就寫了狀紙告到了步軍統領衙門。

    這個案子不算大,可是卻驚動了步軍統領衙門的負責人和珅。

    和珅迅速將此案移交給刑部,讓刑部派仵作驗屍。

    誰知經過仵作驗屍後,刑部仍以“自縊”結案。

    貴寧對這個結果非常不服,和珅便極力慫恿他繼續上告,並且還替他加上一條:刑部官員徇私枉法,官官相護。

    為了能讓此案得到重視,和珅又在合適的機會,將此案面奏乾隆,並旁敲側擊表示此案若不重新審理,必然會成為一樁葫蘆案。

    和珅是歷史上有名的奸臣,他為何如此熱心於這樁命案呢?

    原來,海升是軍機處章京,也就是領班軍機大臣阿桂的下屬,同時他還是阿桂的遠房親戚。而阿桂一向與和珅不睦,處處壓制和珅,和珅論資歷和出身,樣樣不及阿桂。因此,他早有心剷除阿桂這塊絆腳石,所以他絕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

    乾隆也認為人命關天,又命左都御史紀曉嵐、刑部侍郎景祿等7位官員重審此案。

    誰知,驗屍報告和審案結果依然是“自縊而亡”。

    到了這一步,若是一般的人命案子,也就結案了,可是貴寧在和珅的鼓動下,不斷上告喊冤,並稱“海升與阿桂有連,驗不實”。

    貴寧說這話是有道理的。

    要知道阿桂的父親阿克敦在乾隆繼位不久,便一直擔任刑部尚書一職,所以刑部官員多得他舉薦。海升和阿桂是親戚,大家都得過阿克敦的恩惠,自然不便讓其子阿桂難堪。再加上海升又暗中對仵作多有賄賂,因此上下也就心照不宣地仍以“自縊身亡”結案。

    (紀曉嵐劇照)

    第二次的主審紀曉嵐,雖不是刑部官員,但當初他參加科舉考試奪魁時的考官就是阿克敦,也就是說他是阿克敦的門生。

    再說海升曾經也在紀曉嵐手下做過事,因此紀曉嵐也不便堅持真理,於是睜一眼閉一眼,任由另幾位官員走了一番過場,以“自縊身亡”結案。

    乾隆也覺得一個活人,居然能在櫃子腿上吊死,實在是匪夷所思,便召來阿桂詢問。

    結果阿桂回稱:“床檔船艙,皆可自縊。”

    這話讓乾隆很不高興,為了讓案件水落石出,乾隆乾脆不讓刑部參與此案的重審,改調順天府尹曹文植和工部侍郎伊齡阿共同審理此案。同時,他還借調大興縣仵作來驗屍。

    曹文植和伊齡阿不敢怠慢,經過仔細審理,他們得出:烏雅氏身上多處瘀傷,但脖項耳際並無勒痕。造成其死亡的,是胸口的致命傷。確切地說,是被踢死的。

    乾隆為了體現公正,又命前兩次參與審案的官員和仵作都重新複核此案,大家這次都不便繼續裝聾作啞,紛紛認同烏雅氏卻非自縊,顯系踢死。

    案件到了這一步,海升只得招認了罪行。

    乾隆沒想到,一件簡單的案子的背後,竟有如此複雜的關係,這讓他好生惱怒。

    乾隆認為,阿桂有袒庇海升之意,不過念在他是幾朝老臣,又為清朝立有功勳,於是罰俸五年,並革職留任。

    紀曉嵐也被乾隆罵作“腐儒”,一番訓斥後,給了他一個“下吏議”的處置。

    至於其他參與案件審理的官員,均以“徇私枉法”的罪名一併革職流放,前兩次驗屍的仵作,也在受到枷刑後,發往邊疆為奴。

    曹文植等人則因“公正執法不徇私”,得到了乾隆的嘉獎,得以升為戶部尚書。

    當然,最偷著樂的還是和珅。他終於利用這樁殺妻案,成功地打擊了阿桂,舒解了結在心頭的一口惡氣。

    (參考史料:《清史稿》)

  • 10 # 魏青衣

    海升,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相信也沒幾個人聽說過這個人的名字,海升入朝為官的時間,正是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勵精圖治,開創了康乾盛世,當然,盛世是乾隆自詡的。這一盛世的開創,背後可少不了眾多大臣的幫助,海升正是其一。

