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奮鬥夢w

    我是四川的,也是讀土木工程專業,而且是最基礎的工民建專業!就是施工員。當年08年高三畢業,剛好地震,家人介紹說搞建築好掙錢的!以後好就業的!於是我就選擇了建築行業!等到我到了11年畢業的時候,個人現在覺得當時建築行業正好過了巔峰期了!好像記得當年發生了一件事就是國家政策限制在宣傳樓盤的時候禁止出現(豪宅)還是什麼虛假的宣傳詞語!反正就是開始走下坡路了!有點日落西山的意思。而且由於地震的原因,當年選讀土木工程專業的人特別特別多,絕對的爆滿!很多學校都增加班了的!

    現在啊,建築行業感覺已經是在不的行了。像我們這樣的人,有5,6年的經驗人,要多少有多少的,而且工資都壓的很低的。而且開發商也少了很多的,就拿我所在的工地周邊來說,是四川的一個普通縣城,已經有2,3年沒有開新樓盤的了!如果你是一個準備讀土木的建議你還是轉專業的,當然有關係有人脈的除外!

    另外一個就是工資問題啦,現在的工地很難把工資拿完了,有,但很少!我們做施工的還好點兒,一樣的有拖延的!經常可以看到工人鬧工資的,特別是要過年的時候,還有8月底學生開學家長要工資!很多老闆跑路的!當然有關係有人脈的除外!

    說了那麼多總結下還是那句話,沒有人脈,沒關係,就儘量的遠離工地!

    傳幾張工地苦逼的生活圖片吧

  • 2 # 峰聽

    15年一般三本土木工程房建專業畢業去了一個一般的國企,幹了兩個個月的廠房的基礎,然後去做了差不多一年的房建,從基礎開始幹起,一個人當幾個人幹,各種雜活,通宵抽水,剛來時,兩隻手提一隻水泵都難,到後面一隻手提一隻,還帶一根水管,晚上通宵抽水,通宵打混凝土,有時從早上八點一直幹到第二天八點,一分加班費沒有,領導說工長不加夜班,還好我們有三個見習生,輪流來,也不知道到當時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半年瘦了二十多斤,腹肌都出來了,好不容易混到主體結束,苦的累的幹完了,公司接了路橋的活,沒人了,就拉我去了,我是拒絕的,我是房建專業,不想做路橋,可是也沒辦法,還是去了,在市裡,剛到,看橋樑圖紙密密麻麻一點不懂,花了一個多星期才勉強看懂,想想也算差不多混出一點樣子吧,剛轉正沒多久就去做工長了,還配了兩個實習生,幹了半年多,人也懶了,因為市裡,加上是舊路改造,地下東西多,我也不用管打樁,只管樁以上部分,所以經常不忙,外面都是吃東西的地方,每天上班帶著一群小弟到處吃東西,晚上還吃夜宵,半年不到一下子長了三十斤。說多都是淚,個人覺得讀了十幾年的書一輩子幹施工很累,在這公司工資也不高,平時累死累活就發兩千八左右,包年終獎平均下來一個月四千多,和幹資料的差不多,平時沒加班費。所以感覺很不開心,想好了頂多也是幹到合同到期。打算去找個監理單位當兩年監理,好有時間考一建。然後再評中工,再考監理工程師。理想人生計劃就這樣了,搞完那麼多也差不多等著養老了。真的幹工地很累,每天就是和鋼筋,模板,混凝土打交道。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不會再選土木。這是我一年多的"真實寫照。

  • 3 # 若晴要穿越

    答主半年前從中建五局辭職出來,就答主自己的情況來看,有些事我覺得有必要同要選擇專業的高考考生或者要找工作的畢業生說明一下。答主直到現在都喜歡自己的專業,但是不喜歡這個專業面臨的工作。這就是我前邊說過的情況。官方的說法是這樣的,土木工程培養的都是結構工程師,從事結構相關的專業,我們可能想到的是那種牛逼哄哄的在現場拿著圖紙指揮的,或者在設計院裡好多人牛逼哄哄開研討會,計算,然後做設計方案。

    然而實際情況是大部分土木方向的學生由於市場和需求不同,常見的就業方向分三種。第一是甲方就是我們常見的房地產開發商,這種企業由於前幾年的市場萎縮,對人員的招收標準越來越嚴格。基本上非重點高校的研究生,沒有關係的話沒有什麼可能,上邊有同濟的同行出來說過他們學校的情況了,我想也給題主一個客觀的瞭解吧,畢竟同濟是全國公認土木最好的。

    第二,是設計院,這個相對來說容易一點。這幾年一般的標準就是研究生即可,當然大院和好的設計院要求依然比較嚴格,小的地方性的設計院,也普遍要求研究生。但是由於建築行業常常出現趕工期的情況,所以就會出現,閒的時候閒到死,忙的時候連著半個月一個月熬夜加班的。而且他們所謂的熬夜我見識過,往往要畫圖到夜裡兩點三點。至於我們所想的牛逼哄哄的景象基本上沒有。原因是現在的結構方案,除非特別複雜,一般情況下軟體基本上可以傻瓜式做出來,只不過建好必要的模型後,軟體會自動計算出來,人工除錯必要的引數和尺寸即可。所以在設計院也沒有什麼技術性可言,基本上就是一個懂設計規範的畫圖匠,沒有想的那麼高階和有技術性。一般情況下不是複雜的結構,一兩個設計員就可以完成設計工作。這也就從側面說明了,這個職業其實沒有那麼高階。

    第三個也是大部分土木人做的工作,在現場做施工管理類崗位。這個崗位大家能聯想到的可能是包工頭,可能是紙醉金迷。恩,其實並不是,或者說是這樣的,但是基本上和你沒有什麼關係。做施工的終極目標就是做專案經理,就是一個工程的全權負責人,工資高,油水多是外界的共同認識(其實我沒有這麼覺得)。

    由於答主之前是在中建五局(不知道的同志們簡單的認同為全國最大的國有建築類公司)做過施工方向的工作,所以答主想把這一塊詳細的講一下。

    答主在學校裡得成績不錯。全專業排名前三。由於沒有準備去到設計院工作。所以沒有考研的打算,後來就準備幹施工了。然而招收我的那年,公司對新員工的要求也突然增高,從之前的普通一本升級為了要求985和211,這其實從側面反映出了建築業的不景氣。前幾年的建築業風生水起的時候,甚至最普通的二三本在我們公司,只要你願意來都是輕輕鬆鬆的。正是由於供大於需才導致公司對員工得要求水漲船高。

    先給大家普及一下,現場的組織結構。之所以和大家說這些,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讓剛畢業的學生清楚自己將要做什麼崗位。有些人自己都不清楚以後要幹嘛就稀裡糊塗的簽了工作和填飽了專業,後來發現自己乾的不是自己想的崗位和專業,徒增煩惱。

