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張說電影
-
2 # 進擊的小爆皮
黑暗壓抑絕望虐心!歐洲電影普遍都是呈現出這種陰暗壓抑的風格,感覺劇情有一種索然無味的味道!這兒的回答分兩個部分,以壓抑陰沉和絕望虐心兩個部分回答!
壓抑陰沉:《寒枝雀靜》 就電影名便有一種很無聊的感覺!看完這部電影你會覺得故事線特別亂,而且裡面所有出現的人物都呈現一種病態的外貌和心理!全片壓抑無比,甚至連一點BGM都沒有。
《我殺了我媽媽》 哈維爾·多蘭自編自導自演的處女座!這部電影是觀影達人都不會放過的好片,在此就不多做解釋了!其實如果就戛納威尼斯電影節什麼的高分獲獎影片來說都有一個相同點,就是壓抑陰沉,全片幾乎可以不出現一點BGM!估計對很多人來說都會覺得又臭又長!
絕望虐心:《晨曦中的女孩》 純虐心不帶任何解釋!感覺這部電影除了小女主其他人都是壞人!
《狩獵》 拔叔的成長之路,只能說拔叔在這部電影裡面對那種絕望的感覺拿捏的灰常到位,也難怪拔叔會變成那個殘忍的漢尼拔了!不算冷門,不多說明)
《伊甸湖》 其實最開始要刷這片的時候我是很拒絕的,後面在片荒的時候順帶給刷了!看完這部電影感受就是:熊孩子就已經很可怕了,沒想到爸媽比他們還熊!(其實我是衝著法鯊去的,奈何全程被虐。。。)
其實還有什麼《美國田園下的罪惡》《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活埋》很多很多的!我這兒就是隨便選的幾個,對於觀影達人這些電影應該都是會刷過一遍的!
-
3 # 明鏡映缺
南韓的金福南殺人事件,老男孩,熔爐,素媛,還有一個河正宇崔珉植變態騙殺妓女的忘了名字。
中國的可可西里,江湖最後一個大佬,揹著爸爸上學去,狗咬狗,聽說好的太黑暗的都被禁播了。
日本,松子嫌棄的一生,忠犬公八。
-
4 # 娛樂獨角獸
《黑暗中的舞者》強烈推薦,絕對的黑暗壓抑絕望虐心
黑暗在於電影讓人絕望的精神主題,手搖拍攝,幾乎杜絕剪輯手法的參與和比約克美炸了的音樂讓人感到十分壓抑,而當比約克被吊死則顯得十分絕望,最後整個故事情節,讓悲劇人物更悲劇,難道還不夠虐心麼?
影片由拉斯·馮·提爾執導,比約克,凱瑟琳·德納芙,大衛·摩斯,彼得·斯特曼等主演。影片講述的是在20世紀60年代的一個美國小鎮,一位在工廠打工的單親母親的悲慘故事。
其實這部電影來自於他最喜歡的童話故事:一個小女孩去森林中游玩,她手裡有面包,口袋裡有玩具,但一路上她愉快地把所有的東西一件件給予周圍的人,最後她什麼也沒剩下,一貧如洗。可她說:“我一切都會順心如意,一切都將完好如初。”拉爾斯以這個自我犧牲奉獻的角色當範本,塑造了《黑暗中的舞者》裡堅強而樂觀的塞爾瑪的形象。影片上演了一幕屬於美國60年代的悲劇,或許只有在這個時代才會發生種種的不公平和無知,塞爾瑪如同戰場上的孩子,左躲右閃著每天的不幸,但生活並沒有因為她的善良而出現奇蹟,黑暗的世界最終埋沒了她倔強的身姿。
而且能匯出如此風格的電影,絕對要提到拉斯馮提爾。他是筆者心目中的天才,但是也是一個十足的“混蛋”。他的電影風格里,有北歐的冷峻,也有一些美式的浪漫。不同尋找的人生經歷,讓他的電影總是很黑暗,有的甚至很變態。著名的道格瑪95運動的發起人,第一部代表作《白痴》震驚世界。從《性癮者》到《抑鬱症》,再到《白痴》和“美國三部曲”,每一部都力度十足,但也因為個人過激的言論遲遲沒有得到屬於他自己的認可。
《黑暗中的舞者》作為一部非常另類的音樂片,非常出色。尤其是比約克,無論是歌聲還是演技,都達到了超神級的地步。這部電影也很難反映拉斯馮提爾的個人風格,那種叛逆、絕望,但電影終因為自己的粗糙和過於的特立獨行,不被世界主流所認可。
-
5 # 千山鳥肥絕
必須給《末日危途》投一票。從來沒有一部電影象這部片子把末日場景刻畫的如此真實絕望,永恆的灰色調,生存的動力幾乎沒有,殘存的人類自相殘殺。活著比自殺更需要勇氣,幾乎沒有任何希望地遠足,父與幼子在天地間茫然地扶持,最後父親死去。你所能感受到的絕望,這部片子都刻畫到了極致。看完這部片子,我覺得其他的任何電影都有亮色。
-
6 # 喬振宇劇評社
黑暗壓抑絕望虐心,不少人腦補出的畫風便是灰濛濛的。