    海升殺妻案。

    作為一個禮部侍郎,海升只能說是一箇中規中矩的小官,官雖不大,但海升可是威風不小。海升最喜歡的事情之一,便是尋歡作樂。

    要知道,儘管古代的時候女子地位底下,但妻妾有別,卻是歷史永遠的基調,妻大於妾,妾服從於妻,一旦成為了某人的妻子,便是意味著受到了法律的保護,正妻地位不可質疑。但海升卻不管這個,海升寵妃無數,妾室在海升那裡,地位甚至比之正妻都要高,正妻自然就不樂意了。

    正妻與海升矛盾已久,一旦爆發,自然危險之極度,正是因為海升與正妻的一次矛盾,海升誤殺了正妻,此後,便有了海升殺妻案。

    妻子去世以後,妻子的弟弟開始為姐姐擊鼓鳴冤,奈何官官相護,不僅辦不到懲處海升,反而差點把自己搭了進去。

    為何海升能夠做到搬不倒?因為海升背後站著的是武官之首阿桂以及紀曉嵐,憑藉著自己將一切證據抹乾淨的手段,海升獲得了阿桂的支援。

    無奈之下,妻弟開始向和珅尋求幫助。

    和珅是什麼人?和珅可是乾隆眼前的第一大紅人,和珅是個眼裡揉不得沙子的人嗎?當然不是,但藉著這個機會,給自己的政敵找不痛快,卻是和珅最喜歡的事。

    和珅在乾隆面前說出了自己對這件案情的懷疑,獲得了乾隆的支援,乾隆決定徹查此案。

    查完案以後,不管事實如何?海升肯定死定了,為何?官官相護,即使海升沒有錯,為了推翻阿桂等人,和珅也是會將案子變成真的。

    一件海升的案子,最後卻拖出了滿朝百官的齷齪事,難道真的是一件案子重要嗎?當然不會,重要的永遠不會是案子本身,只會是案子牽扯出來的眾多官員。

    海升可能永遠不會想到,因為自己的案子,不僅自己被殺,連帶著自己的靠山也被趕下了臺。這件案件,說白了也正是一場官場鬥爭,只不過,爭鬥的人是和珅與阿桂,紀曉嵐等人,最後的勝出者是和珅,乾隆的江山也因為這件案子更加穩固。

