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天看盤口

    最後一輪辯論焦灼,拜登仍暫佔上風

    2020-10-25(以下摘自網路,僅部分個人觀點參考,依此入市操作,風險自擔)

      臺北時間10月23日,美國大選最後一輪辯論如期舉行;本輪辯論未表現出像首輪那樣“一邊倒”的情況。主要要點包括:1)特朗普攻擊拜登之子的醜聞,拜登則以特朗普逃稅還擊;2)拜登表示會按國際準則處理對華問題,不會像特朗普一樣盲目攻擊;3)在財政刺激難產問題上,兩黨互相“甩鍋”;4)拜登表示堅定推進清潔能源,並提議削減對油氣行業的補助;5)特朗普承諾連任後儘快減稅,而拜登則支援提高最低時薪;6)拜登批評特朗普“白人至上”主義激化社會矛盾。辯論期間,美國三大股指期貨小幅震盪下降後反彈,10年國債利率仍在0.855%中樞附近小幅震盪。

      截至臺北時間10月23日午間,自9月份可以開始提前郵寄投票起,已有約4870萬人完成投票,但有約超70%的選民選擇以郵寄方式投票,為選舉結果的統計和公佈增加了難度。據Election Project調查,其中約51%為民主黨支持者,27%為共和黨票倉,剩餘22%為中間選票。我們預計在本輪總統辯論後的週五和週末,可能會有更多選民參與投票。

      特朗普的支援率自他感染新冠後大幅下滑,而他正透過各種方式爭取選民、攪動選情。加上拜登受小兒子亨特醜聞事件衝擊,至10月23日,拜登的領先優勢相對10月上旬有所收窄。搖擺州方面,據民調,特朗普在俄亥俄州的支援率實現反超;但拜登在所有搖擺州當中,相對特朗普的選舉人票優勢仍然較大。關於參眾兩院可能的席位分佈,10/22資料顯示相對一週前整體變化不大,但參議院民主-共和兩黨可能的席位對比變得更為膠著。

      如我們此前深度報告《美國大選結果“排列組合”之影響》中所詳細分析的,雖然領先已然收窄,但目前大選最可能的情形仍是拜登+民主黨參議院/眾議院的“橫掃”組合,這可能對應總額最可觀的短期財政“組合拳”。可能性較大的四種情形依次為民主黨“橫掃”、拜登+共和黨參議院+民主黨眾議院、特朗普+共和黨參議院+民主黨眾議院、共和黨“橫掃”。民主黨的主要思路是強刺激+加稅+擴大基建的財政擴張組合,同時注重改善收入分配,重建國際合作機制;共和黨-特朗普則主推繼續輕賦稅+低利率+促消費及資本開支。民主黨“橫掃”可能提振經濟短期復甦力度和通脹預期,支撐美元指數,推動美債利率曲線陡峭化,同時觸發美股短期的風格切換。

      在拜登+共和黨參議院+民主黨眾議院組合下,財政政策組合可能會更顧及“平衡”;特朗普+共和黨參議院+民主黨眾議院組合將大體維持現有政治生態;而共和黨橫掃這一機率較小的組合下,特朗普有望推動進一步減稅,注重提振企業盈利及資產價格。

      多種因素可能影響大選結果,仍需關注不確定性因素,再次重申不同的選舉結果對應不同的政策組合及資產價格反應(仍參見我們上文引用的深度報告)。1)疫情可能令更多選民選擇郵寄投票,選舉結果公佈時間存在推遲可能性,“選舉日”很可能變成“選舉周”,甚至成為“選舉月”;2)若特朗普敗選,可能質疑選舉結果合法性。從11月初的美國大選日至明年1月份的新任總統就職日,仍存在出現黑天鵝事件的可能性,可能令風險資產呈現“Risk Off”的表現,權益資產可能受盈利預期下調和估值調整雙重影響。當前標普500股指市盈率明顯高於1990年至今歷史均值,納斯達克股指市盈率明顯高於2004年至今歷史均值,更需關注估值和利率中樞的邊際變化。

      風險提示:各項因素影響下,美國大選結果可能延遲公佈、新當選的總統和議會在政策制定方面仍有不確定性、新任總統帶來國際關係戰略制定,大國博弈和資產價格波動方面的不確定性。

    個人觀點:

    1:選舉公佈結果11月4日至1月20日上任期間,仍有動盪局勢發展,

    2:若拜勝,清潔能源仍有小高潮!但已經是至高點注意瞭解,

    3:國內大資金調倉換股節點,會利用事件反覆寬幅震盪,啟動點會等對華事件明朗前快速連陽拉昇;

    4:注意美元強勢或者弱勢對人民匯率的影響!如美擴張的財政加大對基建投資帶來的風格切換;

    5:不管誰當選對大國博弈在未來五年只會更激烈,但節奏與方式方向發展會有改變!

