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帥小娟學習課堂

    教育孩子離不開學校老師的知識傳授,其實也離不開父母的家教指導。所謂的家教是指家庭教育,是孩子在家庭接受的教育,家長對孩子言傳身教,是需要父母參與的一場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的教育。教育孩子是一個人生歷程,孩子在成長,父母也在成長。教育好孩子不是靠粗暴的行為,打罵的方法會立竿見影,但等到孩子長大反饋給父母的不是感激,而是批判和仇恨。

    孩子是父母帶來世界上的,但是他們也是獨立的個體,父母可以幫助他們走一段路程,可未來的路還是要他們自己走下去。在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的路程上,要用正確的教育方式來指引孩子走向未來,但父母教育孩子往往因為各種原因犯錯誤,伴隨著不知情導致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傷害,那我們今天進來一起學習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您看看你是這樣子的嗎?

    總結歸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常犯的三個錯誤:

    一、過多溺愛:一部電視劇《虎貓貓爸》曾出現在很多家庭中,一個“孩子教育問題”話題傳開。其實現實家庭中也存在溺愛孩子現象,家長的理由非常很簡單:“現在就這一個孩子,我掙得都是他的,就隨他這樣子吧。”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要什麼給什麼,千方百計滿足孩子的物質續需求;父母不自覺地把孩子抬到了家庭的中心位置,使孩子成為“小皇帝”“小公主”,久而久之對孩子的溺愛變成了放縱,由放縱到管不了,最終導致孩子對父母產生逆反心理,乃至更糟糕的事情發生。對孩子的過度關注、過度遷就、過度滿足、過度包辦會讓孩子出現問題,父母要避免對孩子溺愛,尤其是家裡老人,我們保持以科學的愛保護孩子成長。

    二、壓制剝奪:隨著現階段的生活物質水平不斷提升,對孩子的剝奪形式不再是物質和教育上的不滿足,而表現在對孩子的心理需求剝奪、剝奪孩子處事權利和過分壓制、溺愛造成的孩子不動手不動腦。父母不要把孩子的風箏線拉的太緊,使孩子失去翱翔天空的自由機會。

    三、不停催逼:過去時代的孩子自然生長,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經濟帶來的人與人的競爭,孩子的成長環境都是壓力。孩子的升學競爭讓每位父母都很操心,父母開始催逼孩子完成自己定製的目標,未來的安排等,其實很多天才般的孩子失敗都是因為父母的不停地催逼造成的。

    教育孩子錯誤的方式必定導致不良的行為,孩子成為問題兒童,父母需要“照鏡子”去找找真實的自己以及發現問題:

    一、不尊重孩子,總是一味地打罵、批評、否定孩子: “我對你非常失望”聽上去很平常,但對孩子的打擊很大。在教育的時候,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不能一味地去打擊孩子的自尊心,比如總是打罵、對孩子破壞性的批評、總是否認孩子等都會給孩子內心造成難以癒合的傷害。

    二、處處管教干涉孩子,讓孩子服從自己:“難道你不聽媽媽的話了”也是經常在嘴邊,您是不是控制性的父母呢?孩子不需要活成父母心中的樣子,父母不能讓孩子處處都服從自己從而維護父母的權威。其實長期會拉大親子感情距離,也可以影響親子之間的溝通,看似孩子表現是服從父母的安排,但是內心是反抗不滿。

    三、總是拿自己家孩子與其他家孩子進行比較:“你看看人家的晨晨多懂事,學習也好,也聽話。你再看看你......”比較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沒有用,嚴重打擊自信心。我認為可以進行比較,但是要把孩子自己和過去作為比較物件,而不是別人,這樣的孩子可以更清楚的瞭解到自己進步和不足,可以再次激勵孩子前進。

    四、對孩子總是大聲吼叫,命令式與孩子溝通:“你作業寫完了嗎?把電視快點給我關掉,快去寫作業......”有的父母對於孩子犯錯誤立刻就大喊大叫,生怕別人不知道,其實大聲喊叫是沒有任何用的,還會埋下可怕的禍根子。如果父母期待用吼叫的方式震撼來教育孩子,這是可笑而可悲的,這絕對不是教育的正確開啟方式,父母和孩子進行和平溝通來解決問題是最好的途徑。

    五、過分嘮叨、挑剔、挖苦孩子:《媽媽嘮叨之歌》您有沒有聽過呢?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無休止地嘮叨,看孩子這也不順眼,那也不順眼,總是在不停的挑剔。從實際來看,嘮叨給孩子帶來的痛苦遠比暴力還要更深刻,父母有責任對孩子進行言語和思想教育,但是需要注意形式。父母多換位思考孩子的感受,可以和孩子採取不同的溝通方式,比如留字條、寫信、引導孩子主動表達等。