    還是老規矩,先從官方的說法來吧。

    一、老大是專案經理了,這個毋庸置疑,下邊會有三條主線條。

    (一)、生產線條,這個線條主要的負責現場施工管理和保證工程進度,施工安全。其實這個線條就是我們現場最後的執行層。這個線條的老大就是生產經理,下邊有安全部、物資部、和工程部。

    物資部比較簡單,說白了就是進材料的,鋼筋混凝土還有模板腳手架之類的。這個部門下邊小弟就是材料員,這個崗位的工作基本就是做做帳,做做手續,在僱傭一個收材料的人就好了。

    安全部,這個部門的作用就是監督現場的安全問題,比如工人的安全帽問題啦,電箱的擺放防火問題,還有腳手架架設和塔吊的安裝問題,場內安全措施問題。部門下職員就是安全員,部門經理就是安全經理。

    另一個部門是工程部,直接面對工人和包工頭,監督工程質量和進度,也是最辛苦的部門。部門有一個工程部經理,下邊的小弟就是我們常說的施工員。老實講這個崗位和部門的技術含量不高。就是簡單的能看懂圖,就好了。其實我後來發現好多人都不看圖,只要能看到工人和包工頭按要求把東西按節點(比如出正負零)做出來就好了,我甚至見過做錯了一道牆所有人都不知道,然後澆築好了,直到總工去了現場,才發現問題,然後砸了的情況。

    (二)、技術線條,這個線條的老大是總工程師,這個線條相對來說技術含量高一點。算是現場幹對技術要求最高的了。專案上所有的技術性的問題都是這個線條來處理,包括施工方案,工程進度的編制,圖紙上的問題反映,同設計院溝通的問題,還有一些同政府對接的資料問題,也是這個線條來處理,這個線條對規範和政府對建築工地的相關規定要求需要有一定的掌握,和甲方和監理對接比較多。原因是因為需要直接面對他們交接必要的工程資料,包括圖紙,工程資料。這個線條分三部分,技術部、資料室、實驗室。

    首先是技術部,下設技術部經理和技術員。這部門主要工作就是出一些施工方案(較複雜的施工方案需要總工親自做,技術部配合出圖和修修補補)和繪製一些指導現場的圖紙和政府所需資料的圖紙。工程前期可能需要做部分測繪工作,包括我們的工程開挖和工程技術定位工作,等施工隊進駐後將必要的軸線和 定位點交給他們後就可以不用太多管理這一塊了,基本就是做做軸線和控制點標高的複核工作。

    資料室,這個大家應該清楚,基本上就是用來做各種施工資料,包括政府備案資料,和甲方監理方需要乙方出的資料,需要懂各種政策要求。工作量不小尤其是後期的時候,下邊的小弟是我們常說的資料員。往往能看到兩個人作出四五個檔案櫃的東西。

    還有就是實驗室。一般配有一個實驗員,主要的工作就是對現場的混凝土和鋼筋定期取樣和做實驗樣塊的養護。手下會配備一到兩個農民工幫忙搬運試塊。一般現場是不會做什麼拉昇實驗之類的,就是把做好的試塊按照規範要求進行養護,然後定期送到現場固定簽約的實驗室去就好了。

    (三)、商務合約線條,這個線條老大就是商務經理。這個線條負責的事情基本上就是關於合同和預結算的問題,一般負責專案前期的招投標,還有專案成本的預算和各個材料商,包工頭的招投標和結算問題。有時會負責由於部分現場變動導致的同合同不符合的額外預結算問題(專業點叫簽證)。這個線條下邊也就一個部門就是商務合約部,下邊一個部門經理,外加幾個預算員和合約員,一邊情況下大家沒有分的那麼清楚,就是預算合約一起做。一般施工單位招收女生後基本上會放到這個部門去。

    .

    (四)、還有一個獨立的部門就是辦公室,這個部門要做的就是做好大家的後勤保障,照顧好大家的衣食住行。包括部分會議室內安排。說白了就是打雜的。除了工程上的事情不用管外,大家的衣食住行,文娛活動,都需要這個部門來做,然而這個部門基本上就是上邊的領導的家屬來做的。一般女生輪不到。

    好了,基本情況就是這些。這是在央企裡邊,比較大商務公司或者大的專案下基本配置就是這些,

    在一些小的專案或者公司下,技術線條和工程線條會合並,也就是說有的人要身兼數職,又做技術員又做施工員的,省略辦公室,不過資料員一般人沒有辦法兼職,這個不容易。然後專案經理會兼生產經理和物資經理,總工不能省。預結算和合同交給專門的預算公司去做。

    二、

    一般本科畢業的學生做的是技術員和施工員。其他崗位極少情況下也會做。所以我先詳細的講一下這兩個崗位也為各位選擇專業和找工作有一個預判吧。

    (一)、施工員

    可以說現場最慘的就是施工員。起碼從我在幹施工員的三個月來看,這個崗位需要的技術東西不是很多,同時這也意味著可替代性很大。去了兩個月的時候有一天我的部門經理問了我一個問題,明顯是他不知道的東西,其實就是平法施工圖中的一個標註他看不懂,最簡單的附加軸。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專案前期差點作為我們的生產經理去負責我們整個專案的生產。其實每天的工作基本上就是監督工程進度和協調各個方面,和三教九流的人扯皮。當然你能接觸到的基本就是下三教下九流的人了。(這裡沒有任何歧視農民工的意思,他們的確辛苦,吃住條件比較差,賺錢真的不容易)你能接觸到的最高也就是他們的工頭,監理會和你打交道,但重要的事情不會直接找你,會直接找你的部門經理,至於甲方和技術方面的問題施工員基本不會接觸到。偶爾會和監理吵架,原因基本上就是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的矛盾。其次就是工作強度比較大,工作沒有加班和不加班的分別,只要現在需要你出現就出現,不管是夜裡兩點,還是早晨四點。如果你是一個認真負責的人,基本上每天你需要不斷地打電話,不斷地上下樓去管理。(也可能是我沒有找到工作的竅門)每天回到宿舍最想做的就是睡覺,基本上沒有什麼空去學習的,實在累。熬夜通宵幹是常態。我有同學在一個省建單位幹,由於工期需要基本一個星期要通宵幹三天,另外幾天照常上班,最多允許你通宵後的上午可以休息和補覺,這其實也導致了全工地除了專案總工對規範和技術規程比較懂外,別人就是瞎幾把幹(工程部經理原話)。這行幹多了,其實你會發現自己開始變得滑頭,說話不算數是現場幹活的人的基本特徵。因為你要保證進度,你要保證自己不太累。所以在現場做,的確鍛鍊人。

