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瀚海觀察

    去年的11月11日,雙十一的盛典創造了中國消費的一個奇蹟,天貓“雙十一”全球狂歡節全天交易額1207億元,幾乎等於中國最頂尖的20個購物中心一年的銷售額。此外,我們看到的是電商的銷售額是中國所有購物中心銷售額的2.5倍。在這鮮明對比的背後,凸顯的是中國實體商業的鬱悶,如此的寒冬,到底怎麼才能生存下去?

    一、實體商業的困局

    曾幾何時,實體商業是世界經濟中的奇蹟,無論是消費分期付款的超前消費方式,還是沃爾瑪的超級大賣場模式,實體商業都在人類社會幾千年的歷史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因為實體商業的成功,我們看到了海上馬車伕荷蘭的強勢崛起,而偉大的拿破崙大帝更是稱呼海峽對岸的英國是小店主的國家,但是正是小店主的商業顛覆了不可一世的拿破崙帝國。

    因此,實體商業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可謂是不容忽視,在中國也是如此,中國的改革開放就是一個被實體商業引動的市場變革,最早的超級市場在中國出現的時候,正式顛覆了中國百貨公司的歷史,在過去的十幾年間,以美國沃爾瑪模式的大賣場開始了在中國的瘋狂擴張,在城郊建立起大賣場,從而吸引大量的顧客來採購商品,形成了美國式的中國賣場模式。

    在中國零售業中,一直流傳著location法則,也就是區位法則,誰先得到了最好的地塊,佔據最好的市口,擁有最多的門店,就一定能夠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在這個法則的影響下,中國的實體商業曾經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快速增長,甚至在最近的十年範圍之內,一二線城市大量的shopping mall出現,這些購物商場成為了中國實體商業崛起的最好代表。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實體商業的建設也出現了一個最大的問題,據筆者的觀察,問題主要集中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是一二線市場的市場飽和。中國雖然是世界少見的龐大市場,但是隻要是市場就不可能是無限的,市場的邊界一直會存在著,舉例來說,早在90年代,或者2000年初的時間內,一般一座城市也就幾個商業中心,這些商業中心門庭若市,每天人來人往川流不息,但是現在,基本上是五六公里範圍內就有一個不弱於當年的商業中心,裡面有著超市,商店,電影院,飯館,可謂是吃喝住行娛應有盡有,但是,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件事,就是這個市場人的購買力是有限的,在初期,面對著幾乎無限的需求,極為有限的市場供給,開大型商場就等於開印鈔機,真可謂大門一開黃金萬兩,但是隨著大型商場越來越多,每個商場所分擔的消費者卻在逐漸減少,最終的結果就是商超的產能過剩。

    二是三四線城市的渠道成本過高。與一二線城市的大型商超集中爆發不同,三四線城市的商超卻呈現出發展良莠不齊的現象,筆者曾經去過一些欠發達的地級市,那裡的商超數量非常有限,既然市場如此龐大,商超卻為什麼這麼稀少呢?究其根源,還是渠道成本過高,經濟學上產業集聚的根源就是透過集聚的規模效益降低交易的成本,但是由於三四線城市的渠道成本過高,商超的聚集也就變得稀少。

    三是網際網路的顛覆。在2000年初的時候,最有名的電子商務實驗,將一群網際網路高手關在一家賓館裡,給他們一筆現金和一張銀行卡讓他們在裡面不出來利用網際網路生存三天,然而所有人都出局了,但是今天別說三天,有些宅男宅女甚至三個月不出房門都很正常。這就是網際網路的發展,資訊科技在消費品流通領域的大量應用,讓淘寶、京東、美團、餓了麼等電子商務企業強勢崛起,透過更加有效率的流通和交易,大大地降低了流通成本,自然促進了電子商務的大發展。但是,我們再反觀實體商業,由於高昂的房租、水電、物管、人力等實際成本,最終導致其在成本上的無法下降,在市場競爭中必然會一敗塗地,近日大量關店退出市場的瑪莎百貨、太平洋百貨,嚴重虧損的蘇寧、國美其實都是這樣的原因。

