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夏無蹤1

    中藥炮製是針對不同的藥材炮製的方法不同,如草烏,川烏,附子,南星,半夏,馬錢子的炮製是為了降低其藥性。如雞內金,龜板鱉甲穿山甲炮製是為了更好的吸收,如黃芪甘草炮製能調節藥物的偏性。

  • 2 # 膳食小茶包
    個人感想

    中藥炮製技術是中國最具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寶貴財富,一定要予以重視並立法加以保護。

    在我的家鄉—藥都亳州,這裡有全球最大的中藥材交易市場,這裡所交易的藥材,大部分是初加工飲片,初加工飲片和炮製後的飲片的藥性有的完全不同。購買時需注意,一般炮製後的飲片也和普通飲片長相不同。炮製後的飲片所散發出來的香味一般更濃郁。炮製後的飲片一般稱為制飲片,例如制白朮,制白芍。

    我曾去過南方藥都—玉林某飲片廠,去送貨的時候直接可以看到員工炮製藥材的過程,我覺得吧,既然炮製有相當的技術含量,就應該予以保護,或者予以房屋隔離,畢竟在行外人看來很複雜,但行內人一點就透。

    以下皆為收集自網上的炮製科普

    【技術解析】炮製技術是一種為了除去中藥的雜質和非藥用部分,消除或降低藥物的毒性、烈性或副作用,改變藥物的效能,使之適合臨床需要,使中藥便於製劑和貯藏的一種技術。

    絕大部分中藥材不能生用,必須經過炮製後才能運用於臨床。

    【百度百科】炮製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páo zhì,古同炮炙,指用中草藥原料製成藥物的過程。有火制、水制或水火共制等加工方法。目的主要是加強藥物效用,減除毒性或副作用,便於貯藏和便於服用等。

    【詞義解釋】用烘、炮、炒、洗、泡、漂、蒸、煮等方法加工中草藥。目的是消除或減低藥物的毒性,加強療效,便於製劑和貯藏,使藥物純淨。

    【詞義概述】中藥材在應用或製成劑型前 ,進行必要加工處理的過程。又稱炮炙、修事、修治等。其中炮炙也專指用火加工處理藥材的方法。由於中藥材大都是生藥,多附有泥土和其他異物,或有異味,或有毒性,或潮溼不宜於儲存等,經過一定的炮製處理,可以達到使藥材純淨、矯味、降低毒性和乾燥而不變質的目的。另外,炮製還有增強藥物療效,改變藥物效能,便於調劑製劑等作用。中藥炮製方法通常分為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和其他製法5大類。

    友情提示

    購買炮製中藥飲片一定要遵從醫囑!

  • 3 # 手機使用者59873619050

    關於中藥材的炮製,你懂幾分?

    中藥材的炮製一般分為火制、水制、水火共制和其它製法;

    一、水制

    水製法是炮製藥物最常用的方法,藥物炮製是否適宜,與水製法關係極大,許多藥材的有效成分大都能溶於水,苦處理不當,極易造成藥物有效成分的損失,並影響進一步的加工炮製。故應注意,凡水製品應按動、植、礦物等藥材的不同質,分別給予不同的處理。該泡則泡,該潤的則不可浸,應快洗的不要久洗,要水飛則水飛,使藥物質佳效高。

    常用的水製法有:洗、泡、潤、漂、飛等法,分述如下:

    1、洗,用水洗,去沙塵泥土和雜質。大多數藥物洗後就可乾燥入藥,或再經切制或其它的炮製處理。芳香類藥物應“搶水洗”,如防風、當歸,不可浸泡,注意及時乾燥,防止發黴。

    2、泡:將藥物加清水或液體輔料浸泡。……便於切片(如烏藥、草薢),加輔料浸泡,使其降低毒性並能改變藥性,如半夏、南星。……適當掌據時間,以保證藥材質量。

    3、潤:是洗、泡、浸等水製法中最基夲、最重要、最穩妥的方法,是藥材軟化重要手段之一。加工成飲片的藥材大多數都要採用潤法,……,……切線飲片完整,鮮豔美觀優質。……。