    施工員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工作生活條件確實艱苦。在專案沒有走上正規之前,現場環境的確差。尤其是在臨時建築沒有蓋起來之前,極端情況下可能會有住帳篷的可能(其實大家一起住,不管是領導還是下邊的小兵)。常常需要前腳剛下完雨,後腳你就要踩著泥路和渾水開始指揮挖掘機工作,尤其在北方冬天,每個人配一個標準的軍大衣執行上夜班,上班到夜裡十一點多是正常的。尤其是下雪天,這個時候不像下雨可以停工,下雪天只要不是特別大基本正常施工。到了晴天的時候雪水化了後再結冰,這個時候看到民工一個一個在腳手架上基本沒有安全措施的工作,感覺特別危險。我偶爾上樓的時候都感覺腳下特別滑,我不知道他們由於工作和安全需要不能穿太厚,腳下又那麼滑,手上戴一層薄薄的手套是怎麼保障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去完成工作的。不過的的確確是鍛鍊人,不管是身體還是精神層面,對你歷練還是比較強的。尤其是有的時候明明想罵人的情況下還要笑臉相迎。有些時候因為接觸的人原因,自己也會變得滿嘴髒口,看著同民工真的沒有什麼區別。為了和工頭和監理打成一片,需要你有各種應酬,吃喝賭我都見過,嫖我倒是沒怎麼見識過,可能我的層次不夠吧。

    當然你也可以不用那麼累,就是各種不負責任。然後大家各種催你,催到最後催不動的時候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了。用我當時領導的一句話就是,有些事情,在施工行業幹不是領導說一句你就死命做。有些事情你可以拖,拖到後來也就沒有什麼了,要不就是有人替你做,要不就是領導懶得鳥你了。

    不過實話說,做施工員你需要了解的專業知識只是現場一些必要的部位,規範什麼的不怎麼需要特別懂,因為會有技術線條的人給你們做好施工方案的,而施工方案你如果責任心強的,可以直接看看,不負責任直接甩給包工頭和班組的領班。當然,如果施工方案見得多的話,對於一些節點的做法要求也就爛熟於心了。不是說施工員一點都不知道。只是相對技術線條和勞務公司的,還是有差距的。

    順便說一下勞務公司裡邊的人(也就是工頭)。他們在讀圖和規範方面比專案部中除了總工程師外的人都精熟。對如何將圖紙的東西變成現場東西的能力比任何人都強,施工員不知道的模板規範和鋼筋規範他們絕對精熟。每一次圖紙會審(其實就是給設計院找錯,找到同規範不符合的地方,找到建築圖施工圖裝置圖三個圖中對不上的地方),他們找到的永遠是最多的。其實有的時候特別佩服他們這些人,穿的不怎麼光彩,五大三粗的樣子,對於圖紙這種一點一點看,一個鋼筋鋼筋的對,一個細節一個細節扣的事情,做的是那麼仔細。每一個尺寸,每一個詳圖爛熟於心。真的有的時候覺得自己就是比他們在讀書上多做了點,在做事做人方面真的和他們差很多。所以不要怪工頭和領班鄙視你。因為人家確實有資本鄙視你。你比他們的工作條件好,職位高,工資高(可能沒有人家工資高),就是因為你的出生比他們好,學歷比他們高。不得不說他們中有的人真的特別努力。中專畢業做到勞務公司的專案經理大有人在。所以如果你想把現場的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把控的比較好,你就得和他們打成一片,他們知道的比你多,他們把控的比你好。

    不是說所有的施工員什麼都不會。而是說如果你不會的東西很多做施工崗位,不會也沒有問題,因為從勞務到技術都會給你把事情處理好了,你只需要按照別人給你設定好的去做,或者甩手給勞務,和勞務打好關係,協調好各個方面就好了。當然之前見識過優秀的生產經理,他們做總工也是綽綽有餘的。討論現場佈置和道路鋪設方案也特別專業。

    (二)、技術員

    技術方面需要做的事情前邊說過了,主要做的包括施工方案,工程進度的編制,圖紙上的問題反映,同設計院溝通的問題,還有一些同政府對接的資料。工程前期還有技術勘測工作,就是確定施工中要用到的控制點,這個需要同測繪院合作。還有就是去現場做好基礎開挖的準備工作。包括開挖線的測繪,這部分要用到全站儀,以及必要的軸線控制點。這期間還做各種施工方案,包括開挖方案,基礎施工方案,混凝土施工方案,模板方案,現場臨水臨點方案,防火安全方案,腳手架方案,基礎防水方案,塔吊方案。其實說明白點,現場的一舉一動都要做方案,不管現場是不是按照你的方案來做但是這個方案必須要出,原因簡單啊,因為政府部門會定期來檢查。其實現場大部分情況下是怎麼方便怎嘛來,能怎麼省事怎麼做。但是你的方案必須及時出出來,不然方案沒有就給了勞務隊藉口,可以拖延工期,而工期才是一個工程的賺錢與否的命脈,至於工程質量你們就自己心知肚明就好了,垮不了,也別太指望。所以做方案相當一部分情況是走一個過場,第一人家勞務隊清楚怎麼做,見得多了基本不需要看方案,除非這個東西是新玩意人家沒有怎麼見過,才可能認真看方案,第二,勞務隊比較清楚那些地方是命脈不能跨的界限人家也不會跨,畢竟安全事故一般不出,一出就誰都沒有好結果。必要的精度和準確性把控好就好了,大部分情況下,不管是監理還是專案部的人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大家互相留個度就好了,沒有那麼死板全部必須按照方案來。

    出施工方案,給人的感覺挺高階,然而並不是。這麼多年的來各種專案,各個公司人才的不斷努力,施工方案你想要什麼樣子的網上百度隨便都可以找到,只需要修改必要的工程名稱和相關的工程資料就好了。需要做的是繪製好同你現場所需要的方案圖就好了。不過必要的時候還是需要翻閱相關的工程規範,找到同本專案相關的規範要求就能較好的完成簡單的施工規範了。工作量較大的部分就是方案所需圖的繪製和翻閱理解規範。這兩點做好了,大部分方案的事情做的也就差不多了。但是不得不提一下相對來說複雜的方案和需要 進行計算的方案。最典型的就是模板方案。看過圖紙的同學基本知道,圖紙上都是鋼筋混凝土和鋼結構構建,不會告訴你模板到底怎麼支,不會告訴你選用哪一種模板可以控制指出來的板的撓度不超過要求。所以這時候就要做技術的來進行簡單的運算了。選取好的模板,一般是木模,當然我也見過鋼模板。同時支撐體系到底怎麼支撐,間距到底是多長一個,要控制好成本和質量,也不能出現安全隱患。這些就要技術和商務線條的人來洽談選擇最優方案,然後計算出最大經濟效益的方式。由於計算量比較大,一般需要藉助軟體來運算。我見過我們總工出一個模板方案來來回回除錯了將近一個星期。這裡只是舉一個例子,有些方案需要兼顧好多問題,比如塔吊方案,需要兼顧建築本身的要求還有現場需要的佈置情況,配合材料堆積方式和位置,道路運輸情況,這些都需要考慮在內。總而言之吧,這個線條的人需要操的心還是比較多的,偏一點點學術,但也沒有那麼嚴重。