    六、家庭教育孩子方式不統一問題:教育孩子的觀點不同時,會造成家庭不和諧,孩子夾在中間左右搖擺,這樣的教育的效果打折扣的。家庭中教育孩子的問題出現觀點分歧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面的孩子的時候,必須有一方進行妥協選擇適合的教育觀點進行統一教育。

    七、總是對孩子言而無信、說大話:“你別說了,都跟我說了多少次了,你一次都沒有做到過......父母有多少次失信於孩子的承諾呢?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會許下很多承諾,但是經常不實現,和孩子之間失去了信任,孩子還會聽你的話嗎?父母在給孩子講道理時也不能胡亂說,孩子也是不服氣的,所以以理服人才可以培養道德良好,心理健康的孩子。

    八、礙於面子,忽視向孩子道歉:孩子犯錯誤,父母情緒失控進行教育孩子,當時說的語言會出現過激現象,會造成孩子內心受傷。事後父母可能也會後悔,這時父母如果放下面子,勇於向孩子承認自己錯誤進行道歉,孩子也會懂得承認錯誤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也會主動向父母道歉,這樣子可以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 2 # ohmaybe

    本人也是教師,個人覺得最沒用的應該是強迫學生接受不願意接受的知識、或者用他們接受不了的方式進行知識的傳播。

  • 3 # 天行健8920

    我自己感覺應該是應試教育,看看三四十年代的西南聯大,就知道目前教育的弊端在哪裡,我們的科學家大部分都是那個年代培養出來的

  • 4 # 四川專科本科研究生

    這個真得見仁見智

    特別是現在的小孩都很聰明部分孩子還情商很高家長只能鬥智鬥勇……

    我家裡是兩個八歲的龍鳳胎,只能憑自己的經驗和大家探討一下:

    1.發脾氣孩子都是親生的,小時候多乖,長大了上小學,一遇到學習上的問題。不合格不滿意,家長就火冒三丈……有心臟病的千萬別輔導作業,一輔導一發火血壓起碼180

    2.講道理記得小時候爸爸媽媽給我們講道理,覺得好有意義,基本都能聽。現在的小孩不同了,手機平板電腦……資訊量接觸多了,你給他講道理,他還倒數落你,感覺比家長還懂得多,理直氣壯的狡辯。

    3.放任自流(佛系教育)有時管煩了,家長精力有限索性不管。這下好了,孩子們感覺放風了一下,完全沒有約束放飛自我。除去個別,自制力強學歷能力強的孩子。

    ❤️總結一下:學習真的靠自己,不管什麼外界家庭因素……自己不想學習誰也沒辦法愛學習的人再難也會上

  • 5 # 霾沒人才pub

    見過太多失敗的教育方法了,最典型的無非是這三種類型:

    1.寄託希望型。此種類型的家長大多數都是自己的事業和人生不太成功,自己幼時的理想未實現,從而將自己的願望全部寄託於孩子身上。自己年輕的時候沒好好學習,沒考上大學,於是乎讓孩子來圓自己的大學夢,名校夢。試問就算孩子經過努力考上名校了,那也是人家自己的人生經歷,你雖然是他的家長但是你能替他去讀大學麼?大學的氛圍,大學裡接收到的前沿資訊,開放的思想,名人的講堂等這些你能體會到麼?自己失敗了就想想怎麼利用餘下的時間好好提升一下自己,很多大科學家也都是晚年才獲得諾貝爾獎等成就的,之前也是碌碌無為,你怎麼就不能給孩子樹立個立志的典型呢?你自己都不成功有什麼資格把那麼大的目標壓到孩子身上?

    2.過分溺愛型。很多家長可能自身經濟條件不錯,給孩子充足的物質條件的同時告訴孩子不用太刻苦學習,將來成功的方式很多,從小就給孩子純潔而Sunny的心靈上灌輸過多的社會中的道理。如樹大好乘涼,做好人情關係,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如何在暴利行業中賺錢,某某人靠拆遷之類的一夜暴富等等。請問哪個孩子聽到這些東西還能安心讀書呢?你自己可能確實不是透過知識和學歷來發家的,但是這有很多偶然因素,例如你所生長的時代是經濟告訴發展的黃金30年,你的時代官場整治沒有現在這麼嚴等等。你的這種成功不見得放到孩子身上同樣適用,一旦你灌輸的這些走不通了,將來你的孩子學業不成,其它的路也沒走通,你怎麼辦。你一輩子賺的錢再多也不夠一個敗家子給你敗活的,那時候恐怕該悔之晚矣了。

