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發光的柳樹 在江蘇丹徒縣,曾有很多人看見幾株會發光的柳樹。白天,這些在田邊的腐朽樹樁絲毫不引人注目,可是到了夜間,它卻閃爍著神秘的、淺藍色的熒光,即使狂風暴雨、酷暑嚴寒也經久不息。這稀奇事很快就傳開了。 後來,經過專家研究終於解開了疑團。原來,會發光的不是柳樹,而是一種寄生在它身上的真菌——假蜜環菌。這種真菌在蘇、浙、皖一帶分佈很普遍,它們會找一些樹樁安身,長得像棉絮一樣的白色菌絲體吮吸著植物的養料,吃飽了就得意地閃著光! 至於假蜜環菌為什麼能發光,生物學家們研究發現,假蜜環菌的菌絲侵染了木材纖維以後,能分泌一些能分解木材的酶,這些酶可以將纖維素、木質素轉化為真菌能夠吸收的小分子物質,像葡萄糖、酚類等各種營養物。假蜜環菌的菌絲細胞得到這些食物後就開始不停地繁衍、長大,同時積累大量能夠用來產生熒光的物質。這些帶熒光的物質在熒光酶的催化作用下進行生物氧化,並把化學能轉化為光能,就成了我們所看到的生物光了。 可愛的發光蘑菇 澳洲草原上生長著一種叫星菊菌的蘑菇也會發光。當它的孢子隨著氣流漂泊時,閃著熒光的孢子就像一條變化莫測的綵帶,能照亮周圍大片的地區。在巴西熱帶森林裡,還生長著一種鬼筆菌。在夜幕降臨後,它就會發出一種綠寶石般的熒光,令人目眩。 科學家經過研究,從發光蘑菇的細胞組織中分離出了熒光素和熒光酶。研究人員還發現,發光蘑菇的光亮度及其永續性是受環境溫度及水分的制約,同時也因蘑菇本身的營養條件及衰老狀態的改變而變化的。發光蘑菇為什麼要發光呢?人們認為蘑菇利用發光的方式以吸引夜飛的昆蟲,幫助孢子的傳插。 沙灘上閃爍的腳印 100多年前,入侵新幾內亞島的荷蘭遠征軍為了防止土著人襲擊,在沿海處建立了一座城堡。一天晚上,烏雲密佈,風雨交加,一個荷蘭士兵前去海邊檢視船隻是否拴牢。這時,城堡上的人驚奇地發現,他走過的沙灘上留下了一串可怕的亮腳印。於是,大家懷疑他是魔鬼,或者會什麼巫術,就派人悄悄跟蹤這個士兵,可奉命前去跟蹤的人也留下了同樣的亮腳印。以後,這種現象又陸續發生了幾次,這下人們才知道,凡是風雨之夜,無論誰在沙灘上行走,都會發生同樣的情況。可究竟是什麼在發光呢? 直到20世紀80年代,人們才弄清楚這是一種甲藻在“作祟”。甲藻是一種藻類植物,細胞內含有熒光酶和熒光素,平時沒什麼特別,一旦被觸動、受到刺激或氧氣十分充足時,便會產生光亮。風雨之夜,當甲藻被海浪衝上沙灘後,由於雨水的浸潤,沒有馬上死去,這時如果有人在沙灘上行走,甲藻受到腳踩的刺激後,便會重新發光,亮腳印就是這樣產生的。 “燈籠樹”和“路燈草” 南非有一種叫做“不夜城”的蘆薈,到了晚上,就會有許多密密麻麻的小白光從植株身上閃出來。“不夜城”能夠發光,和人為因素有關。人們知道這種植物對磷和鈣有特殊的喜好,於是就在土壤中加入大量的磷和鈣。“不夜城”吸收這兩種物質後,植物葉面上那些角質層上的白刺,就會在黑暗裡發出光來。 江西井岡山地區還有一種“燈籠樹”,也能在夜裡發出光亮。這種樹為常綠闊葉樹,跟“不夜城”發光的原理一樣,也是葉子裡含有大量的磷。這種磷釋放出來以後會和空氣中的氧氣結合成磷火,磷火能放出一種沒有熱度,也不能燃燒,但有光亮的冷光來。白天看不見,但在晴朗無風的夜晚,這些冷光聚攏起來,彷彿懸掛在山間的一盞盞燈籠,所以當地人又叫它“鬼樹”。 古巴還有一種美麗的發光植物,每當黃昏時花朵才開始綻放。這種花的花蕊中聚集了大量的磷,微風吹過,花蕊便星星點點地閃爍出明亮的異彩,彷彿無數螢火蟲在花蕊間翩翩起舞。有意思的是,一旦黑夜逝去,這種花就像完成了使命般,很快就凋謝了。 非洲甘比亞南斯明草原上還有一種名叫“路燈草”的植物,可以說是發光植物中的佼佼者。別看它小,它所發出的光亮,甚至可以與路燈相媲美。路燈草的葉片表面有著一層像銀霜一樣的晶珠,富含磷。每當夜幕降臨,這種草便閃閃發光,把周圍的一切照得十分清晰,當地居民把這種小草移到家門口充當“路燈”。 如今,加州大學的生物學家正利用一種特殊的內切割酶嫁接技術培育出人工發光植物。他們把螢火蟲細胞核內的發光基因“剪”下來,並用聯接酶將其“縫合”到一種作為移植媒介的細菌身上,經過培養再讓它感染菸草植株。這些植物長成後,就成了一株株發光植物,夜幕降臨,它們就會發出一片紫藍色的熒光。不過,這藍光只能在儀器下看到。轉自植物網