    所以如果你是技術大拿。專案前期(沒錯僅僅是前期)專案經理會給你幾分顏面的。畢竟就像做模板方案這種事情不是所有人都做來的,相對於施工員來說技術員要在戶外的時間相對來說不是那麼多,除了前期做軸線控制和開挖線需要在室外跑,其他時間每天只要去現場逛那麼幾次,發現做的同圖紙和方案嚴重不符合的地方要及時反映,如果比較嚴重的問題就要就要及時處理。不過現狀比較殘酷,一般來說技術線條和生產線條的關係不怎麼好,原因就是,技術線條其實主抓的事工程質量和按圖施工,和生產線條主抓的是工程進度。為了進度必然影響到質量,要質量必然影響到工程進度。作為專案經理,相較工程質量更在乎工程進度,幹得快成本節省得多啊,賺錢快啊。所以除非是出了重大錯誤,或者出現重大的技術問題了,一般來說專案經理不太支援你說質量和方案太多的事情。

    技術部,其實工作重頭戲在專案前期,尤其是開工後前兩個月,因為這兩個月要出的方案和資料比較多,政府批文要技術去做,還有各種方案。沒有方案現場一下子都動不了。現場的道路怎麼修,材料放在哪,都要技術線條的人去策劃好再動手。技術這一塊同你本科的知識有掛鉤的地方還是比較多的,其實在我看來如果不從長遠發展來看的話技術員才是本科生在現場最該呆的地方。施工員的工作專科生完全可以勝任。不過這個問題我稍後會詳細說。然後技術員工作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在給總工打下手的,比較簡答和無關痛癢的方案,比如測量方案,這種不是重點的方案會留給你做,其實你自己把別人的方案修改一番,然後畫一下必要的圖就好了。最多可能自己翻翻規範就好了,稍微複雜點的你的部門經理會親自操刀,比如說鋼筋方案,其實也是因為你沒有見識過,讀過一次方案後,你其實也能做。不是很複雜。難一點的方案就需要總工自己做,這種方案耗時比較多就是我前邊說過的模板方案這種。技術部從部門經理到技術員都要配合完成這些方案的邊角料工作。有的時候其實大家簡單討論一下也會有,不過基本是總工拍板,下邊人幫著打打下手。在做的過程中慢慢你接觸的東西就多了,學習的東西也就多了。

    技術部門和監理甲方接觸多的另一個原因其實是方案的問題。由於相關規定的需要技術部做出得方案要求監理甲方認可,尤其是監理認可複核相關的規範才能作為最終的方案。甲方這方面是由於要透過方案來控制專案成本和相關的專案進度,所以方案也要透過甲方的認同。這中間就摻雜了一些問題,甲方還好說,監理那邊就是一道坎。如果方案沒有透過的話現場就是不能施工,監理在方案面前的的作用也就在這裡。要把控你的方案符合規範和適合專案使用。為甲方節省成本。所以監理和甲方還有乙方之間在某些時刻會形成三足鼎立的狀態。監理一般不會讓你一次性將方案透過,不然人家的存在感在哪。不過實話說我們的方案製作時間較短,出錯是正常的,所以被打回來修改的機率也是比較大的。一次兩次修改是正常的,但是監理有的時候也用這項來唰存在感。增加灰色收入。

    還有一個方案交底的任務。基本上對於複雜點的方案,技術線條會對工程部和勞務班主進行交底,其實就是面對面把方案中難得地方和民工容易做錯的地方向所有人講一遍。就是總工或者出方案的人做老師,下邊的學生認真聽著點。有些方案由於專案部成員不清楚現場施工的難點,當方案中主題部分出來後,對於一些小細節,會開一個類似研討會一樣的交底會議,將勞務領班和勞務的總工,以及本專案的技術線條的人一起叫過來,大家討論一下這個方案到底怎麼出容易民工做。比如腳手架方案,比如模板方案,這些方案你寫的時候是隨手一些,計算也通得過,等民工兄弟們做的時候位置不合適,人家要費很大的力氣,所以要徵求一下他們的意見。他們負責提意見,總工或者負責方案的技術員來進行運算和最後的拍板。技術線條接觸的人相對來說素質高一些,一般會直接面對監理和甲方,當時就算是最小的技術員,甲方工程部也會找你,監理總監也會找你。因為他們會找你要必要的資料。會找你諮詢技術問題,找你要你的施工方案用來備份和做甲方必備的資料。由於你不負責現場的東西所以監理有火什麼的不會直接向你發。相對來說同監理的關係比較融洽。同勞務對接的基本上都是同勞務公司的總工和專案經理,他們畢竟職位在哪裡說話辦事素質還是相對較高的。偶爾安排他們做一些小事還是比較樂意的。他們發現現場同圖紙方面的問題最直接反映也是同技術線條反映(沒錯,圖紙老出錯因為人少時間緊,活多)。所以同他們也沒有什麼利益衝突,他們待人也比較客氣。

    (三)、預算造價

    因為樓主沒有做過這個線條的工作所以有大神看到我有錯的地方,請及時告訴我。其實樓主當初去專案之前由於當時已經簽了工作,想把對自己的傷害值降到最小(我知道用詞不準確但是也懶得改了,後邊你也就知道我為什麼用這個詞),所以但是最想去的部門其實是商務合約部。原因呢,其實是從多方面考慮的。之前說過,本科生尤其是專修土木工程的,在現場幹最合適的部門就是技術部。但是從個人的需求來說,我還是想做商務合約方面的。雖然說這個方面沒有什麼需要特別耗腦子的事情(專案上的事情其實都不怎麼耗腦子),對專業要求沒有什麼,基本外行學習半年後就可以獨自做一下小的預結算問題了。我認識一個鄰居,大學貌似學的是文科,畢業後沒有找到工作,家裡邊有一個舅舅是做工程的,最後帶她去了一個預算所。半年後出徒開始幹活,在半年後跳槽,自己接活,在半年後有跳槽。我講這麼多是想說,這個部門門檻比較低。工作內容我前邊講過了,基本上就是關於合同和預結算的問題,一般負責專案前期的招投標,還有專案成本的預算和各個材料商,包工頭的招投標和結算問題,有時會負責由於部分現場變動導致的同合同不符合的額外預結算問題(專業點叫簽證)。這個部門大部分都是女生來做(不建議女生學習土木專業,活多,不穩定都是這個行業的通病,當然如果可以進入甲方或者設計院的另當別論),建築系統招收的女生基本上都是在這個線條和資料線條。合約部分的工作內容工作內容比較單一,修改合同,做合同,洽談合同。預結算部分,就需要有一定的軟體功底。現在一般就是廣聯達之類的。需要計算混凝土方量,模板面積,鋼筋量,(雖然專案部中的工程部和技術部還有勞務公司中都配有鋼筋工長會專門負責鋼筋算量工作,但是這個為了準確起見還是會用軟體在大致計算一遍,為了控制專案成本做準備)。在某些情況下,仍然需要用手算,(其實還是會藉助excel等軟體,但不想用廣聯達那樣建好模後直接除運算結果,據說那個會有偏差我沒有實踐過不清楚。但是要一個鋼筋一個鋼筋或者一個牆面一個牆面的計算面積,用excel彙總後格式刷一下就好了)。

