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尤年1

    這種臨法不可取。

    一是行筆過快。

    二是筆法不對。

    三是研讀不細。

    建議:分部首、安筆畫、分字,逐筆的分解開來,逐筆逐畫的仔細的揣摩、反覆臨習。之後,再三五個字的安組臨摹。可以找出體會。

    僅供參考。

  • 2 # 為未來準備

    筆劃:、一丨丿乀還不夠準確,建議多臨貼,一個字一個字地臨,直到與原貼有99%相似度;然後,整篇臨摹,10篇之後便見成效。

  • 3 # 美好手記

    存在的問題:一是態度不端正,臨得太隨意,你不用請教師友都知道你寫的字和字帖上的字相差不是一般的少,你先認真地臨摹吧。二是用紙不對,你用的是生宣,臨蘭亭序,要用狼毫和不洇的紙張,你可以買毛邊紙來試試。

  • 4 # 洪南燁

    在練習書法的同時,我也會找一些網上的影片看看,學習別人的長處。某一日聽到某位書法家說,練習楷書不能時間太長,書體不能太單一,最好楷書、行書能夠兼顧著練習。我覺得比較有道理,老是練習一種字型,時間長了會有單調的感覺,適當穿插練習另一種字型,不會那麼枯燥,也會增添一些樂趣。於是,我找來了千古名帖——蘭亭序。

    我在網上找到了其他書法愛好者做好的一種版本,就是將蘭亭序的每一個字放大,分別放在一個個方格中,便於逐字練習。寫慣了柳楷,初臨蘭亭,覺得自己身體上參與書寫的部分哪裡都是僵硬的,這不但沒有讓我放棄,反而激發了我研究蘭亭筆法的極大興趣。曾記得啟功先生說過:練習楷書要有行意,而練行書時,則要把它當作楷書練。

    我便如同學習楷書一樣,用方格紙老老實實地在格子中進行中一個字一個字的單字練習(8cm方格),將每個字的筆劃進行分解,弄清怎麼樣運筆才能達到那樣的形態;認真研究筆順和每一筆之間的銜接關係(這一點相當重要);仔細琢磨每一個字的架構,力爭記住結構特點。慢慢地有了點感覺。(見圖1)

    圖1

    練習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就試著練習將字寫得跟原帖差不多大小。這時,我才體會到,原來,寫大字與寫小字在筆法、運腕等書寫動作上又有很多不同。單就這一點,也可以寫一篇長篇大論了,書友們可以自行體會一下。

  • 5 # 申正義文

    看了你臨帖的作品。恕我直言,別再臨《蘭亭序》了。先靜下心來讀讀經典名帖,學學書法的基本理論,客觀地看待自己的書法水平,尤其要把楷書大家諸如王羲之,鍾繇及唐人寫經的楷書作品用心體悟,然後下功夫臨習,堅持以楷書為基,循序漸進,先臨習大楷中楷,待楷書有了基礎,方能進而臨習行書,此時,再臨《蘭亭序》更有長進。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優質“剩女”越來越多是其父母愛女所造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