會發光的柳樹 在江蘇丹徒縣,曾有很多人看見幾株會發光的柳樹。白天,這些在田邊的腐朽樹樁絲毫不引人注目,可是到了夜間,它卻閃爍著神秘的、淺藍色的熒光,即使狂風暴雨、酷暑嚴寒也經久不息。這稀奇事很快就傳開了。 後來,經過專家研究終於解開了疑團。原來,會發光的不是柳樹,而是一種寄生在它身上的真菌——假蜜環菌。這種真菌在蘇、浙、皖一帶分佈很普遍,它們會找一些樹樁安身,長得像棉絮一樣的白色菌絲體吮吸著植物的養料,吃飽了就得意地閃著光! 至於假蜜環菌為什麼能發光,生物學家們研究發現,假蜜環菌的菌絲侵染了木材纖維以後,能分泌一些能分解木材的酶,這些酶可以將纖維素、木質素轉化為真菌能夠吸收的小分子物質,像葡萄糖、酚類等各種營養物。假蜜環菌的菌絲細胞得到這些食物後就開始不停地繁衍、長大,同時積累大量能夠用來產生熒光的物質。這些帶熒光的物質在熒光酶的催化作用下進行生物氧化,並把化學能轉化為光能,就成了我們所看到的生物光了。 可愛的發光蘑菇 澳洲草原上生長著一種叫星菊菌的蘑菇也會發光。當它的孢子隨著氣流漂泊時,閃著熒光的孢子就像一條變化莫測的綵帶,能照亮周圍大片的地區。在巴西熱帶森林裡,還生長著一種鬼筆菌。在夜幕降臨後,它就會發出一種綠寶石般的熒光,令人目眩。 科學家經過研究,從發光蘑菇的細胞組織中分離出了熒光素和熒光酶。研究人員還發現,發光蘑菇的光亮度及其永續性是受環境溫度及水分的制約,同時也因蘑菇本身的營養條件及衰老狀態的改變而變化的。發光蘑菇為什麼要發光呢?人們認為蘑菇利用發光的方式以吸引夜飛的昆蟲,幫助孢子的傳插。 沙灘上閃爍的腳印 100多年前,入侵新幾內亞島的荷蘭遠征軍為了防止土著人襲擊,在沿海處建立了一座城堡。一天晚上,烏雲密佈,風雨交加,一個荷蘭士兵前去海邊檢視船隻是否拴牢。這時,城堡上的人驚奇地發現,他走過的沙灘上留下了一串可怕的亮腳印。於是,大家懷疑他是魔鬼,或者會什麼巫術,就派人悄悄跟蹤這個士兵,可奉命前去跟蹤的人也留下了同樣的亮腳印。以後,這種現象又陸續發生了幾次,這下人們才知道,凡是風雨之夜,無論誰在沙灘上行走,都會發生同樣的情況。可究竟是什麼在發光呢? 直到20世紀80年代,人們才弄清楚這是一種甲藻在“作祟”。甲藻是一種藻類植物,細胞內含有熒光酶和熒光素,平時沒什麼特別,一旦被觸動、受到刺激或氧氣十分充足時,便會產生光亮。風雨之夜,當甲藻被海浪衝上沙灘後,由於雨水的浸潤,沒有馬上死去,這時如果有人在沙灘上行走,甲藻受到腳踩的刺激後,便會重新發光,亮腳印就是這樣產生的。 “燈籠樹”和“路燈草” 南非有一種叫做“不夜城”的蘆薈,到了晚上,就會有許多密密麻麻的小白光從植株身上閃出來。“不夜城”能夠發光,和人為因素有關。人們知道這種植物對磷和鈣有特殊的喜好,於是就在土壤中加入大量的磷和鈣。“不夜城”吸收這兩種物質後,植物葉面上那些角質層上的白刺,就會在黑暗裡發出光來。 江西井岡山地區還有一種“燈籠樹”,也能在夜裡發出光亮。這種樹為常綠闊葉樹,跟“不夜城”發光的原理一樣,也是葉子裡含有大量的磷。這種磷釋放出來以後會和空氣中的氧氣結合成磷火,磷火能放出一種沒有熱度,也不能燃燒,但有光亮的冷光來。白天看不見,但在晴朗無風的夜晚,這些冷光聚攏起來,彷彿懸掛在山間的一盞盞燈籠,所以當地人又叫它“鬼樹”。 古巴還有一種美麗的發光植物,每當黃昏時花朵才開始綻放。這種花的花蕊中聚集了大量的磷,微風吹過,花蕊便星星點點地閃爍出明亮的異彩,彷彿無數螢火蟲在花蕊間翩翩起舞。有意思的是,一旦黑夜逝去,這種花就像完成了使命般,很快就凋謝了。 非洲甘比亞南斯明草原上還有一種名叫“路燈草”的植物,可以說是發光植物中的佼佼者。別看它小,它所發出的光亮,甚至可以與路燈相媲美。路燈草的葉片表面有著一層像銀霜一樣的晶珠,富含磷。每當夜幕降臨,這種草便閃閃發光,把周圍的一切照得十分清晰,當地居民把這種小草移到家門口充當“路燈”。 如今,加州大學的生物學家正利用一種特殊的內切割酶嫁接技術培育出人工發光植物。他們把螢火蟲細胞核內的發光基因“剪”下來,並用聯接酶將其“縫合”到一種作為移植媒介的細菌身上,經過培養再讓它感染菸草植株。這些植物長成後,就成了一株株發光植物,夜幕降臨,它們就會發出一片紫藍色的熒光。不過,這藍光只能在儀器下看到。轉自植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