    在上述三個原因的衝擊下,實體商業已經形成了困局,而這個困局一時間尚無法破解。

    二、一枝獨秀的24小時便利店

    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髮展,物流速度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大件商品的購買都不再透過複雜昂貴的傳統商業,網上商城成為了大多數人的選擇,最近,中國第300億件快遞出現了,據統計,中國快遞業務量連續6年每年增長超過50%,現已位居世界第一;年快遞業務量從100億件到200億件用了432天,從200億件到300億件僅用了361天。

    在快遞的高速發展情況下,像京東都不少企業,上午下訂單下午就能夠到達,那麼我還有什麼需求要去大的購物中心呢?但是,需求還是有的,這個需求就是2小時需求。

    筆者認為,凡是消費者8小時之外的需求都極其容易被電商行業所替代,唯一的問題就是,電商速度再快也需要從配貨到物流流轉的一整套過程,這個時間一定會超過2個小時,那麼比如說燒菜缺貸鹽,跑步缺瓶水,這些2小時內的及時性需求電商就沒辦法處理了。

    這個時候,就需要另一種商業形式來滿足,這個形式在大多數人的小時候是雜貨鋪,是街邊小店,在現在這個時代就是24小時便利店,不在於價格而是在於便利,及時。

    根據尼爾森《2016年度中國賣場超市購物者趨勢報告》顯示,便利店的滲透率從2015年的32%上升到38%,比網購高3個百分點。有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便利店市場規模可能達到創紀錄的1000億元,在日本,便利店和超市的市場份額比例約為54%:46%,中國這一比例目前大致是8%:92%。

    於是,大量2小時消費圈內的需求開始增長,筆者認為便利店是從電子商務到消費者家庭的最後一公里,而實體商業寒冬中的便利店一枝獨秀,則正是解決消費者痛點的優秀表現。

  • 2 # 折騰的大象

    資本都是趨利的,既然有這麼多人開便利店,那麼這個行業一定是賺錢的,注意:是這個行業賺錢,而不是每一家便利店都是賺錢的。

    我們先來看看便利店行業的現狀,在2017年的中國便利店大會上,著名的波士頓諮詢公司提供了一份中國便利店行業的市場報告,在報告中指出中國便利店發展與現狀呈現8大特點:

    1.2016年便利店行業增速達到13%,市場規模達到1300億元;開店數量與單店收入雙增長;

    2.市場空間巨大,一二線城市是增長熱點,區域格局明顯,全國佈局的品牌尚未出現;

    3.盈利提升空間大,單店收入和利潤雖逐步提高,但與國際領先企業差距較大;

    4.運營成本快速上升,店面租金、人工成本在2016年呈現上漲趨勢;

    5.商品結構亟待最佳化,生鮮及現加工食品佔比低,自有品牌佔比低;

    6.加盟機制不完善,加盟店佔比較低,加盟管理鬆散;

    7.數字化管理與網路技術逐步在運營中發揮作用,但是普及率低;

    8.55%的企業建立了會員體系,但是會員管理與服務質量有待提升。

    總結這份報告,簡而言之,中國的便利店行業發展空間巨大,不論是單點營業收入還是單點利潤都有極大的上升空間,這也就是為什麼這麼多人開便利店的原因吧。

    其實,經營便利店的主體主要是兩大部分,企業和個人,企業包括傳統的便利店企業(例如7-11,全家等,還有區域性品牌便利店企業,也包括帶有網際網路基因的線上企業轉戰線下),另外一部分就是個體經營的“夫妻店”,這兩大部分經營主體的動機不盡相同,

    對於企業來講,網上相關的文章數不勝數,這裡不再贅述,對於個體經營來講,經營便利店相對來說是一個門檻比較低,相對經營風險比較小的行業。

    在一線城市開設一家50平方米左右的社群便利店需要投資大約20-25萬,在二線城市大約15-20萬左右,正常情況下,每月的營業收入做到10萬左右還是比較容易的,經營比較好的每月做到30萬也不少見,毛利率大約在20-25%,這樣算下來收益還是比較好的。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經營便利店是個辛苦活,需要很強的耐心與細心,更需要一定的專業水平,懂得根據周邊消費環境制定並最佳化商品結構,懂得商品陳列技巧、控制損耗、開發新品、供應商談判、庫存管理、資料分析等等,至於說結合網際網路的“新零售模式”的便利店,更要懂得網際網路知識,建議個人經營便利店不妨參加專業的便利店運營培訓班,學習便利店運營的實戰知識,這會大大提高經營水平,獲得更好的回報。