那麼今天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成為我心理陰影的“灰濛濛”的電影。
1.《人間失格》
《人間失格》是太宰治的最後一部小說,題目是“失去了生而為人的資格”的意思,半自傳式地記載了他的一生,寫完之後他便投水自殺了。而這部電影是紀念《人間失格》100週年而首次映畫化拍攝的。
看似流水賬似的記載了主人公大庭葉藏頹廢而自我墮落的一生。可是無論是書還是電影,人們總是能夠從字裡行間感受到那個充滿了負能量的自己的投射,彷彿把內心最深處的黑暗和絕望全數勾了出來。而這份痛苦,正因為看清了人間的醜惡而產生的,彷彿從他人的殘疾裡看到了自己的殘疾。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
“我滑稽的舉止,是對世人最後的求愛。”
“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
2.《狩獵》
一部寒冷刺骨的電影,在這部電影裡就連Sunny彷彿都帶著北歐特有的凜冽。在不溫不火循序漸進的敘事中讓人感覺到人性最深的惡意,在我看來是最能體現東野圭吾的《惡意》的主旨的電影,也是《贖罪》去掉了英倫美麗的田園風光和柔和的濾鏡之後真實的樣子。
本片講了一個三人成虎的故事,但這部電影又不僅僅是一個三人成虎的故事。兒童在影片中游離於天使與惡魔之間的設定,使故事更深刻和讓人不寒而慄。人們對孩童的話往往深信不疑,因為我們總是恪守著先賢“人之初性本善”的教誨。可是孩童的善是最純粹的,惡意也是最純粹的,天使與惡魔之間的遊離,卻足以毀掉一個人的一生。
我多想Mads能夠拔叔上身開掛虐死那幫渣渣,可惜,他只是個普通老師。
3.《狗鎮》
b站給這部電影加的標籤是:恐怖、致鬱,但是這並不是一部恐怖片。
一部讓你完全忽略妮可基德曼和保羅貝坦尼的美顏的電影。
全程看得我想打死我男神。
劇場化的表演方式,把狗鎮搬到了黑暗而透明的劇場中。黑暗,四處的幕布把這個小鎮佈置得壓抑十足;透明,狗鎮人的日常生活和醜惡慾望顯露無疑。
最後妮可化身復仇女神,狗鎮裡只剩下一隻狗。人性到底是怎樣的,她明白了,看完電影的我們也明白了。
4.《1942》
這部電影壓抑在哪?
壓抑在它真實發生過。那是我們的先輩真實經歷過的事情,而我們僥倖躲過了。那份僥倖和僥倖過後的寒意,面對天災人禍時所感受到的個人的渺小展露無遺。
我們也許不會經歷這樣的災難,也許會換一種方式經歷。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當下。
5.《白色巨塔》
最後,我一點小小的私心,放上一部電視劇。
“沒有一句臺詞不精妙,沒有一點真相不傷人。”
“這部劇五顆星都不夠打。”
“我想五星遠遠不夠我對此劇的敬意,有些人即使在卑劣的人前屈膝下跪,俯首稱臣,也不會讓你覺得卑微可恥,財前信念意志強大,充滿行動力,每一步都直指白色巨塔之巔,可惜漠視生命的光輝與尊嚴,是為醫者的死穴,於是一步之遙的遺憾只好結束在奇異恩典的深沉旋律中,成為絕響。”
日劇的巔峰之作,白色巨塔是壓抑的,在白色巨塔的神聖光芒下,是世人的陰影。這部劇到底說了什麼,只有自己去體會才能見真意。
ps:話說後來多少醫療劇致敬了這個一群白大褂在走廊上走T臺的鏡頭啊。
回覆列表
你說的這幾部片子,跟我將要說的這不比起來,都稱不上黑暗、壓抑、絕望和虐心。
接下來,你要做好準備
看這部片子的時候全程緊張得要窒息、影片結束你會忍不住
來一句“他大爺的”
這部電影名字叫做《活埋》
電影《活埋》劇照
如果不明覺厲去看這部片子,你很可能產生錯覺:手機是不是壞了?斷網了載入不出來?
因為,影片的前4分半,你看到的是一片漆黑,就是下面這個樣子:
(電影《活埋》劇照)
漆黑的畫面中,一個男人的喘息聲由輕到重,終於,4分36秒到37秒之間
伴隨著打火機的咔噠聲,火光映出了一個男人模糊的臉
(打火機的火光映出了一個男人模糊的臉)
更絕的是,這部片子全片都是這種調調:昏暗無光,根本看不清演員(唯一的一位人類演員)的臉
要說全片光線最好的一個鏡頭,就數下面這個了
(全片光線最亮的鏡頭:演員打著了打火機,火光映照出他的臉)
為什麼會這樣?編劇和導演有病嗎?演員接這樣的片子腦殘嗎?我們看這片子有意思嗎?