    同時在確定某些方案的時候一般會透過商務線條來確認,因為不同的方案中人工費措施費 材料費都不同,這時候就是預算部門同志出馬了,對比 各個定額(不知道的百度一下,我這個沒有辦法簡單的說粗來),確定最省錢的方案。確定方案後,合約方面的人就會去市場上招標,找到最合適一家談合同之類的。一般工作中合約員和預算員是身兼兩職位。也就是說要你做預算你就去做預算,要你做合同馬上就開始合同,要你做結算就去做結算。你們也注意到了這個工作要求比較細緻的,所以女生做事合適的。談合同這些事情,一般都是商務合約經理來做的。原因是他們的工作經驗比較足能夠較好的分析出每個方案背後到底哪個省錢,或者透過哪些途徑可以省錢,合同中的哪些條款必須寫出來,不然出現問題後損失費用就會出現踢皮球的現象。

    當然這些事情是這個線條的工作,但他們不是天天做這個的。商務線條天天做的事情是看圖紙,廣聯達建模,編寫合同,做招標檔案。基本上開工前期這個線條特別忙。因為要做招標檔案,做預算報告,和勞務做合同,和材料商做合同,給公司做報表,對圖紙進行建模預算。到專案後期任然要忙,要各種結算了,各種分析專案成本了。這個部門可能只是在中期會閒幾個月,然後天天加班是常態。我見過他們去公司通宵做合同的情景。確實這個線條也不容易。忙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在晚上九十點左右才能完工下班。

    有人這麼說一個好的商務經理,一個人賺的錢有的時候可以讓一個虧損的專案變成大賺一筆的專案,這話我不知道真假,但是我從專案經理對大拿商務經理的態度就知道,他的作用的確不可小視,當然這塊的混子也是有的。

    (四)、接下來講一些比較冷門的崗位。

    1、材料員,就是物資部的小弟,這個職位其實就是控制進入場內和出場內的材料的,大部分來說,這個崗位沒有太多基礎性要求可言。有個人帶你,很快就可以上手幹,基本上就是做好一些賬目,控制好現場材料進出場,別被材料商缺斤少兩就好了,及時做好賬目給公司報賬和商務方便他們及時進行評估。要負責材料進場後的物資驗收工作。白天還好,苦逼的是夜裡工作。像模板和木方鋼筋這些東西不是你想讓他什麼時候來就什麼時候來,晚上到的時候常常發生。所以夜裡兩點多起來數鋼筋的時常發生。部門經理會負責一些零星材料,比如辦公用品,比如專案上用到的桌椅板凳,還有小的碎小物資不值得直接招標的東西的採購工作。恩,基本上工作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會用電腦,勤快就可以做的比較好了。有些時候這個部門也會安插一些領導的親戚在,因為這個簡單,沒技術含量。

    2、安全員,這個是安全部的小弟,上頭會有安全總監,和安全部經理,這個部門怎麼說呢,感覺是形式大於意義吧。面上來說是負責工地的安全問題的,包括安全帽啊,防火防水防墜落啊,現場臨水臨電安裝維護問題,可能有一個大頭就是塔吊安裝和腳手架拆解的時候他們要重視。當然這是在面上說。他們真正做的其實是中建系統 的一個特有的文化,CI。原諒我到現在都不知道這個的英文全程到底怎麼寫,只知道他們這麼叫,其實就是在維護現場形象。包括辦公室裡邊的佈置,現場示範區的佈置,和各種施工標示牌,作用就是樹立一個好的企業形象給外邊人好的,光鮮亮麗的形象,我們常見的中建系統的宣傳片裡邊現場乾淨整潔的樣子都是這個部門做出來的表面功夫,其實老實講和核心和實在同一般的企業差不多。只不過是國企,願意花錢在這些表面功夫上罷了。當然這樣對專案部的員工來說也是一種福利吧,畢竟會議室裡邊乾淨整潔又充滿企業形象還是爽那麼一點點。

    3、實驗員的工作就是製作各種材料實驗室所需的實驗試件,基本上每一批鋼筋和混凝土入場都需要做相應的力學實驗,這些實驗在現場是沒有辦法完成的,需要專案部通固定的實驗室簽署合同來走。現場實驗員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好實驗試件和相關的養護工作。比如混凝土試塊的養護,鋼筋的擷取,澆築時候混凝土的溫度,由於現場條件所限,基本上不會完完全全符合規範要求,比如說冬天的時候要求混凝土的澆築時候的溫度不能太低,而專案要趕工期,這時候就需要實驗員造假了。還有實驗報告的編制工作。由於每一棟樓每一個批次的鋼筋混凝土都需要相應的實驗資料做為工程合格的支援,所以實驗員的勞動強度比較大,一般會配備一到兩個民工做助理。其實實驗員更多的時候和資料員算在一個體系的,因為大部分實驗資料不是說專案或者甲方需要的,更多的實驗員出資料是為了應付相關政策關於資料完備的要求。

    三、

    職位官方內容基本上該講的就都講了,職位的發展途徑也簡單了。技術員目標技術部經理再到總工,施工員目標工程部經理再到生產經理,預算員或者造價員或者合約員到合約經理再到商務合約經理,材料員到物資經理。安全員到安全部經理,再到安全總監。至於每個線條的老大到底負責哪些工作,工作性質什麼樣子我基本上都講過了。自己可以往前翻一下。想做那個崗位或者願不願意學習這個專業,到現在為止你還是不能判斷。因為有些事我沒有講。

    這裡補充一點專案班子。一般中建系統會把每個線條的負責人統稱為專案班子,包括專案經理,生產經理,總工,安全總監(據說有的局這個不設為班子),商務合約經理(據說有的局這個不設為班子)。之所以設專案班子其實最主要的目的是用錢來讓你負責。專案班子最直接的福利就是有專案分紅,也即是說專案做到最後如果盈利的話,專案班子可以分到盈利中的一部分比例作為獎勵。當然也有付出就是我們常說的專案保證金。每個專案班子在開工之前都要向公司交專案保證金,我不清楚這個比例是怎麼算的,我當時是一個小專案,每個專案班子要交將近10萬上下的保證金。如果這個專案最後盈利的話保證金完整退還,而且會大發一筆盈利金。如果專案虧損要扣掉專案保證金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其實大家就可以想的到了,交保證金就可以有十萬,那麼分紅絕對遠遠超過十萬,不然誰願意擔這個風險。這個分紅和年底獎金不是一回事。量遠遠大於那個。所以大家說建築業賺的多其實也有一點到底,但帳不是這麼算的。

    好了以上所寫的基本上是明面上或者制度規章上的工作內容和上下屬關係。接下來開始扒其中一些潛規則了。這部分才是重頭戲。

    .