    4、澡:將藥物浸入長流水中時間泡浸和定時換水的方法。……,如昆布、海藻等。漂去血液腥臭,如紫河車。……。

    5、水飛:即用清水研磨藥物混懸沉澱細粉的方法。主要用於不溶性的礦物、貝殼類,目的是分離藥物中的雜質,防止藥物在粉碎過程中粉未飛揚,……,便於內服,易於吸收,。

    二、火製法

    將藥物直接或間接置火上加熱(並投入其所需輔料)使其乾燥、鬆脆、焦黃或成炭的處理藥物的一種方法。一般包括炒、炙、煅、煨、烘(焙)等方法。

    (一)炒:將修制的藥物或飲片置鍋內加熱翻動稱為炒。分清炒及加輔料炒兩種。

    1、清炒:根據炒的程度,可分微炒、炒黃、炒爆、炒焦、炮、炒炭六種。目的是緩和藥性,增強療效,便於粉碎和貯藏。

    (1)微炒:炒去水分至藥物表面微幹,但無顯著變化,如谷芽。

    (2)炒黃:用文火炒至藥物表西微黃為度。炒後可緩和藥物之偏性。如炒白芍等。

    (3)炒爆:炒至藥物爆裂為度,如車前子等等。

    (4)炒焦:用文火與武火之間炒至外表焦福色。內部深黃色為度。如焦山梔等等。

    (5)炮:用武火炒至發泡,外表焦黑色,內部焦黃色;或用砂炒至發泡,直至外表焦黑色時取鍾,……如炮姜等等。

    (6)炒炭:用武火炒至藥物外部呈焦黑色,內部呈焦褐色,滅盡火星,……,……如地榆炭等等。

    2、加入輔料炒:即將藥物與輔料置鍋內拌炒。……。

    (1)土炒:用灶心士、陳壁土、赤石脂等拌炒藥材,稱為士炒。……。

    (2)砂炒:又名砂燙。……如山甲等等。

    (3)米炒:將米與藥物置鍋內共炒,或先以溼米鍋閃,加熱使米粘附鍋底冒白煙,立即倒入藥物,炒至米焦藥黃……。

    (4)蛤粉炒(蛤粉燙):將蛤粉置鍋內加熱,倒入藥物炒至表面鼓起酥脆時取出,……如阿膠等。

    (二)炙:將藥物與液體輔料炒稱為炙,一般分為:

    1、蜜炙:將藥物與煉蜜(加水或酒適量)拌勻,或潤透,文火炒炒至表面呈金黃色或帶微帶焦斑,~……如黃芪等等。

    2、酒炙(又稱酒炒):將藥物與黃酒或米酒拌勻,待酒被藥物吸盡時,用文火炒至藥物表面呈黃色或微帶焦斑為度,……如黃芩等牌。

    (3)醋炙(又稱醋炒):用米醋為宜,操作方法同上。……如大戴等等。

    (4)鹽炙(又稱鹽水炒):先用水化開食鹽,操作同上……如鹽巴戟等緊。

    (5)薑汁炙(姜制):將鮮姜搗爛取汁,操作同上……,如薑汁炒黃蓮、竹茹等

    (6)甘草水制:將甘草汁與藥物拌句,……如吳茱萸等等。

    (三〉‘煅:利用高溫處理藥材的方法、稱為“煅。”其操作是將藥物直接或間接置於炭火中煅透,溫度要在300一500度,目的是除去刺激性物質,並使藥料體質酥鬆,易於粉碎及增強療效或改變藥性。易於煎出藥味和利於胃腸吸收。有部分藥物經過煅後引起化學變化,生成氧化物,同時將有機雜質燃盡,使藥物成分較純。

    煅的方法通常分為直火煅、燜火煅、罐煅、鍋煅等。

    |、直火煅:將藥物直接放在爐中煅至紅透,……如龍骨等等。

    2、燜火煅(又叫扣鍋煅):將藥物置鍋內,上蓋一小鍋,兩鍋介面處用溼紙條貼緊後用鹽坭封固,上壓一重物,置爐火上,先文火後武火進行煅燒。……如燈心炭等等。

    3、罐煅:將藥物裝入瓦罐或瓦缽內,置無煙爐火中以武火煅至紅透為度,如煅龍齒等等。

    4、鍋煅:將藥物置鐵鍋內用武火煅燒,如磁石等等。

    (四,)煨:用麵粉或溼紙包囊藥物,稍幹後,埋在適當的炭火中……,如煨肉蔻。

    (五)烘(焙):將藥物置於近火處,使所含水分慢慢蒸發,……讓其自行乾燥。

    三、水火共制

    將藥物透過水(或液體輔料)火共同處理的方法。目的是改變藥物效能和形態,降低毒性和刺激性,或矯味、矯臭。其方法可分:

    (一)蒸:將藥物置於太或竹製的蒸籠中,於開水鍋上蒸之。……如蒸甘草等等。

    (二)煮:將藥物與清水或液體輔料(如醋、藥汁等)共煮,可降低毒性和副作用。……如美、醋制烏頭等等。

    (三)燉:將藥物與輔料共同裝入小瓦罐內,密封於開水鍋內重東加熱。如酒燉大黃等。

    (四)淬:將煅或炒至老黃、鼓起的藥物趁熱迅速投入液體輔料(醋、藥汁等)中,……如鱉甲等。

    四、其它製法

    (一)法制(又叫複製法):加工和操作方法都比較複雜,無法簡單介紹……如制半夏(法夏)。

    (二)發酵:將藥物經過適當處理後置於適宜的地方,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使其發酵,改變原來的性質……如膽南星等等。