  • 3 # 石玉章說便利店

    如果你有這幾項素質就可以開便利店。

    首先有一定的數字敏感性,智商中等以上,並且每天都和各種數字打交道,不然看著數字就頭暈,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其實便利店每天和各種不同的人接觸,需要你有一定的情商。脾氣好,耐性好,與人和善。

    再次要有一定的創新與學習的能力,現在社會上各種新興事物,層出不窮。要想到哪些可以為自己所用,哪些是坑把它避免掉。

    如果你具備這些素質,那你好好學習開便利店的各種關鍵要點,那你就一定能夠開好便利店。

  • 4 # 便利店掌櫃

    拋開賺不賺錢的問題。相對於很多行業來說,便利店行業的入行門檻比較低。而且便利店的數量是非常多的,廣泛存在於社會各個角落,影響著我們的衣食住行。所以,一旦出來創業,很多人就會想到便利店,所以並不奇怪。

    便利店不同於超市,在社群、街角,甚至十來二十個平方地方都是的便利店是最貼近生活的場所。大多經營食品、飲料等品類,以即時消費、小容量、應急性為主。

    除了那些品牌連鎖便利店,根據相關資料,目前中國有將近700萬家包括夫妻店在內的小店,其中約30%夫妻店盤踞在鄉鎮、農村,46%在三線城市、縣級市。

    目前,便利店行業被廣泛看好。不僅沒有被電商衝擊,從資料顯示,便利店在不斷增長。不僅電商巨頭、快遞等行業正在進入,而且傳統便利店也在不斷地擴張版圖,資本的刺激下,便利店行業也逐漸被大家熟悉,看好,甚至加入進來。

  • 5 # 珍星

    便利店還算好,最多的就是餐飲行業,不過他們思考的都是一樣,那就是讓資金快速回籠,方便週轉。為什麼便利店和餐飲業會比其他的行業多幾倍呢?

    首先可以避開網路競爭壓力。現在電商時代的興盛,讓許多實體行業面臨了倒閉潮。比如說服裝業,衣服最重要的就是好看,其次就是質量要好。不過在實體店裡有的樣式,網上都有賣,而且價格還要便宜,而且現在所有的網店都有不滿意退貨的規定,所以大多數人都願意到網上買。

    其次便利店的人流量大,資金週轉快。便利店最好的位置就是在小區或者是學校附近,而且便利店的商品價格都很便宜,所有人都能承受。這樣就有利於資金的週轉,比其他的行業要靈活。

    最後是入行門檻低。便利店入行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東西,只要有啟動資金和鋪面就可以著手去做。和它同等的餐飲店,還需要拿手的好菜和鋪面裝修,所以便利店是最容易入行的。

    許多人願意做便利店而不是利潤更高餐飲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餐飲業要比便利店辛苦太多。

  • 6 # 加盟評論

    從使用者的消費習慣可以看一下,也就是說現在使用者的消費習慣,吃在便利店裡發生消費的,那麼便利店就是一個特別好的消費場景,大家可以回憶一下一週去便利店的次數超過五次,而在其他場景購買東西的次數少之又少,隨便的店現在成為了大家一種生活方式,在便利店裡面購買零食,食品以及一些甜點都是非常平凡的事情,尤其是在白領居多的辦公區,寫字樓的樓下,這樣的便利店還會提供早餐,每天的早餐購買數量都是非常巨大的一筆,收入,所以便利店你會發現在社群有社群的模型,在寫字樓會有寫字樓的模型。