    3.“別人家孩子”型。這種型別恐怕是最普遍的也是我們從小到大都耳熟能詳的一種了。動不動就“你看人家孩子多麼優秀,多麼聽話,人家孩子考上了xxx,人家孩子有房有車……”等等,這句話看似可以激勵孩子,給他樹立標杆,但是效果往往事與願違。孩子聽到這句話只會有這樣的想法“反正人家怎麼都是比我優秀,我努力不努力都是趕不上Ta,那我還努力個啥”,你若真想給孩子樹立標杆榜樣的話不妨讓他看一些名人傳記,因為大多數名人從小都是受過很多苦的,這樣能讓他懂得先苦而後甜,懂得堅持信念就會有成功。而且名人的成果並不會讓孩子產生嫉妒心裡,因為從心理學上講人們只會對身邊認識的人產生嫉妒,而物件牙塔裡的看不見摸不著的人只會有更多的崇拜,並不會拿來和自己比較從而產生嫉妒心理。

  • 6 # 風雪等花開

    謝謝邀請回答,我就自身所見經歷覺得,首先家庭環境非常影響一個人的成長,我說的環境不是指條件好壞,而是說家庭氛圍以及父母教育的方法,其中最沒用的教育方法就是當孩子犯錯了之後沒有及時的糾正只是一味的責罵,之後呢也多次拿這個錯誤來責怪子女,另外還有就是經典話語:他還是個孩子他知道什麼呀,跟孩子計較。責任心跟分辨是非的能力是從小就培養出來的,我也一直牢記我媽在我很小的時候教我燒土灶從而告誡我:燒火要空心,做人要忠心。

  • 7 # 榜樣媽媽成長學

    一、不打不罵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

    有這個觀念的父母容易打罵、體罰或者變相體罰(比如忽視、不搭理,不管,這是冷暴力)孩子,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孩子將父母過於頻繁、過於嚴厲的懲罰、責罵和苛刻的要求,內化在自己對自己評價中,會產生明顯的罪惡感、恥辱感和自責感。

    這種養育方式不但起不到讓孩子成才的作用,反而會誘發孩子的焦慮和自卑,自我價值嚴重降低,讓孩子喪失資格感,找不到自我。心理學研究也表明,這種教育方式會使兒童性格上孤僻、冷漠、懦弱、消極、盲從,缺乏自尊,易形成情感障礙,讓孩子產生逆反或恐懼心理,進而會實施攻擊性行為。

    、小孩子不懂事不用教,樹大自然直,長大了自己會醒悟的。

    有這種觀念的父母呢,大多和自己的自身成長經歷有關,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並沒有得到太多來自於父母和家庭的指導,所以認為自己的孩子同樣也不用自己過多關注,甚至對於孩子身上的缺點也見怪不怪,他們相信孩子長大了,自己醒悟了、開竅了、自然而然就會變好的。

    事實上,就孩子本性而言,他們是一個不成熟的個體,在信念、價值觀、認知水平和行為習慣等方面需要外自外界,特別是父母的幫助和引導。特別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許多第一次是需要父母及時給予糾正引導的。比如:第一次撒謊、第一次逃學、第一次抄襲等等。調查研究表明,如果父母是抱著“樹大自然直”這種放任的觀念和態度的話,極易造成孩子的情緒情感的低調、冷漠,缺乏應有的責任心和學習動力,同時也易受社會不良資訊和行業的影響。

    三、孩子是自己的,想怎麼就怎麼管。

    有些父母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將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財產,對孩子的一切,小到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玩什麼,大到上什麼學校、學什麼專業、找什麼樣的工作和物件,都嚴格干涉和控制。這種控制型的父母,一廂情願的包辦孩子一切的教育方式,會培養出巨嬰,容易使孩子出現人可靠障礙,多表現為無主見、缺乏創造性和生活熱情,無法很好地照顧自己和適應社會。

    四、家庭教育即狠抓孩子學習。學習不好的孩子才需要家庭教育。

    有些父母認為家庭教育就是盯緊孩子的學習成績,這是源於父母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角色功能的錯位認識和定位。針對社會上興起的文化課補習熱,父母們樂此不疲,可是孩子們卻叫苦連天,影響了子女的動手能力、思考能力、選擇能力和良好習慣的養成。

    另一方面不管學習好不好,父母都需要學習家庭教育,預防大於治療。

  • 8 # 新東方家庭教育官方號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用這4種垃圾教育方法對待孩子。

    情緒不穩定

    前不久,看到這樣一條新聞,一位爸爸因為孩子沒完成作業導致當天沒能領到書,回家之後就踢了孩子的胸部,揚言不要這個孩子了。

    奶奶見狀忙上來護著,爸爸氣得去廚房拿了菜刀,失控之下砍傷了孩子的腳,孩子腿上的傷口有多嚴重呢?