  • 11 # 薩沙

    海升是乾隆時期的一箇中級官員,官居五品巡城御史。

    他是旗人,正紅旗。

    此人官職不高,但背景深厚,是滿清貴族階層,家族實力強大。他老爸明山曾擔任過陝甘總督,哥哥海寧現任浙江巡撫,姐姐伊爾根覺氏嫁給兵部尚書福康安。

    他自己倒是不學無術,沒什麼才能,曾經是侍郎紀曉嵐的部下。

    海升老婆紐牯祿氏也是旗人貴族家庭。旗人的女人本來就厲害,更別說紐牯祿氏還是大小姐,從小脾氣就大,性子烈。

    由於海升喜歡嫖賭,老婆紐牯祿氏婚後經常和他爭吵。

    有一天,海升在家躺著抽菸,讓一個美貌丫鬟點菸。

    結果丫鬟來點菸的時候,海升色眯眯的在她乳房上摸了幾把。

    丫鬟倒是沒說什麼,裝作不知道,然而正巧紐牯祿氏進屋,看到了兩人的醜態。

    紐牯祿氏大怒,指責海升過分好色,幾乎將家裡的女人睡遍,太下賤了。

    海升大怒,同紐牯祿氏激烈爭吵。

    由於口舌上說不過老婆,惱怒之下海升動手打人,兩人廝打起來。

    當時海升過於激動,一時出手太重,將紐牯祿氏打的躺倒在地上。

    海升由於臉上也被抓破,惱怒之下又重重踢了紐牯祿氏幾腳。

    結果,紐牯祿氏就不動了。

    海升發現情況不對,急忙扶起紐牯祿氏,發現她口吐鮮血,奄奄一息。海升嚇壞了,急忙救人。然而,紐牯祿氏很快斷了氣。

    搞出人命了,這就是大事了。

    然而,海升卻也不是草包。他知道紐牯祿氏孃家頗有勢力,絕對不會隨便放過他。

    於是,他找來那個丫鬟幫忙,兩人將紐牯祿氏還溫熱的屍體用繩子懸掛在房樑上,做出自殺的假象。

    隨後,海升主動報官,說妻子在爭吵後自殺身亡。

    此時,海升已經同親友聯絡,上下打點。

    當地官府派人來草草驗屍,認定是自己上吊而死,不予追究。

    然而,紐牯祿氏孃家卻覺得不對。

    如果紐牯祿氏真的是自殺,出事後海升應該第一時間通知他們。

    然而海升卻儘量拖延,甚至報官後也不通知孃家。還是紐牯祿氏陪嫁的丫鬟,偷偷向孃家報告,後者才知道。

    因為對海升這個人很瞭解,紐牯祿氏孃家認為自己女孩絕對不是好死的。

    於是,紐牯祿氏的弟弟貴寧出面,告海升毆打致死妻子。

    這個案件地方官府不敢隨便處理,上到軍機大臣阿桂那裡。

    阿桂同海升家族有一些親戚關係,就維護海升,認為就是自殺。

    紐牯祿氏孃家不服,四處託人、花錢。

    然而當時阿桂的權勢非常大,只有和珅能夠對付。據說紐牯祿氏賣房子賣地拿出鉅款行賄和珅。

    和珅同阿桂一直不和睦,也想趁機整他一下。

    然而和珅極為狡詐,不願意正面和權力很大的阿桂作對。於是,他設法讓乾隆知道這件事。

    乾隆一生最喜歡管閒事,就讓紐牯祿氏的弟弟貴寧親自來訴說冤情。

    聽完他的訴說以後,乾隆覺得是有些問題。

    他命令左都御史紀曉嵐等人去驗屍。

    然而,海升是紀曉嵐的老部下,後者決定維護,上報是自殺。

    這邊和珅不死心,讓貴寧再次告御狀。

    乾隆詢問和珅看法後,下令由順天府尹曹文植與侍郎伊齡阿再次驗屍調查。

    和珅隨後恐嚇他們,不得隱瞞真相。

    這兩個人驗屍以後,發現紐牯祿氏屍體上有明顯的毆打傷痕。而且,紐牯祿氏上吊的地點也不對,房梁太矮且承受重量不足,很難將人吊死。人只要一掙扎,房梁就會折斷。

    又調查海升的家人尤其是那個丫鬟,知道紐牯祿氏死前曾經被海升毆打。

    由此,兩人得出紐牯祿氏是被失手打死的結論。

    乾隆得知以後,非常惱怒,下令對阿桂進行罰款,免除他的5年俸祿。

    刑部侍郎景祿、杜玉林及郎中王士棻等也都被懲罰。

    其他嘍囉,初驗、複驗的涉事官吏,兩名仵作李玉、王國泰在刑部門前枷號兩月,發配伊犁為奴。

    紀曉嵐也被乾隆痛斥,但念他年老昏聵,沒有治罪。

    曹文植則被提拔為戶部尚書。至於主犯海升,按律絞死。

    此次事件,和珅輕鬆打擊了阿桂的勢力,後者一蹶不振。

  • 12 # 小巍巍文案

    公元1785年,軍機章京海升讓婢女為他點菸,其妻烏雅氏懷疑二人有私情便破口大罵。海升又氣又急,猛踢一腳正中其心口,烏雅氏當即氣絕身亡。讓人沒想到的是,原本普通的殺妻案,卻引出了和珅、紀曉嵐、阿桂等重臣,甚至乾隆皇帝親自下場的博弈!

    大清律:海升怒而殺妻(失手),罪不至死,可其前程官位肯定不保。因此,海升偽造了妻子自縊的假象。

    不知是忙中出錯,還是愚蠢至極,海升找了條白綾套在妻子的脖子上,然後綁在了桌子腿上。(正常情況下,都上懸樑自盡)

    在通知孃家人妻子的死訊時,海升說是因夫妻吵架,妻子一時想不開走了絕路。可偏偏陪嫁而來的奴僕,向老主子告密:“小姐,是被姑爺活活打死的!”

    於是,烏雅氏的弟弟貴寧不幹了。一紙訴狀,將姐夫告到了刑部衙門。可刑部大員們不願深究,打算大事化小,輕鬆放過!