    (三)發芽:將需要發芽的藥物洗淨,稍浸溝,放在適宜的溼度下,使其發芽,……如谷芽等等

    (四)制霜:藥物經過去油,或其它加工方法制成鬆散粉末,稱為制霜,目的是降低毒性和副作用。

    1、種子類藥物去油後做粉末,如巴豆,蘇子,杏仁霜等。

    2某些藥物的炭,如百草霜。

    4、某些動物藥煅存性的骨質粉末,如鹿角霜。

    5、提淨,透過重結晶提純,將藥物中的雜質除去的方法,如牙硝、元明粉等。

    附:1、經炮\制後藥名不同,療效有異的藥物。

    (以上僅供參考,“由水平有限,自已也發現還有部分還未能表達",請諒)。

    補充:

    修切:包括修治(整修)和切制(切削)。目的是為了除去雜質、非藥用部分和黴蛀變質部分,使藥物純結,便於製成飲片,主要方法如下:

    (一)挑揀:分離不同的藥用部分和雜質,並按藥物大小、粗細、厚薄分類,便於製作。

    (二)’簸:即用簸箕將藥物揚簸(上下簸動)。除去泥土、雜質。

    (三)篩:按藥物情況造用不同孔徑的篩、籮。篩去雜質和區分藥物的大小。

    (四)刷:用刷子刷去藥物表面的絨毛和汙物,如枇杷葉去毛等。

    (五)燎:將質硬而有毛茸的藥材,懸放於火上燎燒,再用刷子刷淨,如香附等。

    (六)刮:用刀等利器颳去藥物表面的毛狀物等非藥用部分,如豹骨去筋肉等。

    (七)剔:用刀或其它適當的工具,挖去藥物或縫隙內不可入藥的部分或雜質,如豬苓等。

    (八)打:用石、鐵或銅製的白及搗杵(或機械),如去殼、去核或砸碎藥物。如河子去核,牡蠣打碎等。

    (九)碾:用碾槽碾去藥物表面的硬須、刺、表皮,或用於粉碎。如香附去鬚根,白蒺藜去刺等(碾槽又稱鐵研船)。

    (十)鎊:用特製的鎊刀或銼力,將藥物鎊銼成薄片或粉末狀。如犀角、羚羊角等(鎊刀又稱鍘刀)。

    (十一)抽:也稱“去心”。將藥物用水溫潤,待木心與皮肉部分脫離時,再行抽心。如丹皮等。

    (十二)劈:用刀或斧頭將堅硬的大塊藥物劈碎。如蘇木等。

    (十三)壓榨:用手工或機器擠壓出藥物中的油或鮮計。如巴豆去油,生薑取計。

    (十四)制絨:將藥物搗成絨狀。如艾絨、麻黃絨。(以上為治法)

    (十五)切:即切片。分手工和機械切片兩種。……常見切片的機格有:

    1、薄片:分極薄片(|毫米以下,薄片(1一1.5毫米和中片(1.5一2.5毫米)須切薄片者大部分是果類和圓形及根莖類藥材。如川芎等宜切成薄片。

    2、厚片:切成2.5一4毫米。如澤瀉、白朮等。

    3、直片:即順片如草烏等。

    4、斜片:將藥材斜放在刀床上切片,使飲片外形美觀,知小藥材常用此法,有二種形狀,一是切成較大斜面片,稱為竹葉片,如玄參等。另一種是切成較厚的小片,稱瓜子片,如人參等。

    5、段:歷來稱為“度”,分長短兩種。長的5釐米,稱為寸節,用於草本植物如茅根、車前草等。短節又稱末節,長約3釐米,用於易煎出藥效的藥材如荊芥等。

    、6.塊、有兩種情況需切成塊。一是不易切成其它形狀的藥材。二是含澱粉質重需反覆炮製加工的,即切成小塊、立方塊或長方塊。如首烏等,常切成約0.8釐米厚的長方塊。

    7、絲;不能切片的皮類和葉類藥材則只能切減絲,如陳皮等。

    8、圓片,也稱頂頭片、橫片。一般木質、根莖類藥材,多橫切成圓片,片厚根椐藥材質地軟硬而定。

    9、盤香片;是卷簡形藥材切成橫片,如厚朴等。

    上述主要是指手工切制的規格。

    (十六)粉碎:將藥材搗研戰細末,多用於製藥散或沖服藥。一般方法有:

    1、搗:將藥材搗碎成粉末。

    2、機械粉碎:將藥材用機械粉碎成粉末。

    3、研:用乳缽或球磨機、碾槽等將藥材研成細粉。

    4、銼:用銼將堅硬的藥材銼成粉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去世時,你的內心有多痛苦?對於“成長”一詞,又多了哪些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