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餘學喬朵朵
-
2 # 文明荊州
我曾經是聚會的焦點,各種段子,葷素都能信手拈來,只要有我在,場就冷不了。很多人都喜歡跟我玩。因為我熱鬧,活躍。
劉德華有句歌詞,在人多時候最寂寞。是的,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再多,我也覺得很孤獨,很寂寞,很無趣。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我變得不愛跟周圍的人過多說話,過多應酬。也不是找不著話題,而是我不願意,不喜歡這麼去做。我開始不喜歡在聚會時講段子,不喜歡創造話題,不喜歡照顧別人的感受沒話找話,我覺得累,我懶。
做為一名研究心理的老師,首先,運用心理學知識,內觀自己的心理有沒有問題。很正常,沒問題。基本的人際交流都很正常,沒有心理障礙。那為什麼我不想跟周圍的人過多交流?為什麼相比之前的熱鬧,現在我更喜歡孤獨?主要是因為心理動機!動機是個體能動性的一個主要方面,它具有發動行為的作用,能推動個體產生某種活動。
動機不僅受內部需要的推動,還會受到外部刺激的拉動。
通俗地講,第一,你內心深處到底想跟周圍的人進行怎樣的交流,是想跟他們熱絡往來,還是更喜歡平平淡淡的交往和交談。
第二,你周圍的這些人,他的語言,行為,話題等,是不是有趣,能不能吸引你去跟他們溝通交流。如果,你內心並不那麼想跟他們交談,而且,他們又不太符合你的胃口,不能吸引你產生交流興趣,那麼,不想跟他們多說話,感到孤獨,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同時,還會因此變懶,(這個懶是指懶得去想話題,懶得去逼自己強行融入一些群體等。)。
在這種情況下,你會變得更喜歡一個人獨處。因為不用去顧及別人的感受,不用去找話題,不用去強裝歡笑,不用非常硬地讓自己去融入他們。這時的孤獨,會讓我們覺得更安全、輕鬆、自在、隨意、舒服。周圍很多人都很難吸引我去跟他們過多交流。我也不想浪費時間在沒興趣的話題和人身上。時間那麼寶貴,做自己感興趣的事,遠比跟一堆沒興趣的人閒扯有意義得多。
人,瞭解這個世界,瞭解自己越多,孤獨感會越強。有些人能夠明白孤獨是人生常態,便會釋然,然後把時間用在感興趣的事和人上;而有些人不理解我上面所說的道理,也就不明白孤獨從何而來,便誤以為自己不合群,覺得很不安。
記住,只要基本人際關係,人際交往沒障礙,喜歡孤獨,通常是內心的真實選擇。
社交其實是種能力。就和,開車,做飯,健身,程式設計,解數學題一樣,是可以培養和提升的一項技能。
有的人更善於社交,大家就覺得他外向。有的人不善於社交,大家就覺得他內向。
其實很多內向的人,根本一點都不內向好麼?他們比一般人更渴望有人陪,更渴望有人愛,更希望有朋友。只是他們不善於與人交往,就顯得非常孤單而已。很多看起來外向的人,也只是被迫要這麼做而已。我應該就是那種看起來非常外向,但是私底下很少和別人有太多來往和交集的人。
我擅長人際交往,有很多朋友,是我從小學會的一項技能。我還是個非常能BB的人,不僅愛寫,還擅長演講。我能在一個公開場合脫稿瞎扯講上好幾個小時。這些都是我從小培養出來的技能。就像我會開車,但是平時不愛開車一樣。
我擅長交朋友,但是不愛交朋友。因為沒意義。很多時候,忙完了那些事情,自己的時間,真的就想一句話不說的躺在床上。就像平時我覺得開車好累,能不開車就不開一樣。我現在的狀態就是能不交朋友就不交朋友。
好多人問我,你不交朋友,人脈怎麼拓展啊。總感覺大家對人脈這個詞有誤解。如果你不能給對方提供一定的價值,那麼你所謂的人脈,他即使有能力,也不會幫你。因為麻煩。
我看完其實挺尷尬的。因為我不想交朋友啊。我沒有那麼多社交的需求啊。就是懶而已。自己一個人做什麼都很快。
一群人反而影響了效率和心情。還是獨來獨往最舒服。
-
3 # 侯老二dr
孤獨能讓人強大,孤獨的人能有時間去考慮自己,去思考更多的事情,孤獨,真的也是一種很好的事情。
孤獨,在中國文字裡解釋,孤是王者,獨是獨一無二,獨一無二的王者必需永遠接受孤獨,他不需要接受任何人的認同,更加不需要任何人的憐憫,王者絕對可以在很平靜的環境下獨行。
但是村上春樹也說,哪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想失望罷了。和人相處真的特別容易失望,她們總會想太多,算計太多,所有的感情都不夠純真,那麼不如就孤獨吧。
-
4 # 球皮卡丘
很多人都自以為是孤獨的,其實他們只是不想失望罷了。可是蠢蛋就是蠢蛋,捱打站穩,醜要承認。孤獨並不能抬高你的身價,他只會讓你變得越來越老,越來越醜。最後讓你唯一值得自豪的只不過是你額頭上的皺紋,你卻指著他說,看吧!這是我的驕傲。所以不要覺得馬雲比你牛逼,不要覺得馬化騰比你牛逼,不要覺得李彥宏比你牛逼,不要覺得劉強東比你牛逼,不要覺得老王比你牛逼,雖然他們確實比你牛逼,但是要知道他們也只不過是萬千傻逼中的一個罷了!到頭來才發現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儘管每個人都有一個不平凡的夢。