    6:結合國內十四五規劃政策調整應以安全為主線(如:能源安全、科技安全、消費安全、醫療安全、國防安全等);

    7:策略上採取跟隨策略(倉位控制節奏上分批進行)如叮滬深資金流入持續性及公募基金調倉換股主線方向上!

  • 2 # 金承浩說金融

    距離11月3號越來越近。

    美國大選即將到來,目前市場反應還不是很強烈,大選之前,金銀一直跟隨美國新一輪刺激法案而上下波動,但是訊息反覆無常,一會透過,一會沒透過,短期讓市場難以走出趨勢性行情。

    再加上日線又處在4浪中,4浪本身複雜多變。

    隨著市場對刺激法案出臺落地的預期慢慢變弱,未來就算出臺,短期對市場的衝擊力也沒有那麼大了,換句話說,被市場消化了一些。

    但是中長期對金銀的助推是強勁的,後勁大!

    比如後續經濟刺激法案出來後,如果出臺的刺激法案規模比原來的2.2-2萬億小,金銀表現出來的尿性很可能短線會跳水一波,再漲。

    ........................

    關於大選就不做分析了,網上有很多分析文章,上週也寫了一篇,有興趣的可以去翻下。

    後續需要警惕大選結果有爭議,風險情緒被打壓,轉而資金短期湧入美元,那時黃金短線可能會跟隨股市同步下跌。

    亦可能出現美元、金銀同漲的局面,這些情況都需要考慮進去,這個時候就不要一味地在技術層面分析來分析去了,沒卵用!什麼這線、那線,一個訊息讓你變成毛線。

    哪種情況,不知道!如果誰和你說帶你提前佈局大選行情,就是扯淡。

    .................

    幾個值得思考的底層邏輯:

    1、目前美國基準利率繼續維持在0利率。

    2、美債收益率依然維持在歷史低位,雖然這幾天有所反彈並且在0.8%以上,這裡指的是10年美債收益率。

    3、高美聯儲資產負債加美政府財政赤字再加後面新一輪的QE(經濟刺激救助計劃)。

    以上三點加在一起,金銀中長期都是看漲,現在需要時刻關注的就是自2074下跌以來何時結束,1848是不是低點,這才是需要思考的點。

    另外,美國大選結束後,如果順利,沒有出現權利交接混亂問題,後面得緣政治將會出現新的黑天鵝和一些避險事件,大選期間反而地緣這塊是安靜的。

    至於為什麼,大家都清楚,如果現在誰挑事,川普將會有發揮的餘地。大選以後才是地緣政治發生的高峰期,尤其是伊朗,人家想報仇啊。

    .....................

    華爾街的金融戰略是和美國的軍事戰略協同的,這裡還包括不要臉的美聯儲。

    目的就是為了掠取全球,而美元當前輸出的主要目的首先是在全球製造資產泡沫,然後刺破、再去抄底優質資產,這都是長期的佈局。等韭菜成熟以後,他們盡情揮舞著鐮刀開始收割。

    未來疫情一旦好轉,經濟預期有所上行,流動性提高,經濟活動回暖,實際通脹走高,全球大宗商品的價格一定會被海量超發貨幣推高。

    所以最後,金銀在大選期間如果遇到黃金坑一定是毫不猶豫的買入,現在比較不確定的是大選結果出來,金銀是先跌再漲,還是先漲再跌,再漲。

    1848不破,越接近這裡越做多,如果意外跌破再從長計議,多維度去觀察資金的動態。再做判斷。

    大選前,1882、1872以及1862這幾個點都是值得嘗試做多的點。建議是寧願等做多,不去做空。做多賺大錢,做空賺快錢。

    風險將至,穩妥出手,不急於一時,不要死在黎明前。年底前具有俱佳的機會!

    ...........................

    另外雙十一快到了,前幾天有粉絲問我能不能搞一期雙十一交易專場,帶帶小資金的入場粉絲。

    學習正確交易思路,提前掌握市場動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資料終端在資料網中的作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