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泉邊看景
-
2 # 山水之墨白
53歲,每週跑步5次,已經跑了5年。在跑步過程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希望引起大家注意。
一位跑了5年的跑者,每次跑11㎞,跑完也很舒服。跑齡很長,而且跑步方式應該也很得當。從描述看得出來題主是一位嚴肅跑者,首先向您致敬!
按理說,這樣一位嚴肅跑者,他應該已經知道了平時該怎樣合理安排自己的跑步,並形成了習慣。
不過,人無完人,事無鉅細,終歸會有自己疏忽的地方。集思廣益,聽聽百家之言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言歸正傳。
根據我的經驗。我覺得,對於五十多歲的跑者來說,如果是健康跑,還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的。1.心率。對於跑步的人來說,心率是永恆的話題。心率低了鍛鍊效果不大,心率高了對健康不利。
只有心率處於自己最大心率60%-80%之間的有氧區間以內,也就是有氧跑步時,才能使我們的鍛鍊效果最大化。
而對於53歲的跑者,平時跑步時儘量把心率控制在132-135次/分鐘左右為最佳。
2.熱身拉伸。老司機們都應該知道跑前熱身和跑後拉伸的重要性。然而,有一些跑者平時並不重視,往往容易忽視這看似不起眼的環節。
跑前熱身跑後拉伸的環節一旦省略或是敷衍了事。傷病的隱患會在我們的身體裡悄悄地潛伏下來,一遇到合適的誘因,將會無情地爆發出來。許多跑步大神都是栽在了這個環節。
因此,不管再怎麼忙,也要堅持跑前熱身和跑後拉伸。每個動作至少30秒,整套動作下來不少於10分鐘。
最好晚上臨睡前,再用泡沫軸給肌肉來一次徹底地深層放鬆,既提高了睡眠質量,又緩解了肌肉疲勞。我現在也是一直堅持這樣做的。
3.力量。平時的力量訓練也是很有必要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肌肉力量也會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而跑步是一項需要全身肌肉共同參與的體育運動,可以說,肌肉力量對於跑者而言,是重中之重。
如果平時不重視肌肉的力量訓練,不僅我們的跑步能力會下降,而且會給我們引來各種莫名其妙的傷病。
因此,53歲的跑者平時一定要加強肌肉力量的訓練。
4.配速。53歲,知天命的年齡。到這個年齡,我們就應該遠離競速跑步,取而代之的是慢跑。
這個年齡段的人身體機能不可避免地在走下坡路。最好不要逞一時之勇,去參加各種比賽。即使報名參加了比賽,也要嚴格控制心率,不要讓心率進入無氧區間。
否則,萬一受傷。與年輕人相比,恢復時間就太漫長了。說不定還會毀了自己的跑步生涯,那就真的令人痛心疾首了。
以上簡單介紹了53歲的跑者,在平時的跑步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加油,讓我們一起跑到老,健康到老!
所以,就題主提出的問題,我的回答是:
53歲,每週跑步5次,已經跑了5年。在跑步過程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希望引起大家注意。
-
3 # 瑜魅一族76876
有興回答這個問題,首先為你點贊,這個年齡段有跑步要注意的東西很多,但仔細歸類就兩大類,一運動本身注意事項:運動前的充分熱身與跑步時的跑姿都必不可少,否則會當心運動受傷。二科學飲食方面的配合才可能讓你擁有更好的身體。適合自己的運動就是最好的!
-
4 # 福州禪武
有空多進行區域性肌肉訓練。
跑步是整體運動,特別是進入最後的跑階段,對身體的心肺機能的鍛鍊是很好的,你能感覺很舒服,說明你的機能和素質都達到了一定水平,使你的身體產生了非常好的適應性。
建議可以多做一些功能性的輔助性訓練。
例如,我們的身體在四十歲以後肌肉就開丟失,適當,合理的訓練一些肌肉,有益於延遲肌肉的衰退。另外人體在運動時,跑步是整體運動 ,就好比是一部車子,如果有時間我們對車的各零件進行維護就更好了。
腰部的力量、手臂的力量、腿部的力量、腳踝的力量、小腿的力等等。按現代的訓練理 論,請看下圖片,跑步可以理解為耐力、力量、靈敏、你可以增加柔韌訓練。
回覆列表
我今年也是53歲,堅持晨跑已近八年,但我每天的跑量只有六公里左右,然後再健走四公里,下午健走六公里。長期養成的習慣,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難以更改,也不想更改。
一是,要注意長期堅持。多年養成的運動習慣,基本已成了規律,一定要保持,不是特殊情況一定不要中斷。今年疫情初情,由於控制較嚴,沒有合適的場所跑步,停頓了兩三天,我就覺得很不適,後來我就在宿舍院裡堅持跑,也堅持了下來。
二是,要注意運動場所的選擇。跑步場所最好先擇遠離馬路、遠離人群的地方,專業跑步場地固然很好,但有些地方很不方便,建議多選擇溼地公園、鄉間小路等地,環境好,供氧足,感覺也很棒。
三是,要注意配速的控制。中老年人跑步,以鍛鍊身體為主要目的,堅持以平常訓練的配速跑就可以,不要太貪圖速度,把有氧運動變成無氧跑步,可能會增加不適感。
四是,要注意身體感覺的變化。長期堅持跑步,耐受力會越來越強,一般的不適問題都能很快抗過去;但是,如果覺得身體過度不適,有過度疲勞或者疼痛現象等,一定要高度重視,及時去醫院診治,發現問題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