    社群便利店非常有存在的必要,因為大家在網購在超市購買東西之餘,還會有很多的生活必需品都必須要在便利店裡購買,這樣才能夠維持這個社群的日常所需,所以每一個大型的社群周圍都會有很多小的便利店,而這些便利都會有自己的商業模式,向詮釋這一類的便利店,就會有小食鋪這些小事,不會提供一些煮的或者烤的小吃這些小吃,在店裡有著非常好的銷量,並且早晨的時候能夠提供早餐,對於上班族來說,去便利店消費變成日常所需。

    日本的711便利店則為大家提供更多的便利,比如說兌換火車票,比如說熱飯,這些貼心的服務有些並不少費,但是增加了大家進便利店購買的頻次,進而促進了便利店整體的銷量。所以你看便利店有這麼多的經營思路都可以參考,並且便利店是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資本之所以開設便利店,也是有背後強大的原因的。

  • 7 # 漢泉的簡單理財

    有三個因素造成,便利店很多.

    第一個因素:便利店開店簡單

    開便利店看似所有門面生意當中最簡單的一種.選址--裝修--鋪貨--開張,非常簡單.從開店的過程來說,對於成年人都不是什麼門檻.投資一個社群的,便利店大概在10到30萬,很多人從信用卡都能套現這個數用於開便利店.從程式和資金方面來說,開個便利店門檻非常低,能進這個行業的人很多,就像淘寶賣家一樣.

    第二個因素:便利店能賺錢

    算一下利潤:便利店的毛利在20%到40%之間,30平方的便利店,一天的營業額達到一千塊錢,,一個月的毛利大約在1萬到1萬2,扣除房租利潤,在8000到1萬.一天一千塊錢的營業額,只要擁有一百個固定客戶就可以達到.對於沒文化,沒技能的人來說,賺得比工廠員工多,工作也比員工輕鬆,所以很多人會選擇便利店.

    第三個因素:便利店是流量的入口

    京東商城提出,五年開100萬個便利店,爭的就是流量入口,進便利店顧客喲反覆購買的行為,是優質的流量,所以很多便利店都要充值話費,裝寬頻,貼廣告,代收快遞等等業務可以帶來可觀的利潤.

    綜合所述,除了特大連鎖便利店外,比如7-11便利店,其他小便利店是開店簡單,乾的人多,賺不了大錢,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收入.我覺得這就是為什麼,到處都是便利店的原因.

  • 8 # 一顆愛你的心

    我覺得這是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改變的趨勢造成的!在大連、重慶這樣的二線城市,很多人也切實感覺到了便利店越開越多。這些便利店有別於傳統的小賣鋪,除了24小時營業,還提供便當、熟食等,並且還設定休息區等設施,一開張就吸引了很多顧客。

    具體的原因是因為便利店還為顧客營造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根據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中國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普遍已經超越了生理需求,在滿足生理需求的基礎上,還需要品質、環境以及個性化的彰顯。而便利店就非常好的滿足了這個條件!因此這麼多人開便利店也就情有可原了!

    還有一種原因就是操作方便門檻低!開便利店看似所有門面生意當中最簡單的一種。選址--裝修--鋪貨--開張,非常簡單.從開店的過程來說,對於成年人都不是什麼門檻.投資一個社群的,便利店大概在10到30萬,很多人從信用卡都能套現這個數用於開便利店。從程式和資金方面來說,開個便利店門檻非常低,能進這個行業的人很多,就像淘寶賣家一樣!這也是很多人選擇開便利店的原因!

    總的來說中國的便利店行業發展空間巨大,不論是單點營業收入還是單點利潤都有極大的上升空間,這也就是為什麼這麼多人開便利店的原因吧!有打算開店的朋友們一定要抓緊了哦,一旦這個行業流行起來賺錢的機會就少了!

  • 9 # 草帽老頭路飛

    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雲和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在2012年CCTV中國年度經濟人物頒獎現場中,兩人就電商會不會取代傳統店鋪經營展開討論,對賭一個億. 最近幾年隨著電商的突飛猛進,實體的日子愈發的難過.但在2017年,很多人覺得身邊的便利店越來越多了.

