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盛京楊員外
-
2 # 嫁給佛吧
首先說說我吧。
我出生在皖南一個千年古鎮,由於父母在縣城上班,從小在這個古鎮的外婆家長大。聽著吳語、說著吳語........
軟儂儂的家鄉話,和古鎮的青牆黛瓦一起融入了我的血液。
雖然在異鄉漂泊多年,每逢回家祭奠親人、走訪親戚,看著遠山俊秀連綿、溪水潺潺、你儂我語的人聲,置身在這青山綠水之間,閉起眼來......
心安。莫過於此。
可惜啊,隨著我們這一代父母的外遷,我們這輩的70-80還可以流利的說吳語,我們的後代都因我們移居在外而只能聽的懂,但不會說了。因為,我們這一代和父母交流都是說的吳語。
我們的下一代,家鄉幾乎都不回了,更別說他們的下一代了。
希望這個古鎮可以世世代代繁衍下去,為了傳承我們的吳語,為了傳承我們的徽文化!
地方文化和地方方言可以保留,但是要想大力推廣,迴歸以前的使用率,那將是文化和社會的退化。
國家發展需要跟上世界速度,統一的語言會促進國家內部的交流和發展,會讓國家更融洽和諧,如果把強烈的地方色彩推廣進生活,那麼只會造成各種爭執和排斥。
前幾天上海超市外地售貨員,跟一個上海本地人的爭吵的影片,就足以說明方言的壞處,城市的發展光靠本地人是不夠的,上海如果沒有全中國各個地方的彼此配合,沒有外來務工人員的工作,上海會發展到今天這樣麼?不可能的,香港臺灣就是最好的例子。
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總趨勢就是不斷的趨同、融合,世界各國都在往這個趨勢發展,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國際組織了,也不會用歐盟了。地方方言和文化最好儲存在博物館,舞臺上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