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澹奕

    後晉皇帝石敬瑭,用割讓幽雲十六州為代價,換來了契丹人對他的支援。當年如果沒有這麼做,契丹人也會強佔幽雲十六州甚至入侵整個中原,後來的宋能不能出現,都是個問題。幽雲十六州的割讓,使得遼人的統治擴充套件到了長城一線,這裡也是契丹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沃野千里的中原,也因此暴露在契丹騎兵的攻擊範圍之內。

    所謂的“戰略要地”,不是後晉皇帝給或者不給能決定的,當時的中原四分五裂,遼人強佔也並非難事。圖們江三角洲不是戰略要地麼?當年的清政府也沒主動給啊,結果還是被沙俄強行霸佔後,“通知”了清廷一聲。

    另一方面,宋朝的滅亡,很大程度上就是其立國根本的問題。宋朝為防止重蹈覆轍,重文輕武,弱外強內,如果有燕雲十六州,不過可能延遲宋朝的滅亡而已,並不代表宋就能抵抗得了契丹人或者女真人。

  • 2 # 一號風手

    看地圖就知道。有沒有幽雲十六州,宋都註定被滅。

    兩個原因,一個是政治原因,一個是首都選擇位置的原因。

    政治原因不說,重文抑武,但這並不是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而宋朝滅忙的主要原因是首都位置選錯了地方。汴京(東京)這個地方作為首都是最錯誤的選擇。

    一來由於北方防線過長,已經是的大宋的兵力分散。東北要防大遼,西北要防西夏。而東京還要重兵把守。這就相當於宋朝的主要兵力被分成三部分。一部分要對抗大遼,一部分要對抗西夏,還有一部分要守衛東京。這造成宋朝兵力臃腫,大量的消耗了國家財政,國民賦稅重,起義不斷,為了鎮壓起義又內耗了不少的財力。在宋朝起義叛亂是很正常的,也是很多的。

    我們要看到整個宋朝從建國到滅亡,基本上都是以防守為主,前面也主動出擊過,但是失敗了。原因就是兵力太過於分散。

    宋朝要想改變現狀,只有往西北遷都。把都城遷往靠近西夏的地方。用原本拱衛都城的兵力對抗西夏。這樣就可以把原本分成三份的兵力,變為兩分。這樣就把兵力集中起來。形成兩個拳頭。

    都城在東京永遠只能是個守勢。如果把都城往西北遷,那麼就會形成攻勢。只要都城往西北遷移。那麼就避免了被西夏都大遼夾擊的勢太。

    一方面可以集中兵力,另一方面可以壓縮國內戰爭,還有一方面,可以讓西夏國都暴露在大遼的兵力之下。

    這樣做的好處很多的,最好的好處就是把兵力全部集中在北方。形成一條嚴密得軍事防線,讓東京以北的大量土地不暴露在戰爭的威脅之下,讓人民安居樂業,休生養息。

    如果宋朝的國都個西夏的國都靠近,宋朝和西夏都會聚集大量的兵力在這個地方。這樣可以加劇西夏的危機感。西夏的兵力就相當於被原本守衛東京的兵力釘在這片土地上。而整個宋朝的兵力都集中在北方這塊地方上,相互呼應是很容易做到的。憑藉著南方大量財力供應,西夏支撐不了五十年。

    而大遼要打破北方防線,也是很難,因為兵力都集中在北方了,一打就是長期消耗戰。憑大遼的國力根本上也支撐不了多久。

    宋朝的失敗在於,國都選擇的地方太不好。每次開戰,一方面要調集兵力守護國都,一方面又要守護北方防線,本來就已經和西夏和大遼兩線作戰了,又要守護國都,那麼就變成了三線作戰,這樣無形中就加大了國力的消耗,這樣不滅才怪。

    如果宋朝把國都北遷,西夏和大遼早就被耗死了。

    蒙古有沒有機會崛起都是個問題。因為一旦國都北遷,那些文官們就不要那麼牛逼了。只有把他們暴露在危險之下,他們就懂得什麼叫尊重了。那個時候軍人的地位就會得到很大的提升。這樣宋朝才會發生改變。

    北宋把國都被遷的話,很容易憑藉著強大的國力把西夏和大遼耗死,因為北宋把兵力集中在北方,那麼西夏和大遼的兵力也會被釘在北方。三國重兵都在這個地方對峙,那麼誰都不敢先動,就看誰能耗到最後。

  • 3 # 18847067308

    英明的皇帝加上軍費,兵員,強大的經濟和製造能力,國家沒有貪官和叛徒的話絕逼沒問題,當他又說回來,這些條件具備,就不是滅國而是滅別人了…戰爭打的不是你有沒有煙雲十六州,而是你國家的綜合國力,老百姓的擁戴,和一群勇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聽別人說帶大梁的SUV才是硬派越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