    其實便利店不僅是提供便利,也是為顧客營造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滿足城市消費者在生理需求的基礎上對品質,環境的彰顯.便利店是消費升級代給我們最直白的體驗.生活在伴隨著消費升級便利店在越來越多的城市迎來爆發式增長.

    對城市人來說,實體店可以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第三空間,就連京東阿里這樣的的電商巨頭也紛紛擁抱線下,開啟實體商業.消費者線上下購物時的體驗上級,是線上購物無法提供的.便利店出了滿足便捷購物需求以外,還讓人多了一份眷戀.

  • 10 # 李合偉的國學思想

    現在街上的便利店越開越多,相比超市,便利店商品擺放一目瞭然,特別是對於趕時間的上班族而言,上下班路上需要買個快餐非常方便,在便利店最發達的日本,年輕一代早就習慣了便利店。

    那便利店的優勢究竟在哪呢?

    1.投資少

    首先,開店需要足夠的啟動資金。主要有店鋪裝修費和店鋪裝置費,店鋪租金、店鋪運營成本和店鋪人力成本等費用,便利店面積小,投資相對較少。

    2.需求大

    便利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麵包、快餐、酒水、零食、便攜日用品等一一齊全,基本可以滿足一個都市青年的生活日常。

    3.管理簡單

    對於便利店來說,前期最重要的就是選址,往往這些便利店都是開在寫字樓辦公區、學校、醫院等人群密集的區域。

    4.運營簡單

    後期運營上也比較簡單,主要是對於商品的運營戰略,簡單來說就是買什麼和怎麼擺放的問題。

    5.商業房好找

    適合便利店的商業房也相對好找,抓住開在寫字樓辦公區、學校、醫院等人群密集的區域這一關鍵點即可。

    6.裝修簡便

    便利店裝修成本也相對其他店面低,簡約大方明亮乾淨即可,需要的裝置也主要是貨架。

    總而言之,經營便利店相對來說是一個門檻比較低,相對經營風險比較小的行業。

  • 11 # 地質說

    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人具有天生“趨熟性”

    通常,對於人而言,越熟悉的代表越安全。這一定律會表現在我們人生的各個階段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嬰兒被不熟悉的人抱會哭鬧,小孩習慣於和熟悉的朋友玩耍,而對於大人,總喜歡在自己的認知領域內指導或者決定自己孩子的工作。對於創業或者做生意也是如此,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最多的生意不外乎就是餐飲、便利店、超市、理髮店等,所以對於大眾來說,如果想做點小本生意,頭腦中想到的不外乎就是這些。

    2、便利店創業門檻低

    在所以日常所見所熟悉的小本生意形態中,餐飲需要良好的口味、理髮店需要技術、超市需要大量資金,門檻最低的也只有便利店了,啟動資金較低、貨物品種較少(相對超市而言)、對專業技術要求低,進貨、碼貨、賣貨就可以了。當然,實際開店的話,裡面也是有些門道,日常管理和365天無休地看店也是挺累人的,但只要用心做,這些困難都是可以很快克服的。3、開便利店風險低

    便利店一般開在小區、寫字樓等地方,有著一定的剛需,只要位置選擇好,不愁客源。開便利店進貨量小,庫存少,每筆交易都是現結,資金流流轉快。每月盈利不多的話,也不會虧損很多,實在幹不下去也可以轉讓,對於便利店,總會有接盤俠的。

    4、天貓和京東發力便利店,推動開店熱潮

    自從天貓和京東先後宣稱進軍實體經濟,瞄準便利店後,全國各地想做點小生意的人都將目光聚焦在此,有些行動派已經風風火火開始了,有些還在籌備,有些猶豫派還在觀望。總之,便利店其實也就是我們小時候家門口小賣部的升級版,小生意做好了也可以賺點小錢,門店開多了可以多賺點,但是要指望開個便利店就可以發家致富就算了。

  • 12 # 使用者102534057754

    看的是書,讀的卻是世界。砌的是茶,嘗的卻是人生。買的是股,炒的卻是眼光。自由股評人,漂泊股海十餘載,牛熊通吃,擅長股市交易及漲停技法,微w139321xxxx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吹空調多了,身體不舒服,是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