    . 首先要說的就是其實一個專案部基本上就類似於公司給了專案經理好多錢給他撥一撥人,然後讓他自己在外邊單幹,賺了公司分點,賠了公司讓你負擔點。說的簡單點,手下所有的人都是在給專案經理打工。正是由於單幹,所以管理漏洞處處皆是。加班沒有加班費這是常態,因為山高皇帝遠,專案經理如果不發話,你不能怎麼樣。沒有什麼公司的規章制度,如果專案經理需要的話,你就必須做到。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問題,答主一個一個來。

    之前可能有人覺得做施工員不好。的確施工員是比較累的,但施工員一個好處大家不要忽視掉,那就是施工員的發展空間是最大的。就樓主所在局的情況來說,專案經理基本上都是從施工員中提拔的。施工員的現場把控力足,對現場經驗比較豐富,我覺得這個是公司考慮用施工員做專案經理的原因。而且在中國現狀下,控制工程進度才賺錢的命脈,在不出安全事故的情況下,可以適當考慮犧牲工程質量來保證工程進度,而控制工程進度恰恰是施工員最開始訓練的東西。不過這之前有一個門檻就是先升為生產經理。不得不說生產經理是所以專案班子中幹活最多的也是幹活最累崗位,常常一天到晚就要在建築物中穿梭。其實就是一個替專案經理把控現場的跑腿的,因為是主要把控現場,也是最影響專案效益的地方,所以也是被逼的最緊,被罵的最多的專案班子。對,你沒看錯,就是罵。等你熬到一定層次之後,就有了希望做專案經理了。

    一般情況下,不會讓一個不懂技術的人去做專案經理的。所以公司會有意識的讓好的生產方面的苗子在技術線條做一段時間的工作,第一為了熟悉技術,第二就算以後做生產經理也有能力面對技術方面的問題。這其中就出現了一些比較尷尬的地方。就是我之前和大家講過的,施工中有一部分人對技術就是一竅不通的。而且做了多年的施工後,基本上是苗子的人在專案上的地位都比較高。起碼都是部門經理或者棟號長級別的。再把他們調到技術線條上讓他們再從技術員這種小弟幹起,基本不可能,所以最起碼會讓他們做技術部經理,甚至是總工。尷尬的地方就在這裡,有相當一部分這樣的施工線條的老大不怎麼懂技術。就出現了下邊技術員比部門經理或者總工更專業的情況。之前我做技術員的時候調過去一個準總工(為什麼叫準我一會再說),來的第一天問我一個問題的時候讓我目瞪口呆,他問我word裡邊的字型大小怎麼調。再後來我發現他只會最基本的cad做圖,基本上就是畫一條直線之類的,其他的都不會。就是這樣的人做了專案後期的總工,至於他乾的怎麼樣我不清楚,因為我看到他這樣的總工作為我的上司的時候,本來就想走的心更加堅定,就直接辭職了。恩,開個玩笑。我自然沒有那麼任性,只是我辭職了不清楚他乾的怎麼樣,其實想一下也該知道會怎麼樣。

    接著說技術線條,這個線條出來的人如果你踏踏實實幹做到總工基本沒有問題。因為其實東西也就那些,幹到五年左右,做三四個工程基本上就是總工水平了。這個崗位其實在前期的勞動強度巨大,由於前期方案和材料要出的較多,所以加班幹活是常態,有些方案手下的人做不了啊,就算真心想幫著做也插不上手。所以總能看到總工自己獨自加班到夜裡十一二點多然後默默的回去睡覺。後期的話基本上就沒有這麼忙,偶爾加個班,也算正常。一般樓主所在的局,技術是不提拔為專案經理的,除非你是技術現場都牛逼的人才有機會,但如果有些人的性格比較內向做技術是一把手,但是現場玩不開,那不好意思了,你的職位也許就到頭了。如果你真的是這樣的總工的話,就會變成墾荒牛的角色,自己能力強哪裡開了一個新專案就會把你調過去,等你吧專案捋順了,後面人有機會有更高發展的人再來接替你位置做總工熟悉技術練練手。而你再奔赴下一個專案區墾荒。這也就出現了我之前提到過的準總工的現象。之前的總工沒有走,接班人就來了,熟悉一段時間後,等總工一走,直接接替作為總工。因為專案後期技術的要求越來越少,所以可以找一些能力不強,或者之前沒有做過總工的人來練手。當然,公司不會刻意委屈技術線條的人,也會適當給予機會讓其負責生產,如果公司發現你確實也能做生產,也是希望你多方發展,他們也喜歡能文能武的專案經理。如果你的確不是做生產的料,那就另當別論,只能留你做墾荒牛,或者調到機關做機關的技術大拿。

    其實想說的是做專案經理基本上都是上一步是做生產經理的。所以想做專案經理,做生產經理是一道坎。

    再說材料員,材料員就不要想著做專案經理了,做到頭就是一個物資主管,但這個是個肥差。涉及到物資進場缺斤少兩是正常的,但是關鍵是管物資的這個人假裝看不見才行。而且零星材料的採購為什麼能夠選你而不選別人家的,這也是門道。所以這個職位工資可能是一部分,另一部分就難說了。不過這個肥差這幾年的中建系統的管控開始嚴格,但懂門道的依然可以做的很好。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為什麼會讓你做呢?所以一般材料經理和專案經理的關係都不錯。人家對你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個人覺得有些時候,專案經理可能會涉及的分贓。所以物資線條過的還好,不用跑現場,要起夜,肥水多,有些邊角料的收入。參加入職培訓的時候,培訓的總局領導當時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說有一個新生在物資部幹,一年之內黑了十多萬,最後被告發,抓去了警察局。大家從這個地方就可以知道,到底這個肥差到底是有多肥,不過那個新生也是牛,第一年不清楚門道就敢這麼幹,也沒誰了。