    據醫生所說:小孩腿部的傷口大概有10多公分左右,已經是傷到了骨頭,外部的血管和神經全部都斷掉了。

    事情在網上曝光後,網友紛紛對這位父親表示譴責:

    “教孩子不是這樣教的,該反省了!”

    “血管神經都斷了,這是多大仇?”

    “下手也太狠了,是親爹嗎?”

    僅僅只是因為孩子作業沒完成,就失控拿刀砍孩子,這是在教育孩子嗎?這簡直就是在暴虐孩子。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就是孩子的一場災難!

    他們不僅要為父母的壞情緒買單,更要時刻處在一種小心翼翼、戰戰兢兢的狀態中,生怕惹到父母。

    知乎有個問題:父母情緒不穩定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大嗎?

    最高讚的回答不禁讓人心尖兒疼:

    小時候父母爭吵的畫面現在還記得,導致現如今的缺乏信任感、安全感,心智不成熟時期甚至想過以自殺結束。過於敏感多疑,習慣性猜測人的內心,且把自己的性格習慣向對方希望的方面貼近,十分害怕被討厭及忽視,易產生孤獨感,經常壓抑自己,甚至扭曲。

    所以面對情緒失控的父母,他們大多會比較敏感,而這樣的敏感會一直藏在他們的潛意識中,伴隨他們成長,影響著他們的性格和人生。

    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要做一個情緒很差的父母,你需要行動,用身體的行動,整理掉思想的無序,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滋養。

    不允許孩子反駁

    在生活中,我常常聽到這樣的對話:

    “媽媽,我不喜歡吃蘋果,我要吃葡萄。”“不行,今天只有蘋果吃......”

    “我不喜歡這個玩具,我要其他的。”“不行,沒有其他的了......”

    孩子在反駁父母,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大都會被一口回絕,怎麼央求都沒用,久而久之,孩子表達的熱情就會被澆滅,也會逐漸變得沒有主見,老是聽到別人說什麼,就做什麼,或者什麼事都要等爸爸媽媽說了才會去做。

    也許有的家長會覺得,孩子還小又不懂事,做父母的當然要從小給孩子立規矩啊,絕不能讓孩子胡來。

    “你還小,你不懂”,可以說是我們育兒時常用的金科玉律了,但是人生是孩子自己的,終究要靠孩子自己走。

    古典在一次演講裡,說過一段話:未來世界,不再是有標準答案和統一風格的世界,我們可以給孩子留下的,最重要的,也不是房和車,而是“給自己幸福的能力。

    而“給自己幸福的能力”究竟是一種什麼能力呢?

    其實就是一種“為自己做選擇”的能力。

    一個孩子能對自己認知很清晰,對自己想要的東西很明確,對自己認同的幸福很篤定,有自己的主見和獨立思考,在我看來,就是一個有“為自己做選擇”的能力的孩子。

    但這種能力不是一畢業,一長大,一進入社會就有的,是從孩子從小對自己的試錯裡來的。

    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成為一個有主見的孩子,那就把“反駁”的權利交給孩子,讓他自己做選擇吧。

    控制孩子的一切每年高考,都會出現一些奇葩新聞,今年也不例外。

    四川南充考生小王,在高考前一天中午因找不到自己的身份證和戶口本,便向派出所民警求助,這一求助才知道,“弄丟”身份證的不是別人,正是她的親媽……

    原來,親媽捨不得小王離家讀書,於是高考前夕,她就將小王的身份證和戶口簿藏了起來。

    後來,民警將臨時身份證和戶口本送到小王樓下,交到她手中,才讓小王得以順利參加高考。

    現實生活中像小王媽媽這樣的父母並不少,他們從來不把孩子看做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物,以自己過去幾十年的人生經歷為依仗,死死握住孩子的未來。

    他們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

    我養你這麼大,你就得聽我的。我活了四五十年,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咱家就你一個孩子,你走遠了誰管我和你爸(媽)?我是你爸(媽),我不管你誰管你?父母也會有錯的時候 你怎麼就不體諒父母呢?我們操勞了大半輩子,都為了你啊。

    想要毀掉一個孩子,就控制他的一切吧。

    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裡寫過這樣兩段話:

    安德烈:你昨天的話是這麼說的:“mm,你跟我說話的語氣跟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你的心態啊。也就是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

