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覺得他存在感太弱了,整個取經路上都沒發揮過什麼作用。
11
回覆列表
  • 1 # 優Ki醬

    唐僧=溫柔迂腐的偏陰柔角色。

    豬八戒=貪饞懶善於出許多點子但沒什麼譜的喜劇角色。

    ——前三個人,其實已經把主要性格給覆蓋完了,戲份也最多。

    沙僧=耿直呆萌的捧哏角色,外加替補。

    這樣的角色分佈不罕見,甚至後來在評話章回類作品裡是經典:

    《三國演義》中後期和《水滸》中後期,許多聊天情景都類似。劉備 / 宋江定位類似於唐僧,領導但不管事;諸葛亮 / 吳用類似於悟空,負責說伶俐話捉弄;張飛 / 李逵類似於豬八戒,負責說些渾話;趙雲 / 花榮或其他好漢,都是謹細流,話不多,但主要負責出來平事兒。後來《說唐》其實也是這模型:李世民負責唐僧,徐茂公負責孫悟空,程咬金負責豬八戒,秦瓊們負責收科。《飛龍傳》裡,趙匡胤=孫悟空,柴榮=唐僧,鄭恩=豬八戒——只是少個沙僧來收科而已。

    說四人組好處,除了主次分明,還有一點:每次遭遇外部問題,可以有更多的內部小衝突:

    可以設想,假如沒有沙僧了,白骨精那段就完全變成唐僧 + 豬八戒 PK 孫悟空,內部二對一,還有何意思?沒有沙僧了,豬八戒巡山、孫悟空變化去捉弄他,也不可能。實際上,沙僧是個收科的萬金油;恰好是因為沙僧的存在,讓孫悟空和豬八戒有餘裕,出許多單獨的對戲笑料。

    問題在於:為什麼沒必要多一個人呢?因為:沙僧已經負責完一切了。

    四人組裡其實有一個隱含的第五人,即白龍馬。但除了指點過一次豬八戒去花果山搬兵、對付過一次某公主、提供馬尿給朱紫國國王弄丹藥,基本沒戲份。因為他的戲份,都已經被沙僧涵蓋了。

    如是,西遊四人組的設定,是比較完整的“每個人都有戲份,主角突出,又不顯得累贅”的組合。白龍馬作為候補的候補,偶爾上場完成任務,但戲份極少;沙僧作為總候補、收科的、角色球員、大捧哏,戲份已經少得很了。還要硬加一個進來,就會導致有兩個人存在感偏弱——實際上白龍馬存在感已經很弱了吧?

    最關鍵的是:如果再硬加一個角色進來,四人組變成五人組,內部的小幫派小立場,又要劃拉成一片,難寫。再假想一次孫悟空打白骨精:此前那種“豬八戒 + 唐僧 VS 悟空,沙僧勸而無力”的簡單立場劃分,又會被進一步細化……那才叫真累贅呢。所以白龍馬總不開口,是最聰明的:他一旦加入日常談話隊伍,這本書的廢話篇幅、內部嚼碎,得加一倍。

  • 2 # 紅樓夢魘時

    確實,沙僧在取經的路上沒有什麼存在感。以前在網上看到一個段子,說沙僧在取經過程中說得最多的幾句話是:

    “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

    “大師兄,二師兄被妖怪抓走了。”

    “大師兄,二師兄和師父都被妖怪抓走了。”

    看著有點搞笑,但不能否認的是,每次出問題時沙僧好像都是顯得比較慌張無助的那一個。有人覺得他沒啥用,但相反,我覺得他是師兄三人中最有心的一個人。

    首先他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什麼,所以任勞任怨,即便一路挑著扁擔也不見絲毫怨言。反觀八戒,總是嚷著分家回高老莊 ;比如悟空,如果沒有緊箍咒早就跑回花果山做大王了。只有沙僧,以及同樣默默無聞的白馬,是真心想要跟著唐僧去到西天取得真經,贖罪以獲得新生。

    只此兩點,沙僧在取經路上就不是多餘的。一個團隊,必須有一個願意站出來調節矛盾的人和一個能夠堅持團隊既定目標的人,這是一個團隊的基石。而沙僧做到了。

  • 3 # 威海梁家銘

    沙僧的作用就是綠葉。

    也結結實實的映襯了現實生活中的絕大部分人,沒有主見,唯唯諾諾,老好人和稀泥。

    這對我們也是一種教育,如果你生活中這樣的性格,註定了在別人眼中,你就是一個沙僧角色。

    你說的話沒有建設性,你這個人也沒什麼過錯,但也沒什麼成績,永遠不會被人記住。

  • 4 # 蕭縣線上網

    黑格爾說 存在即合理,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沙僧不可或缺 其實西遊記中每一個都能在現實中體現出來,與其說是部神話小說,不如說是借喻,在公司中沙僧式的人物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不一定是能力出眾,幹活任勞任怨,取經小組無論是孫悟空還是豬八戒白龍馬 或多或少都有些動搖,對組織的忠誠度不夠,但沙僧卻是非常忠誠的,雖然有時候他並不一定目標,只知道如果做好這件事,就能夠洗白 踏入仙界,體現了大眾價值觀。

  • 5 # 取捨99439732

    沙僧的勤勞和樸實,做事任勞任怨,話不多,心地善良,是老好人,是師傅的好徒兒。

    豬八戒:懶惰一些,但心不壞,遇急事能夠周旋,脾氣好,能夠開導和緩和師徒關係。

  • 6 # 一格空間設計事務所

    若按照83版西遊記電視劇那樣,並不是多餘的。也不像很多網友說的沙僧就那幾句臺詞,挑擔在原著裡是豬八戒的活,電視劇為了給沙僧增加點劇情,安排給了他。個人感覺並不多餘。對比,我更多的是拿豬八戒和沙僧對比。