看之前別急著咆哮!這部片子豆瓣評分達到7.7
(電影《活埋》豆瓣評分並不低)
並且,這部片子一直受到電影圈學院派的推崇,影視編劇行業的人會反覆研究這部片子
研究片子的敘事解構、拍攝手法等,我就是在一個編劇群裡大家分享的片單裡看到的
雖然,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這片子稍微有點難以消化
但就像本人一直以來推崇的理念:這世界,真正極致的好東西都是小眾的
一旦你看進去了你會深刻地理解:什麼是希望,什麼是絕望
你還可以至少得到3個深刻的啟示:第一,手機在關鍵時刻救不了你;第二,資本主義社會也救不了你;第三,你的那點小絕望根本不值一提
(電影《活埋》,一個演員和一條蛇,在2㎡的空間演完的電影)
為什麼這麼說?下面讓我細細道來
先是讓人透心涼的絕望。
想象一下這個情景吧:當你不遠萬里去到伊拉克打工掙錢時,當地的恐怖分子突然炸死了你的同伴,然後,把你五花大綁裝進了棺材裡,並活埋在了地下,你從昏迷中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手上和腳上都綁著繩索,嘴上勒著布條,你絕望嗎?
你所有的理性和力量,在這一刻統統化為烏有。片中男主在棺材逼仄的空間裡拼命地掙扎、絕望地撞擊,但於事無補
他本以為自己就死在這裡了,但希望在這一刻來臨:他的腳邊有一個電話響了起來
(2㎡的空間的空間裡,男主拿到了電話,電影《活埋》劇照)
男主拿到了電話,發現電話還有3格電,而且還有手機訊號,影片給出了強烈的希望
你以為男主幾個電話打完就獲得幫助並逃出生天了嗎?Too young,too nave.那可是在伊拉克!
接著是更深的絕望。
以下是男主求助的經過,如果不想被劇透可以直接看片兒
電影《活埋》完整影片在很多影片網站都能找到
(電影《活埋》拍攝現場照,一個男演員和一條蛇在2㎡的空間演完的電影)
電量充足,有訊號的手機並沒有救出主人公。
男主先打電話給911,但美國的911管不了伊拉克的事情;男主又打電話給自己老婆,轉入語音信箱(這樣的老婆回去就是一頓胖揍);男主打電話給FBI,他們只是安慰他耐心等待,不要消耗過多氧氣。
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絕望之後,希望又來了。
活埋他的恐怖分子給他打來了電話,至少這些人知道他的確切位置。
恐怖分子要他先發自己被活埋的影片到網上,再搞500萬美元贖金
(絕望的男主按照恐怖分子的要求籌備贖金)
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美國政府並沒有快速營救他(他並不是什麼要員);反而,公司的人力資源負責人打了跨洋電話要跟他解除勞動合同,天殺的資本主義殺人社會!
這些情節告訴我們:沒事兒少玩點手機,手機在關鍵時刻救不了你的命!
編劇真是太喪心病狂了!不僅手機沒救男主的命,編劇還在棺材裡邊給絕望的男主安排了更多的“surprise”
影片第59分鐘,第二位主演出場:一條蛇爬了進來
(一條蛇爬進來了,一個演員和一條蛇的主演陣容齊了,電影《活埋》劇照)
這解釋了為什麼棺材裡邊氧氣比我們想象得多,因為有蛇可以爬進來的洞穴
但與此同時,男主差點被蛇咬死、也差點被自己點的火燒死
這還沒完!男主在棺材裡,分分鐘能聽到外面中東世界的連天炮火
影片的1小時09分,一顆炸彈在外面爆炸,棺材被炸裂,沙子漏進來
(沙子漏進來了,2㎡的空間進一步縮小,電影《活埋》劇照)
我看不下去啦!讓他不受煎熬痛痛快快死去吧,不,編劇姥爺還沒玩夠呢
1小時20分,男主在恐怖分子威脅下切了小手指;1小時26分,地面再次有了動靜;FBI的人打電話說他們找到了具體位置,正在挖掘
……
欲知結果如何,去看這部片子吧
反正,我看完是忍不住說了句“他大爺的”
如果你感到絕望,從這部片子裡尋找積極樂觀的力量吧
延伸閱讀:活埋恐懼症
19世紀歐洲醫學很不發達
不發達到不能很精確檢測人是不是死透了
於是,很多人被放入棺材後,都留一個呼吸口
甚至棺材裡還安著求生鈴鐺
欲知詳情,可以看看“利維坦”寫的“活埋恐懼症”
網上就可以搜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