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花兒街參考

    因為我們的成長與父母的成長總不在一條線上。

    從網紅的個人經歷來看,總感覺虧欠父母這種狀態是從真正開始懂事之後才有的。

    小時候,因為我們的在理性思維上的成長相對較慢,我們很難來權衡父母的付出和我們索取的關係,所以小朋友其實會覺得感激但應該很少有人在小學的時候感覺虧欠父母的吧。

    等到我們懂事之後,開始知道父母為了我們成長不斷辛勤工作,這樣的付出給毫無經歷來源的我們一種感覺,我們是“寄生蟲”,我們很難用特別明顯的東西來回報父母,即使有些人有很優異的成績,但這大多是有利於我們自己。所有我們知道自己在索取,而且無法回報時,我們這種“虧欠感”會不斷累積。

    而等到我們成年之後,或者到了我們開始具有經濟實力的時候,我們面臨的問題也從單一的家庭、學校變成了家庭、事業、愛情等等等,我們被剝落包羅在更多的社會關係網裡,這樣一來我們依然會很少有時間來打理和父母的關係,我們在索取上少了,但是我們在貢獻上其實也很少,這樣就讓我們覺得自己忙於生活而忽視了父母,這也是虧欠感最主要的來源。

    等到我們為人父母了,我們自己的父母或許不需要再在工作等事情上打拼了,但是我們自己的家庭構建之後,父母們又將自己的付出重新延續到我們的後代上,他們又開始全心全意為孫子輩服務。

    我們跟父母總不在一條線上,兩代所處的時期不同,相應承擔的家庭成分就不同,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長大了,依然會覺得虧欠父母很多。

    當然,我們虧欠他們,而有一天我們也會被子孫後代虧欠。用我們最大的力氣去愛她們吧,這遠比感覺虧欠要有用得多。

  • 2 # 朱興玲心理學工作者

    為什麼會感覺虧欠父母呢?

    首先我們從認知層面來講,感覺虧欠,說明我們自己主觀意識到我們對父母的物質或者精神上的給予還不夠,所以就感覺虧欠了。這也說明了我們已經想要最大化的給予父母物質或者精神,但想到還未做到,表示我們知行還為合一。

    如何改寫我們這種虧欠的感覺呢?個人建議我們不僅知道還要做到。在心裡我們怎麼想的,想要給父母一個什麼東西,我們便立即去送給父母。想要陪父母聊聊天,我們就馬上打電話或者回家陪父母拉拉家常。想要陪父母去旅行,我們便馬上去預訂車票……這樣我們的想(知道)和做(行動)就達到了統一,便知行合一了,心裡的虧欠就沒有了,我們也就心安了。

  • 3 # 懂懂工作室

    父母總是在默默的付出,不求回報。而自己為了生活常常忽視了父母,甚至對父母的付出理所應當的接受,連感謝都沒有。當有一天,回過頭來的時候似乎都晚了些!

  • 4 # 豫冠招教

    我想沒有人是不愛自己的父母的吧!當今世界,有很多人都因為種種的理由,譬如要上班,要幹這又要幹那的而推說沒有時間回家探望父母,的確,現實生活很殘酷,但這並不是我們不回家看望父母的理由,做孩子的一年兩年不回家,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可是,做父母的,卻是時時刻刻的掛念著自己的孩子,盼望著孩子什麼時候才會回家,是胖了還是瘦,儘管很多時候自己的孩子都會用種種理由去告訴父母自己沒有時間回家,做父母,心裡有多失望,但他們是從來都不會表露出來,更加不會責怪孩子,只是會一次次的叮囑他們要吃飽要睡好,多注意身體.天氣變涼了,他們會掛念不在自己身邊的孩子有沒有多穿一件衣服,會不會感冒了,會不會......然而,很多時候,做孩子的只記得自己,卻很少反問候一句.當然,好孩子還是主流,父母把我們拉扯這般大,真的很不容易,我們應該做個孝順的孩子,能說出來,更多的是用實際行動來表達自己的心意,而不是用種種的理由來推搪. 時間是靠自己擠出來的,只要自己心裡是很想去做這件事的時候,你心裡就會記著,就會去擠時間把它做完,沒有什麼事情是自己做不到的,是看你想不想做,態度決定一切,你把你自己說服了,自然就有時間回家看望自己的爸爸媽媽了.相信你是個孝順的孩子,也相信你能讓你的父母很開心,將自己的快樂與父母分享是給了父母一份很好,很珍貴的禮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我辛苦養大的土雞,卻沒有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