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讀書的媽媽轅鳶

    我會。要說搶回來有點過分,應該說索要回來吧。

    不過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的,比如,如果是大家在一起玩的玩具,所有權並不屬於自己孩子,我會拿另一個陪孩子玩,告訴孩子那個玩具是大家的,別的小朋友先拿到的。我們只能等別人玩完了再玩。

    不過如果玩具的所有權是孩子,我會問問孩子,想不想讓對方玩,如果他想自己玩,我會幫助孩子要回來的。我覺得作為家長,首要任務就是保護孩子,不管是身體上的,還是心理上的,要讓孩子知道會有人給他撐腰的。

  • 2 # 積木育兒

    如果這個玩具是屬於孩子的,我們可以教他學會捍衛自己物品的所有權,也就是“物歸原主”。

    物歸原主,首先可以教會搶東西的孩子

    誰的東西歸誰,這是人際關係中最起碼的界限。一個小小孩子搶別人的東西,乍一看是無關緊要的。但是孩子若習慣了被滿足,那麼在人際交往中遇到有人拒絕他,就很可能無法承受。長大後,也容易因為不懂尊重別人和別人的界限,而遭遇人際關係上的困境。需要提醒的是,對待搶東西的小孩,大人的干預不能僅僅停留在語言上。3-5歲孩子,如果你覺得他做得不對,你一定要幫他從行為上去恢復到對的狀態,而不是僅僅告訴他,他不對。這個年齡,孩子的理解能力很有限,一句兩句輕描淡寫的語言說教很難真正奏效。

    所以,別以為你的孩子會搶東西、看起來夠厲害,甚至還佔了小便宜。殊不知,當你默許孩子越界行為的時候,你和孩子同樣都是在教孩子模糊邊界。

    物歸原主,更能教會被搶東西的孩子

    我們其實能夠憑藉自己的力量,很好地保護我們自己的權益。哪怕是在多子女家庭,該是哪個孩子的東西,就歸哪個。如果家裡老二太小,哭鬧著想玩老大的玩具老大卻不肯,這時最好的辦法,不是教訓老大,逼他分享、出讓自己的界限,而是抱走小的,轉移小寶寶的注意力。

    知道一直要求孩子忍讓,最要命的後果是什麼嗎?是一旦遇上校園霸凌,他們基本就慘了。

    從這個角度說,父母透過言行親自告訴孩子:你不必退讓,真的非常重要。如果一個孩子在父母的權威強壓之下,早早習慣了隱忍和服從,甚至討好,那麼當他遭遇霸凌之時,他的概念裡是沒有“反抗”二字的。甚至連求助可能都不會有。他會下意識地認定:表達是沒有用的,反抗也是沒有用的,我只能默默承受。

  • 3 # 幼師向陽

    你好,看到這個問題,我忍不住上來叨叨兩句。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在帶孩子過程中也經常會遇到這種問題。別人家的小孩能像自己家孩子的玩具。或者,我家的小孩去搶別人家孩子的玩具。

    那麼我通常的做法就是,我基本不管。

    因為,搶玩具這個行為,可能在大人的,眼裡特別的嚴重。但在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的眼裡。他就跟吃喝拉撒一樣正常的很。特別是對於很多年齡很小的幼兒而言。他基本沒有這個意識。

    幼兒根本就分不清楚哪個東西是他的,哪個東西是別人的。他去搶別人的玩具的出發點就是覺得那個東西好玩。

    所以對於此大人不要過分的大驚小怪。對於別的孩子來搶自己孩子的玩具,只要孩子不哭不鬧,就留給孩子自己解決。

    如果自己的孩子搶別的孩子的玩具。如果對方孩子,不吭聲,家長沒意見。也還是留給孩子自己處理。

    當然,如果對方家長有意見,或者出現哭鬧的情況,家長需要適當干預的。

  • 4 # nuen陳

    不可以哦 都說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你可以跟寶寶說我們還有很多玩具哦 那個玩具先給他玩 我們玩其他的待會在互相交換玩

  • 5 # 細節品味人生

    這真的是一個尷尬的問題,我自己也有孩子,也會遇到這種情況。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如果孩子的父母都在身邊,玩具被搶了,自家孩子比較老實,只會哇哇哭,不會去搶回來,大人都在身旁的話就不光是孩子的事情了,可以嘗試用來玩笑的口吻說:“你看,妹妹都在哭了,把玩具還給妹妹好嗎?”,這時候旁邊孩子的大人應該就會讓自己的孩子把玩具還回去了。