  • 7 # 大家一起來談古論今

    話說西遊記當中的沙和尚,也叫悟淨。他給大家的印象呢就是憨厚,老實,實際上是那麼回事嗎?沙和尚在被貶下凡間之前,是在天上做神仙的,捲簾大將。大家一直都說捲簾大將,捲簾大將究竟是幹什麼的呢?實際上呢?就是玉皇大帝的貼身侍衛,往來護駕,出入隨朝。天庭呢,好比人間的朝廷,人家說這官場是非多,沙和尚能做到貼身侍衛這個位置,說明呢,他對官場的是是非非以及怎麼樣才能在官場立足,這些東西是非常的瞭解的。

    這年頭要不懂個溜鬚拍馬,見風使舵,踩著別人的脖子往上爬,他能做的了官嗎?沙和尚因為打碎了琉璃盞觸犯天條,被貶出了天庭,之前呢?他是御前侍衛,又罰他去保護唐僧,這說明呢,這沙悟淨的武功啊,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肯定有點本事。

    原著第十九回,講豬八戒大戰孫悟空:“他倆自二更時分,直鬥到東方發白,那怪不能迎敵,敗陣而逃”。孫悟空和豬八戒連續打了八九個小時,說明2個人的戰鬥力是差不多的。我們再看看西遊記第二十二回,豬八戒大戰沙和尚,三次的交手,第一次他倆來來往往,戰了20幾回合不分勝負,第二次,二人整鬥有2個時辰,不分勝敗,第三次這一場,來來往往,鬥了三十幾回合,不見強弱,打了那麼多次也未見分出勝負,豬八戒和孫悟空打了個平手,沙和尚又和豬八戒打了個平手,說明這三個人的武功其實是差不多的,可是在整個西遊記中,沙和尚真正出手的次數少之又少。要不就是孫悟空,要不就是豬八戒。所以啊人人都認為這沙和尚沒什麼本事,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處。

    首先,沙和尚並不是壞人,但是呢,他心中最高的目標就是能夠重返天庭,那麼重返天庭的前提條件就是順利的西天取經完成任務,所以啊,他一般情況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事也是大師兄 二師兄的事,他只要能安安穩穩,順順利利地取經完成任務就可以了他就心滿意足了,成不成的了正果,其實他是無所謂的,真正威脅到切身利益的時候他才會真正的出手。

    我們來看看女兒國那回,這回講的並不是妖怪,而是女兒國的國王看上唐僧了,那麼猴子和豬八戒沒法子了,這個時候呢,沙和尚出手了,有的人說啊,沙和尚在西遊記中只有四句臺詞。“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啦;大師兄,二師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二師兄和師傅被妖怪抓走了,最後他自己也被抓走了”。說明啊他善於明哲保身。天塌下來有個高的頂著,我們取經完成任務才是最重要的,雖說是這麼一個人,但是有好處的時候,從來沒落下過,大家看看人參果那回,孫悟空偷,豬八戒出點子,壞事他們倆幹,沙和尚呢,從來不摻和,然後回來分贓。孫悟空說偷來的,那麼沙和尚這個時候也說什麼,低頭吃他的人參果,要發現管我屁事,唐僧也會罵孫悟空和豬八戒是不是,自古有句俗話“悶聲發大財”。再說一回通天河那次,這孫悟空不通水性,就讓豬八戒和沙和尚下水,一個天蓬元帥一個捲簾大將,論水性都比他好,那麼沙和尚這個時候說話了,他倆下去把妖怪引出來,然後這孫悟空一棒子拍死他,萬一這妖怪有後臺啥的,打死了也不算我的,結果呢。這個金魚後臺是這個觀音菩薩。這要是沙和尚一把他拍死了,他還想回天庭。

    所以啊,這沙和尚一路上,都是看的非常清楚,這些妖怪都有後臺,輕易可動不得,沙和尚在師徒幾個人當中是最冷靜分析事物的一個人,只不過呢,他不願展露出來。我們來分析紅孩兒那一回,紅孩兒抓了唐僧,孫悟空得知,他爸爸是牛魔王是吧,這孫悟空很高興,牛魔王是他結拜大哥啊,當這個孫悟空要去找紅孩兒的時候,沙和尚出來說話了"三年不上門,是親也不親,你們五百年沒來往了,他還肯認你麼?"從這裡可以看出來,沙和尚十分清楚懂人情世故。結果這孫悟空非要去找,結果被燒的毛的不剩。

    這沙和尚是高手,並不是他的武功有多好,而是一種在社會上生存的技能,這項技能是他獨有的,現在的社會也不乏這樣性格的人,比比皆是,所以到最後封佛的時候啊,悟淨只得了個羅漢,連小白龍都封了個八部天龍 廣利菩薩,沙悟淨的羅漢啊,比菩薩都不如,為什麼啊。佛祖也心裡明白看不懂你一路上到底是怎麼 過來的啊,你這心思,難道他們看不懂嗎?所以啊,最後只得了個羅漢。今天我們大量引用了大多數電視劇的典故,其實電視劇和原著相差很大的,原著當中的沙和尚,性格刻畫的更加的深刻。

    實際上你挑著擔我牽著馬,挑擔的是豬八戒,牽馬的才是豬八戒。實際上這樣的人並非是壞人,知識這個社會逼得他們不得不明哲保身,只願能平平安安的生活,最終達到目的。也不願做那出頭鳥。

    西遊記的故事,把這個社會的現實真是展現的淋漓盡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牛魔王有鐵扇公主,為何還找玉面狐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