-
5 # 幼稚園扛把子
孤獨是會上癮的。
人在極致孤獨的時候,會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或思緒百折千回,想人生經歷的一切;或放空自己,空洞麻木的過活。
會流淚麼?會,但不是因為孤獨。
當你有時間獨處,然後靜靜思考的時候,你會發現"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你真誠付出的友情,愛情,親情都是經不起考驗的。你說,我們情比金堅,但是,金錢的利誘下,生死的考驗下,沒有人為你放棄一切,或者付出一切。
你想到這些,感到身邊的人都不再那麼親近,也不再真實,便更加喜歡一個人的感覺。
習慣了,就不會再想外人闖入自己的世界。一旦有人稍稍親近,他會抗拒,用冷暴力,或者,不言語。在旁人看來,這就是個怪胎。其實只有他知道,他在保護自己的領地。
所以說,你千萬不要去試著習慣孤獨,一旦上癮就難以擺脫了。
以上,不喜勿噴。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人兒們天天開心有人陪。
˵ •́ o •̀ ˵
-
6 # Destiny219519494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孤獨的感覺?我個人簡介,我愛過,傷過,恨過,看透。我經歷過,見過,反思過;來時一個人,經歷時也是一個人,走也是一個人;本是孤獨,那就慢慢習慣接受,去享受孤獨。孤獨沒有什麼不好,讓自己看到很多問題。有自己單獨待著,單獨思考,也就喜歡了孤獨。
-
7 # 樓蘭落日1
魯迅先生有一句話我非常喜歡。牛羊才成群結隊猛獸才喜歡獨行。其實人生中孤獨有時候是一種常態。自己的心事只有自己才懂。孤獨沒有聲音,寂靜而恬淡。可以梳理自己的情緒,放縱自己的思緒。健身,音樂,咖啡與茶,一本喜愛的書……只有這時才不被打擾。不會享受孤獨,就缺少人生的靜美與精緻。
孤獨是忙裡偷閒。於喧囂中尋求寂靜,是自我的鬧中取靜。茶室Sunny下的一角,或林蔭深處的一把長椅。深夜霓虹燦爛中的一小塊昏暗。都是自我放鬆的好去處。在咖啡的苦香中,或悠淡的茶香氣息陪伴下。默默體會失去與得到。默默舔舐自我心靈深處的傷口。靜靜回味遺憾與美好。只有這時自己才能觸碰自我飛舞的魂靈。你的心事別人怎麼會懂。孤獨有時是生活中一種無法替代的美麗與寧靜。
回覆列表
喬布斯說,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是啊,人生也不過短短的幾十載,有人用自己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有人卻只知道一昧的逃避,永遠不敢正視自己。今天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學會享受孤獨。

小時候,父母一直在教育我們,要合群,要和每個人處好關係,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認為你在學校過的很不錯,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也很活潑。現在看來,其實不盡然。
劉同說過,“不合群是表面的孤獨,合群了才是內心的孤獨。”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了合群而合群著,甚至有一句話說“長大就是裝作合群的樣子”。
我想我們小時候都經歷過不合群,明明有一大群小夥伴,可是他們卻從來都不和你玩耍,甚至總是捉弄你。你一個人只能眼巴巴地看著他們那一群人一起跑,一起笑,那時候,你整個眼睛裡都有希望的光彩。
但當我們漸漸長大,學業壓力之下,我們開始學著獨立,一個人買菜做飯逛街,偶爾也會羨慕他人的三三兩兩,但我們終究學會了享受一個人的“孤獨”了,不是麼?
我一直認為,孤獨是人生來便擁有的東西,我們無法驅逐,無法捕捉,我們唯一能做的便是學會享受。
孤獨讓人難以忍受嗎,難道你從來沒有想過要一個人靜一靜嗎,你難道始終愛著這繁華、這喧鬧的人世嗎?
我想這是否定的,人從初生之時的純粹到後來的想要擁有隱私,這其實也是孤獨出現的一部分。
《百年孤獨》裡,阿爾卡蒂奧一家人便在享受著孤獨,從第一代到第七代,或許是血緣的關係,他們幾乎每一代都會有一個孤獨著的人。孤獨乃是人生常態,我們每個人都在這孤獨的河流裡浮浮沉沉,後來永墜孤獨的河底。
下一次,當你一個人的時候,別再覺得無所依靠,你該做點有意義的事情來打發掉這寂靜的時光了。
享受孤獨,與孤獨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