    一般家裡有兄弟姐妹的都比較會搶東西,獨生的因為平時在家沒有人跟著搶,所以比較老實。

  • 6 # 囉嗦育兒

    像這種情況應該所有媽媽或爸爸都會遇到,處理方式也會因各自性格不同而不同,結果也會因為處理方式不同而不同,有的小事化了,有的和平解決,有的矛盾升級……

    我覺得這種事情我們應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首先想想搶玩具的孩子,看看他家的大人是否在身邊,是否阻止或給予批評,因為孩子本身可能不知道搶玩具是不對的,需要父母的引導,搶可能是一下子的事,如果父母沒有關注孩子,那就會錯過引導的機會。

    我不會輕易去批評別人的孩子,因為我覺得孩子本身不懂事,需要大人的引導,如果他的父母不在身邊,我會告訴他:“搶玩具是不對的哦,如果你很喜歡玩,可以跟這個小朋友商量一下,這樣不是很好嗎?”我這樣做過很多次,一般孩子們都是很開心的解決。

    如果孩子還是不肯把玩具還回來,那我也不會強求,我道理會跟他講明,然後告訴我的孩子:“他搶玩具是不對的,媽媽批評了他,如果你喜歡的玩具,下次自己要看好,不要讓別人再搶走了,媽媽相信你可以做得到,同時你也不可以去搶別人的玩具哦,要不然別人就會跟你一樣難過!”

    如果是現場我一般是這樣處理,有時候我是不參與,任由孩子們自己去,過後我會跟我的孩子探討這個問題,問問他為什麼不敢去搶,問問他的想法,然後會告訴他:要保護好自己的東西。我是絕對不會替孩子去把玩具搶回來的。

  • 7 # Carrie萌育兒研習社

    其實對於學齡前、甚至還沒上幼兒園的2、3歲孩子來說,在玩耍的過程中被推搡、被搶玩具,甚至兩個小朋友打起來,這些孩子間的衝突是經常發生的。

    孩子的想法很簡單:

    要是不影響自己玩,就不太在意;

    要是對自己影響有點大,比如最喜歡的玩具被拿走了,那就只想去取回自己的東西、保護自己的利益。

    為了這個目的,孩子會用上自己習慣的各種方法,比如大哭,比如跟爸爸媽媽告狀,讓爸爸媽媽幫自己搶回來,比如自己上手跟對方小朋友搶回來、打架……

    這些方法好不好呢?

    不管是被搶了就大哭,還是跟大人告狀,還是打架,我們成年人知道:我們自己通常是不會這樣做的。因為這些行為不太符合現在這個社會的道德和規範。

    只是對孩子來說,他們現在還小,即便這樣做了,大家都不會責怪,對孩子的寬容度會比較高。只要在孩子們漸漸長大的過程中,能慢慢改正就好了。

    這其實也正是教育的意義之一: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地教會孩子,接受現有社會的道德規範與行為準則, 遇到了問題,能夠在規範允許的範圍內,做出合適的反應。

    那麼,從這個意義出發,孩子的玩具被別的小朋友搶走了,大人要不要幫忙搶回來?這已經不是重點,我們教育的重點應該是:教會孩子,遇到這樣的衝突,可以如何解決,而且是用比較符合這個社會的規範和道德的方式來解決。

    所以,孩子要是遇上了被人搶玩具這件事,雖然會很傷心難過,但也正是一個練習處理矛盾和衝突的機會。

    這是孩子的社交必修課,“社交”這件事真不能紙上談兵,孩子需要豐富的經驗來練就,所謂:發生才有機會。

    因此,發生了“搶玩具事件”,如果不是太嚴重,大人可以先不介入,先觀察看看這兩個孩子怎麼樣去解決這個問題。

    孩子的力量本身就不大,打一下碰一下其實並不會太危險。我們可以觀察等待,讓孩子自己想到解決的辦法、和別人相處的方法。孩子自己想到的一定比大人教的要好。

    如果矛盾升級了,那家長肯定要介入,幫助孩子處理,具體可以這樣做:

    第一、趕緊把兩個孩子分開。

    分開孩子們是為了避免進一步的傷害,然後趕緊的去安慰玩具被搶了、被推搡了的孩子。他現在可是最需要愛的時候。

    第二、說出他的情緒。

    當你給孩子當下的情緒貼一個標籤,說出他現在是難過、是悲傷、是委屈,天然就有安慰的作用。你可以蹲下來,抱抱他:“寶寶玩具被搶了,媽媽知道寶寶現在可難過/委屈/傷心/生氣了!”