    在這裡先介紹一下海升的身份和背景:海升是滿洲正紅旗人,其父曾官拜陝甘總督,其兄為浙江巡撫,而親姐姐更是乾隆皇帝的“乾兒子”福康安的嫡福晉。

    海升原本是禮部員外郎,官居從五品。由於辦事勤懇,再加上家族的關係,被軍機大臣阿桂看中,被調到軍機處擔任軍機章京(秘書)一職。

    這裡有兩個人的身份要特別交代一下:

    1、阿桂,滿洲正藍旗人,大學士、刑部尚書阿克敦之子,清朝乾隆時期名將。先後參與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征討緬甸、大小金川之役,因功獲封武英殿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之職,可謂權傾朝野。

    2、福康安,滿洲鑲黃旗人,大學士傅恆第3子,孝賢純皇后親侄子。他文武全才,終乾隆一朝,在能力上能超過他的幾乎沒有。因此,乾隆皇帝對他頗為寵愛,甚至超過了眾多皇子,死後追封“嘉勇郡王”。

    要說在乾隆皇帝心目中,論喜歡程度,大臣中能超過和珅的,唯有福康安一人。

    當時,海升是阿桂的心腹。因為刑部基本又都是阿桂一系的黨羽掌控,所以沒人會因這件案子難為海升。

    於是,刑部派出官員和仵作到現場驗屍,仍以“自縊”身亡結案。貴寧不服,便把狀紙遞進了步兵統領衙門。

    和珅時任九門提督之職,接到狀紙後不由大喜。立即傳見了原告貴寧,並給其出主意道:“想要替你姐姐申冤,必須再加上一條,刑部官員徇私枉法才行。”

    原來在朝堂上,出身名門又有戰功的阿桂根本看不起包衣奴才出身的和珅,並處處與之作對,經常搞得和珅下不來臺。

    如今,有了可以牽連阿桂的命案發生,和珅當然要抓住機會,狠狠地報復一番才行。

    於是,和珅在面聖之時,將此案捅到了乾隆皇帝的面前。

    當時,乾隆皇帝對阿桂等一幫功勳武將的跋扈頗為不滿。隨即下旨,讓刑部、都察院重審此案,主審官就是左都御史紀曉嵐。

    別看現代電視劇把紀曉嵐演繹得聰明絕頂,剛直不阿。實際上,紀曉嵐就是個書呆子,編書寫史是專家,讓他查案就是個棒槌!

    再加上紀曉嵐(阿克敦的學生)與阿桂師兄弟的關係,他也不想得罪阿桂,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打算矇混過關,最終“查實”烏雅氏自縊結案。

    貴寧得知結果痛哭流涕,在和珅的蠱惑下,直接告了御狀!

    乾隆也覺得此案蹊蹺,便傳召阿桂,當面問道:“桌子腿能上吊嗎?”

    阿桂的回答相當精彩“啟稟皇上,就是在床上和船艙裡都能上吊,就更不用說桌子腿了。”

    一句話,把乾隆氣得“一佛出世,二佛昇天”。

    和珅抓住機會在乾隆耳邊攛掇“海升與阿桂有連,驗不實!” ,想要查出案件真相,必須撇開阿桂系官員。

    乾隆覺得有理,便下旨讓順天府尹曹文植和工部侍郎伊齡阿共同審理此案,最終得出“顯系踢死”的驗屍報告。

    在人證、物證面前,海升當即招供。按大清律,烏雅氏私德有虧,海升怒而殺妻,罪不至死。但乾隆皇帝恨其引出莫大事端,牽扯進朝堂重臣,下旨判了絞刑。

    阿桂在此案中不明是非,一心偏袒海升,被罰俸5年,革職留任。紀曉嵐被皇帝罵作“腐儒”,訓斥一番後,給了個“不堪重用”的評價。

    至於參與審案的刑部官員,或被革職流放,或是發往邊疆為奴。

    曹文植因“秉公執法”升任戶部尚書。當然,和珅是最大贏家。他利用這樁案子,成功打壓了阿桂一系的官員。從此,和大人成為乾隆皇帝身前第一紅人。

  • 13 # 虎嘯山林g2408445021

    因為二審法官紀曉嵐“徇私枉法”,袖乾隆皇帝罵作“腐儒”,經過一番訓斥後,給了紀曉嵐一個“下吏議”的處置而告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入門級積家或者萬國選哪一個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