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育兒手帳
-
2 # 四娃寶媽湘琴Vlog
這個看你自己怎麼分配了。我平時要輔助兩個大(一個九歲一個七歲)的作業同時還要帶兩個小的(三歲)雖然很累但是習慣了就好!
-
3 # 開心158086325
兩個孩子我們得學會分配時間,比如說在什麼時間段是輔導大孩的作業,儘量選在小的一個睡覺的時候,每天把時間段給訂下來,有計劃就很好操作了。
第一步:做好準備工作
1.督促孩子寫作業前把上廁所、補充飲食、整理著裝的事情做完,避免寫作業的過程中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吃零食、一會兒要上廁所的情況發生。
2.幫助孩子準備好寫作業的工具,例如筆、草稿紙、三角尺等等,避免寫作業的過程中到處翻找工具,耽誤時間,影響做作業效果
第二步:整理好寫作業前的情緒
家長最好不要在孩子一回到家就著急忙慌地催促孩子趕緊寫作業。要知道,孩子從學校到家,這一路可能跟同學嘻嘻追逐打鬧,著實興奮了一把,剛到家的心情還是起伏不定的,立刻催促可能導致孩子心生厭煩。倒不如給孩子倒一杯牛奶,讓孩子做幾次深呼吸,等牛奶喝完,心情也就平靜下來了,寫作業也能事半功倍。
第三步:回憶今日所學內容
作業的目的在於鞏固所學知識,在此之前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流程要做,那就是回憶當天各門功課所學內容以及重點。這樣做起到了反覆記憶的效果,同時對於寫作業也是大有裨益。
第四步:根據孩子作業量預定時間
現在,各個學校都會使用簡訊的方式將孩子的作業發給家長,家長可以根據長期以來的經驗對於今天孩子的作業多寡給孩子預設一個完成時限。這樣做的好處在於讓孩子明白他不能散漫、拖拉,對於好習慣的養成十分有益。
第五步:和孩子約法三章
跟孩子約定,做作業的過程中儘量不能飲食、上廁所,以及亂翻書,或者中途去幹別的事情;寫作業也要字跡工整,不能馬虎潦草,否則要求孩子重寫。
第六步:假設自己是個裁判
以上步驟都準備好以後,家長可以跟孩子約好,自己充當裁判的角色,記錄下孩子作業開始的時間。此時孩子進入寫作業的狀態,家長要做的也有很多,例如,側面觀察孩子的狀態但不要主動上去打擾,可以做安靜一些的家務但是不能看電視,因為這樣會導致孩子分心。
第七步:記錄下結束的時間
家長在孩子作業完成時要儘快來到孩子身邊,一方面記下作業完成時間,一方面穩住孩子的心情。因為,一般孩子寫完作業如釋重負,對於作業檢查拋之腦後,一心想著終於可以看電視、可以盡情玩耍了。
並且,精準的時間統計還能幫助孩子形成時間意識,提高寫作業的速度和精度。
第八步:檢查作業
此時要和孩子一起核對老師所佈置的作業是否按量完成。然後在針對每一門功課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檢查,檢查的步驟可以簡單分為:
1.讓孩子自我檢查一遍;
2.家長檢查指出錯誤,但不能檢查一題改正一題,這樣孩子會形成依賴的習慣;
3.檢查結束後讓孩子集中改正;
4.再次檢查,核對無誤後,即可。
第九步:預習功課
在孩子作業完成後除了檢查作業讓孩子形成良好的檢查習慣以外,預習明天的課程也十分必要和重要。高效的預習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新課接受能力,讓孩子在短短的一節課之中迅速掌握新課內容,加上課後複習,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10/10
第十步:收尾工作
很多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在孩子的照顧上無微不至,總是衝在第一線,例如接孩子放學總是一把搶過孩子的書包自己揹著。在孩子作業完成後要讓孩子自己整理文具、書包和桌面,而不是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包辦。讓孩子自己整理可以減少孩子的焦躁情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注意事項
當然,現在大多數家長沒有時間陪孩子走完整個過程,有的把孩子放到補習班,但是道理也是一樣的。只有家、校共同合作才能給孩子創造好的環境、創造飛翔的空間。
-
4 # 寶媽愛自己多一點
儘量讓大寶有獨立寫作業的好習慣,二寶也可以學畫畫,玩玩具,找二寶喜歡的事情讓他獨立玩一會!要和二寶說老大要學習,不能打擾之類的話,也可以讓二寶看大寶寫作業,但要保持安靜,不然就出去玩
-
5 # 土豆那麼圓
最近上網課啊,家有兩寶寶的都處在水深火熱中,先抱抱你。
我家也是兩個寶寶,大的剛好一年級,小的幼兒園。大的有網課小的沒有。本來在家學習就注意力不夠集中,而且網課總播放視屏檔案,聲音一會大一會小。本來就因為輔導娃的學習而受不了的我們把氣多少撒在了頻繁打擾的小寶上了。
網課馬上就要開始第四周了,而且我們也收到了通知,三月初開不了學。為了不讓小寶打擾,我想了很多辦法。比如把小寶關在另一個房間玩玩具,或者看電視,不行,大寶學習的時候知道妹妹在玩在看好看的電視更不能集中精神。直到有一天妹妹拿了一本之前我買的塗鴉書在那裡亂花,那會真是有了難得的安靜。從那以後,大寶上課,我就給小寶也準備好筆,本子,畫畫書。一人坐一頭,一個上課一個畫畫寫一些認識的字,目前看來還是不錯的。
題主也可以找一些小寶喜歡的事情做。我們在堅持堅持吧。
回覆列表
這位媽媽您對自己要求太高了,全部的時間都是為了孩子,沒有一點是為自己考慮的,真的很偉大。
很多母親像您一樣,都想做個好媽媽,既能輔導大寶的作業,同時又可以把二寶照顧好。甚至還有的媽媽要做家務,照顧老人。
古人早就幫我們總結了,“一心不可二用,否則一事無成。”輔導作業是一件腦力勞動,想到把大寶的作業輔導好,就要專心致志的認真的對待。一邊輔導大寶作業,一邊又想著照顧二寶,到最後恐怕大寶的作業沒搞好,二寶也不好受。
如果您一定要問如何兩者兼得,唯一的辦法,就是讓您的老公參與進來。有研究表明,孩子跟爸爸在一起會接受分理性思維,在思考成都上會與母親的感性思維不同。孩子思維越靈活,大腦就越聰明。所以父親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您可以在老公回家時,讓他輔導大寶的作業,您就照顧二寶。孩子大一點比小的好照顧,讓老公輔導作業最合適不過。當然您不必擔憂老公不會輔導,多給老公一點信任。如果一直不讓他輔導那他就永遠都不會。
很多夫妻有孩子後,妻子迅速成長為媽媽,可是丈夫卻還是停留在原地。丈夫越是笨手笨腳,妻子越不讓丈夫做,其實這是不對的。即使丈夫做的再差,他也是家庭一份子,就要盡責任,所以妻子放手讓丈夫帶孩子、做家務,做的不好沒關係,妻子多一些鼓勵,只要肯做就會越做越好。
夫妻只有共同成長,孩子才能擁有健康的三觀,家庭才會幸福美滿。每個優秀孩子的背後,必然有一對恩愛的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