    接下來是預算員,這個工種也不要想著做專案經理了,這個工種到頭就是商務合約經理了,前邊比較詳細的講了這個經理的牛逼的地方,能賺錢才是王道。所以一個專案配備一個大拿的商務經理,就是錢。而且由於涉及到要為工頭結算和為材料商籤合同,這個職位也有一定的自由發揮的空間在,人家手鬆了一下你的工錢就多一點。手緊一點,你手頭的錢就少一點。其實樓主之前想做商務的有一個原因其實是商務線條有他的好處,就是哪怕以後不再專案上幹,一般的預算所也可以接著做,甚至可以一邊上班一邊為小專案做私活預算工作。我認識的鄰居的女兒就是這麼做到的。其中有一點,是專案上其他職位做不到的就是跳槽方便,這個崗位跳槽率,(注意不是辭職率)是最高的,因為他們可以去許多工作單位,往往好的商務經理可以輕輕鬆鬆跳槽到甲方做甲方的商務經理,或者跳槽到其他公司絕對工資會成倍增長。樣過專業和穩定兩不誤也能避免許多現場工作的弊端,起碼在我看來所有專案部中最乾淨最整潔的就是商務合約部門。商務線條甚至可以一個月都不用去現場看到底在幹嘛而不影響工作。而且說過了這個職位的人如果你專業技能嫻熟,專案經理會給你留幾分顏色,就是因為牛逼的商務經理隨便動動嘴皮改改合同,做做簽證後賺到的錢可能比你全專案部沒日沒夜的加班加點幹活賺的都多。如果得罪了他人家該賺錢的地方不說話,該賠錢的地方不避免,損失還是自己的。

    所以如果已經簽了單位的同學們,想把施工方向的傷害值降到最小的話,請儘量往預算方面靠攏。尤其是一般男的做這塊的還比較少,在這個重男輕女的職場上,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

    接著是安全員,這個也可以不用夢想著專案經理了,安全員到頭也就是安全總監,工作內容我前邊講過了。不再贅述。這個據我所知可自由發揮的空間不怎麼大,偶爾有也就是小打小鬧一點。沒有什麼好講的。

    實驗員,就不用想別的了。實驗員基本上一輩子就做實驗員就好了,沒有上升空間。不過中建系統貌似對實驗員沒有什麼培養意識,大部分採用外聘的方式。由於這個算體力活,所以外聘的實驗員職位不高工資基本上都在5000+。

    剛畢業的學生不用糾結到底會去哪個崗位,一般技術和施工、安全、材料你都可能去做。一般是哪個職位空缺你就會馬上頂上去做那個 職位。很可能是前一個月讓你做技術後一個月施工缺人了,就把你調到做施工,美其名曰鍛鍊。其實就是人手不夠你去湊數帶學習去。或者物資這塊缺人你去做物資吧。比較隨意,但是害怕做的時間久了之後讓別人覺得你就是這個線條的人了,公司就不會哪缺人把你調到那裡了。一般技術和施工隨便變動互換的比較多,其他幾個線條如果你做的久的話對不起,你就只能在這個線條內帶著了。單獨的來說,如果你是走商務線條的話基本上不會再讓你做別的線條上的事情了。

    再說說工資水平的問題。據我所知中建系統的工資在建築行業內是比較高的。轉正後扣除五險一金外加績效補貼第一月到手5000左右。後期每年估計會有漲幅。一般到第三年左右在6500左右。這時候如果你的崗位有所提升的,工資水平會進一步增長,但如果你不能晉升到專案經理的話,基本上工資過萬是不可能的。

    接著是大部分人嚮往的專案經理這個職務了。在這之前我給大家透露一下我之前在的專案大家的年齡吧。專案總工30左右,專案經理30左右 生產經理30左右,恩也許你們看出門道了,為什麼同樣是30有的人升的這麼快呢?其實大家忽略了一個問題,專案經理才是整個專案中肥差最大的一個職位。包工隊用哪個,材料從哪進,材料剩下來的怎麼處理,這些每一個都是他手裡說了算。但是既然是肥差,明著賺錢的事情為什麼輪到你做呢?所以答案就在這裡了,國企這種不是太把為國家賺錢當回事的地方,專案經理這種肥差自然是落在關係戶手裡。起碼我見識過的兩個專案經理都是典型關係戶。用郭德綱的話講就是能力一般水平有限,都不是什麼大拿,只是靠山硬,基本條件符合,就做了專案經理了。當然有極少一部分人能力實在太突出,不論是工作還是做人都突出,然後再各種關係戶暫時比較消停的時候可以輪到上手了。我見識過一個,從甲方的工程部經理跳槽到乙方從工程部經理幹起,整整幹了十年,才輪到一個不大不小的專案。懂得人都知道,甲方工程部經理基本上就是生產經理同水平了,甚至能力應該更強。起碼甲方的工資水平更高。就是這樣的基礎又整整熬了十年。

    老實講等看到了專案經理的工作狀態之後我也不怎麼希望做專案經理。每天各種應酬和酒局。基本上天天要到十二點以後才能休息。在我們面前是爺爺,在甲方和政府部門面前又都是孫子。本來覺得做到專案經理後起碼生活可以相對穩定一點,然而和一般的專案員工沒有什麼兩樣,除了住的條件會好一點。樓主一直覺得專案經理是賺錢,但其前期付出的東西也是最多的,從最小的施工員 或者技術員做起,付出的辛勞和到手的工資絕對沒有辦法成正比,同時放棄了安逸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還有假期(不用問了,基本上沒有假期,也沒有加班費,過節給1000過節費,也就中秋和端午吧)和大好青春終於有一天到了專案經理的坎了,發現操的心依然是沒完沒了,整天應酬,搞垮的自然是自己的身體。所以也沒有什麼好羨慕的。賺到的多,自然付出的也多。從一個文弱書生變成一個半草莽,各種心酸,冷暖自知。

    施工行業有一個問題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就是工作環境不穩定的問題。這個不類似在外地打拼,打拼的最終目的是能夠在你打拼的地方穩定下來,哪怕是北上廣,如果你願意的話哪怕是租房子,你的這一輩子起碼可以在北上廣呆一輩子。但是施工行業的問題,導致如果在這個行業一天就有一天無法安定下來,哪怕是租房都不可能。大家集體住在活動板房內,基本上兩年換一個城市。如果是從事路橋和鐵路施工方向,工作環境基本上在野外,快遞都不送啊,更不用說偶爾去外邊放鬆。施工行業基本上沒有假期,一般不會談到加班費。所以賺多賺少看你怎麼計算了。如果一個人的話這些其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如果各位考慮想要成家立業的話,那這個問題就需要商榷,哪怕女方願意,以後小孩的教育問題,也不得不考慮在內。

    在極端情況下安全也是我們應該考慮的一個問題,我的一位同學,是我少見的那種對施工行業情有獨鍾的人,每天朋友圈和空間都是在曬自己在現場幹過的活,能看的出來,他喜歡這一行(對於這種人我其實建議你接著幹,畢竟有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很難),但是命運有的時候就是這麼捉弄人,在他做了兩個多月的施工後,一天發生了一起高空墜物的事故,他被傷到。當場重度腦損傷,後來沒有搶救過來。作為剛畢業沒多久的同學,前幾天還和我們一起談天說地,緬懷將要逝去的大學生涯,後幾天就聽到這樣的噩耗。直到現在心裡一時半會還是接受不了。