    孩子在你的安慰下,會漸漸的平靜下來,好像沒什麼事兒了。但我知道,很多家長心裡還是有疑問的:我難道只要安慰他就可以了嗎?這不跟息事寧人差不多嗎?我家小孩以後不會有心理陰影嗎?

    當然不是能只是安慰,我們要教會孩子合理地解釋這件事,還要利用這個機會,給孩子一個孩子正確的社交示範。很多時候,真正傷害孩子的不是這件事兒,而是大人對這件事兒的解釋。所以:

    第三、給孩子一個合理的解釋風格

    孩子被欺負了,這肯定是件不好的、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我們就把它解釋為短時間、小範圍的、偶爾發生的特別事件,這樣能儘量減少這件事對孩子的心理造成的影響。我們可以說:

    “今天我們遇到的這個哥哥因為太喜歡你手裡的小火車玩具,才跟你搶起來的。

    言下之意:

    明天我們就不會再被搶了;下次遇到的不是這個哥哥,也不會被搶了;如果不拿這個小火車玩具也不會被搶了;

    有時候家長自己也很生氣,很容易脫口而出:

    “這個哥哥怎麼回事,老是喜歡搶玩具打小朋友!”

    一說“老是喜歡”,那被打了的孩子就會覺得:

    “完了,自己好像要被這個哥哥搶一輩子玩具了!”

    這就更可怕了,孩子可能覺得自己以後總是會被欺負。

    第四、利用這個機會,教會孩子,除了搶,還有很多方法處理這個問題“這是我的!”“請你坐過去一點!”“你去玩那個吧!”

    前兩句語氣嚴肅、言簡意賅,有威懾力;

    後一句給對方提供了一個方法,有威懾力的同時,還很可能把對方的注意力轉移了。

    千萬別複雜!字一多,威懾力下降,孩子還不容易學會。

    要知道,這幾個句子,我們成年人看來簡單,但我們要教的是學齡前的孩子,要震懾的那個小孩,也是學齡前的孩子。

    教會自己的孩子說這樣的句子,然後陪著你的孩子去和對方孩子說幾次:

    這是我的!請你坐過去一點!

    幾次之後,你的孩子自己處理起這樣的衝突,會更有信心,他能在沒有家長陪伴的情況下,自己跟對方“談判”好。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們來說(學齡期孩子出現的校園欺凌是另一回事),語言的震懾力是很有效果的。

    除此之外,還可以漸漸教會孩子說下面這些句子:

    “我過一會兒借你玩一下”“我用我的小汽車和你換,好不好”“你等一會兒再來問我要”……

    如果孩子能使用這些商議性的句子,主動提出建議,能那再遇到孩子間的小矛盾和小衝突,他就知道,除了打架,還有好多更好的處理方式呢!

    沒必要哭,沒必要害怕,沒必要找爸爸媽媽,自己就能解決。

  • 8 # 楊小帥媽媽

    我的態度是不幫孩子搶,孩子可以自己搶。

    孩子自己能不能保護自己的玩具,這屬於一個階段性的問題。

    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我也一直很擔心。孩子的玩具被人搶,孩子只知道跑到我跟前哭,邊哭邊訴說著玩具被搶的事實。而我會帶著他,去找搶他玩具的小朋友,會跟搶他玩具的小朋友講道理,會給小朋友說的很明確,這個玩具是某某小寶寶的,不是你的,你要玩他的玩具要跟他商量,沒有經過他的允許,不能搶他的玩具。要麼就兩個人一起玩。都是經過兩個小孩同意的,自己只做引導。當兩個小孩分開後,我會很認真的跟自己的孩子說,以後遇到這個這樣的問題,孩子應該怎麼做,應該怎麼說,應該怎麼保護自己的玩具。

    現在孩子上幼兒園了,接觸的小朋友會更多一點,完全可以分得清什麼是我的,什麼是你的。當別的小朋友搶他玩具時,他會一把推開別的小朋友說:“這是我的,你拿你的玩。”現在我基本上不用做引導。孩子可以很好的保護著她的東西。我只需要看到孩子沒有因為玩具打架哭鬧就可以了。