    即便如龍應臺這般開明的高知母親,偶爾也會流露出:“你是我的兒子,就應該按照我的意思來”的意味,可見,多少父母在孩子面前都難以剋制自己的控制慾。

    孩子不是實現你願望的媒介,不是你人生規劃的客體,更不是關在籠子裡的鳥兒,他們的羽毛,閃耀著的應該是自主自由的光芒。

    孩子終究會長大,會離我們漸行漸遠,我們要做的是精心呵護,靜待花開。

    給孩子亂貼標籤“你有沒有腦子,考這種成績,還有臉回家!”“你除了會打遊戲,還會做什麼?就是個廢物!”“你就只知道天天給我惹麻煩,沒救了!”“你這個自私的人,誰會喜歡你!”.......

    幾乎每個父母都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儘管有時候是一時的氣話,但也在無形中挫傷孩子的自尊心,甚至會讓孩子對自己也形成負面的評價,影響孩子的自我發展。

    自我不是天生,而是從學習而來,所以,孩子的自我是在與父母、重要他人以及社會的溝通中慢慢建立的。

    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利用多種不同的溝通方式,透過明確的言行和附加的形式,如貼標籤、設定身份指令碼和反射評價以及社會比較的方式,傳遞孩子是“誰”的看法,以及他應該遵從哪些行為模式和價值觀。

    雖然這些先入為主的判斷其實並不正確,但父母往往卻在缺乏自覺意識的情況下,影響孩子的自我發展:告訴孩子他該成為什麼樣的人?做哪些事?說哪些話?讓他的一生都受困在父母為他建構的“自我”框架中。

    尤其是幼小的孩子,還沒有形成自我判斷與獨立思考的能力,對父母的依賴性很強,很容易把父母口中的那些對自己的“貼標籤”的行為自動吸收到身上。

    而孩子一旦接受了父母標籤的暗示,就會將自己歸類,他們真的覺得自己是父母口中責罵的樣子:真的什麼都做不好。

    父母不經意地在孩子童年時貼上的標籤,往往會伴隨孩子的一生,這就是所謂的“貼標籤容易,撕下難”!

    父母們請記得,你怎麼看待你的孩子,孩子就會成為怎樣的人!

  • 9 # 甦醒的冬眠熊

    給大家講個我親身經歷的故事:我家孩子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因為貪玩,不好好寫作業。我坐在他對面耐心的給他講了一大堆要好好學習的道理,結果他一臉茫然的看著我,氣得我聲音陡增8個分貝。我把他拽起來,真想揍他的小屁股,他被我的舉動嚇哭了。我壓住火氣問他:“我說的,你聽明白了嗎?”他小聲回答:“聽明白了!”我又問:“聽明白什麼了,你給我說說?”他一邊抽泣,一邊膽怯地說:“我也不知道!”這回答,真給我氣樂了!合著這半天我是白做功了。

    現在回想起來,我當時給孩子講大道理、對孩子發脾氣的行為其實是在給自己焦慮的情緒找出口,對孩子的學習沒有任何幫助。

    法國十八世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教育家盧梭說過:最無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和刻意感動”。 可這三種方法恰恰是家長朋友們運用得最熟練的方法。

    你看:1.孩子犯錯誤了,家長肯定要先擺事實、講道理,好讓孩子明白並承認錯誤。當你對著孩子自顧自的說得口乾舌燥,可他仍一臉茫然,不明白你說的是什麼意思?

    2.於是,你聲音的分貝不斷升高,開始對他指責、批評,最後情緒上升到衝孩子發脾氣。

    孩子年齡小,會被你的脾氣嚇哭;而年齡大些的孩子則會用頂嘴或沉默、死死盯著你看的方式來表達他的反抗與不滿。結果就是“講道理在這個時候對他們無效!”

    3.萬般無奈之下,家長只好改變策略,採用迂迴戰術——刻意感動。

    “爸爸媽媽這麼做,不都是為了你嗎……?”

    “好吃好喝的都緊著你,爸爸媽媽容易嗎……?”

    類似這樣的話,很多孩子都聽過,我相信當時一定會有孩子被感動得淚流滿面,甚至會抱著媽媽大哭,但事後怎樣了呢?

    “刻意感動”這個方法也許用一次、兩次還可以,但用多了就好像“狼來了”的故事。這樣的“感動”多了,非但不會打動孩子的心,反而會令他對你產生厭煩的情緒,心裡會想或直接說出來:“又來了”。而對於心思較重的孩子則會增加他的心理負罪感。

    這樣看來,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確實不是有用的教育方法,很難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懂行的幫忙看一下?