    其實想說的是如果你從事其他行業,或者出去創業,當你忍受這麼多,克服這麼多的時候,回報我覺得遠遠會比做一個專案經理大很多。不是說施工行業不賺錢,而是說施工行業有好多隱形的付出沒有計算到工資內,其實如果算時薪的話,我估計算下來會低的驚人。只能說施工行業是一個性價比不高的行業。同樣的付出可能在其他行業中的回報不簡簡單單是一個專案經理這麼簡單,或者這麼卑微。無數青年懷揣著專案經理這個鏡花水月般的目標奮鬥,忍受著同自我學歷不相符的不易,但有幾個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做到這個夢想的呢?潛規則和內幕這麼多,為什麼還要為這個目標而堅持呢?所以樓主毅然決然的就辭掉了工作,回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了。有多少人放棄了自己的家庭愛情就為了這麼一搏,到頭來發現這條路就沒有辦法回頭。因為這行幹久了你就會發現自己除了做這行基本上不會做別的。如果沒有做到專案經理又想轉行基本上就是錢和能力兩個都廢了。就算真的有一天你做到了專案經理,你的人生就真的幸福了嗎?連一個基本的家都穩定不下來的人,怎麼去和別人談幸福呢?的確賺到了錢,但要錢的意義究竟在哪裡呢?是為了存摺上的數字還是用錢可以買來的幸福?放棄了年輕時候的種種精彩,到老了用錢也買不回來。

  • 4 # 遺落在世界的角落

    網友一:

    我是2014年畢業的,90後女生,曾經也是一腔熱血要成為一個好工程師的人(現在想想比較幼稚),設計院做了一年,苦啊,天天加班畫圖,累的三天兩頭跑醫院,壓力大我就容易潰瘍,那一年我潰瘍基本沒有好過,後面實在是扛不住了,而且畢業生工資低的嚇人,2015年4月轉行了,慢慢的學別的,熬了一年了,朝九晚六幫別人打工都有10k一個月,還是比較輕鬆的,現在自己創業了,希望以後越來越好。

    網友二:

    16年畢業生,目前已在國企工作半年。南方人,被分配在河北,說實話有點不習慣。工地上的工作其實還好,並不是太累,但是基本上沒有假期,根本沒有雙休日的概念,法定節假日有放就不錯了。因此,回家的機會可以說非常少,長期見不到家人,女友。說實話想過換一份工作,雖然工資還不錯,但是天天呆在工地上有時候會懷疑自己,人生到底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活著每個月領那幾千塊的工資嗎?

    為了那份工資背井離鄉,沒有在沒有親情,愛情的地方生活著。感覺完全沒有什麼私生活,像一部機器。但同時我也知道,矯情沒用,如今的社會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不錯了,就算離開工地,我能活得更好嗎?我很懷疑。

    網友三:

    10年大專畢業,做施工至15年,在這過程中過了市政房建二級雙證,16年一級房建過了,現在在公司搞經營,所有別人掛公司中標的工程也要跑,工資拿到手5000,建造師出場費每月大概在5000左右,沒有掛靠費,但是公司中標的200萬以下交給我們這樣建造師做,自負盈虧,很鍛鍊人,在我這個水平的人看來也很掙錢,只要堅持從事這個行業,堅持下來,多考證,是有出路的,會讓你覺得工資高低無所謂,首先你自己要有利用價值。

    網友四:

    我是去年本科畢業,在學校籤的工程局,去年我7月底到現在的專案上,專案在雲南大理的山溝溝裡,沒有周六週日,沒有節假日,想要去縣城裡都要坐車1個小時,而且全是山路,由於專案部去年缺人,我最忙的時候兩個月沒出去過,整天在山溝溝裡與世隔絕,而且領導不會因為你的勤奮去表揚你,把你放在心上,只會因為你的一點小過錯把你批的不像人。

    天天工地瑣事會把你煩的頭都要炸了,晚上又要做資料,有檢查的時候每次都熬夜到半夜兩三點,但是領導會每天給你灌雞湯啊,會告訴你好好幹,技術員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啊什麼的。說白了,幹這行,你才會體會到什麼叫做廉價勞動力。

    網友五:

    11年畢業的,從業6年了,今年27歲了感覺壓力越來越大了。在自己縣城做技術員工資5000,感覺工作遇到瓶頸了,前途看起來渺茫,出路1一直做管理年薪到三十歲估計至少得十萬,說不上小康溫飽是沒問題的,二是包活,現在許多包工頭做了好幾年的也沒什麼大前途。建築業這幾年前景不行,很迷茫。再有就是年初首付買了套房,買後的感覺是確實束縛手腳,影響發展。

    網友六:

    09年機電畢業,幹過消防,鍋爐,現在在一家國企做技術標,這幾年把二建,一建,工程師都拿下來了,今年打算還個工作,卻發現工作實在難找,今年新買了個房子,借了點錢現在走要還房貸,還要還欠款,養車,養娃,不換工作現在真是壓力山大啊。

  • 5 # 福與添琪

    06年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畢業之後進了湖南株洲的一個民營企業。之後一直在施工單位,做過施工員,也做過專案總工,做過專案經理,至今已經十一年 也算是比較長的時間了。工資不算高,但是也過得去,在株洲這個三線城市還是可以養家餬口,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證書和執業資格方面,已經考取中級工程師,建築工程專業一級建造師,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專業二級建造師,國家註冊安全工程師,目前正在準備參評高階工程師。就證件這方面來說,還是很不錯的。已經娶妻生子,生活美滿幸福。遺憾的就是搞建築這行,沒有什麼休息時間,沒有時間照顧家裡,感覺愧對家人。

  • 6 # 賢者26

    大專11年畢業的,從業6年了,今年27歲了感覺壓力越來越大了。在自己縣城做技術員工資5000,感覺工作遇到瓶頸了,前途看起來渺茫,出路1一直做管理年薪到三十歲估計至少得十萬,說不上小康溫飽是沒問題的,二是包活,現在許多包工頭做了好幾年的也沒什麼大前途。建築業這幾年前景不行,很迷茫。再有就是年初首付買了套房,買後的感覺是確實束縛手腳,影響發展。

  • 7 # 48383494

    剛畢業的趕緊轉行,要不就是媳婦難找,骨肉分離,父母贍養做不到位。時間長了,家裡矛盾。外部事物跟不上發展步伐。我現在也在打零工,但是想想天天摟媳婦睡覺,睡著2米的大床蓆夢思,沒事能和老媽聊聊天,再想想工地的破板房,天天扯皮沒有假期,感覺太尼瑪幸福了。這才是正常人的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生當伴郎有次數限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