    孩子到一定階段可以分的清:你的我的,大家的。所以家長不用太過於擔心。孩子每一個階段和每一個階段的心理狀態是不一樣的。

  • 9 # 平衡車特搜

    我不會親自幫他搶回來。畢竟,大人不能跟孩子計較。

    但我會陪他一起,讓他自己把玩具要回來。

    我會告訴他

    1、玩具是自己的,只有自己有權決定怎麼玩。搶玩具是不對的。

    別的小朋友如果來搶,先警告他,不要搶玩具。

    如果對方硬要搶,那我們就再拿回來。

    2、別人的玩具,我們也不能搶。如果想玩,可以試試拿自己的玩具去換。

    如果對方不願意換就算了。媽媽看到同樣的玩具會買給他。

    所以,我家兒子一直界限很分明。

  • 10 # 愛吃草莓的小西柚

    看著自己寶寶玩得正好的玩具被搶走,家長心裡難免覺得不平。放任不管覺得寶寶受委屈,介入又覺得有點小題大做,爸爸媽媽到底該怎麼處理才好呢?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寶寶對失去玩具並沒什麼太大的反應,經常會轉身拿起另一個玩具又繼續開心地玩去了。這是因為寶寶的物權意識是逐漸發展起來的,只有在建立了物權意識之後,寶寶才會對“我的”產生認知,失去時才會有情緒的變化。所以如果寶寶沒什麼反應,家長其實完全可以不用理會。 如果寶寶反應比較強烈,萬一孩子被搶,他自己去索要,家長也不要為了面子去阻止孩子保護自己心中所愛,如果對方小朋友強勢,那麼家長就需要適當干預一下。但干預並不是幫寶寶搶回來,當寶寶失去自己的玩具時,我們可以轉移注意力,用其他的玩具或小零食吸引寶寶轉移注意力。家長應該充分表達對寶寶情緒的理解,告訴他“媽媽知道你的玩具被搶走了很難過!你很喜歡那個玩具對嗎?”同時透過撫摸或擁抱來安撫寶寶,讓寶寶在被理解當中發洩情緒,並慢慢平復下來。對於寶Bora說,在他還幼小的時候,你是唯一會保護他的人。如果連你都不向著他,還會有誰會向著他呢? 在寶寶之間的社交上,並不存在真正的惡意, 而只是各自都沉浸在自我世界裡而已。所以家長不應該用成人的思維來看待寶寶的行為,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只充當寶寶衝突時的調解員,負責把他們分開就好。給寶寶足夠的安撫和共情,剩下的交給寶寶自己面對。你會發現上一分鐘還在哭鬧爭奪的兩個人,下一分鐘已經各玩各的就像不曾發生過爭搶一樣,寶寶的世界其實是很簡單的。在平時的時候,不要總是所有的東西讓寶寶獨佔,可以多和寶寶玩你一個我一個的遊戲,多告訴寶寶“可以給媽媽也玩一下小兔子嗎?”或者“媽媽也想嚐嚐寶寶的點心” 讓寶寶逐漸習慣分享,這對與寶寶儘快適應和小朋友的相處是有好處的。

  • 11 # 靚媽曉麥

    首先,我是肯定會的。

    很多人說,小孩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搶了,你一個大人怎麼好意思搶回來?我好意思的。為什麼呢?

    第一:因為我寶寶很遵守借的規則。還在我手上抱的時候,我就開始跟他說,如果借別人玩具,一定要經過別人同意。

    但是呢,有些小孩他看到小寶寶手上有玩具,直接拿走。而且不給還大哭大鬧。

    我家寶寶又特別遵守規則,所以如果大朋友搶走他玩具。他哭著要,我就問:可以還給弟弟嗎?如果那個小孩不還,家長也不說話,那我直接拿回來遞給我寶寶。

    沒有什麼不好意思,本來就是我們家的玩具。我寶寶願意借就借,不願意借,你就得還回來。

    第二:家長一定要站在自己孩子這邊!

    有些家長看到自己小孩不願借玩具,就數落自己小孩小氣。其實有什麼小氣的呢?那是他的,借與不借都在情理之中。

    我一直跟我寶寶說:你的玩具,你願意借就借,不願意借就拒絕。當然,別的小朋友也有拒絕借給你的權利。

    所以如果你小孩不願意借,一定要支援他。只有你站在他這邊,他內心才會足夠強大,當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搶走了,才勇於說不!

    小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慢慢摸索,多多學習,孩子會越來越好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餐飲行業為什麼能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